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黃芩的功效和作用
黃芩屬於半野生半家種品種,該品種年銷量近萬噸,為四十種大宗藥材品種之一。那麼你想知道是什麼嗎?下面小編給你詳細的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是什麼?
1.《藥對》:黃芩,得厚朴、黃連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蠣令人有子;得黃芪、白蘞、赤小豆療鼠瘻。
2.《本草圖經》:張仲景治傷寒心下痞滿,瀉心湯四方皆用黃芩,以其主諸熱,,利小腸故也。又太陽病下之利不止,有葛根黃芩黃連湯;及主妊娠安胎散,亦多用黃芩。
3.《醫學啟源》:黃芩,洽肺中溼熱,療上熱目中腫赤,瘀血壟盛,必用之藥。洩肺中火邪上逆於隔上,補膀恍之寒永不足,乃滋其化源。《主治祕訣》雲,其用有九:瀉肺經熱,一一也;夏月須用,二也;上焦及面板鳳熱,三也:去諸熱,四也;婦人產後,養阻退陽,五也;利胸中氣,六也;消隔上痰,七也;除上焦熱及脾溼,八也;安胎,九也。單制、二制、不制,分上中下也。酒炒上行,主上部積血,非此不能除,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洩之,正謂此也。
4. 張元素:下痢膿血稠粘,腹痛後重,身熱久不可者,黃芩與芍藥、甘草同用。肌熱及去痰用黃芩,上焦溼熱亦用黃芬,瀉肺火故也。瘡痛不可忍者,用苦寒藥,如黃芩、黃連,詳上下,分梢根,及引經藥用之。
5. 李果:黃卒,味苦而薄,故能洩肺火而解肌熱,手太陰劑也。細實而中不空者,洽下部妙。
6. 朱震亨:黃芩降痰,假其降火也。凡去上焦溼熱,須以酒洗過用。片芩瀉肺火,須用桑白皮佐之。若肺虛者,多用則傷肺,必先以天門冬保定肺氣一而後用之。黃芩、白尤乃安胎聖藥,俗以黃卒為寒而不敢用,蓋不知胎孕宜清熱涼血,血不妄行,乃能養胎,黃芩乃上、中二焦藥,能降火下行,白尤能補脾也。
7.《綱目》:潔古張氏言黃芩瀉肺火,洽脾溼;東垣李氏言片芩治肺火,條芩治大腸火;丹溪朱氏言黃芩治上中二焦火;而張仲景治少陽證小柴胡湯,太陽、少陽合病下利黃芩湯,少陽證下後心下滿而不痛:瀉心湯並用之;成無己言黃芩苦而入乙,洩痞熱,是黃芩能入手少陰、陽明、手足太陰、少陽六經矣。蓋黃蘋氣寒味苦,苦入乙,寒勝熱,瀉心火,治脾之溼熱,一則金不受刑,一則胃火不流入肺,即所以救肺也:肺虛不宜者,苦寒傷脾胃,損其母也。楊士瀛《直指方》雲,柴胡退熱,不及黃芩,蓋亦不知柴胡之退熱,乃音以發之,散火之標也,黃尊之熱,乃寒能勝熱,拆火之本也。黃芩得酒上行,得豬膽汁除肝膽熱,得柴胡退寒熱,得芍藥治下痢,得桑白皮瀉肺火,得白朮安胎。
8.《本草經疏》:黃芩,其性清肅,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溼;陰寒所以勝熱,故主諸熱。諸熱者,邪熱與遍熱也,黃疸、腸僻、洩痢,皆溼熱勝之病也,析其本,則諸病自瘳矣。苦寒能除溼熱,所以小腸利而水自逐,源清則流潔也。血閉者,實熱在血分,即熱人血室,令人經閉不通,溼熱解,則榮氣清而自行也。惡瘡疽蝕者,血熱則留結,而為癰腫漬爛也:火瘍者,火氣傷血也,涼血除熱,則自愈也。《別錄》消痰熱者,熱在胸中,則生痰火,在少腹則絞痛,小兒內熱則腹痛,胃中溼熱去,則胃安而消谷也。淋露下血,是熱在陰分也:其治往來寒熱者,邪在少陽也:五淋者,溼熱勝所致也:苦寒清肅之氣勝,則邪氣自解,是伐其本也。黃菩為苦寒清肅之藥,功在除熱邪,而非補益之品,當與黃連並列,雖能清熱利溼消痰,然苦寒能損胃氣而傷脾陰,脾肺虛熱者忌之。
9.《本草匯言》:清肌退熱,柴胡最佳,然無黃芩不能涼肌達表。上焦之火,山桅可降,然舍黃芩不能上清頭目。所以方脈科以之清肌退熱,瘡瘍科以之解毒生肌,光明科以之散熱明目,婦女科以之安胎理經,此蓋諸科半表半里之首劑也。
10.《藥品化義》:黃芩中枯者名枯芩,條細者名條芩,一品宜分兩用。蓋枯芩體輕主浮,專瀉肺胃上焦之火,主治胸中逆氣,隔上熱痰,咳嗽喘急,目赤齒痛,吐衄失血,發斑發黃,痘疹瘡毒,以其大能涼膈也。其條芩體重主降,專瀉大腸下焦之火,主治大使閉結,小便淋濁,小腹急脹,腸紅痢疾,血熱崩中,胎漏下血,挾熱腹痛,譫語狂言,以其能清大腸也。
中藥黃芩的簡介:
黃芩屬於半野生半家種品種,該品種年銷量近萬噸,為四十種大宗藥材品種之一。
黃芩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家種黃芩2年即可收穫。喜溫和氣候,喜光,耐旱、耐寒、怕澇、怕積水。適宜於中性或偏鹼性、土質疏鬆、肥沃土壤生長,忌連作。整體來說黃芩適應性較強,一般自然災害對其影響不大,家種產區的變化也是受價位波動而變化的。黃芩資源分佈較廣,以前多為野生,在北方各省均有分佈,隨著用量增大和無序採挖,野生產量逐漸不能滿足市場需要,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家種黃芩逐步開展,逐步形成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四大產區。家種黃芩的山東產區是老產區,多年種植,病害較多,單產量下降,而同是一種種植區域的丹蔘單產量高,價格也好,收入較高,農民紛紛增加丹蔘和糧食的種植面積。家種黃芩在中西部的產區是新發展起來的產區,主要集中陝西商洛、山西運城、襄樊地區、甘肅隴西的周邊縣市。家種黃芩易種,管理、採挖、晾晒都比較容易,投入的成本、勞力、時間較少,生產工序又相對簡單,老百姓樂於種植,種植發展較快。家種品2、3年可以收穫。春秋兩季均可採挖,一般集中在秋季的10月中旬採挖。畝用苗30-40公斤,平原地區畝產量150公斤左右;而山西和陝西產區地勢高、晝夜溫差較大、大部分地區乾旱,更有利於黃芩的生長,這裡黃芩畝單產高達300-400公斤。
黃芩臨床應用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現在仍然是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的要藥。除中醫配方外,大量用作中成藥原料。根據"全國中成藥產品目錄"第一部的統計資料,66種蜜丸有45種用黃芩;64種片劑有46種用黃芩;36種水丸有25種用黃芩。不少地區利用黃芩或黃花黃芩提取黃芩素、黃芩甙作為製藥原料,用量也很大,這是一條新的開發途徑。國外材料報導,黃芩酊劑,可治植物神經的動脈硬化性的高血壓以及神經性的機能障礙;也可消除高血壓引起的頭痛、失眠、胸悶等症。目前黃芩的應用,越來越被國內外所重視,大有開發利用前途。除正常的藥廠投料、飲片配方之外,現在主要用於提取。家種黃芩一部分用於飲片加工,更多的用於藥廠對黃芩素的提取。近年中成藥“雙黃連”的開發及大力推廣,使家種黃芩的用量大增。同時,由於野生資源的逐年減少,野生黃芩的產新量正逐年下降,其產不足需的矛盾日益突出,野生黃芩的供應不足部分只能由家種品種來彌補。因此,野生資源的緊缺正逐步減輕家種黃芩近年供大於求的矛盾。所以也可以這樣講:野生黃芩的高價會自然拉動家種黃芩的價格,而家種黃芩的低價也同將會抑制野生黃芩價格的暴漲。
在經營中需要注意的是,野生黃芩最小的也長3-5年,大個的7-8年也有。而家種品最多三年,有的小條甚至只有一年,這就是說其內在成份雖一樣,但含量因生長年限長短則相差甚遠,這是其差價懸殊的重要原因。本品易生黴、變色。商品受潮或水漬,黃芩甙與漢黃芩甙產生二種新甙元,其中一種不穩定,容易氧化變綠,表面或縫隙常見黴斑,影響藥用,降低質量。儲藏期間,保持環境乾燥、整潔;高溫多溼季節要特別注意並加強倉儲管理。
中藥黃芪的功效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