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僂病是什麼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8日

  佝僂病是由於嬰幼兒、兒童、青少年體內維生素D不足,引起鈣、磷代謝紊亂,產生的一種以骨骼病變為特徵的全身、慢性、營養性疾病。那麼,?佝僂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佝僂病的預防護理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一、 維生素D供應不足。嬰兒膳食中含維生素D量很少,牛乳中含量少且鈣磷比例不當,影響鈣的吸收,所以人工餵養者佝僂病的發病率比母乳餵養者高。

  二、 人體中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是經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面板後,產生內源性維生素D:,戶外活動少,則易患佝僂病。

  三、 其他因素如生長髮育迅速;患有胃腸道或肝、腎疾病;只以穀類為主要食物,副食少以及服用其他藥物等。

  佝僂病的臨床表現

  多見於嬰幼兒,特別是3~18月齡。主要表現為生長最快部位的骨骼改變,並可影響肌肉發育及神經興奮性的改變,年齡不同,臨床表現不同。本病在臨床上可分期如下:

  初期

  見於6個月以內,特別是3個月以內小嬰兒。多為神經興奮性增高的表現,如易激惹、煩鬧、多汗刺激頭皮而搖頭等。此期常無骨骼病變,骨骼X線可正常,或鈣化帶稍模糊;血清25-OH-D3下降,PTH升高,血鈣下降,血磷降低,鹼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活動期

  當病情繼續加重,出現PTH功能亢進和鈣、磷代謝失常的典型骨骼改變。6月齡以內嬰兒佝僂病以顱骨改變為主,前囟邊緣軟,顱骨薄,輕按有“乒乓球”樣感覺。6月齡以後,骨縫周圍亦可有乒乓球樣感覺,但額骨和頂骨中心部分常常逐漸增厚,至7~8個月時,頭型變成“方顱”,頭圍也較正常增大。骨骺端因骨樣組織堆積而膨大,沿肋骨方向於肋骨與肋軟骨交界處可觸及圓形隆起,從上至下如串珠樣突起,以第7~10肋骨最明顯,稱佝僂病串珠***rachiticrosary***;嚴重者,在手腕、足踝部亦可形成鈍圓形環狀隆起,稱手、足鐲。1歲左右的小兒可見到胸骨和鄰近的軟骨向前突起,形成“雞胸樣”畸形;嚴重佝僂病小兒胸廓的下緣形成一水平凹陷,即肋膈溝或郝氏溝***Harrison’s groove***。

  患兒會坐與站立後,因韌帶鬆弛可致脊柱畸形。由於骨質軟化與肌肉關節鬆弛,1歲後,開始站立與行走後雙下肢負重,可出現股骨、脛骨、腓骨彎曲,形成嚴重膝內翻***“O”形***或膝外翻***“X”形***樣下肢畸形。可能因為嚴重低血磷,使肌肉糖代謝障礙,使全身肌肉鬆弛,肌張力降低和肌力減弱。

  此期血生化除血清鈣稍低外,其餘指標改變更加顯著。X線顯示長骨鈣化帶消失,幹骺端呈毛刷樣、杯口狀改變;骨質稀疏,骨皮質變薄;可有骨幹彎曲畸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可無臨床症狀。

  恢復期

  以上任何期經治療或日光照射後,臨床症狀和體徵逐漸減輕或消失。血鈣、磷逐漸恢復正常,鹼性磷酸酶約需1~2月降至正常水平。治療2~3周後骨骼X線改變有所改善,出現不規則的鈣化線,以後鈣化帶緻密增厚,逐漸恢復正常。

  後遺症期

  多見於2歲以後的兒童。因嬰幼兒期嚴重佝僂病,殘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無任何臨床症狀,血生化正常,X線檢查骨骼幹骺端病變消失。

  佝僂病的預防護理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可預防的疾病,如果嬰幼兒有足夠時間戶外活動,可以預防發病。因此,現認為確保兒童每日獲得維生素D400IU是預防和治療的關鍵。

  1.母乳餵養或者部分母乳餵養足月嬰兒,應在生後2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400IU/日,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雙胎兒生後1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800IU/日;均補充至2歲。如果生長速度快,即便夏季陽光充足時,也不宜減量或停用維生素D。一般可不加服鈣劑,但乳類攝入不足和營養欠佳時可適當補充微量營養素和鈣劑。

  2.非母乳餵養的嬰兒、每日奶量攝入小於1000ml的兒童,應當補充維生素D400IU/日。

  3.青少年攝入量達不到維生素D400IU/日者,如奶製品攝入不足、雞蛋或者強化維生素D食物少,應當每日補充維生素D400IU/日。

子宮脫垂的原因
佝僂病什麼原因
相關知識
佝僂病是什麼原因
艾滋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紅眼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狂犬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性病是什麼原因
腎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腎病是什麼原因
牙周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牙周病是什麼原因
風溼病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