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中醫要如何來治療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月經不調是女性特有的一個症狀,中醫認為,月經不調以腎虛、肝鬱兩者為主,脾虛血瘀較為少見。治療宜補虛瀉實,不可過用香燥或滋膩之品。那女性月經不調要怎麼辦呢?中醫要如何來治療月經不調呢?

  脾虛證

  經週期先後不一,量或多或少,色淡紅,無血塊,腹不痛,面色萎黃,頭暈心悸,神疲乏力,腹脹矢氣,大便易溏,經行大便祕 溏,夜寐較差,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膩,脈象細弱。治宜補益心脾,調養衝任。藥用:黨蔘、黃芪各15-30克,炒白朮、茯苓、茯神各12克,木香、炒棗仁、廣陳皮、炙甘草、炙遠志各6克,合歡皮10克。水煎分服,日服1劑,經後期服,5日為1療程。

  腎虛證

  月經先後無定期、量少或多,色淡紅、質偏稀,伴頭昏,腰痠,小便頻數,夜寐欠佳,舌質淡紅或乾裂,舌苔少,脈細數或沉弱無力。治宜養血補腎,兼以調經。藥用:炒當歸、赤芍、淮山藥、山萸肉、熟地、炒丹皮、茯苓各15克,川斷、菟絲子各12克,炒荊芥、五味子各5克。水煎服,日服1劑,經後期開始服,5日為1療程。

  中醫治療月經不調,重在調和氣血,疏肝理氣。中醫理論認為,經血為血所化。如果血液得到溫煦,就能就暢自如;血液遇寒就盒讓氣血執行受到阻礙,發生月經驟止、痛經、閉經;血液感受熱邪就會肆行無忌,產生產生月經量多、月經提前等症。所以,調經重在調和氣血,讓氣血執行順。

  肝鬱證

  經週期或先或後,經量或多或少,色正常或暗紅,質稀或粘,有小血塊,行而不暢,小腹脹 痛,胸悶不舒,兩乳作脹,或時作痛,精神抑鬱,或煩躁易怒,舌苔黃白而膩,脈弦細。治宜疏肝解鬱,養血調經。藥用:炒當歸、赤芍、白芍、炒白朮、茯苓各15克,炒柴胡6克,陳皮、制香附各5克,焦山楂、炒丹皮、炒川斷各10 克。水煎分服,日服1劑,經前、經期服,5日為1療程。

  血瘀證

  月經先後無定期,經量乍多乍少不定,經色紫暗,質粘有血塊,小腹疼痛拒按,胸悶煩躁,口渴不喜歡,舌質淡紫,有瘀斑,脈象弦細或澀。治宜活血化瘀,理氣調經。藥用:炒當歸、桃仁、紅花、山楂、澤瀉各12克,烏藥、青皮、木香各6克,益母草30克,川斷10克。水煎分服,日服1劑,經前、經期服,5日為1療程。

加速女人衰老的不良睡眠習慣有哪些
女人上班時如何養生呢
相關知識
月經不調中醫要如何來治療
女性月經不調中醫食療偏方
月經不調怎麼辦如何讓月經準時到來
治療月經不調中藥方
月經不調的主要表現是什麼
引起月經不調的主要因素
月經不調的飲食禁忌和食療方法
月經不調的飲食禁忌和食療方法
如何用中醫的方法來治療蛀牙
甲肝要如何去治療才好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