中國武術的文化內涵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武術在中華大地上綿延數千年,由於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沃土,在當今世界眾多的體育專案中,武術是個最富哲理的運動,有其五彩繽紛的文化內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武術文化內涵。歡迎閱讀!

  中國武術文化內涵

  從武術運動的發展過程和文化形態的形式來看,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國古典哲學是武術的思想淵源

  中國古典哲學的範疇很大,包羅了許多傳統思想及學說流派,影響較大者有道家哲學、周易學說、五行學說、太極哲理以及孫子哲學等幾個方面。我們將從古典哲學的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三個方面來探討武術的思想淵源。

  古典哲學的本體論

  我國古典哲學的本體論是樸素的唯物主義,它認為“道”是世界的本源,“氣”是“道”的體現,並以“氣”的聚散來解釋生命的形成,氣聚則生,氣散則死。在古代武術理論中,“氣”被視為武術的原力與本根,是武術生命的精微所在。武術 的種種外在形態,如武術功能、神韻、絕技等,均為“氣”的演化與體現。由於生命的盛衰變化都是“氣”作用的結果,人體“氣”的質量好壞決定著生命狀態的優劣,因而“氣”也被視為武術養生的理論基點。

  在我國古代哲學中,天人合一的觀點也是本體論的範疇。所謂“天人合一”,既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自我身心內外的和諧統一。武術是人體的運動,要達到武術的目的,練武實踐必須順應自然,效仿自然,遵循自然規律,利用自然規律達到與宇宙自然的統一與和諧,以尋求發展。

  武術的認識論基礎

  “知行合一”是武術的認識論基礎,是武術發展的重要機制。所謂“知行合一”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對事物的認識首先是切身體悟,進而指導實踐,認知與實踐是統一的,一致的。這一理論在武術中的表述經常是“學以致用”、“直覺體悟”。中國武術是在一定的社會需要下而產生的,學以致用正是演練武術的宗旨。而武術的意境、神韻等又很難用言語表達,這就要求學者用直覺去領悟體驗、進而把握。這也是我們民族傳統思維的特點。

  武術戰略思想的基本原則

  “反者道之動”的方法論構成了武術戰略思想的基本原則。其意思是說,對立的事物向其反面轉化是運動的規律。也就是說,剛能克柔,柔也能克剛,強能勝弱,弱也能勝強。因而,中國武術便要求技擊必須符合剛柔相濟、陰陽和諧等原則。

  中國古典哲學對武術的影響是深遠的,其他如基於周易哲學的武術陰陽觀,以陰陽八卦化生觀念為理論基礎的八卦掌,以五行學說為理論思想原則的形意拳,以太極哲理為精髓的太極拳,以及以孫子哲學為指導思想的武術技擊戰術觀等,都有力地證明了中國古典哲學是武術的思想淵源。

  二、濃郁的武德觀念是武術文化的重要內涵

  所謂武德,即武術道德,是從事武術活動的人在社會活動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範和所應有的道德品質。

  武德的理論很豐富,它所包含的內容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其萌芽、形成和發展是一個歷史過程。歷史上最早的、帶有條款性的武德記載見於《左傳·宣公十二年》,“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安民、和眾、豐財”。這是對諸侯用兵道德的要求。在武德理論形成與發展過程中,一直居於封建社會正統地位的儒家仁學逐漸形成了傳統武德的主要內容。孔孟仁學的基本思想是以仁慈、忠厚、善良和愛心來待人接物,處理一切人際關係。武德的仁學中心首先表現在練武與修身的統一,習武既是人生品德修養的重要途徑和方法,要求習武者要有高尚的品德與巨集大的胸懷和氣魄。其次,武德的仁學中心還體現在武技的運用上。武術的本質是技擊,技擊必然內含著殘酷與暴力。然而武術的仁德精神卻要求以製取對方為主,儘量避免殺人取命。以武會友,更是講究點到為止,以“禮”來規範行為。武術的抱拳禮就是中國傳統的一種武術禮節,當代武術本著為和平與友誼服務的宗旨,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會友;左掌四指併攏,寓意四海武林團結奮進;屈左手拇指,寓意虛心求教,永不自大;兩臂屈圓,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

  重誠諾,守信用,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俠義英雄是武林人物崇尚的美德與人生追求,見義勇為是武林中人顯示自我存在價值的一種重要方式。而俠之大者乃國家民族之觀念。在武德內涵深層最寶貴的是愛國情節。在歷史長河中,像荊軻、關羽、岳飛、戚繼光、秋瑾等一顆顆閃耀的明星,正是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興亡緊緊地連在一起才鑄就了永恆。今天,我們同樣應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為中華民族之興旺繁榮而奉獻畢生。

  傳統的武德精微而博大,源遠而流長,但在長期封建倫理思想的影響下,自然帶有相當的封建色彩,如“爭正宗排異己”、“師命不可違”、“傳男不傳女”、“為哥兒們義氣賣命”等。去其糟粕,其優秀的精華應得到充分肯定與繼承。進入現代體育領域的武術運動當然要遵循奧林匹克精神和現代科學文明,使武術充分體現現代體育文明和體育道德。我們提倡的現代武德要把習武同弘揚祖國文化聯絡起來,培養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建立起新型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形成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忠誠黨的武術教育事業,以國家和集體利益為重的武德思想。要求習武者樹立理想,為國爭光;愛國愛民,見義勇為;尊師愛生,團結互助;修身養性,遵紀守法;文明禮貌,舉止端莊,自覺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三、內家拳對道教文化的傳承

  內家拳是依據道家和道教哲學及易理建立起來的。其理論技法與道家和道教的本體論、人生論、方法論、認識論以及內丹、養生、醫學等有內在的密切關係,是道家和道教文化與武術結合的產物。

  因此,可以說,“內家”這一概念的根本內涵不是別的,正是道與武的結合。其特點是:以道為體,以武為用;由武證道,道武合一。相對於少林拳等“外家”拳種拳派,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內家三大拳具有更完整的理論體系和文化內涵,它們都不再是較為單純的技擊格鬥術,而是力圖將道家和道教的傳統信仰、精神、理論融會於拳理拳技之中,將其改革成為一種既能滿足武術技擊這一根本價值,同時又兼具悟道、內練、養生、怡情等道家與道教文化特有價值取向的新武術流派。

  由此可見,道教內練文化是一種形而上的追求,為此,內家拳的一系列訓練方法和戰略原則,都必須服從這一最高的追求。所謂以武演道、以武證道,只是把內家拳作為修道最基礎的功夫,它的作用主要是作為修煉內丹功夫的築基功,是為最基礎的練氣的功夫。內家拳的走架武術套路、站樁無不都是在練氣。太極拳的行家都知道,太極拳的走架是活步樁,是為練氣,應越慢越好,越柔越好,這樣才能出功夫,煉出內勁;反之,打得快了,就失去了練氣的意義,更出不了功夫。

  從源頭上說,中國武術無論外家還是內家,都是源自民間,都是民間武術的進步與昇華。中國武術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它們都有一定的宗教皈依。比如少林武術,明顯歸附於佛家文化。佛教文化來自印度,原始佛教並沒有武術的內容,而直到原始佛教與中國文化結合,產生了禪宗以後,佛教文化才和原本產生於民間的武術有了親緣關係。少林武術提出拳禪合一,把佛教的禪定與武術結合起來,一方面,提高了武術的地位,使之具有相當的文化意義,一方面,又由於佛教的修行方法提高了武術訓練的心理因素。

  以內家拳所代表的道家與道教文化,更是把拳術提高到一個空前未有的地位。拳術不僅僅是赳赳武夫所為,而且也為許多文化人所向往。近代的許多內家拳大師其實本身就具有較為深厚的文化素養。如陳式太極拳的創始人陳王庭、孫氏太極拳創始人孫祿堂,形意拳大師郭雲深、王薌齋等,不僅有相當高的悟性,而且有相當深入的理論素養。這就說明,中國武術在道和武的結合中,其品質也得到了深層次的改造,它所體現的哲學精神與文化內涵也是中國武術的魅力所在。

  四、內家拳的最終目的——以武證道

  由於內家拳皈依到道家內丹術的性命修煉體系,因此,它必然以修道得道作為最終目的。換句話說,道門的武功,只是修道者們以武演道,以武證道的手段。流傳到民間的內家拳,儘管是以武功的形式出現,但只要沿著它的修煉系統深入下去,必然會要以得道為最終目的。

  那麼,什麼是道,道教所說的得道又是一種什麼狀態?老子《道德經》回答了這個問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從老子的話中可以看出,道是先天地而生的,而且是天地萬物之母。換句話說,道是萬物生髮的根本。所謂求道得道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返本歸根,或者說是迴歸到本源上去。道教發源於先秦的巫術和神仙術。古人認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有修成了神仙才能長生久視,所謂得道的直接意義那就是成仙。明代伍守陽的《金仙論證》還把神仙分為五等,如鬼仙、人仙、地仙、天仙、金仙。五等神仙各為不同的境界,鬼仙、人仙、地仙並沒有脫離人世輪迴,只是可以延長壽命,只有天仙和金仙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成為一種永恆的存在。道教內丹派還有一部重要著作《性命圭旨》,其中有一段話概括了道的特性:“夫道也者,位天地、育萬物曰道,揭日月生五行曰道,多於恆河沙數曰道,孤則獨無一侶曰道,直入鴻蒙而遠歸溟滓曰道,善集造化而頡超凡聖曰道,目下機境未兆而突爾靈通曰道,居幽暗而極高明曰道,細入剎塵曰道,大包天地曰道,從無入有曰道,作佛成仙曰道……佛經五千四十八卷也說不到了處,《中庸》三十三章也說不到窮處,《道德》五千餘言也說不到極處。道也者,果何謂也?一言以定之曰:氣也”。

  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道既是萬物之母,是天地宇宙生髮的根據,同時也是我們人身須臾不可離的元氣。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為什麼中國武術,從剛猛尚力的外家拳發展以靜制動尚柔的內家拳,從專一用於實戰的武術,發展到以練氣養氣為宗的武功,從養生延年發展到性命雙修、直入大道,就是因為從元氣到大道,這其中有著必然的聯絡。

  從元氣逐漸演化成得道,實際上這是道教內丹派修煉的不同階段,不同層次。再具體地解釋,就是內丹派“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還虛,還虛合道”的修煉程式。

  初習武之人,一開始學了幾手總想找機會試試手,這時如果沒有師傅管教很容易惹是生非,隨著功夫的深入,往往涵養越來越深,一般情況下不會輕易與人動手,特別是練到高深境界的名師,愈練定力愈深,內在涵養愈深。這一點內家拳更為突出,他們的目標已經不是與人比武較技了,而是修養自己的性命。達到這種境界的武師,性情溫和,待人謙虛,與人為善,同時又具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往往那種好勇鬥狠者,恰恰是武功水平一般的人。

  中國武術一旦與佛道文化融合,也就有了一種特殊的魅力,或者說它產生了一種內在的智慧。通過內在心性的修煉,越是功夫深,那麼,內在的智慧越是洞明廣大,而且,種種外在的功能越是不可估量。

  五、武術與傳統文學的關係

  武術與傳統的文學藝術也具有密切的關係。武術所獨有的外在形式美與內在精神美為文學藝術的創造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例如,武俠文學就是在獨特的武術影響下產生的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學,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學形式。而武俠文學對正義與真理追求的渲染對武林人物性格的塑造同樣產生了積極作用。

  武俠精神的由來

  《呂氏春秋》中有一則魯莽勇士的故事:話說齊國有兩個勇士,一住城東,一住城西。一天,兩人不期而遇,於是坐在一起喝酒。喝了一會兒,一人要去買肉下酒,另一人止住他,說,你我身上有的是肉,還買什麼肉。於是兩人抽出刀來,在自己身上割肉下酒,至死而止。這兩個勇士給人的感覺,一是悲壯,一是魯莽,這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武俠形象,儘管有點誇張,卻十分生動地反映出這類人物的風貌:他們性格豪爽,有著過人的勇敢,視死如歸。

  南朝的王筠也寫了一首名為《俠客篇》的詩,詩曰:

  俠客趨名利,劍氣坐相矜。

  黃金塗鞘尾,白玉飾鉤膺。

  晨馳逸廣陌,日暮返平陵。

  舉鞭向趙李,與君方代興。

  詩中的遊俠,仗劍南北,來去迅速,裝飾豪華,意氣風發,無疑詩人對這個俠客的風神是極為心儀的。

  武俠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有勇氣,更重要是有“俠”的品質,這一點,《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概括得比較準確。他在《史記·遊俠列傳》中說他們“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分析起來,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講信,重承諾,言必信,行必果;二是重義,為朋友所託,赴湯蹈火,萬死不辭。這就是自春秋戰國以來中國所流傳的俠的精神。直接繼承了春秋時的墨子門徒的品質,同時也是儒家精神的內容之一。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各國爭雄天下,競爭日益激烈,鬥爭日趨複雜,各國無不注意網羅有特殊技藝的人才,出現了養士之風。如齊莊公、晉國的公卿欒盈、楚國的權臣白公勝、吳公子光等都是春秋時養士的名流。戰國時齊有孟嘗君,趙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四大公子,都曾養士數千人,而不避生死的武俠更是他們刻意搜尋的人才。王公貴族們“聚帶劍之客,養必死之士”,有其明確的政治目的。武俠常被委以常人不能的任務,成為政治鬥爭的特殊工具。

  《戰國策·魏策四》記載:秦國滅了韓、魏後,又欲吞併小小的安陵,詭稱欲以五百里換安陵,安陵君不同意,派唐且見秦王。秦王驕橫地威脅唐且說,先生知道天子發怒嗎?一旦天子發起怒來,就會有百萬具屍體橫陳,流血千里。唐且沉靜地回答道,大王可曾聽說過布衣之士發怒?秦王輕蔑地回答說,不過是扔了帽子光著腳,呼天搶地而己。唐且說,錯了。你說的那是懦夫發怒,而真正的布衣之士一旦動怒,橫屍不過兩具,流血不過五步,但是天下人將裹素致哀,就像今天這樣。說著就挺劍而起,秦王頓時變色,陪罪道,先生請坐,我明白了,韓、魏滅亡而安陵卻能以五十里之地儲存下來,都是因為有先生啊。

  古代武俠並沒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他們在做出驚世之舉以前,多是混跡於市井中的無名小民。如戰國時的朱亥是魏國都城大梁“市井鼓刀屠者”,聶政以屠狗為生,荊軻是一介遊民。他們的抱負不同世俗,平時的言行舉止也不同於常人,雖然社會地位低下,然而自尊自強,卓然傲立,平交王侯,不為權貴所屈。如貴為王弟的信陵君多次邀請區區屠戶朱亥,朱亥卻置之不理。

  由於武俠可以承擔重大使命,而且這些使命常關係到君王的身家性命、社稷國祚,權貴就是利用他們重氣節輕性命的品質,降尊折節,對這些人禮遇有加,結為心腹。如吳公子光善待要離、專諸,以便讓他們為自己登上王位行刺;魏國嚴仲子交結聶政以刺丞相俠累;燕太子丹為行刺秦王,尊荊軻為上卿,以山珍海味、車騎美女相待,而且每天親自登門拜訪。一旦武俠感到自己得到尊重和信任,便為知己者去赴湯蹈火,必要時不惜一死,以報知遇之恩。中國歷史上有許多這樣的武俠以生命為代價,為報“知己”在歷史上寫下了驚心動魄的篇章。

  春秋戰國時的武俠,給後人以深刻的影響,他們的人格品質為後世不斷頌揚,為人們所景仰,他們的言行舉止,成為許多後人模仿的榜樣,“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成為千古絕唱。

  文武雙全的人格理想

  文武雙全是中國古人的人格理想,文人以武學為好,武人以儒俠為尊。古代一般有錢人家的孩子除了要讀四書五經、詩詞歌賦以外,還有專門的武術老師教授傳統武術。風氣所及,中國歷史上出色的武術家往往也是出色的詩人和文學家,而以文學著名的士人往往也是武術“練家子”,或者對武術有濃厚的興趣。這種文武交融的現象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唐代的詩人李白701—762年,其詩歌成就幾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又有詩仙之稱。不過,李白早年愛好的是學劍求道,他曾經在青城山和道士學劍,又在山東齊州領過道教的道籙,也就是正式成為道教的弟子。魏顥的《李翰林集·序》就說李白“少任俠,曾手刃數人”。李白的詩有許多也是以劍為題材的,這裡,我們可以舉出許多,如:“擊築飲美酒,劍歌易水謂”《少年行》;“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送羽林陶將軍》;“詩因鼓吹髮,酒為劍歌雄”《在水軍宴韋司馬樓船觀妓》;“醉來脫寶劍,旅憩高堂眠”《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高冠佩雄劍,長捐韓荊州”《憶襄陽舊遊贈馬少府巨》,等等。

  如南宋的岳飛1103-1142年,是歷史上的抗金名將。岳飛小時受業於大武術家周侗,因此武功從小就有很高的造詣。岳飛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他最高擔任過南宋王朝的樞密副使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副部長,並且他的弓馬騎射以至槍棒武藝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岳飛的文學功底也相當不錯,這裡我們可以看看他寫的《滿江紅》詞: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無論是辭章還是詞境都達到很高的境界,決不是一般水平能夠寫出來的。同時岳飛的書法成就也很高,從他所留下作品《前後出師表》可以看出,他的草書鐵畫銀鉤,酣暢沉雄,便轉流行,任筆揮就,渾然天成,藝術成就是相當高的。

  南宋還有一個著名的詞人辛棄疾1140一1207年,在中國文學史上他與蘇東坡齊名,歷史上稱為“蘇辛詞”,詞風豪放,調境瑰奇。辛棄疾是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山東已被金兵所佔。他二十一歲參加耿京領導的抗金武裝,為掌書記。紹興三十二年1169年,奉耿京令南下歸宋,宋高宗授以承務郎、天平節度掌書記。後來返回山東,耿京已被叛徒張安國殺害。他一怒之下,率領幾十人連夜直奔金營,在數萬人中活捉張安國南歸。由此可見,辛棄疾武藝十分高強,他創作的詞許多都是描寫戰爭和武功的,如《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詞中用許多具體的形象寫出了戰場的壯闊,並透露了詞人對戰場情思的留戀和回味。這種壯闊的戰場場景以及豪邁而悲壯的情思,如果沒有實際生活經歷是不可能寫得出來的。


武當趙堡承架三合一太極拳的練習要領
武術基本功的內容有哪些必須掌握
相關知識
中國武術的文化內涵有哪些
中國武術的文化內涵含義有哪些
中華武術的文化內涵與特點
中國武術的分類到底有哪些
太極拳的中國文化內涵有哪些
中華武術的文化特性
國慶節的文化內涵
中學英語教師的文化素養有哪些
中國各地的經典俗語有哪些
中華武術精神是什麼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