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樣做好幼小銜接?
家長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是他們成長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那麼如何讓幼兒愉快地進入小學,自信獨立地面對小學生活呢?做為幼兒教師的我們又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呢? 一、正確認識幼兒園與小學的主要差異 第一,生活環境的變化。幼兒園的活動室,一般佈置得美觀、形象和富有兒童情趣,不僅有豐富的物質環境,而且包括和諧的心理環境。而小學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對幼兒缺乏吸引力,而操場上的運動器械低年級享用機會較少,必然使幼兒感到枯燥。 第二,生活內容的變化。小學學習是社會義務,是小學生的主要活動,不論對所學的課程是否感興趣,孩子都要根據國家統一規定的教學大綱來學好所規定的課程。 第三,師生關係的變化。幼兒教師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兒並參加到幼兒生活的各項活動之中,師生之間形成了和諧、親密的氣氛。而小學教師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對學生生活關心機會較少,師生個別接觸時間少,新入學的幼兒可能感到壓抑和生疏。 第四,教學方法的變化。幼兒園教學具有直觀性、趣味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是在玩中學,學中玩。而小學強調系統文化知識教育和讀寫、算術等基本技能的訓練,這需要勤奮刻苦才能完成學習任務。 以上幾方面說明,幼兒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些變化將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才能科學地從生理、心理、行為習慣等方面為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二、從各方面切實做好大班幼兒的入學準備工作 (一)提高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 第一、培養幼兒規則意識,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生活活動,培養幼兒理解每個活動的規則,幫助幼兒掌握執行規則的能力,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發現規則,及沒有規則帶來的後果(破壞圖書等)。 第二、培養幼兒的責任感 老師要讓幼兒認識任務的含義,意識到老師或成人信任你,才給你佈置任務,培養幼兒樂意接受任務的意識,並且幫助他們在實踐中學習並掌握完成任務的本領。 第三,培養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給幼兒鍛鍊的機會,讓他們獨立完成老師佈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特別要注意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和勞動觀念。請家長配合幼兒園的目標要求,培養幼兒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掃地、揀菜等。 第四、培養幼兒大膽與人交往的能力 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應從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學會謙虛、有禮貌,不大聲喧譁,不與小夥伴搶玩具等等。這些事情看起來很小,但卻有利於創造友好合作的氛圍,有利於增強孩子們的交往能力。家長們也應多讓自己的孩子與不同年齡的孩子交往,多帶孩子走出家門,廣泛結交夥伴,讓孩子成為一個樂於交往和善於交往的人。 第五、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園是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好場所。我們應該主動從幼兒學習生活的細節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難題時怎麼辦?如何收拾玩具及學習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時,讓孩子學會準確表達自己的意見,能夠妥善地解決同伴之間的矛盾。在活動中,特別是自由活動,嘗試著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問題。 第六、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離開幼兒園,走進小學,孩子更多面對的是複雜的社會大環境,會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師就更應該教孩子很好地保護自己,例如告訴孩子,不隨便與陌生人說話,遇到困難如何求助等等。另外,還要教育他們懂得和遵守交通規則,注意自身安全。 第七、加強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為了消除幼兒入學後對環境的陌生感,幼兒老師可以對教學做相應的調整。可以適當減少孩子活動、遊戲的時間,也可以讓孩子與小學生交流,觀察他們做作業的情況,從而激發孩子愛上小學的強烈願望。這樣,從思想、習慣和認識技能上逐步過渡,孩子入學後,就比較容易適應學校環境。 (二)發展學習適應能力 幼兒入學後,學習成......
大班家長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讀小學,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轉折,隨著角色、要求和家長期望值的改變,孩子產生了諸多的不適應。而家庭不正確的教養方式,更加劇了這種不適應。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讓孩子進入小學後能夠儘快適應一年級的學習生活,成了家長、幼兒園和學校三方面共同關注的問題。 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不能很好地銜接,是我國教育領域裡的一個很突出的問題。由於兒童所處的客觀環境、學習內容、作息時間、自理要求、師生關係等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而從幼兒園生活過渡到小學生活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作為家長應該事先認識到這些變化必然會出現,並估計這些變化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哪些的影響,然後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使孩子順利地適應小學生活。研究表明,充分的入學準備,能為孩子入學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那麼,做為家長,該為孩子做些什麼呢?筆者以一名家長和小學教師的雙重身份來談談幼小教育銜接的問題,希望能夠對各位家長有所裨益。一、激發孩子對新校園的嚮往之情。 一般說來,孩子到了六、七歲的年齡,心理和身體各個方面都基本上具備了接受小學教育的條件。這一階段,由於環境、家庭、學校的影響,兒童開始羨慕小學生的生活,羨慕新書本、新書包、新鉛筆盒,羨慕紅領巾等。兒童心理的發展和客觀環境的影響,使他們產生了上學讀書的強烈願望,時時刻刻流露出要成為一名小學生的美好情懷。 此時,作為家長應該細心體察孩子的情緒和心態,和孩子一道,以滿腔熱情來迎接他們的新生活。比如,夫婦倆一起故意用羨慕的口吻對孩子說:“田田長大了,真了不起,馬上就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 讓孩子產生當小學生的光榮感、自豪感。 再如,利用節假日或散步的機會,帶著孩子到校園轉一轉,熟悉熟悉環境,乘機誘導孩子:“這所學校多美麗,多幹淨呀!這裡的老師可有學問啦,他們教小朋友認字、數數、唱歌、跳舞、學知識。在這裡讀書,你也會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樣變得更加聰明、能幹。” 再如,當孩子拿著書,纏著你講故事時,你乘機告訴他:“等你上學了,自己就能讀故事了。到那時,你就可以當爸爸、媽媽的老師,可以講故事給爸爸、媽媽聽了。”以此來培養孩子對學校的嚮往之情和渴望獲得知識的熱情。幹萬不要隨便嚇唬孩子:“你再調皮,等上了學,讓老師好好整你!”等等,諸如此類的語言會使孩子未入學校就產生恐懼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礙。
家長怎樣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其一:區分教育的實質、教學內容的不同。 其二:場所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不同 其三:教學區域環境設計不同 其四:老師與學生關係不同 其五:學校及家庭對不同年齡孩子的要求和期望不同 其六:教學知識結構不同 老師派為你服務
淺談如何指導家長做好幼小銜接 家長怎樣做好幼小銜接
孩子最好的老師就是家長自己!家長應以身作則,1.從“坐、立、行”起步,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2.從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入手,培養文明的禮儀習慣。3.從課堂教學入手,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幼兒階段應培養初步的生活能力。
1.從簡單的學習用品的整理入手,培養幼兒的收拾整理的能力。
2.從語言教育入手,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應主要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要加強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教師、教學內容、教法的銜接和。
家長怎樣配合老師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充分的入學準備,能為孩子入學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那麼,做為家長,該怎麼配合老師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一、激發孩子對新校園的嚮往之情。
一般說來,孩子到了六、七歲的年齡,心理和身體各個方面都基本上具備了接受小學教育的條件。這一階段,由於環境、家庭、學校的影響,兒童開始羨慕小學生的生活,羨慕新書本、新書包、新鉛筆盒,羨慕紅領巾等。兒童心理的發展和客觀環境的影響,使他們產生了上學讀書的強烈願望,時時刻刻流露出要成為一名小學生的美好情懷。
二、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能做和應該做的事情,應讓孩子自己去做。家長要幫助他們在實際行動中克服困難,而不要代替他們克服困難,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要不斷給予鼓舞,使其具有較強的信心和決心,以至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此外,還要在克服困難的方法和技術上給予適當的指導,讓孩子掌握克服困難的技巧,少走彎路。
孩子入學後,作為家長還應多與老師聯繫,及時溝通了解孩子的情況,給予有效幫助。家長一定要支持孩子參加學校裡的各項活動,讓其充分展示自我,鍛鍊能力;(孩子學了特長就是要他們大膽的充分的去展示自我的)。
孩子如何做好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其實很簡單,首先家長不要過於緊張,把它看成一次簡單的升學就可以了;其次,孩子方面應該注意學習上的銜接,畢竟小學的學習會比幼兒園緊張很多,可用一些類似於蜂蜂樂園這樣的學習社區來進行前期學習教育,當孩子上了小學發現學的東西自己好像已經懂一點的時候他會更有興趣學下去的!生活上就不需要有過多的改變,只要注意孩子的每日營養攝取和睡眠時間充足就可以啦!
家長怎樣配合老師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每個家長都很疼愛的自己的孩子,幼兒學前大班入小學,既是一個從學前期進入學齡期的重要階段,也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他們要從以遊戲為主的活動內容進入以學習為主的生活。為了讓孩子們更能適應學校的生活。我們從大班開始,提前為孩子們做好了各種準備工作。首先在第一學期:重點以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初步的知識經驗準備為主。其次第二學期:以入學的心理準備、模擬課堂、學習習慣、學習品質、社會和生活適應力的培養為主。一、培養孩子的任務意識就是其中之一 比如,升入幼小銜接班後,幼兒教師會常常有意識地佈置一些口頭作業。這些口頭作業由易到難,是孩子能做到和感興趣的事情,不一定是書面作業,可以包括各種形式的任務,比如週一來幼兒園時帶一幅和爸爸媽媽合作的畫;說一段自己的所見所聞;有時老師會請小朋友把今天學習的兒歌背誦給爸爸媽媽聽,然後由爸爸媽媽記錄下來,第二天由孩子轉交給老師……這時家長要注意及時配合教師的要求,明白老師這樣是為了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教育目的。在具體的做法上可以採取有意識地提醒和及時鼓勵的方法,比如在回家的路上和孩子聊聊:“教師剛才留的任務是什麼?”“你打算怎樣做?在培養這類自我管理的能力時,家長應注意及時配合幼兒園在家裡進行培養和加強. 希望家長能和老師及時溝通,為我們的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幼小銜接是孩子成長髮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轉折期,金色雨林兒童學習能力研究中心認為,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所處的校園環境、學習內容、作息時間、自理要求、師生關係等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而需要有一段時間讓孩子去適應。那麼,家長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為孩子做好幼小銜接的準備呢?下面,我們就請金色雨林來給我們講解一下吧。
激發孩子的入學願望
在幼小銜接過程中,家長要激發孩子對小學的嚮往。金色雨林指出,父母有空可以帶著孩子去小學校園看一看;給孩子講一講小學的故事;可以讓孩子與小學生一起玩,鼓勵孩子以大哥哥、大姐姐為學習的榜樣等。
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
金色雨林研究發現,良好的生活習慣會增強孩子的適應能力。家長平時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入學之前,要教會孩子一些簡單的生活知識,如自己收拾書包,衣服、鞋子知道放在哪裡,怎麼自己穿衣服等。
培養孩子交往能力
金色雨林認為,在進入幼小銜接之後,孩子的交往能力非常重要。如果孩子與同伴間發生了小矛盾,家長不要出面為孩子解決,應引導孩子自己解決,並鼓勵孩子多與其他孩子交流,鍛鍊與同伴交往的能力;在交談和遊戲中豐富孩子的詞彙,訓練孩子語言表達的能力,。
學習習慣的培養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告訴孩子在學校中應遵守的一些規則,如上課要專心聽講、不能隨意走動,讓孩子能夠正確的區分什麼是學習,什麼是玩;讓孩子瞭解什麼是作業,學會正確的握筆姿勢,進行一些聽作業、記作業、寫作業、檢察作業的訓練;和孩子一起安排好每天學習和玩的時間,循序漸進地的延長孩子學習的時間;每天給孩子讀一讀書,養成閱讀背誦的習慣。
以上就是金色雨林對幼小銜接過程中家長能做什麼的介紹。在幼小銜接過程中家長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幼小銜接方面的內容,請登錄金色雨林網站或者到金色雨林學習能力研究中心進行諮詢。
幼小銜接家長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孩子的一次重要的角色轉換,無論是學習環境,學習方式,行為規範,還是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孩子由依賴父母、教師逐漸過渡到獨立應對自己的學習與生活;所習慣的以遊戲為主的課堂活動轉變為以規範化的學習為主,要開始預習、複習功課,寫作業;學習以聽說為主轉變為以文字為主的教科書……這一系列的新變化,肯定會對剛由大班升上小學的幼兒心理情緒造成影響,孩子既會因為新環境而興奮,又會因為陌生感和適應性而緊張。因此,剛上小學的孩子有著或多或少的學習壓力與人際交往壓力,如果沒有合適的疏導,有些孩子甚至難以適應小學的學習節奏和方式,出現抗拒心理,也就是家長提到的“厭學”情緒。 幼小銜接在學習習慣方面, 由於幼兒園和小學的學習方式不同,在幼兒園,直觀感性,具體形象,學與玩交叉進行的方式,孩子通常比較感興趣;而小學實行課堂集體教學,有正式的教材,教學大綱與教學計劃,教科書裡出現了符號,數字等較為抽象的概念,難度上提升了,學習時間也延長了。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就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孩子熟悉新的學習方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是集中注意力的訓練。家長跟孩子一起在大街上行走時,有意識地讓孩子注意到一些數字,並鼓勵孩子馬上回想,剛才看到的那一串數字的第一個數字是幾?最後一個數字是幾?家長也可以多與孩子玩棋類遊戲、拼圖遊戲,智力迷宮,這類遊戲能夠促使孩子思考,也能夠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這樣的訓練,既鍛鍊了孩子的注意力,又訓練了她的觀察力和反應能力。有了很強的注意力和觀察力為基礎,孩子的記憶力就能得到很好的發展,以後,只要她見過的東西都記得非常清楚。孩子每天放學回到家裡,父母可以問一問,今天的課程有意思嗎?寶寶舉手發言了嗎?提醒孩子上課時集中注意力,對於孩子儘快適應小學階段豐富的教學內容是非常重要的。 養成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有些孩子天天坐在書桌前,好像一直在學習,但往往成績表現並不理解,原來是捧著書本卻心繫別處,沒有專心致志地學習所致。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幼兒園階段也是主要採用讓孩子探索實踐的遊戲教學法,來實現孩子的自主式學習。但進入小學階段之後,孩子要逐步養成專心致志學習的習慣。 家長要做的,就是教育孩子學會一個時間段裡只考慮一件事情,不要在學習的時候想著玩,玩的時候又擔心學習跟不上。如果不能用心一處,專心致志,一切都是白費。在家時,家長每天要抽出一段時間,陪孩子坐在書桌前,堅持一陣兒之後,就能夠促使孩子平心靜氣,伏案學習的習慣養成。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安排適當的學習時間和遊玩時間,在孩子學習時間裡不要有任何打擾;並在孩子學習完畢後,及時進行檢查,對於孩子認真的學習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與鼓勵。 在專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孩子的分析能力,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培養孩子多發現問題,研究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時間觀念。讓孩子較早形成良好的時間概念,從而提高做事的效率。和孩子好好溝通,一起合理地安排他的作息時間。讓孩子明白地知道,幾點吃飯,多長時間內完成作業,幾點之前要睡覺等,不斷強化孩子對於時間的概念,就能夠讓孩子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能夠有意識地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或者各種小任務。 此外,家長還要幫孩子養成正確的握筆寫字的姿勢,正確的坐姿,正確地使用文具,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手離筆尖一寸等,這些好習慣的養成對於孩子的健康學習成長也是不可或缺的。 幼小銜接在生活準備方面, 在家裡,家長要有意識地鍛鍊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處處留心皆學問,要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與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