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來了的話怎麼辦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由於地震災害的人員傷亡主要由建築物倒塌造成,地震發生時迅速反應就成為成功避險關鍵。地震來臨時,應採取正確措施,緊急避險。那麼,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地震來了要怎麼辦,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地震來臨的措施

  在家,應該躲在堅固的傢俱下、在衛生間等小開間處;

  在學校,應保護頭部躲在書桌下或選擇牆角;

  在室外,應選擇空曠的空地,不要靠近高樓,也不要臨近電線杆或其他容易倒塌的物體。

  在平房中時,如果室外空曠,應迅速頭頂保護物跑到屋外;來不及跑時可躲在桌下、床下或其他堅固的傢俱旁,躲在當建築物倒塌的時候容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並用毛巾或者衣服捂住口鼻防塵、防煙。廁所、衛生間由於空間較小,穩定性較好,加之又有水源,即使建築物倒塌,存活可能性也較大,地震發生後躲避在衛生間生還的機率很大。

  正在教室上課或者正在工作場所上班、公共場所活動,逃生者應該迅速抱頭、閉眼,在講臺、課桌、工作臺和辦公室傢俱旁邊能形成三角區的地方躲避。

  正在鬧市活動,逃生者應注意保護頭部,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同時儘可能避開高大建築物、立交橋,遠離高壓電線及化學、煤氣等工廠或設施。

  正在野外活動,逃生者應儘量避開山腳、陡崖,以防滾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遠離滾石前進方向的兩側跑,切忌順著滾石的方向跑。

  正在駕車行駛,逃生者應迅速躲開立交橋、陡崖、電線杆等,並儘快選擇空曠處停車。

  地震來臨自救方法

  1、躲在堅固傢俱的下面

  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傢俱的下面。大的晃動時間約為幾分鐘左右。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並緊緊抓牢桌子腿。

  2、保護好頭部

  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枕頭等物體保護好頭部。

  注意保護頭部

  3、開啟逃生通道

  為避免地震晃動造成門窗錯位,打不開門,影響逃生,應利用橫波、縱波的時間差,首先把門開啟。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災害的影響,曾發生有人被封閉在屋裡的事例。

  4、 關閉煤氣、電源, 切斷火源

  切斷火源的機會有三次:第一次機會在大的晃動來臨之前的小的晃動之時,在感知小的晃動的瞬間,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關火!”,關閉正在使用的取暖爐、煤氣爐等,關閉電源。 第二次機會在大的晃動停息的時候,在發生大的晃動時去關火,放在煤氣爐、取暖爐上面的水壺等滑落下來,那是很危險的。 大的晃動停息後,再一次呼喊:“關火!關火!”,並去關火。 第三次機會在著火之後,即便發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鐘之內,還是可以撲滅的。為了能夠迅速滅火,請將滅火器、消防水桶經常放置在離用火場所較近的地方。

  5、在老師、家長帶領下緊急有序疏散

  學校和社群需要制定突發災害應急方案,平時開展應震演練。在地震來臨時,明確撤離方向,同學們按照老師和家長的要求有序地撤離到操場空地,撤離過程中服從指揮,避免踩踏事件發生。

  6、被埋壓時,要冷靜、堅定,敲打求救

  如果被壓埋,一定要堅信能活下來。如果兩個或多個人一起被埋壓,一定要相互鼓勵。在能行動的前提下,應逐步清除壓物,儘量掙脫出來。要盡力保證一定的呼吸空間,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塵嗆悶發生窒息。不要盲目呼叫,儘量節省力氣,可用敲擊的方法呼救;注意外邊動靜,伺機呼救。要設法擴大安全空間,防止重物墜落壓身。儘量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7、自救互救

  震區群眾,尤其是家庭、鄰里之間的自救、互救,是減少地震人員傷亡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尋找被壓埋的人。找熟悉情況的人指點,按照當地居住習慣或在門窗附近尋找。喊話或敲擊器物,俯身趴在廢墟上面仔細聽尋是否有迴音。不要輕易離開尋找目標及環境,有組織地分戶包乾徹底尋找。

  參加搜救的人員應注意搜尋被困人員的呼救、呻吟和敲擊器物的聲音。救援者不能使用利器刨挖,以免傷人。找到被埋壓者時,要及時清除其口鼻內的塵土,使其呼吸暢通。已發現倖存者但解救有困難時,應首先輸送新鮮空氣、水和食物,然後再想其他辦法救援。

  救人注意事項:互救時,要注意方法,避免新的傷亡,切實做到——聽仔細:要注意傾聽被困人員的呼喊、呻吟、敲物聲;挖得準:要大致確定被困人員的位置後再搶救,不要亂挖亂扒;救得法:要講究方法,救人宜用“先頭部、後身體”、“先救生,後救人”的方法,不要強拉硬拖。

電工安全生產責任書三篇
地震來了應該如何自救
相關知識
地震來了的話怎麼辦
地震來了我們怎麼辦
地震來了我們怎麼辦地震來了怎麼辦
地震來了應該怎麼辦地震來了時我們該怎麼辦
地震來了我該怎麼辦
地震來臨時該怎麼辦
地震來了的作文
地震發生時該怎麼辦
地震住在高層怎麼辦
如果地震時在車裡怎麼辦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