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剩女的原因知乎?
為什麼許多優秀的中國女性成為剩女
這帖不知為何又被關注起來了,難道又到了一年一度剩男剩女大甩賣的季節? :p
之前太羅嗦了,既然有那麼多人看到我還是提煉+補充一下吧。
自身外貌、事業、家庭條件優異的女人要求對方有房有車有學歷又高又帥,少有人都能做到。於是她們剩下了。這就是社會傳達的信息。可是這真的是剩女們要求的條件嗎?
一定要高學歷嗎?學歷只能證明一定的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求知,這裡含納了好多:有疑問精神、有獨立思考能力、尊重知識和不同文化;越懂得求知便越謙遜、寬容。有高學歷的人也不一定做得到,只不過做到的概率大一些罷了---因為接觸學科越多思維方式越廣,也越有可能看到自己知之甚少。但說到底,只要真正懂得求知的人就夠了。但是究竟是懂求知的人多還是高學歷的人多呢?當然是後者--至少在同樣高學歷女人的生活圈裡。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見識。一個男人不論讀了多少書,多會求知,但若沒有走過太多路,那他對事物的理解方式也必定是有侷限性的。而那些“優質剩女”或許在國外上學工作過,或許依然全世界飛,她們的朋友和工作上接觸的人或許來自五湖四海。大多女人會希望另一半比自己見識廣,就算女人無所謂,男人呢?
懂求知、有見識,這就是最最重要的因素了(當然這在每一對男女間都有程度上的調整),但符合這兩條的已然很難找到了。
外表其實順眼就行,很多時候一個人換髮型、換裝束就煥然一新了。我身邊的“優質剩女”沒有一個是苛刻挑外表的。
有房有車更不是什麼大問題。真正的“優質剩女“自己可以搞定這些,自己家也不缺這些。對她們來說最不看中的莫過於房子和車了。而且國內的高學歷高薪貌美女士,她的生活圈是怎樣的?往哪兒認識那麼多沒房沒車的男人才是個問題呢。再說在國外生活的。老外30歲以下有房的是極少數。住公寓方便又省事,還不會被房子拖住向其他地區發展的腳步。沒車的人也很有可能是因住大都市開車不方便。這年頭零首付都能買到車,車啊房啊的根本就不是事兒。
除了上述幾點以外,還有些重要的實際問題,例如:
與父母相處的方式能達成共識嗎?
對錢的觀念能達成共識嗎?
對生孩子與否能達成共識嗎?
互相支持對方不可割捨的愛好嗎(如果有的話)?
光說了條件,還沒說性格。
的確有一類剩女是女強人,氣焰很盛,有些男人吃不消。
更有一類是從小害羞,不怎麼敢和男孩說話,也不瞭解男孩。總覺得接觸過的還是這類的“剩女”居多。
還有一類就是晚熟而已,之前就是沒走這根筋。
另外心理上,女人長期充實、獨立會導致不強求,對於男性這種控制不住荷爾蒙的物種來說,太隨緣真不是好事,本來能留的被放走了。但這樣的女人很多又會說:他怎樣怎樣我也不想他留。那就是了!她們心態上嫁不嫁無所謂,有沒有對方都能活。而且一部分心理是---都這年紀了我急什麼,又不是24,加把勁兒就出去了。
男女之間往往還有很奇妙的錯位。很多男人認為矯情的類型往往比他們一開始覺得容易交往的那型在生活中要通情達理。遇大事才知道什麼叫識大體,什麼叫一哭二鬧三上吊。思維和求知慾的強大程度與遇事矯情程度並不成正比。很多時候女人以為某男認定她了,考慮各種深遠問題時男人只是荷爾蒙使然要把她追到手而已,其他壓根沒想,等到他想了的時候可能也晚了。男女也總是會被對方的才華吸引,那種仰慕可以讓一個人投入一切,可真正開始相處才知道生活方式徹底無法磨合。懂得求知、有見識、有外貌、有經濟條件的男女會自認為自己喜歡的是某一型,但他們不一定足夠了解異性甚至人性,所以也不容易正確判斷對方表現出的樣子是否就是骨子裡的他/她,人們都太愛演了。總之類似的種種不定因素很難捕捉。有時真是隻能靠緣分和運氣了,經驗......
周杰倫聽爸爸的話樂評
以下是我從知乎上面原文轉載過來的,覺得很不錯,就分享過來了。
原文”如何評價周杰倫2014年新專輯歌曲《聽爸爸的話》?
作者:某知乎網友
雖然常被知乎上的知友稱作是周杰倫腦殘粉,但如果稍微嚴肅客觀的去談論周杰倫音樂的話,我還是可以理性起來的。這首《聽爸爸的話》的來源較為嘈雜,為了能聽的更仔細,全程都是戴耳機。
「旋律」:
關於周杰倫的家庭關係類歌曲,早在《范特西》就已經體現出周杰倫對家庭關係等社會話題的情結。比如《爸,我回來了》、《聽媽媽的話》,都足以說明關於周杰倫的親情歌曲不是首例。
而這首歌的旋律,相比與之前的《聽媽媽的話》,旋律有誠意的創新,但相比《聽見下雨的聲音》來說,旋律是不如《聽見下雨的聲音》。主歌有些類似《淘汰》的套路(各位可以在快進副歌的時候,突然換成《淘汰》、《說好的幸福呢》、《青花瓷》副歌的歌詞)比如:
《聽爸爸的話》兩個人的相愛 為什麼反而變得很難 →↓
只能說我輸了
也許是你怕了
我們的回憶 沒有皺褶
你卻用離開燙下句點
《聽爸爸的話》兩個人的相愛 為什麼反而變得很難 →↓
怎麼了 你累了說好的 幸福呢
我懂了 不說了 愛淡了 夢遠了
開心與不開心一一細數著你再不捨
那些愛過的感覺都太深刻 我都還記得
《聽爸爸的話》兩個人的相愛 為什麼反而變得很難 →↓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 隔江千萬裡
在瓶底書刻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就如有些人聽《淘汰》就會覺得《淘汰》很爛,其實就是《淘汰》的主歌寫的不夠好造成的。但《淘汰》為什麼又能受到矚目?因為副歌旋律寫的好唄,這就是周杰倫最擅長的手藝。
對比一下歌詞,諸位也能看出周杰倫的創作套路是有跡可循的:
《聽爸爸的話》
你說 誰說 我說 我不愛你
胡說 瞎說 我習慣了
那煙 那酒 也都戒了
《淘汰》
醒來了 夢散了
你我都走散了
只能說我輸了
也許是你怕了
《說好的幸福呢》
你冷了 倦了 我哭了
你不等了 說好的 幸福呢
我錯了 淚乾了 放手了 後悔了
《聽爸爸的話》的旋律也很一般,來跟我簡單聽譯一下它前奏部分的旋律:
注:1=C
55555 143 232 712 567 6711111 71222 說好的? 好啦,其實一直就是5555 逗群眾玩呢
22212 21212343
22212 2121234321
616161625
616132
2122212 21212343
2122212 2121236321
561 22131
661 222131上面的譜子是剛在戴耳機聽譯的,不保證準確度,但如果你手機有極品鋼琴什麼的,可以照著彈,大致旋律就是如此。後面的部分我就不聽譯了,嘈雜的環境有點虐耳。
前半部分的旋律很簡單,簡單如我們的生活。這與同屬親情類的歌曲《父親》、《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本質是一樣的,但在旋律的精細度和美感顯然都不如這兩首歌。
這首歌是比較詭異的,比如主副歌的條理性、整首歌的層次等,都很值得揣摩。由於在我聆聽時抓到了一些有趣的細節,可能在寫答案的時候會忘,望見諒:
關於這首歌有趣細節
1、先看副歌部分:
我受夠我的愛你比較多
也受夠你的愛沉默很久
承諾太多 多少會錯
你寧願難過也不要有結果
我受夠我的愛你比較多
倒不如回到從前的快樂
說好放手 誰先開口 沒有對錯
反正花開了 終究會落
(聽爸爸的話的部分... 我就忽略了)這段副歌的旋律從情感來講是「及格的」,它的美感體現在「溫情的呼喊」,而這個痛點也是為什麼這首歌能打動一些歌迷的原因之一。還有一段副歌“聽爸爸的話”的唸白......
一張圖解釋中國為什麼剩女那麼多
這帖不知為何又被關注起來了,難道又到了一年一度剩男剩女大甩賣的季節? :p
之前太羅嗦了,既然有那麼多人看到我還是提煉+補充一下吧。
自身外貌、事業、家庭條件優異的女人要求對方有房有車有學歷又高又帥,少有人都能做到。於是她們剩下了。這就是社會傳達的信息。可是這真的是剩女們要求的條件嗎?
一定要高學歷嗎?學歷只能證明一定的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求知,這裡含納了好多:有疑問精神、有獨立思考能力、尊重知識和不同文化;越懂得求知便越謙遜、寬容。有高學歷的人也不一定做得到,只不過做到的概率大一些罷了---因為接觸學科越多思維方式越廣,也越有可能看到自己知之甚少。但說到底,只要真正懂得求知的人就夠了。但是究竟是懂求知的人多還是高學歷的人多呢?當然是後者--至少在同樣高學歷女人的生活圈裡。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見識。一個男人不論讀了多少書,多會求知,但若沒有走過太多路,那他對事物的理解方式也必定是有侷限性的。而那些“優質剩女”或許在國外上學工作過,或許依然全世界飛,她們的朋友和工作上接觸的人或許來自五湖四海。大多女人會希望另一半比自己見識廣,就算女人無所謂,男人呢?
懂求知、有見識,這就是最最重要的因素了(當然這在每一對男女間都有程度上的調整),但符合這兩條的已然很難找到了。
外表其實順眼就行,很多時候一個人換髮型、換裝束就煥然一新了。我身邊的“優質剩女”沒有一個是苛刻挑外表的。
有房有車更不是什麼大問題。真正的“優質剩女“自己可以搞定這些,自己家也不缺這些。對她們來說最不看中的莫過於房子和車了。而且國內的高學歷高薪貌美女士,她的生活圈是怎樣的?往哪兒認識那麼多沒房沒車的男人才是個問題呢。再說在國外生活的。老外30歲以下有房的是極少數。住公寓方便又省事,還不會被房子拖住向其他地區發展的腳步。沒車的人也很有可能是因住大都市開車不方便。這年頭零首付都能買到車,車啊房啊的根本就不是事兒。
除了上述幾點以外,還有些重要的實際問題,例如:
與父母相處的方式能達成共識嗎?
對錢的觀念能達成共識嗎?
對生孩子與否能達成共識嗎?
互相支持對方不可割捨的愛好嗎(如果有的話)?
光說了條件,還沒說性格。
的確有一類剩女是女強人,氣焰很盛,有些男人吃不消。
更有一類是從小害羞,不怎麼敢和男孩說話,也不瞭解男孩。總覺得接觸過的還是這類的“剩女”居多。
還有一類就是晚熟而已,之前就是沒走這根筋。
另外心理上,女人長期充實、獨立會導致不強求,對於男性這種控制不住荷爾蒙的物種來說,太隨緣真不是好事,本來能留的被放走了。但這樣的女人很多又會說:他怎樣怎樣我也不想他留。那就是了!她們心態上嫁不嫁無所謂,有沒有對方都能活。而且一部分心理是---都這年紀了我急什麼,又不是24,加把勁兒就出去了。
男女之間往往還有很奇妙的錯位。很多男人認為矯情的類型往往比他們一開始覺得容易交往的那型在生活中要通情達理。遇大事才知道什麼叫識大體,什麼叫一哭二鬧三上吊。思維和求知慾的強大程度與遇事矯情程度並不成正比。很多時候女人以為某男認定她了,考慮各種深遠問題時男人只是荷爾蒙使然要把她追到手而已,其他壓根沒想,等到他想了的時候可能也晚了。男女也總是會被對方的才華吸引,那種仰慕可以讓一個人投入一切,可真正開始相處才知道生活方式徹底無法磨合。懂得求知、有見識、有外貌、有經濟條件的男女會自認為自己喜歡的是某一型,但他們不一定足夠了解異性甚至人性,所以也不容易正確判斷對方表現出的樣子是否就是骨子裡的他/她,人們都太愛演了。總之類似的種種不定因素很難捕捉。有時真是隻能靠緣分和運氣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