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玩樂中能學到什麼東西
現在的孩子玩的機會越來越少,時間越來越短,一放學就各回各家,沒有兄弟姐妹打打鬧鬧,除了父母老人就只有電子產品、作業為伴。其實玩樂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孩子在玩樂中能學到的東西,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在玩樂中能學到的東西
1、體驗快樂情緒
現在的孩子吃得飽、穿得暖,但他們卻不快樂,就因為沒時間玩。玩耍不僅能促進孩子身體各器官的發育和肢體動作協調,也讓孩子很容易獲得成功感和滿足感,從而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從小玩得少、不會玩的孩子,不僅缺乏快樂的情緒體驗,還可能導致長大成人後缺乏快樂的情緒反應,形成冷漠、孤獨等個性。
2、學會交往技能
兒童的心理特徵是“自我中心”,而遊戲則能幫他們“去中心化”。在合作完成遊戲的過程中,孩子會逐漸掌握與他人交流、溝通等社交技能,瞭解輪流、分享、交換、互助等社會交往的規則,還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建立相互信任、親密的同伴關係,有助於孩子的社會性發展。
3、解決各種問題
當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他們會主動去想如何解決;當孩子進行集體遊戲時,他們也會思考如何公平地開展遊戲。在玩的過程中,他們還會不斷地探索新的遊戲形式,讓這個遊戲更加有趣,玩法更加多樣,這些習慣的養成都有助於提高孩子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父母怎麼讓孩子玩
說了這麼多玩耍的好處,很多爸媽可能還是不太明白,該怎麼讓孩子玩呢?是不是給孩子買各種昂貴的玩具、去各種新奇的樂園,就是讓孩子玩?
事實上,具有想象力的孩子可能很快就會對這類玩具或樂園感到厭倦,不必過於擔憂,給孩子提供一個環境舒適、開闊的地方,不管是玩積木、橡皮泥、塗鴉甚至玩繩子都會讓孩子得到最好的體驗。
這裡再給大家介紹一些孩子們最愛玩的遊戲,無論是孩子獨自玩耍,還是與小夥伴或者父母一起玩都很有趣哦!
分類遊戲
這是創造力學者威爾斯提出的方法,平日可提供孩子一些具有共同特徵的不同類物品;
例如小汽車、湯匙、鑰匙、鐵幣、迴紋針……等,讓孩子發覺其共同特徵來加以分類,並鼓勵其重複分類;
也可以提供符號、顏色、食品、數字、形狀、人物、字詞等材料,讓孩子能依其特性分類。
角色扮演
例如讓孩子玩“扮家家酒”,鼓勵孩子應用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歡的“角色”;
家長可以提供一些線索,如給他一架飛機,假想他在空中飛行遭遇哪些飛鳥;
或給他一部金剛,讓他跟鐵金剛對話;
或給他一些醫生的玩具,讓他扮演醫生看病的情形。
所有這些模仿和角色扮演遊戲,有助於孩子逐漸理解和把握自己所處的世界。它實現了讓孩子的行為方式符合客觀實際,讓這種行為方式得到鍛鍊,讓他的恐懼、願望和攻擊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消化。
手指遊戲
雙手是我們的外腦,訓練我們的雙手,有助於腦力開發;
設計一些運用手指的運動,如“手語歌”、“甩手”、“捏泥巴”、“拼積木”等活動,讓孩子能動動頭腦、動動手;
也可以用兒歌配合手指的動作,一邊念兒歌一邊運作手指。
躲藏遊戲
跟孩子玩“躲貓貓”的遊戲;把物品藏在家中一角,讓他來找;
在圖案中藏著一些物品、數字等,讓他找出來;
帶孩子到郊外,親子共玩“大地尋寶”的活動;
或在報紙上找出自己需要的“形容詞”或“物品”等活動……
塑造遊戲
從塗鴉到能畫出圖形,做出各種物品,孩子塑造的興趣一直很濃厚,他們以通過塑造來表達其未能以言語形容的感受、情緒。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用各種不同的材料在紙上、布上、板上畫畫,用陶土塑型,用水粉顏料或積木塊仿造其周圍環境,編織、刺繡和紡織……讓孩子享受自由創作的喜悅吧!
組合遊戲
許多發明都是在原來的物品上加一些功能,如筆加指示棒,變成“指示筆”;
父母可先讓孩子觀察哪些物品是“組合”的,然後再讓其思考還有哪些東西加以組合,會更好用;
另外用圖片或字詞組合成故事;其他如七巧板、積木的組合圖形,空瓶罐、石頭的組合均是。
觀察發現
讓孩子觀察樹苗的成長,或種子發芽,瞭解造物的奧妙;
由觀察影子的變化,學習科學概念;
由觀察人類的表情,而能察言觀色、善解人意;
甚至參觀各種展覽、表演、戶外郊遊等。
身體感知
“知覺”是一種將透過感官所獲得的資料,再經過分析與解釋的能力;
知覺包括眼睛、鼻子、舌頭、身體等感覺作用;
我們可以讓孩子分辨不同形狀的物品,用觸控猜東西、用舌嚐嚐各種調味品、玩配對遊戲、辨認方向及方位;
或者讓孩子觀賞及指認有背景的圖片等活動。
材料遊戲
不要覺得孩子只是愛玩一些木頭、塑料、紙板或紙、布料、透明膠片或金屬等製品,這是他在探究這些材料的用途及功能。玩滾輪車或騎自行車時,他想了解有關的技術關係,如車輪滾動與車的運動之間的關係,並從中發現新的可能用途。
集體遊戲
孩子通過同其他人一起遊戲而積累基本的社會經驗,能從中學會什麼是適應、歸屬、等待、誠實遊戲、輸和贏等。
週末郊遊或度假時都可以找到機會讓孩子有集體遊戲的經歷,即與其他不認識的孩子一起打球、打彈子、堆沙堡或建雪堡,或者玩如“貓和老鼠”之類的遊戲等。
在家裡也可以舉辦有鄰居的孩子或朋友一起參加的下午遊戲活動。
靈巧遊戲
例如球類、跳繩或必須將彈子打入特定洞的遊戲等。
這類遊戲對孩子的要求很高,如身體的靈活性,處理材料的靈巧性,快速反應能力,以及某些通過耍花招激怒別人的能力。靈活性遊戲能促進孩子的觀察能力和集中精力的能力,以及特殊的粗放的精細運動能力。
猜謎遊戲
這遊戲可以自己編。供人猜的謎語可以由您或您的孩子來選定,它們影射的可以是一個動物、一個情景或者一個人物。猜謎可以讓孩子有機會更多地瞭解聲響、動作和啞劇所表達的意思。其他的猜謎遊戲如“我看見了你看不見的東西”或“猜歌”等,適合於長途乘坐汽車和火車旅行時玩。
所以,不要再用各種興趣班和家庭作業填滿孩子了,把時間還給孩子,讓孩子從小自由玩耍吧!
鍛鍊孩子大腦的遊戲
1、吃富含卵磷脂的食物
乙醯膽鹼是大腦的“潤滑劑”,它能使腦部更加活躍。而卵磷脂能轉化成乙醯膽鹼,因此,多吃花生、大豆、毛豆等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將有助於提高記憶力。
2、用手指分辨硬幣
隨時在口袋裡放幾枚不同面值的硬幣,沒事時拿手指的指尖去嘗試著分辨,這樣可以刺激大腦皮層,從而挖掘出大腦隱藏的一些能力。
3、關掉聲音看電視
阻斷聲音,僅靠畫面去分析電視里正在播放的內容。這樣做能刺激大腦皮層,並訓練自己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
4、大聲讀
朗讀的過程是把視覺刺激反饋給聽覺,並加以確認,它所帶給大腦的刺激要比默讀多得多,因此記憶也更加深刻。閱讀文字時,建議需要獲取資訊時選擇默讀,在分析或記憶資訊時選擇朗讀。
5、學門外語
大腦裡有一塊被稱為前額皮質的區域,它直接影響你的決策能力,而學習外語可提高這塊區域能力。
6、帶孩子嘗試繞路走
有空的時候可以嘗試一下繞路而行,即使迷路也沒關係。
7、與孩子一起用左手刷牙
大多數人都習慣用右手,右手運動是靠左腦支配的,因此人們平時對左腦使用得比較多。如果有意識地讓左手做一些事情,那麼對腦來說是一種新的刺激,而且利於開發你們的右腦。
8、喝酸奶
益生菌不但對腸胃好,而且還有助於控制焦慮情緒,使大腦在情感和記憶處理上都表現出更強的能力。
9、轉移注意力
站起身走走、爬爬樓梯、做做深呼吸或伸展運動。或許你已經意識到,在做這些放鬆的身體活動時你的大腦仍然會繼續處理上一個任務,有時甚至還能產生新的想法。
10、帶孩子去陌生的地方
通過體驗未知世界,能讓大腦空間更加廣闊。去沒去過的地方,見沒見過的東西,可以使大腦保持新鮮的狀態。
11、教孩子換個角度看問題
有些東西即便絞盡腦汁也是想不出來的,你需要嘗試從各個角度去觀察和思考問題,這樣大腦也會越來越靈活。把這個好方法教給孩子吧。
12、多咀嚼
咀嚼次數越多腦部的血流量增加得也就越多。
13、培養管理時間能力
科學家在上世紀80年代末發明了一種時間管理方式:用簡單的廚房定時器給工作設定25分鐘的時限,時間一到就休息幾分鐘,這會讓你的頭腦更為敏捷。
14、給孩子製造快樂
孩子之所以能感受到喜悅和愉快,是因為腦內分泌了一種名叫多巴胺的物質,這種物質還能增進神經腦細胞的發育、擴充套件神經網路。當孩子一想起這些令人愉快的目標,Ta的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也能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15、多睡覺
你沒看錯。睡覺可以更聰明。人在入睡後大腦依然在繼續處理各類記憶,而當Ta醒來後,你會發現Ta的記憶力更好了。
父母打罵孩子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