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跑步方法
不要以為每一種跑步正確的,有時候跑步跑錯了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那麼有哪些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鞋子不合腳
穿著太舊的跑步鞋,或者型別不適合跑步的運動鞋,容易導致受傷。
解決方法:去正規的體育用品店,哪裡有專業的銷售人員可以為你提供建議,評估你的跑步方式和腳型,幫助你選對跑鞋。而且,一雙合適的跑步鞋在跑過500公里左右的距離後就需要更換,因為鞋底的緩衝功能已經下降,容易受傷。當跑鞋壽命過去一半時,可與新跑鞋輪換使用,通過對比可以更清楚何時適合棄用舊鞋。
二:服裝錯誤
不要忽略了服裝,如果跑步時的衣服不適合天氣、環境要求,不但會覺得不適,還會引發疾病。
解決方法:跑步服裝的面料至關緊要,現代高科技面料有助於透汗排氣,保持清爽。棉質服裝不適合做運動服,因為它們吸汗,可能導致鍛鍊後潮溼著涼。最好選擇溫暖天氣跑步,如果在冬季跑,不適宜穿過多衣服,因為運動會散發熱量,衣服太厚不易散熱。
三:跑得太多,速度太快
有些新手、甚至老手都以為跑越多、越快越好。結果卻是事倍功半,甚至因為過度運動受傷,這是脛骨和膝蓋傷病或者骼脛束綜合症產生的原因之一。
解決方法:循序漸進,適可而止。尤其是新手,應該逐步增加跑步歷程,每週增加量不超過10%。還可以通過多種鍛鍊交叉訓練,防止厭倦情緒,鍛鍊不同部位肌肉,同時讓跑步的肌肉和關節得到充足休息。新手或者久未鍛鍊的跑手可從步行開始,然後再開始跑步。注意,第一公里的速度應該比最後一公里慢,很多人通常恰好相反,因為起步時力量充沛,而最後時已經體力不支。注意不要跟跑得快的人一起跑,因為這樣很容易產生攀比心理,對鍛鍊無益。如果跑步時身體疼痛,應該停止,每週還應該至少休息一天,這更有助於體能恢復,避免損傷。
四:步幅過大
俗話說“大步流星”,有人覺得跑步邁的步子越大,速度越快,效率越高。事實卻相反,步幅越大,就越可能浪費不必要的能量,過猶不及。
解決方法:確保邁出的前腳沒有出現“大躍進”,尤其是下坡路更要注意。每邁出一步,落地時腳都應該在身體下方,而不是前方。短暫、幅度較低的擺臂,可以幫助你維持步幅正常。
五:下坡時失控
部分跑步的人遇到下坡總是傾向於過度放鬆,身體向前傾斜角度過大,導致步伐太大,身體和速度失控。
解決方法:下坡時身體應當略微前傾,才用小碎步。但也切忌身體後仰來抵抗重力影響,正確的體態是上身稍微向前,減少雙腳受到的衝擊力。
六:喝水不夠
很多人低估了跑步時失去的水粉,沒有及時補充,這會導致身體脫水,不但影響鍛鍊效果,甚至傷身。
解決方法:鍛鍊前、鍛鍊時和鍛鍊後都要適當喝水。跑步前一小時和500到700毫升,起跑前幾分鐘可再喝120到240毫升。跑步時,每隔20分鐘需要喝180到240毫升水。如果跑步時間超過90分鐘,則需要選擇運動功能飲料,補充納、鎂等微量元素。跑步之後也要補充足夠水分,排出的尿液應該是檸檬色,否則就是水分不足。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跑步的注意事項:
1、保護好膝關節,防止出現疼痛
跑步時,膝關節除了要承擔體重的重壓,還要緩衝來自地面的衝擊,因此跑步所引起的膝關節損傷多為慢性過度使用損傷,其中以髕股疼痛綜合徵最為常見。這要求我們儘量選擇較為柔軟的地面進行運動,以避免運動過程中地面對膝關節的衝擊過大。但也不要在沙土地或類似的地面運動,衝擊力是小了,但扭傷踝關節的機率可是大大增加。
2、學會跑步時的呼吸
跑步時,膝關節除了要承擔體重的重壓,還要緩衝來自地面的衝擊,因此跑步所引起的膝關節損傷多為慢性過度使用損傷,其中以髕股疼痛綜合徵最為常見。這要求我們儘量選擇較為柔軟的地面進行運動,以避免運動過程中地面對膝關節的衝擊過大。但也不要在沙土地或類似的地面運動,衝擊力是小了,但扭傷踝關節的機率可是大大增加。
3、勿盲目加量
許多跑者為達到訓練目標,練得過“猛”。與其盲目追求積累跑步里程,不如先按照目標進行測試,根據結果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這樣一來,你就可以更好地去享受跑步的過程了。
4、補充營養,注意食物搭配
每頓飯都要儘量攝入均衡的多種營養,例如澱粉、蛋白質、纖維與微量元素。堅持每天吃水果。如有必要,還應補充維生素製劑,才能跑得更遠。所有跑者都希望自己跑的又遠又快。
在家健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