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是色目人?
鄭和為什麼被閹割
鄭和家族是色目人,是蒙元二等統治階級。
鄭和的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是元朝初期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拉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後追封為咸陽王。曾祖父伯顏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書平章。祖父哈只米的納,祖母溫氏。父親原名米里金,襲封滇陽候。
明初,蒙元勢力繼續割據雲南。1381年朱元璋為了消滅盤踞雲南的元朝殘餘勢力,派手下大將傅友德、藍玉等率30萬大軍,發起明平雲南之戰。在戰亂中,年僅11歲的馬和被明軍俘虜,被閹割,在軍中做秀童。——這種用俘虜的小孩閹割,在當時是很常見的,明代攻遼東、徵安南,都閹割了很多俘虜的小孩,這裡面也出了很多有名的宦官。
明朝的色目人都被閹割了嗎?像下西洋的鄭和?
當然不是!
有記錄的
鄭和以長兄之長子馬文銘為嫡,名鄭恩來,字恩來,世襲錦衣千戶侯,居南京三山街(今馬府街)馬府。鄭和後裔至今已傳21代。
如果是閹人,怎麼可能有後代
鄭和的祖上是不是中國人
鄭和是雲南昆陽人,乳名三寶。鄭和本姓馬,雲南昆陽州(今昆明市晉寧縣)寶山鄉和代村人,聖裔(穆罕默德先知後裔),生於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鄭和的先世是西域布哈拉人,即元朝的色目人。元世祖忽必烈推翻南宋王朝,建立元王朝。元王朝部隊於1253年,攻佔了位於雲南地區的大理國,征服了當地各民族,並於1276年設置雲南行省,派鄭和的先世——回族人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統治雲南。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為阿拉伯語音譯,“賽典赤”是貴族的稱呼,“贍思丁”意為宗教的太陽,“烏馬爾”是其本名,意為長壽。由於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治理雲南政績顯著,深得民心,他死後被元世祖忽必烈封為“咸陽王”。父親原名米里金,漢名馬哈只(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穆罕默德”),襲封滇陽候,母溫氏。
鄭和是不是長的像外國人?
有可能,回族的祖先就是現在的阿拉伯人,所以最初的回族人應該和漢族等有些區別。但沒有歷史真實圖片,無法確證。
色目人不是有顏色的眼睛之人。
色目人(「各色名目之人」)即外國人,是元朝時中國西部民族的統稱,也是元朝人民的四種位階之一,一切非蒙古、漢人、南人的都算是色目人。包括粟特人、吐蕃人等。傳統的說法認為,在元代的社會階層之中,色目人的地位在蒙古人之下,漢人和南人之上。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時,色目人賽典赤·贍思丁(塔吉克人,鄭和祖先)率領千騎迎降;太祖以「賽典赤」稱呼。元朝重用色目人,入居中原的色目人,多高官厚祿,鉅賈大賈。
鄭和為什麼被閹
元朝初年,鄭和的祖先移居雲南,是元朝雲南王麾下的貴族,時稱“色目人”,世代信奉伊斯蘭教。鄭和原本姓馬,名“和”,生在一個富有冒險精神的家庭裡,祖父和父親都曾經跋涉千里,朝覲麥加,因而被當地百姓尊稱為“哈只”,即“巡禮人”或朝聖者之意。鄭和母親姓溫,非常賢良。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哥哥叫馬文銘。
1381年朱元璋為了消滅盤踞雲南的元朝殘餘勢力,派手下大將傅友德、藍玉等率30萬大軍,發起明平雲南之戰。在戰亂中,年僅11歲的馬和被明軍俘虜,被閹割,在軍中做秀童。後來,進入南京宮中,在14歲那年來到北平的燕王府。燕王朱棣見馬和聰明、伶俐,便把馬和留在身邊,成為燕王的親信,為了提高身邊服務親隨的文化水平,朱棣不僅挑選學識豐富的官員到府中授課,而且還讓他們隨意閱讀府中的大量藏書。天資聰穎、勤奮好學的馬和很快便成了學識淵博的人。
鄭和是哪一族人?
色目人(即回族)
鄭和(1371-1433),原名馬三保。出身雲南咸陽世家,明朝偉大的航海家。1381年(洪武十三年)冬,明軍進攻雲南。10歲的馬三保被擄入明營,受宮成為太監,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難之變中,在河北鄭州(今河北任丘北)為朱棣立下戰功。1404年(永樂二年)明成祖朱棣認為馬姓不能登三寶殿,因此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保鄭姓,改名為和,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1431年(宣德六年)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
鄭和的父親是誰
鄭和是雲南人,小名三寶。鄭和本姓馬,雲南昆陽州(今昆明市晉寧縣)寶山鄉和代村人,聖裔(穆罕默德先知後裔),生於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鄭和的先世是西域布哈拉人,即元朝的色目人。元世祖忽必烈推翻南宋王朝,建立元王朝。元王朝部隊於1253年,攻佔了位於雲南地區的大理國,征服了當地各民族,並於1276年設置雲南行省,派鄭和的先世——回族人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統治雲南。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為阿拉伯語音譯,“賽典赤”是貴族的稱呼,“贍思丁”意為宗教的太陽,“烏馬爾”是其本名,意為長壽。由於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治理雲南政績顯著,深得民心,他死後被元世祖忽必烈封為“咸陽王”。鄭和的曾祖父拜顏的父親(高祖)是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第五子的長子。後來,鄭和的祖父從母姓,改姓馬。 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裡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 鄭和以長兄之長子馬文銘為嫡,名鄭恩來,字恩來,世襲錦衣千戶侯,居南京三山街(今馬府街)馬府。鄭和後裔至今已傳21代
鄭和井代表什麼
鄭和井,原址位於福鬥寺南海神壇下,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村民移置於定岐村上埕路25號。井體內壁為方形,石板鋪疊,潤滑有致;井臺圓形,徑3.6米。井欄由整塊花崗石鑿成,八瓣瓜稜形,高0.65米,徑1.2米,厚0.2米,井欄外壁鐫刻“永樂三年上官鄭和”等字樣,雖字跡模糊,仍依稀可辨。井欄、井臺工藝精湛,渾然一體,省、市文史專家鑑定為明代文物。
宋元時色目人漢化成哪些姓氏
色目人主要有以下幾種:回回、唐兀、乃蠻、汪古、畏兀兒、康裡、欽察、阿速、哈剌魯、吐蕃、阿兒渾
漢化姓氏很多,只能舉一些有搐的:
福建“薩”氏,如清末海軍將領薩鎮冰
湖南的“翦”氏,祖先是畏兀爾人,如現代的歷史學家翦伯贊
安徽的餘氏,祖先是西夏党項人(唐兀),如元末的餘闕
馬氏,中亞伊斯蘭的回回人,著名的有馬三寶(鄭和)
貼(鐵),中亞回回人,以先祖名為姓(鐵穆耳),如明代的鐵鉉
丁,也是名字中的一字為姓,如“阿老丁”的丁
買,買述丁之後裔姓買
能見到的有:賽、納、喇、哈、羽、底、亞、鮮、喜、定、撒、薩、海、回、鐵、虎、脫、仉、閃、妥、朵、以、沐、玉、把、改、買、拜、剪、可、者、敏、忽、擺、靠、黑、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