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擇校生擇校生的理解
擇校生是對學校招生計劃的補充,學校的錄取方式是以志願為順序,以分數為依據,擇優錄取,招滿為止。那麼你對擇校生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擇校生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擇校生的簡介
擇校生是指學生因為未達到一校錄取分數線而經過多交學費或聯合培養去一所學校學習,但是他和其他正常學生不太一樣,比如說學費、學籍還有其他一些指標,可能不同學校的擇校生具體情況不太一樣,但大部分是多交學費的,就是因為分數達不到要求,最終通過其他途徑取得在這所學校學習的資格的學生稱為擇校生。
擇校生的理解
第一種理解
是否“選擇學校”。與普通老百姓對“擇校”的樸素的理解相一致,與“擇校”的字面意義相一致。“擇”就是“選擇”的意思,“擇校”就是“選擇學校”,因此,“擇校生”的必要條件是要有“選擇”的操作或動作,只要是“選擇非教育部門指定的普通高中就讀”,也就是選擇的學校不屬於“教育部門指定的普通高中”,不論分數高低,都屬於“擇校生”。無校可擇***例如:一個縣區市內只有一處公辦普通高中學校,或 教育行政部門指定 一處初中的畢業生只能報考指定的一處普通高中***、或未進行選擇***例如:只報考一處普通高中,擇校志願和統招志願是相同的***,都沒有產生“選擇”的操作或動作,因此,不屬於“擇校”。
“擇校生”政策的基礎是普通高中的“劃片招生”政策,不進行“劃片招生”就不會有“擇校生”。 但是,“劃片招生”有“區域歧視”的嫌疑。不在一中招生片內的人,還未出生就已經註定了沒有報考一中統招生的權利。
第二種理解
根據分數***成績***的高低確定是否是“擇校生”。與目前所有高中校乾和招生人員 的理解 是一致的,也就是,一處高中學校當年招生總數的70%是統招生、30%是擇校生;按中考成績來劃分,被學校錄取的成績較高的70%的學生是統招生,成績較低的30%的學生是擇校生,與是否存在“擇校”動作無關。
事例:
例1:一個縣只有一處普通高中學校,全縣想升高中的初中畢業生只能報考這所唯一的學校,沒有第二所學校可供選擇;這唯一的一處普通高中招生的學生,有30%是擇校生***要收取擇校費***。
例2:某縣有多處普通高中學校,但普通高中招生實行“劃片招生”的辦法;一處普通高中只能從指定的幾處初中招收初中畢業生***指統招生***,各高中不能跨片招生;例如 二中只能從二中的招生片內招生,二中不能從一中的招生片內招生;一處初中學校的畢業生,只能報考指定的一處高中***指統招生***。例如:某一位初中畢業生屬於一中招生片,該考生的統招志願是一中***他只能報考一中,不允許報考其它高中***,該考生的擇校志願也是一中,擇校志願和統招志願是相同的,統招志願和擇校志願都是“教育部門指定的普通高中”,沒有“擇”校,沒有“選擇非教育部門指定的普通高中”,但他仍然被錄取為“擇校生”,要繳納“擇校費”。
例3:某初中畢業生,家住在一中附近,與一中相鄰,祖祖輩輩都住在這兒,他的統招志願和擇校志願都是報考的一中,他應該報考一中 並且只報考了一中,沒有“擇”校,但他被錄取為一中的“擇校生”,要繳納“擇校費”。
第三種理解
是對“擇校生”的完整正確的理解:擇校生是指初中畢業生未達到學籍所在區域所報考志願的高中錄取分數線,並且要求選擇非教育部門指定的普通高中就讀的學生。這部分學生除按規定繳納正常學費、課本費等費用外,還應按培養成本一次性繳納擇校費。***後來規定 繳納擇校費的學生不再繳納學費。*** 因此,判斷是否是“擇校生”,有三點:一是 分數夠不夠,二是 有沒有“選擇高中”,三是 選擇的是否為 非教育部門指定的普通高中。 第一條,“初中畢業生未達到學籍所在區域所報考志願的高中錄取分數線”,也就是分數不夠,分數低;第二條,“選擇非教育部門指定的普通高中就讀”,也就是要有“選擇學校”的動作或操作;第三條,僅有“選擇學校”的動作或操作還不夠,還必須是選擇了“非教育部門指定的普通高中”,也就是 選擇的普通高中 不屬於“教育部門指定的普通高中”。如果儘管有“選擇”學校的動作或操作,但選的是教育部門指定的普通高中,也不屬於“擇校”。上述三點必須同時具備 才屬於“擇校生”;缺少任何一條,均不屬於“擇校生”。
擇校生的招生也是有計劃的。擇校生招生計劃和統招生招生計劃是同時制定、同時批准、同時公佈的。實際上,是先確定全校的招生計劃,然後再將招生計劃數乘以0.7就是統招生計劃,將招生計劃數乘以0.3就是擇校生計劃;因此,如果統招生計劃屬於“計劃內”的話,擇校生計劃也一樣屬於“計劃內”的。
總之,擇校生可分兩類:一是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生,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近年來的原則為相對就近,按照縣***市***區級教育行政部門劃定的學區就學。不在指定學區就學,自行選擇其他學校就讀的即為擇校生。按照現在的政策,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生中考時一律不享受指標生和推薦生待遇;二是高中階段擇校生。就是那些在中考的時候沒有到達普高學校統招分數線但是達到擇校分數線,佔用擇校計劃被錄取的需要交1.5萬或1.8萬擇校費的考生。
擇校生的弊端
1、高中階段教育不是義務教育,學生繳費是為了享受到學校提供的服務。普通高中教師往往更關注尖子生***希望能考上重點大學***和邊緣生***希望通過努力後能考上普通大學***,而對那些低程生***成績較差的學生或考大學無望的學生***往往關注相對較少。擇校生大部分屬於低程生。擇校生交更多的錢,接受的服務可能是一樣的 甚至是更差的,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2、同樣一個學校的學生甚至是一個班的學生,有的人收錢***擇校費***,有的人不收錢,有的收錢多 有的收錢少,因人而異,這樣很不合理。類比:一輛客車標準載客30人***車上只有30個乘客的座位***,實際載客40人***有10個人坐在走道的小馬紮上***,這10個人沒有座位***有小馬紮***,有座位的乘客每張票10元,沒有座位的乘客每張票90元。這樣合理嗎? 要提價,應該是所有人都提,不能只有一部分人提,並且懸殊特別巨大。
3、學生在一入學時,有一部分學生就被列入另冊***擇校生名單***,就要遭到區別對待***繳納數額可觀的擇校費***,就會被人另眼看待,學生的自尊心會受到極大的傷害。***我們現在不是認為 中考成績是學生的個人隱私嗎?我們不是 要強調保護學生的個人隱私嗎?***
4、學校為了儘可能多地收取“擇校費”,故意將“三限”政策中的“擇校生不超過招生人數的30%”理解為“招生人數的30%是擇校生”,並將此作為“什麼是擇校生”的答案,當有的人詢問“什麼是擇校生”時,學校就拿出“三限”政策來解釋,實際上是答非所問、混淆概念,歪曲了國家的政策。全國幾乎所有的公辦普通高中都這樣,並且多年來一直這樣,真令人驚奇!
5、只有普通高中學校招生有“統招”和“擇校”之分,同一處普通高中招收的學生 甚至同一個班的學生 有“統招”和“擇校”之分。小學、初中學生,沒有“統招”和“擇校”之分,所有學生繳納的費用是相同的;小學、初中沒有擇校費;小學、初中現在已經取消了借讀費。同一處職業高中招收的學生沒有“統招”和“擇校”之分,所有學生繳納的費用是相同的。大專院校、高等學校,同一個院***系***的學生,繳納的費用是相同,沒有“統招”和“擇校”之分。只有普通高中例外,只有普通高中搞特殊。
6、“擇校生”和“擇校費”政策的基礎是公辦普通高中的“劃片招生”政策。如果不“劃片招生”,“擇校生”和“擇校費”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沒有“劃片招生”,就不可能有“擇校生”和“擇校費”。一中的資源配備***教師、教室、實驗室、宿舍、食堂、……***是最好的,比二中、三中、四中等學校都好,一中也屬於公辦普通高中,但有些初中的畢業生愣是沒有報考一中的資格。因此,“劃片招生”有“地域歧視”之嫌,“擇校生”疑似“地域歧視”的產物。
擇校生的理解
怎麼保養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