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教育幼兒?

General 更新 2024-11-20

怎樣教育幼兒

1.給幼兒一些選擇的自由

3歲左右的幼兒已有了逆反心理,父母單方面的發號施令常常成為他們發脾氣的原因。如果直接對他們說:“去吃飯!”或“去洗澡吧!”通常會使命令遭到抵抗。這時,父母不妨給幼兒一些選擇的自由,換種方式說:“吃飯及洗澡你想先做哪個?”提出兩種對等的項目讓他選擇,由於2歲的幼兒還不會去考慮這兩者以外的事項,所以大部分都會在其中選擇一項。這種“哪一個先都沒關係,你愛如何就如何”的自由,足以讓他感到興奮和滿足了。這不失為對付幼兒發脾氣的一條好策略。

而且,給孩子一些選擇的自由,在無形中就灌輸給了孩子自己為自己的事做決定的自主意識。

2.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能施予體罰,體罰包含了2種危險因素。

其中之一就是孩童容易模仿雙親,對別人使用暴力。父母是幼兒最親近的人,也是當然的學習對象,如果雙親經常體罰他,就會使他變成性格殘暴的人。

其次,父母經常對幼兒施予體罰,幼兒會心存警戒,不再與父母親近,如此一來,父母根本無法給予教養和管教,更別說幼兒會對雙親懷恨,想伺機報復了。當然,父母也是凡人,有時不免氣極了而打小孩。在這種時候也大可不必自怨自艾、悔恨莫及,只要能儘量控制情緒,以理智的方式處理,避免過度的體罰就行了。

3.家長如何對付幼兒發脾氣

2歲左右的幼兒最令父母頭痛的問題,莫過於無緣無故的亂髮脾氣了。對此,如果父母缺乏一套管教方針,過於心軟,就會被2歲的幼兒搞得團團轉。以下是一些可供參考的管教方針。

(1)、彌補孩子理解的不足

此年齡的幼兒理解力不足,無法正確判斷周圍的情況,因此容易發脾氣。雙親必須先耐心聽他訴說,再為他說明,使他理解。例如,當他想要別人的東西而哭鬧不休時,首先要讓他認識“自己的東西”。“你的在哪裡呢?拿來媽媽看看!”然後再向他說明:“這不是一樣嗎?”

(2)、注意他是否飢餓或疲倦了

肚子餓、太過疲倦等平常的事情,有時也會成為幼兒發脾氣的原因。母親常會責罵小孩:“每次到了傍晚正忙時,你就亂髮脾氣,一點也不知道大人的辛苦!”然而,母親是否根本忘了孩子的飢餓和疲倦已達到了極限,事實上,預防這種情形的發生,正是母親的責任。

(3)、命令應該統一

父親與母親,或是祖父母與雙親,如果對幼兒發出不同的指示命令,那將是很危險的,不但會使幼兒發脾氣,且會讓他們陷入混亂,無所適從。

一般來說,大人的意見當然會有不同,要避免或許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在幼兒面前呈現對立狀態,會使幼兒陷入混亂。所以無論如何,家人應事先調整意見,在幼兒能判斷複雜的事情之前,努力保持同一個方針。

(4)、優柔寡斷最糟糕

幼兒發脾氣的時候,最忌的就是雙親先是猶豫不決,後來禁不起幼兒的哭鬧,終於屈服的優柔寡斷作風。如此,幼兒會認為當父母說“不行”時,只要發脾氣,就可以獲得自己所要的東西,遂以發脾氣作為他的武器。

怎樣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

1.每天花半個小時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語,“早上好,請,謝謝,晚安”等等。

3.讓孩子養成愛衛生的好習慣。

4.多聽聽孩子的聲音!——用耐心、用愛心、用開心,心是長著眼睛的!

5.不要為了提醒孩子,而總是揭孩子的傷疤。

6.嚴肅指出孩子的錯誤!

7.不要總對孩子一本正經,要多和孩子一起歡笑:因為笑聲能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引導孩子積極、輕鬆愉快的看待事物。

8.給孩子講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9.不要把當年未曾實現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想讓孩子去實現。

10.關愛孩子但適當時候適當的懲罰也是需要的,不要護孩子的短。

11.教育並不一定只是講道理,有時適當可以採取一些強硬的措施。

12.結合孩子的表現,每天思考至少一個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

13.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培養幼兒高雅的審美情趣,注意引導、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兒的情感體驗,是非常有益的。

14.對於幼兒時期的孩子,不要讓他們長時間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親,不利於教育。也許沒有科學道理,但絕對適用。

15.注意培養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6.教會孩子微笑,微笑面對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對人生。

17.對孩子不要亂許願,承諾的事情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兌現。

18.要常換位思考!對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長應常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話,我將會怎樣?

19.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同時給一定的壓力和責任!

20.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很可愛了,不用再表現自己。

21.從來不說孩子比別的孩子差。

23.在孩子乾的事情中,不斷尋找值得讚許的東西。

24.不要嚇孩子。以免造成孩子過分膽小、怕事。

25.不要當眾批評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對孩子過分嚴厲。以免孩子懼怕、害羞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養成面善心惡的性格。

27.不要過分誇獎孩子。以免孩子養成“沽名釣譽”的不良習氣。

29.讓孩子正確樹立心目中的偶像。

成長篇:

1.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

2.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

3.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的夥伴、朋友。

4.讓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燒水煮飯等,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中的一分子。

6.為孩子準備一個陳列架,讓他在上面展示自己製作的物品。

7.認真地對待孩子提出的正經問題和看法。

8.把孩子當作成人一樣,和他平等相處,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

9.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0.記得對孩子說:我愛你,你是我的寶貝!

11.記得經常的親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頭,讓他(她)知道你的愛!

12.隨時關注他(她)的進步,並也讓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進步!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3.多與孩子孩子溝通,瞭解孩子,與孩子同行。

14.不要給孩子貼上“笨”的標籤。

15.家長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煩惱。

16.要學會真誠地讚美孩子,而不是像對寵物一樣說句“你真聰明”。

17.讓孩子經常有機會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關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人,一個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創設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過。

21.鼓勵孩子儘量不依賴成年人。

22.瞭解孩子有哪些朋友,這很重要。

......

怎樣做好幼師?怎麼教孩子?

要當好一名幼兒教師,首先要有愛心,耐心、責任心。幼兒教師除了有教育的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一顆理解家長的心。踏踏實實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將心比心,理解家長,讓他們能夠沒有後顧之憂,把孩子放在幼兒園放心、安心、開心。幼兒教師要愛孩子,喜歡和孩子在一起,更要愛自己的工作。只有這樣,工作起來才有動力,才會甘願無私的付出,把工作做好。畢竟我們所面對的是孩子,他們是一張張白紙,等待我們用愛心去填寫。但是僅有愛心是不夠的,還要有耐心。孩子的理解、思維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在教他們的時候,很多事情是要反覆去做的,很多話也是要不斷重複的。比如:一些很簡單的事,見到老師要問好、不要隨便丟玩具、上課講話要舉手等等。這些事情都很瑣碎,每天都要強調,不要覺得煩,這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只有老師多督促,才能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我覺得在工作中,責任心也是很重要的。幼兒教師有她工作的特殊性,不僅要教給孩子們知識,而且要關注孩子們的飲食起居。要照顧好每一個孩子,不僅僅是在嘴上說的,要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多關心孩子和他們溝通,瞭解他們的想法,才能正確的引導他們。

其次是教師的專業素質。做一名幼兒教師,第一步就必須瞭解孩子的心理,孩子的喜怒哀樂都表現在臉上,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孩子的不同性格特徵,以便於因材施教。像有的孩子愛哭,有點兒愛嬌氣,要讓他學著堅強一點;有的孩子比較內向,不愛說話,要多引導他,幫他樹立信心,多鼓勵;有的孩子很霸道,不喜歡分享,什麼東西都搶到自己手裡。所以要多組織孩子們在一起遊戲、共同做一件事,來培養他們的團結合作精神。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舉例了。第二步要學會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求知慾。孩子都愛玩,對新鮮的事物都會產生好奇心,怎麼能把要學的知識融入到遊戲中,讓孩子又學了,又玩了,這是需要我們不懈努力的。第三步要學會和家長溝通。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家長能配合老師工作,在家嚴格要求孩子,不嬌縱孩子,這樣教學活動會開展得更順利,孩子會進步的更快。像我們幼兒園的家園聯繫欄、家訪活動、親子活動以及家校互動等,都是我們幼兒園和家長溝通的好方法。第四步是要有集體意識。獨木不成林,滴水不成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是其中一分子,只有大家團結一致,共同進步,才能把幼兒園建設好!

最後是教師要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做為一名幼兒教師,職業特點決定了我們必須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身正為師,德高為範”。只有具備了誠實、守信、自信、自尊、自愛的人,才是一個思想健康,積極向上的好老師。德育是一個人的立足之本。我們在工作中要踏實,努力,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對於我們的教育對象----孩子的影響。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是沒有是非觀念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如果教師說話不注意,孩子也會學,所以教師是孩子的榜樣,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榜樣是最好的教育,我們教師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我們常常說,培養孩子的習慣比教給他們知識更加重要,對於我們自身也是如此。因為孩子們還小,他們還不能正確地分辨是非。在他們的眼裡,老師的話就是“聖旨”,老師說的做的都是對的。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他們模仿的對象。一個為人和善、坦誠相待、團結互愛、助人為樂的老師,那麼她會得到更多孩子們的喜愛。

當然,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還要不斷的進行知識的充實,一些重要的理論要反覆學。教師的職責是培養是現代化的人,是要全面發展的,將來能夠立足於社會的,為社會做貢獻的,而人的質量才是真正的質量,過去......

作為幼師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1)教師應該正確、公正、客觀地評價每一個孩子

孩子們一起生活在一個集體中,教師就像孩子的媽媽一樣,在孩子的心裡,老師就是絕對的權威,但是每個孩子都同樣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愛,不論是漂亮的、能幹的、聰明的的孩子,還是調皮搗蛋、不愛學習的孩子,他們都渴望老師是關心自己、愛自己的。如果因為個人喜好,將私人感情融入對孩子的愛中,那麼愛的天平就傾斜了,對於孩子是不公平的。

(2)教師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力

(3)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沒個幼兒,充分肯定沒個幼兒的長處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不斷髮展的個體,身為幼兒教師,應當善於發現孩子的進步,捕捉每個孩子的閃光點。

(4)教師應有正確的教育評價觀,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改變橫向比較的方法。

如何教育好幼兒園的孩子

走上幼兒教師這個工作崗位已經有5年的時間了。在做幼兒教師工作的歷程裡,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老師的艱辛。尤其是我們幼兒教師,她扮演著多種角色:要像爸爸、媽媽一樣愛孩子;要像爺爺、奶奶一樣疼孩子;要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樣關心和幫助孩子。總之,老師既要讓孩子在幼兒園感受到家的溫暖,還要體會到集體的溫馨。讓孩子在愛的氛圍裡健康活潑地成長。從事幼兒教育,要會用心去與孩子們交流。既要耐心細緻,又要靈活多樣無論是在生活的照顧上還是在教育教學上,都要做到精益求精。幼兒園教師她像一個百寶箱,什麼知識都要通曉一二。要有較強的綜合藝術素質:它包括對色彩的理解能力,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對語言的表達能力,對家長的溝通能力等等。作為幼兒教師,我認為對孩子的愛、理解、傾聽、和溝通是必不可少的。愛和尊重是貫穿教育始終的,對孩子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兒教師是通往孩子心靈的橋樑。給予教師應給孩子更多的愛,關注每一個孩子,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我們要用未來社會的眼光,標準培養教育我們今天的孩子。在幼兒園時期,讓幼兒通過各種活動,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我們的教育要多元化、開放化,要使兒善於與他人交流、合作。我們幼兒教師必須時刻記住讓自己蹲下去,和孩子一樣高,努力讓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還要注重對孩子的德育教育。教幼兒禮貌用語,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禮貌是人們的道德準則,是人與人相處的規矩。禮貌反映著一個名族的精神狀態。因此,禮貌教育要從幼兒抓起。幼兒老師要為幼兒創造使用禮貌用語的條件和環境,使幼兒從小就會使用禮貌用語。從小就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好孩子。教育,是無私奉獻的事業;教育,是愛的事業。師魂,永遠是愛。這愛是對教師職業的熱愛。愛,不是索取,而是付出。是給予,是自我犧牲。幼兒教師不是偉人,不能像偉人一樣成為偶像受人敬仰;幼兒教師不是英雄,不能像英雄一樣樹立流轉千古的豐碑;幼兒教師更不是明星,不能像明星一樣婦孺皆知。相比之下,幼兒教師所作的一切是那麼的普通、那麼的平凡、那麼的瑣碎。但是,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猶如辛勤的農夫,要鍾愛自己的這片土地。要在自己的這片土地上一年又一年地精心耕作、無私奉獻。我們作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傳承美德、擁抱溫暖使我們的理想;揮灑熱情、奉獻青春是我們的志向;播種希望、收穫桃李是我們的期盼;愛崗敬業、鑄造師魂是我們永遠的目標。

如何教育6歲的學前兒童

一、學前教育過早小學化。在一些幼兒園教育教學中,不能遵從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過分強調“知識教育”“識字教育”,在嬰兒班和小班中還過早提倡“雙語教學”。這給小學教育帶來諸多麻煩。專家認為,學前教育理所當然應以“情感教育”、“習慣教育”和“優化個性”作教育教學的核心目標。二、學前教育對學齡前兒童興趣培養過早定向。事實上,這不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特定規律。學前兒童身心發展具有整體性規律,他們的興趣發展發展是從混沌、朦朧到分化,從簡單到複雜,處於不定型和繼續發展期。因此,學前教育不宜過早對兒童的發展進行定向化培養,而應注重其全面發展,在此基礎上發展其特長。三、學前教育者(包括家長)對學前兒童過分保護。不可否認,老師及父母的愛是催化孩子智慧之芽的陽光,是孩子良好個性品質形成的土壤。但過分溺愛也會使孩子形成不健康的個性現代兒童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愛往往超過了限度。教育者隨時都要記住: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性主體,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四、學前教育對學前兒童過早成熟化引導。教育界有人呼籲“請還給幼兒以童心”。天真無邪的兒童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快樂世界,否則,將使兒童付出喪失天真和快樂的高昂代價。

怎樣教育孩子,怎樣養成良好習慣

如何正確的對幼兒進行引導,幫助他們在關鍵期形成好的行為習慣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遵循科學的原則

在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中,不是任意進行的。在教育過程中要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按照規律和特點,具體的家長可以遵循以下5個基本原則:

(一)、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

歐美著名家庭教育家認為: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礎上的,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學校教育也難以獲得預期的效果!

什麼樣的教育觀塑造出什麼樣的孩子,作為家長,一定要“該出手時就出手”,

重視孩子的“第一次”,因為這是良好習慣的開端。許多家長正是在教育中沒有抓住“一”字關,不但沒能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反而給以後的教育帶來了後患。

如:我的一個同事有一個正在上小班的女兒蓉蓉,有一次吃飯,她把最喜歡的番茄炒蛋拖到自己的面前,不準別人吃。媽媽告訴她這麼做很沒禮貌,她索性甩掉筷子不吃了。本以為打了勝仗的蓉蓉等著媽媽哄她吃飯,沒想到媽媽不僅不理她,還把菜全部吃掉,將她冷落在一邊不管。過了一會兒,她見沒有轉機,就主動跟媽媽道歉,保證以後再也不這樣了。這時媽媽耐心地跟蓉蓉說:“這樣做不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很沒有禮貌,別人會不喜歡!”然後重新做飯給她吃。這“第一次”的教訓不僅讓蓉蓉改掉了這個毛病,從那之後,她凡事都會先讓著別人。只有不輕易放棄“第一次”的教育,才會杜絕以後的第二次,第三次……

(二)、激勵方法要適時、適當

目前廣大教師都認識到賞識教育對孩子發展的重要作用,注重通過賞識教育來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來源於成人不斷的激勵和表揚。當孩子有了良好的行為方式時,作為家長應適時、適當地給予表揚鼓勵,使孩子獲得一種被賞識的成就感,被肯定的喜悅感,從而強化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反之,如果發現不良的行為習慣時,家長可以適當採取一點兒懲罰措施,讓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觸動,明確不良習慣的危害,從而改掉不良習慣。

另外鼓勵和表揚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一種精神營養,更是一種強化良好行為習慣的好方法。孩子愛聽好話,喜歡被人稱讚,而且在人們對他的評價中認識自己。教育家陳鶴琴教授曾說過:“無論什麼人,受激勵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責罰而改過是比較難的。”凡是幼兒行為習慣好的,有進步的,改正缺點快的給貼上小貼紙以示鼓勵,促進其互相模仿行為。最重要的是老師必須事事處處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

鼓勵和表揚應該適時適度,這樣才能達到鼓勵和表揚的預期目的。我們要在幼兒出現良好行為的時候及時表揚幼兒,使幼兒能夠及時地明確什麼行為是正確的,什麼行為是不正確的,及時強化,不日後的大量說教效果要好得多。而過多的表揚和鼓勵有時也會給幼兒造成一種誤解:表揚來得太容易,行為好壞的區分不是很明確,不一定達到好的效果。所以在教育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個性特點以及幼兒的發展狀況適時適度的加以運用,以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賞識教育不是一味的鼓勵,挫折教育更不是一味的批評,沒有了規則,就沒有了教育的尺度,教育也就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悖其道而行之。現在很多家長喜歡用物質、用精神去刺激孩子,如果不加引導,孩子不知道被賞識的理由,或者理由理解偏差,不該賞識的地方被賞識,就會導致挫折教育的缺失或不當,從而引發逆反心理。教育如同栽花,沒有規律地澆水、鬆土只能讓花朵枯萎,而按照生長、有規律的撫育則會鮮花茂盛。因此,家長十分有必要放下家長的架子,拋棄家長式作風,成為孩子的朋友,讓溝通成為一種習慣。

(三)、發揮家長的榜樣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樣則來自於成人,尤其是家長。蒙臺梭利......

六歲孩子怎麼教育

6歲的孩子是最難應付的了。從4歲-5歲可以看出孩子有顯著的進步;但是從5歲-6歲很多大人懷疑他們好像停止了成長似的。

孩子的成長過程宛如一座山,有小坡、也有大坡,而6歲的孩子就處在大坡的年齡,這對他們而言是個混亂期。一旦超越這種混亂期就會步入另一個轉折點,在到7歲之前應該會變成一個較規矩的家庭教育優秀作文選寫作指導">小學生。這是因為“小學”的新生活會發生很大的作用;但相反的,孩子與父母為了適應這個新的生活都會經歷各種困難。

人們眼中的6歲兒通常是粗魯而忙碌的。不論做什麼事他們總是全力以赴,甚至有人阻撓他們玩遊戲時,他們還會毫不客氣地把對方趕走;因此有很多母親會生氣地說:“這個家就好像是小孩子個人的一樣。”

6歲兒對別人的態度也顯得傲慢無禮,5歲時的溫柔似乎已經完全消失了。所以有些母親不禁又搖頭說:“這孩子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但是孩子高興的時候還是很聽話的,並非一直都難以應付。另外,他們與同伴之間的糾紛會急劇增加,也因此容易受到大孩子的排斥及比他年幼小孩子的畏懼。而且6歲兒的感覺很敏感,一點芝麻小事就耿耿於懷或產生不安的傾向。常會在白天因恐懼和不安而啼哭。因此很多小孩會因過於緊張和疲倦體重減輕很多,不論父母如何注意6歲兒,他還是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地方。

善變的天使

6歲兒的心情常被稱為“晴時多雲偶陣雨”,前一刻還高高興興的,這會兒又馬上因為一點芝麻小事而發脾氣,尤其是被責備時情緒更為激動。

比如妹妹分到的蛋糕比他的大;正在專心堆積木時,被父親的大衣不小心碰倒;或者叫媽媽時,媽媽未能即刻出現等,都是他發脾氣的原因。

這時候大人可能會考慮以權威來糾正他們,但是這麼做,對一個正在發脾氣的小孩是不太有效的,因為他們根本聽不進別人的話。要使孩子平靜下來必須視兒童的個性而定,沒有一定的方法。例如比較內向的孩子讓他獨處一會兒即能恢復平靜;相反的,有些小孩一獨處反而更鬧得不要收拾,大人最好設法瞭解他們的個性與當時的心情。不過,不論是哪一類型的小孩,在他發脾氣時恐怕沒人可應付得了的。

重要的是,等他們的脾氣平息下來以後,一定要讓他們反省自己為何如此?如何才能防止?他發脾氣時周遭的人有多難過„„。大多數的6歲兒脾氣一旦發過後,只要心平氣和的告訴他,他都能承認並存有改過之心。

不過,儘管經常反省,6歲兒仍然有善變的情形而且產生極端的變化。比如,有時非常疼愛家中飼養的小狗,有時又把它扔在地上又踢又喊地說:“我要殺死你!”那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心情和行動缺乏控制能力,這上點和兩歲兒的情形有點相似。

父母發覺孩子有這種極端情緒變化時,不妨故意和他多說話,比如:“你很會照顧這條狗。”“它好像比較喜歡你而不喜歡媽媽哦!”像這樣稱讚加上幽默的口吻進行交談,比較能緩和他的情緒。

此外在幼兒園裡待了3個年頭的小孩子,由於太熟悉園內的氣氛,剛入學時的那股新鮮感已削減,很多孩子就開始覺得無聊而把上學當作是一項苦差事。

這種“幼兒園的倦怠”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一般而言,體力和智力能在一定的水準以上、生活態度也早熟、進入幼兒園社交性能順利發展的孩子,愈會產生這種倦怠感。另一種情況是想到幼兒園的同伴都已進入小學,只剩他一個人仍上幼兒園時,也容易有倦怠感產生。

當然有時候幼兒園本身沒有規化豐富的保育課程,而只是以類似的內容重複教育,這也是令幼兒厭煩的原因。

而父母的立場又不能說:“既然討厭就不要去上學好了。”在這些情形的累積之下,使孩子的倦怠感更強烈,終有一天會轉變為憎恨上學。

因此,不要只要求孩子......

相關問題答案
怎麼教育幼兒?
怎麼教育幼兒識字? ?
幼兒不聽話怎麼教育?
怎麼寫好幼兒園教案?
兒童叛逆期怎麼教育?
孩子不聽話怎麼教育?
孩子大了怎麼教育?
怎麼教育孩子不被欺負?
怎麼形容幼兒園的生活?
孩子要怎麼教育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