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頭點綴是什麼意思?
自策是什麼意思
端午節簡介: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裡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
艾蒲有什麼作用
、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遊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端午風俗: 1、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擡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擡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
成都習俗端午節送給男方紅包雨傘和手帕什麼意思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曆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
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節第三個意義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端午節第四個意義是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國,後人為敬仰其詩,復哀其忠勇事蹟,乃與詩人節合併舉行紀念,而詩人節亦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鑑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且喜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預謀起義,開會時為清兵所捕,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
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飲雄黃酒:此......
別人說的端午節追節是什麼意思?
端午節的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擡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擡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耽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佩香囊:
端......
許君一定有兒孫,不等君來上了身;想是祖宗神庇佑,應施陰果到佛前。麻煩哪位解釋一下這個籤的意思,先謝
春節
路神生日
元宵節
春龍節 (龍擡頭)
寒食節
清明節
立夏節
端午節
天貺節、翻經節、姑姑節
火把節
七夕
盂蘭盆節、中元節、鬼節
地藏節
中秋節
重陽節
祭祖節
冬節
闊時節
臘八節
小年
除夕
回族節日
--------------------------------------------------------------------------------
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古代稱元日,又稱正旦、元旦、元正、歲朝、年朝等。《尚書大傳》又稱正旦為歲只朝、月三朝、日之朝,故又稱撊瘮。
自從公曆紀年為主後,俗將公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便不宜再稱元旦,以免混淆。因正月初一離立春節很近,故稱為春節。元日為一年之始,故官方民間,皆以為大節日。宋《野客叢書》雲:國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節為大節日,七日假。
春節是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從農曆臘月最後一天(除夕)起至正月初五。除夕晚餐最為豐盛,煮豬頭豬尾(寓做事有頭有尾)、公雞、魚(寓年年有餘),吃蔥(寓聰明)、蒜(有算計)、大雜菜(寓團結和睦),米中摻谷(得“穀子多”的吉利話),以熟食祭天地、灶君、祖宗,舉家歡聚,盡情吃喝。晚上,人人將腳洗乾淨(寓可有好運氣),年長者給年幼者“壓歲錢”,數角至數十百元不等。年輕人守歲到深夜,零點鐘聲敲過,競相燃放煙花爆竹,辭舊迎新。大年初一,早起搶頭水,在井邊燃香一柱,寓有好兆頭。趕早貼春聯(或頭天貼好),放鞭炮,穿新衣。起床時不催喊,在堂中撒零錢,任由孩子們早起而拾。不動菜刀(認為一年四季可平安),不掃地(認為會把財氣掃走),開大門時要念“財門大打開,金銀財寶滾進來”。早點吃蒸糕、米花,中飯吃湯圓(俗稱圓宵)或餃子,飯後皆出門玩耍。不少村寨耍龍耍獅子、唱花燈。
苗族春節期間,初一至初五“踩花山”(青苗語稱“奧道”),舉行隆重文娛活動,稱主辦人為“尤厚道”。有的過年時用糯米飯喂牛,牛角上貼紅紙,拉到井邊給牛“照鏡子”。正月初二、初四、初六這三天要殺豬祭“門主”,或稱祭“火龍豬”,祭時外人和婦女不得參加,漢族人不得偷看。認為祭過“門主”才能得到祖先庇佑,來年才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另外,正月或二、三月全村寨在山坡上祭“火星”(即“火神”),以祈求寨內不發生火災。
回到菜單
--------------------------------------------------------------------------------
路神生日
元月初五,“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頗為壯觀。
“路頭”又稱“五路神”。據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禦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或又以“五路神”實為“五聖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後,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是因商業的發展,財貨流通的加劇。財貨往來於陸水之間,人們直觀地認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財貨。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
端午風俗我知道
一、吃粽子
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二、划龍舟
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三、飲雄黃酒
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最讓大家所熟知的就是《白蛇傳》中許仙聽信法海讒言,在端午節這天將雄黃摻入酒中給白娘子喝,使其變回原形。
四、掛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
五、掛艾草
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六、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
七、破火眼
在江蘇、江西等地,端午節當天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
八、打李子
舊時在四川成都等地方的人在端午節當天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
九、洗龍水
在海南,每逢端午都會在盈濱半島舉辦“龍水節”。用海水洗身,可以去除皮膚疾病,海島各地的人們老老少少,都紛紛來此一起“洗龍水”。
十、畫額
端午節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以鎮邪。
十一、躲五
農曆五月,酷暑將臨,瘟疫毒蟲滋生,古時稱五月為"惡月"。並認為五月初五日是不吉利的日子。這一天父母要將未滿週歲的兒童帶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
十二、遊百病
貴州地區端午風俗。端陽節這天男女老幼都要穿上新衣、帶上食品到外面遊玩一天,並在山間田野採集野花香草,晚上帶回用水煮後洗澡。當地人稱此舉為遊百病或洗百病,並認為這樣做會使一年內吉利平安。
句容的民風民俗
句容傳統婚禮
1、【訂婚】句容舊時婚配是憑父母之命,由媒人從中撮合,年貌相當,門當戶對,雙方經“合八字”認為無相“沖剋”,男方則備少量禮金、紅條糕、紅頭繩(絨線)等給女方“下訂”。雙方家長即以親家相稱。
2、【彩禮】句容舊時,婚前女方索取聘禮,叫彩禮。禮品厚薄,貧富有異,富戶有金銀首飾、綢緞、衣服(料)。貧戶禮薄,而魚、肉、糕、糖和萬年青(草)等,皆不可少。農村要彩禮多為女兒辦嫁妝,陪嫁豐盛程度視男方彩禮厚薄而定。
3、【待嫁】 出嫁前夕女方家長宴請親友中“全福”(父母雙全)少女作陪,為嫁女餞行,叫吃待嫁酒
4、【發嫁妝】 婚日或前一日,嫁女的嫁妝,由男方派人迎取,一般有木製大八件或小八件(箱、廚、櫃、桌、凳、子孫桶、面盆)等。貧富有別,但子孫桶(馬桶)必備(表示有子有孫討吉利),此習農村沿襲至今。
5、【嫁娶】 結婚當日,男方必備花轎接新娘,發轎前要“暖轎”、“祭轎神”。轎至女方,要賞“開門禮錢”。新娘臥床不起,叫“賴(戀)床”,兄長要給起床錢。新娘由父兄抱上轎,叫“抱轎”。上轎前,母女痛哭,叫“哭嫁”,以示惜別。轎至男方,不讓新娘下轎,叫“捺(耐)性”。下轎步麻袋入宅,叫“傳代”。至客堂“拜堂”後送入洞房,就算結婚了。解放後,舊習已改,結偶雙方,按《婚姻法》至基層政府登記,領證結婚。
6、【鬧洞房】新人入洞房,男女青年爭看新娘,並以各種方式逗弄新人,作樂取笑,叫“鬧新房”。也有戲弄阿公、大伯的,謂“三朝無大小”。此俗仍在流行。
7、【會親】女方父、兄、弟及姑爹、舅父於成婚次日到男方省親,與男方主要親屬首次會晤,稱之新親相會,男方以隆重的禮節接待。宴前,三道茶(糖、糕、蛋)必不可少。會親雙方多以男性為主。
8、【回門】新娘子於婚後三日皆新郎回孃家,謂之“回門”。現今交通便利,交往公開,此俗已淡化。也有將會親、回門皆於婚日行之,謂之“一堂過”。
十點妝
點妝就是點紅,在新娘下轎的時候,有一位有父有母的姑娘扶著下轎,然後有個婦女給新娘子在臉上點紅,點妝的婦女必須是有丈夫,有兒有女,點妝時邊點邊講喜話。點妝的順序是,第一點點在兩條眉毛的中間,第二點點在鼻尖上,第三點至第十點分別點在臉龐兩邊。點過妝之後,再由姑娘扶著新娘子進男方家門。
十點妝歌謠:
一點妝長命百歲,二點妝金玉滿堂
三點妝三元及第,四點妝事事如意
五點妝五子登科,六點妝六六大順
七點妝七子團圓,八點妝八洞神仙
九點妝九世同宿,十點妝實實在在
春節
句容叫過年,時進臘月,家家戶戶辦年貨,制新衣。年貨主要是:醃製肉、雞、鵝、鴨,購買瓜子、花生、糖果糕點和拜年用的包包,母親為子女縫製棉衣、棉褲、納鞋底做新鞋。臨近除夕的前幾日,泡黃豆磨豆腐,打米糕,蒸饅頭。此外,為辭舊迎新各家各戶都要打掃衛生,民間俗稱“撣塵”,清除家中廢舊物品,清除屋頂牆面的灰塵、舊年畫,擦洗灶臺、傢俱,清便桶,擔滿水,人人上澡堂子洗澡,乾乾淨淨迎新年。
民間認為一家禍福皆由灶神(灶老爺)執掌,因此,春節前的臘月廿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灶(敬灶老爺),蒸糰子(粘嘴),打餈粑(糊嘴),撒料豆,秣神馬,焚燒舊的灶神像,謂之“送灶”,祈求“灶老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到了除夕再換新灶神像,謂之“接灶”。
除夕這天,大人們籌備年夜飯,貼上新年畫,家裡所有的門都要貼上新對聯,門楣上帖橫幅和紅紙雕刻的“掛落”,“掛落”張數為單數,牛棚、豬圈、雞舍、灶頭、水缸都要貼上相應的報條,報條的內容是“六畜興旺”、“捷報豐收”、“福水善火”等祈語。窗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