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認為哲學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1-17

哲學是什麼,什麼是哲學

★★★我的總結是

哲學是什麼:問的是哲學的定義、規定

什麼是哲學:問的是哲學的內涵

★★★以下的論述請仔細閱讀(特別是★部分)

科學哲學是從哲學角度考察科學的一門學科。它以科學活動和科學理論為研究對象,探討科學的本質、科學知識的獲得和檢驗、科學的邏輯結構等有關科學認識論和科學方法論的基本問題。

哲學是什麼?

這是一個問題,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問題。

我們說它簡單是因為它應該是哲學這門學科最基本的規定,但凡學習哲學的人都要從這個問題開始,如果一個學習或研究哲學的人說他不知道哲學是什麼,那似乎是一件很可笑很滑稽很不可思議的事情。然而,這的確是事實。我們說它複雜就是因為迄今為止它仍然是一個問題,而且很可能永遠是一個問題。

換言之,“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至今尚未有終極的答案。

對於初學者來說,“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是很好解決的,翻翻哲學辭典或者大百科全書就行了,雖然他們並不一定真正理解那上面說的是什麼。但是我們這些號稱研究哲學的人,或者說自認為對哲學“略知一二”的人,卻不能這樣做,因為那並不能解決我們心中的疑問。說來令人難以置信,也令我們感到汗顏,雖然哲學這門學科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但是“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卻至今尚未有定論。由於這個問題太大太難了,即使是以此作為書名的大部頭著作業已汗牛充棟數不勝數,所以我們在此並不想(實際上也不可能)解決“哲學是什麼”的問題,而只是想把這個問題本身當作一個問題,看一看會有什麼答案。

★★★

從問題本身看,“哲學是什麼”可以有兩種表達方式:“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

表面上這兩種表達方式所說的是一回事,都是關於哲學的基本規定或定義,似乎無論把問題中的“什麼”放在後面還是放在前面,並沒有什麼根本上的區別。在西方語言中一說到“哲學是什麼”或“什麼是哲學”,其實就是一句話,例如英語中的“what is philosophy”,德語中的“Was ist die Philosophie”。雖然當我們把它們翻譯成中文的時候,既可以譯作“哲學是什麼”,也可以譯作“什麼是哲學”,不過通常並沒有要突出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的意思,但是實際上在這兩種表達方式之間存在著某種差別,而且這一差別不僅僅是翻譯的方式問題,而且是表述的含義問題。不要以為我們是在玩兒文字遊戲,因為不同的表達方式的確可以有不同的意義。

★★★“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

當我們追問某種東西“是什麼”的時候,通常在邏輯上問的是這種東西的“本質”或“本性”,亦即規定它“是什麼”的“定義”。然而所謂“定義”所表述的既可以是曾經如此或現在如此的實際狀態,也可以是將來如此或應該如此的理想狀態,前者說的是“是如何”,後者講的則是“應如何”,一個是“實然”,一個是“應然”。在一般情況下,一門學科的基本規定是沒有這種區別的,或者說上述兩方面是統一的,但是哲學卻不一般。由於哲學家們在“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上始終未能達成普遍的共識,使得我們只知道以往人們關於哲學的不同規定,而無法確定關於哲學的一般規定,於是在“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之間就出現了差別。在某種意義上說,★★★“哲學是什麼”問的是作為歷史事實的哲學過去和現在“是什麼”,而“什麼是哲學”問的則是究竟什麼樣的哲學才能夠被我們稱之為哲學,亦即作為普遍意義的哲學“是什麼”。

當我們以這兩種不同的方式追問哲學的時候,似乎顯得對哲學有點兒不太恭敬,因為★★★這意味著在“哲學過去和現在是什麼”與“哲學應該是什麼”之間存在著差別,把這個問題問到底就很可能得出這樣的結論:無論哲學過去或......

什麼是行為哲學家?和哲學家有什麼區別?

行為哲學認為:人的行為是人在意訂指導下的、主動自覺的行為;而人的意識是由意向和認知兩大因素構成,是此兩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這就表明,行為哲學與心理學有著極為密切的內在聯繫,它應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之上。但它不是建立在目前被普遍認可的普通心理學之上,而是建立在用行為哲學重構後的心理學之上,因為目前的普通心理學中內含了巨大的理論缺陷。

是哲學家的一種

世界著名哲學家認為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薩特 認為人活著是痛苦的存在

尼采叔本華本質上也是這麼認為的

盧梭可能比較理智一些 博物學家他是

馬克思覺得什麼社會中人的價值 馬克思階級鬥爭建立在仇恨上 和他的婚姻有關

你要知道哲學家一般都得過抑鬱症的,哲學家這個行業是自殺率最高的行業,這是事實

所以你要小心,我曾經認為自己靠哲學活下來

哲學本身是愛和智慧的意思 可惜哲學不是愛和智慧本身 哲學追求真理 卻不是真理

什麼是真理,有個人說,他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他讓我明白了人生的意義,其實不是明白的,是用心靈和誠實去感悟的,他說他來到世上是為了給真理作見證。人生的意義不一定是想出來的,就像開車,你不能靠 想 學會開車,你得真實地去學開車

人生的意義在於追求真理,真理是什麼呢?真理就是愛,就是讓我們得自由,是超越生死的自由,超越時空的自由,這不是空話。

那個說他就是真理的那位,公元紀年以他出生未開始,他把人類歷史分成了兩部分,關於他的那本書是人類的第一本書,也是印刷量最大的書,你知道他是誰嗎?

真理首先是我們要承認事實,然後勇敢的去追求。

不屈不撓地追求的人,是可以得到救贖的,

你如果真心尋找他,你就必定會找到他。認識他就是我們人生的意義

哲學應該思考什麼

開欄語:我自奉老派,觀影亦喜用碟片。網上觀影,遇喜好者亦買帶花絮及評論音軌者收藏之。閒時把玩,欣然忘食。專業使然,喜從哲學入手析之,寫些不是影評但與電影有關之文字。此電影專欄索性名曰“碟碟不休”。

韓連慶在斯洛文尼亞哲學家齊澤克的一次演講中,一位聽眾的手機響了。這位聽眾是法國哲學家巴迪歐(Alain Badiou),他拿出手機,輕聲打斷了齊澤克的演講,對他說:我要接電話了,你能不能小點聲說話?這是齊澤克在他的《為失落的原因辯護》(In Defense of Lost Causes)的扉頁上講的一個故事。齊澤克說,如果這不是真正的友誼,那他就不知道什麼是友誼了。於是他把這本書題獻給巴迪歐。

齊澤克稱巴迪歐是“當代的柏拉圖或黑格爾”(a figure like Plato or Hegel walks here among us)。2004年,兩位惺惺相惜的老友在奧地利的維也納進行了一場關於哲學本性的“對話”,對話的文稿後來以《現時代的哲學》(Philosophy in the Present)為書名出版。

很多人認為哲學家可以無所不談,這就像電視上侃侃而談的“哲學家”或者書寫一些“快餐式”的通俗哲理性文章的“哲學家”那樣。但是巴迪歐認為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因為哲學家並不是“就事論事”,而是創造新的概念,提出新的問題。

巴迪歐談及的第三個例子是一部電影,即日本導演溝口健二在1954年拍攝的《近鬆物語》。電影講的是在日本江戶時代,一名商人的妻子跟店裡的夥計私奔。按照當時的規矩,通姦是要被處死的。兩人在經過長時期的逃亡後,最終還是被抓回,雙雙被處死。巴迪歐很欣賞影片的最後一個畫面:兩人背靠背綁在驢背上,遊街示眾,共赴刑場。整個過程中,兩人無所畏懼,手拉著手,始終面帶微笑,“用愛對抗死亡”。

巴迪歐認為,這種狀況提出了真正的哲學問題,適合進行哲學思考,因為在這種境況中,一方是真愛的“事件”,另一方是社會生活的常規,兩者之間沒有公度性,而哲學就是思考這種沒有公度性的、悖論性的關係。哲學將告訴我們:我們必須思考“事件”、思考例外、思考生活的轉型。巴迪歐的兩卷本《存在與事件》(Being and Event)等著作就是圍繞著這類問題展開的。在一個不再有“哲學的慾望”和“哲學大廈分崩離析”的時代,他卻樂觀地認為“世界比哲學所認為的還需要哲學”,由此重新祭起了哲學的大旗。

要解釋清楚巴迪歐的哲學觀不是一篇小文章所能勝任的,我在這裡關心的是巴迪歐對《近鬆物語》的“誤讀”。如果看一遍這部電影就會知道,巴迪歐真是錯得“一塌糊塗”。這往往也是一些關於電影的文章的致命缺憾:文章對電影的描述與電影中的情節嚴重不符。

《近鬆物語》是溝口健二根據江戶時代淨琉璃(說唱曲藝)作家近鬆門左衛門的作品改編的,有人把他的這部作品也稱作“西歐式的愛情故事”。電影中商人的妻子起初並沒有跟店裡的夥計私通,而是揹著商人讓店裡的夥計借錢給自己的哥哥。商人也不像巴迪歐說的那樣是一位誠實的丈夫,他揹著妻子勾引店裡的女傭,而女傭卻謊稱已經跟店裡的夥計訂婚。妻子和夥計不約而同來到女傭的房間,不料卻被人撞見,誤以為有姦情,兩人不得已才決定逃亡。在逃亡的過程中,兩人卻暗生情愫。商人也不像巴迪歐說的那樣,是為了給兩人爭取逃亡的時間而謊稱妻子去了親戚家,而是為了讓自己的人能提前抓到他們,因為根據當時的規矩,商人家裡有人通姦,財產會被沒收的。

法國精神分析學家拉康曾說,真理來自誤認,錯誤乃是真理的內在條件,而自我就是這種誤認的結果。商人的妻子和店裡的夥計由於被“誤認”,反而構成了他們的雙向溝通活......

你與哲學家的對話,你想對哲學家說什麼,哲學家的回答是什麼

我問哲學家:您生下來就是哲學家嗎?哲學家回答俺曰:上帝對我說,在這腦殘滴世界上,難道你不想知道為神馬腦殘滴人多嗎?然後我就因為想知道為神馬腦殘多而成了哲學家。

相關問題答案
哲學家認為哲學是什麼?
我認為時間是什麼?
我認為煮書是什麼意思?
你認為採購是什麼?
我認為勇氣是什麼?
你認為快樂是什麼?
中醫認為上火是什麼?
我認為生命是什麼?
你認為浪漫是什麼? ?
哲學的根本問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