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角樓是哪個民族的?

General 更新 2024-11-08

請問吊腳樓是哪個民族的傳統民居?

也叫“吊樓”為苗族、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傳統民居,在湘西、鄂西、貴州地區的吊腳樓也很多。吊腳樓多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為最佳屋場,後來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

吊腳樓屬於幹欄式建築,但與一般所指幹欄有所不同。幹欄應該全部懸空的,所以稱吊腳樓為半乾欄式建築。

【建造】

從前的吊腳樓一般以茅草或杉樹皮蓋頂,也有用石板當蓋頂的,現在,鄂西的吊腳樓多用泥瓦鋪蓋。吊腳樓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步要備齊木料,土家人稱“伐青山”,一般選椿樹或紫樹,椿、紫因諧音“春”、“子”而吉祥,意為春常大,子孫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稱為“架大碼”,在樑上還要畫上八卦、太極圖、荷花蓮籽等圖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樑柱接上榫頭,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堅柱”,主人選黃道吉日,請眾鄉鄰幫忙,上樑前要祭樑,然後眾人齊心協力將一排排木扇豎起,這時,鞭炮齊鳴,左鄰右舍送禮物祝賀。立屋堅柱之後便是釘椽角、蓋瓦、裝板壁。富裕人家還要在屋頂上裝飾向天飛檐,在廊洞下雕龍畫鳳,裝飾陽臺木欄。

【特點】

最基本的特點是正屋建在實地上,廂房除一邊靠在實地和正房相連,其餘三邊皆懸空,靠柱子支撐。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樓還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檐”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這類吊腳樓比“欄干”較成功地擺脫了原始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層次,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人還在屋前屋後栽花種草,各種果樹,但是,前不栽桑,後不種桃,因與“喪”“逃”諧音,不吉利。

【結構】

依山的吊角樓,在平地上用木柱撐起分上下兩層,節約土地,造價較廉;上層通風、乾燥、防潮,是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房屋規模一般人家為一棟4排扇3間屋或6排扇5間屋,中等人家5柱2騎、5柱4騎,大戶人家則7柱4騎、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間屋結構者,中間為堂屋,左右兩邊稱為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饒間以中柱為界分為兩半,前面作火炕,後面作臥室。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杆。

有的吊腳樓為三層建築,除了屋頂蓋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鑿眼,柱與柱之間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連在一起,儘管不用一個鐵釘也十分堅固。房子四周還有吊樓,樓檐翹角上翻如展翼欲飛。房子四壁用杉木板開槽密鑲,講究的裡裡外外都塗上桐油又幹淨又亮堂。

底層不宜住人,是用來飼養家禽,放置農具和重物的。

第二層是飲食起居的地方,內設臥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內。臥室的外面是堂屋,那裡設有火塘,一家人就圍著火塘吃飯,這裡寬敞方便。由於有窗,所以明亮,光線充足通風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側有一道與其相連的寬寬的走廊,廊外設有半人高的欄杆,內有一大排長凳,家人常居於此休息,節日期間媽媽也是在此打扮女兒。

第三層透風乾燥,十分寬敞,除作居室外,還隔出小間用作儲糧和存物。

【形式】

吊腳樓的形式多種多樣,其類型有以下幾種:

單吊式,這是最普遍的一種形式,有人稱之為"一頭吊"或"鑰匙頭"。它的特點是,只正屋一邊的廂房伸出懸空,下面用木柱相撐。雙吊式,又稱為"雙頭吊"或"撮箕口",它是單吊式的發展,即在正房的兩頭皆有吊出的廂房。單吊式和雙吊式並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經濟條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單吊式和雙吊式常常共處一地。

四合水式,這種形式的吊腳樓又是在雙吊式的......

吊腳樓是哪個民族的?

在住宅建築方面,土家山鄉的吊腳樓最為有特色。這是一種幹欄式結構,樓下餵養牲畜或堆放雜物,樓上作姑娘們的閨房,是織布、繡花、績麻、做鞋之所。這種設計,既克服了山區地勢不平的限制,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間;既通風,又防潮;既安全,又衛生。

吊腳樓起源於古代哪個民族

土家族吊腳樓的起源有多種傳說,一說是土家祖先因家鄉遭了水災才遷到鄂西來,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平地而居時常遭到猛獸、毒蛇和蜈蚣的侵襲,於是就攀到大樹上搭架造屋,這種建造空中住屋的辦法後來就發展成現在的吊腳樓。此外,還有張天王憐惜土家族人,借龍王殿宇幫助仿造吊腳樓的神話傳說。吊腳樓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土家族建築注重龍脈,除具備依勢而建和人神共處的神化現象外,還有著十分突出的空間宇宙化觀念。土家族吊腳樓依山向上順勢而建,在其主觀上與宇宙變得更接近,更親密,從而使房屋、人與宇宙渾然一體,密不可分,內涵格外深遠。

吊腳樓上哪一個民族代表什麼特點象徵意義。

土家族吊腳樓是我國南方最具特色的傳統民居之一。土家族吊腳樓的興起與該地區獨特的山地地貌和傳統文化的長期融合演化是分不開的,它作為一種適應山地地貌的特殊民居形式,具有較高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價值。它不僅體現出濃郁的地域文化特徵和獨特個性,更對土家人的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然而,隨著現代化浪潮,城鄉格局更新等一系列觀念與物質層面的多重推進,土家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從而使土家族對吊腳樓這一居住形式的觀念意識發生急劇的變遷。土家人對營造吊腳樓的技藝的學習與傳承受到各方面的挑戰,其主要表現為傳統觀念受到外來文化衝擊;民眾意識淡化;新建築元素的衝擊;匠師轉行等。總之,營造吊腳樓這一技藝及其傳承出現了“斷層”危機。因此,如何傳承與保護這一物質實體,加大對吊腳樓營造技藝的研究力度,培養和扶持吊腳樓營造技藝傳承人,以及建立和完善現代傳承與保護機制就顯得格外的任重而道遠。

吊腳樓是哪個民族的房子

吊腳樓,也叫“吊樓”,為苗族(貴州等)、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傳統民居,在湘西、鄂西、貴州地區的吊角樓也很多。

我國少數民族苗族的吊腳樓,反映了當地的氣候環境還是地形條件?如果

本人是貴州苗族,就我目前瞭解的是,我們苗族吊腳樓主要還是受地形因素影響多一點,畢竟苗族大多都居於山區,因此受地理因素影響多一點。至於氣候因素,貴州山區陰雨多變,溼氣重,也是苗族吊腳樓的影響因素之一,但是這個因素是次之。所以如果答題時應該選地形條件為主要。

傣族居住在雲南南部的北迴歸線附近,氣候炎熱,其竹樓並不是受地理因素限制而建造的,因而其氣候因素影響為主要。因此,傣族的竹樓主要是反映氣候環境。

其實我也不一定是專業,但是我認為是這樣的,補充一些百度百科查到的資料:“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區,山高坡陡,開挖地基極不容易,加上天氣陰雨多變,潮溼多霧,磚屋底層地氣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歷來依山傍水,構築一種通風性能好的乾爽的木樓。吊腳樓是苗族傳統建築,是中國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築形式,樓上住人,樓下架空,被現代建築學家認為是最佳的生態建築形式。” ——摘自百度百科

“ 傣族人民多居住在平壩地區,常年無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達21℃,沒有四季的區分,幹欄式建築是很合適這種環境。傣族處在亞熱帶,村落都在平壩近水之處,小溪之畔大河兩岸,湖沼四周,凡翠竹圍繞,綠樹成蔭的處所,必定有傣族村寨。傣家竹樓為杆欄式的建築,造型美觀,外形像個架在高柱上的大帳篷。其具有冬暖夏涼、防潮防水防震的特點。樓室高出地面若干米,潮氣不易上升到室內,水也淹不到樓室上。竹樓為四方形,樓內四面通風,夏天涼爽,冬天暖和。”——摘自百度百科

望有助於你!

鳳凰沱江邊上的吊腳樓是屬於哪個民族的建築?苗族還是土家族?求正解。

土家族,謝謝。本人就是

土家族吊腳樓被譽為什麼

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哪些少數民族建有吊腳樓?

吊腳樓,也叫“吊樓”,為苗族(貴州等)、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瑤族等族傳統民居,在湘西、鄂西、貴州地區的吊角樓也很多。吊角樓多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為最佳屋場,後來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吊角樓屬於幹欄式建築,但與一般所指幹欄有所不同。幹欄應該全部都懸空的,所以稱吊角樓為半乾欄式建築。

相關問題答案
吊角樓是哪個民族的?
五月節是哪個民族的?
藏戲是哪個民族的?
晒佛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篝火節是哪個民族的?
弦子舞曲是哪個民族的?
突厥是哪個民族的祖先?
舞龍是哪個民族的?
三月街是哪個民族的?
吃手扒肉是哪個民族的?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