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魚的正確養殖方法是什麼
恐龍魚體格強建,生長中速,飼養不難,但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恐龍魚的飼養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恐龍魚的飼養方法
缸
恐龍魚身體的結構比較柔軟,因此對生活環境的大小要求不那麼苛刻,對於30釐米左右的小型品種,60釐米的缸就可以了,但為了其良好的生長水體越大越好,對於恐龍王、大花恐龍這類大型品種,就得用大型水族箱飼養了,要想其能生長到50釐米以上,最好準備一米五以上的缸。有條件的話可以在魚缸中給它們造景,鋪點底沙,放塊沉木之類的***沉木是個好東西,據說能在水裡放出的使魚心情穩定的化學物質,其本身也可以給魚提供藏身之處***,也可以放些PVC的空心管供其躲藏。
水
恐龍魚一般生活在弱酸至中性的水中,但其對水質要求十分低,飼養的時候不必太在意什麼PH軟硬度之類的問題,一般的自來水困上幾天就可以用了,換水的時候甚至可以直接換自來水***呵呵,慎重起見還是用困過的水吧***。至於水溫,聽有的魚友說恐龍魚可以適應很低的水溫,我並不贊同這種做法,因為想養好一種魚就要儘量給予其最好的生活條件,溫度應最好在25以上,呵呵,溫度低了小心官府告你虐待動物。
恐龍魚的日常管理
第一,它不怕缺氧,恐龍的鰾已經進化成為輔助的呼吸器官***這種現象在古代魚中很常見,例如海象、弓鰭魚、刀類、尼羅河魔鬼、鱷類、肺魚等都有這個特徵***,所以它在水中氧氣不夠的時候就乾脆呼吸上幾口空氣,大家可以經常看到恐龍遊到水面上呼吸空氣。
第二,恐龍的體表覆蓋有菱形硬鱗,形成了一層保護層,因此恐龍可以忍受惡劣的水質,也有不錯的抗藥性,很少生病。但這樣並不是說明恐龍百毒不侵,要想養好恐龍還是要給予其良好的環境,雖然其適應力超強,但超出了其忍受的限度照樣掛掉,對小恐龍更要注意,幼小的恐龍抗藥性抗鹽性都較差。
混養:恐龍是下層魚,因此混養時可以混養一些中上層的魚,但要注意大小不要相差懸殊,因為恐龍也不是什麼善良之輩,飢餓時可以吃掉很大的魚只。另外也要小心恐龍被別的魚掛掉,所以建議不要和紅尾貓、虎皮鴨嘴之類的混養,因為恐龍魚在下層,敵不過一些下層的大型魚。恐龍魚儘量避免和鈍吻肺魚混養,而澳肺、維肺和南美星點肺是可以同恐龍混養的
恐龍魚的形態特徵
多鰭魚和弓鰭魚都是古代魚,遠古時期都是比較興旺的魚類,但經過億萬年的進化,大都被後期興起的新興硬骨魚類所取代,多鰭魚還剩下十幾個品種,而弓鰭魚僅存一個品種生活在北美。因為多鰭魚比較常見,大家相對也比較熟悉,所以著重介紹一下先:
多鰭魚這個名字對有的魚友可能比較陌生,但提起它的俗稱“恐龍”,大家就耳熟能詳了。下面先簡要介紹一下恐龍的革命家史,17***拿破崙大軍遠征埃及,一些法國的科學家也隨著軍隊公費旅遊,順便研究一下當地的生態。一天,一個叫聖西蘭的年輕科學家在尼羅河中抓到了一條恐龍,看到之後大發感慨:“哇塞,世間居然有長相如此秀逗的魚,收藏之,回去研究一下。”回去之後,聖西蘭經過解剖,從中發現了很多魚類與陸上動物的聯絡,給陸上動物是由原始魚類進化而來的理論提供了重要依據。大家知道,魚分為兩大類——硬骨魚和軟骨魚,軟骨魚比較原始,現存的硬骨魚是由遠古的軟骨魚進化而來的,恐龍正是這個進化過程的中間環節。在分類學上,恐龍屬於硬骨魚綱條鰭魚亞綱多鰭魚目,雖然其是一種比較原始的硬骨魚,但卻有很多軟骨魚的特徵,比如構成其頭骨、胸鰭、腹鰭的骨骼仍為軟骨,腸呈螺旋瓣狀,眼後有噴水孔等。
恐龍魚的體形都是筒形,身體上有菱形硬鱗,頭部有一對短鬚,胸鰭圓形,胸鰭根部和腹鰭根部有肉柱,靠著胸鰭的肉柱恐龍魚可以用胸鰭在水中“站立”,使其看上去更象某種爬行動物,“恐龍魚”這個名字也許從此而來。恐龍魚的最重要的特徵是背鰭分為一個個的小鰭,豎立的時候有的象一排小旗幟,有的象一排羽毛。恐龍魚遊動的時候很有意思,快速扇動胸鰭,身體象潛水艇一樣在水中行進。
恐龍魚的餵養食物
恐龍魚是肉食性的魚類,對飼料接受能力強,什麼小魚、麵包蟲、紅蟲、動物內臟、雞肉之類的照單全收,但內臟、雞肉之類的混水,首選應該是小魚。恐龍魚捕食的方式一般為守株待兔,當小魚游到嘴邊時迅速咬住,然後象蛇一樣吞掉,在飢餓的時候也會主動出擊。有的魚友說恐龍魚主要靠嗅覺找尋食物,視力很差,這個觀點我不敢苟同,一般的視力差的魚的眼球都會退化的很小,比如尼羅河魔鬼,有的魚比如鯉科的盲魚甚至眼睛退化,但恐龍魚可不是這樣,都長著一對“水汪汪”的大眼睛,我也多次看到恐龍對較遠地方的小魚主動出擊。 雖然有時候恐龍魚在尋找食物的時候會低頭在缸底遊動,就象尋找獵物的獵犬一樣,似乎是靠嗅覺在覓食,但我認為它的視力比想象的要好很多。
恐龍魚的飼養方法
寵物小兔子的餵養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