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確定會計假設?
為什麼要進行會計基本假設
會計基本假設也稱為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是進行會計核算時必須明確的前提條件,是對會計核算所處的時間、空間環境所作的合理設定。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四項。
四個基本前提是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會計主體確立了會計核算的空間範圍,持續經營與會計分期確立了會計核算的時間長度,而貨幣計量則為會計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沒有會計主體就沒有持續經營;沒有持續經營就沒有會計分期;沒有貨幣計量就不會有現代會計。
會計核算中為什麼要規定會計假設?
會計假設的設立是為了引申出相應的會計原則,如:持續經營假設可說是最重要的假設,它是資產計價的最重要的基礎,衍生了歷史成本、折舊、資本保持等會計原則。它使會計的重心轉向了未來,資產計價應依據公司的長期收益能力,除非資產價值的變化對持續經營價值產生影響。否則就沒有必要對資產進行再估價。加上幣值穩定假設,歷史成本就成為資產價值的一種重要形式;固定資產的購置為了長期使用,應採用折舊的形式,按使用期限將固定資產的價值分期轉換為費用;由於股份公司必須保持資本完整,才能確保經營的連續性,而為了保全資本,企業只能從累計利潤支付股利,又導致了精確區分資產和費用的必要。會計分期假設首先為持續經營提供了技術的可行性,其次產生了本期與非本期的區別,以計算定期收益,使成本與收配比的問題。又如權責發生製假設,要在交易或事項發生時而不是在收到和支付現金時確認其影響,並將它們記入相聯繫的期間的會計記錄並在財務報告中予以反映。由此導致了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同時又要考慮應計和遞延費用以精確計量利潤。
什麼是會計假設?為什麼要確定會計假設?
是對的,持續經營是指企業的經營活動將長期繼續下去,以實現其目的、履行其義務和完成其正在進行的活動,也就是說,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不會破產清算。這一假設為財產的分類與計價、費用的分配等規定提供了前提條件。有了持續經營假設,才能保持會計核算方法的穩定性、一致性,才能提供客觀和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
什麼是會計假設?為什麼要設會計假設
會計假設這一名詞,在1922年佩頓所著的《會計理論》一書中首次提出,最早是1961年美國的坎寧在《會計的基本假設》中進行的論述,他把會計基本假設看成是會計賴以存在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環境的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設,是比會計原則上更為基礎和理論性的概念,它不是人們的主觀想象,而是客觀實踐的產物,是有客觀依據的,一般在會計實踐中長期奉行,無須證明便為人們所接受,是從事會計工作、研究會計問題的前提。
會計假設的設立是為了引申出相應的會計原則,如:持續經營假設可說是最重要的假設,它是資產計價的最重要的基礎,衍生了歷史成本、折舊、資本保持等會計原則。它使會計的重心轉向了未來,資產計價應依據公司的長期收益能力,除非資產價值的變化對持續經營價值產生影響。否則就沒有必要對資產進行再估價。加上幣值穩定假設,歷史成本就成為資產價值的一種重要形式;固定資產的購置為了長期使用,應採用折舊的形式,按使用期限將固定資產的價值分期轉換為費用;由於股份公司必須保持資本完整,才能確保經營的連續性,而為了保全資本,企業只能從累計利潤支付股利,又導致了精確區分資產和費用的必要。會計分期假設首先為持續經營提供了技術的可行性,其次產生了本期與非本期的區別,以計算定期收益,使成本與收配比的問題。又如權責發生製假設,要在交易或事項發生時而不是在收到和支付現金時確認其影響,並將它們記入相聯繫的期間的會計記錄並在財務報告中予以反映。由此導致了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同時又要考慮應計和遞延費用以精確計量利潤。
為什麼會計確認要以持續經營假設為前提
持續經營就是好比一個人,假設會一直活著
例如一個人貸款買房,銀行讓他分20年歸還房貸,銀行就是假設他至少會活20年以上(持續經營)
如果企業開個一個月就打算跑路了,有認真做會計,做賬簿的必要嗎。
什麼是會計假設?為什麼要設會計假設
沒有區別,只不過是人們稱呼的習慣性不一樣罷了,都是指會計主體假設、持續經營假設、會計分期假設和貨幣計量假設這四個。
權責發生制是否屬於會計假設?為什麼?
[編輯本段]五項會計假設
1、會計主體假設。會計上假設企業法人是一個獨立的實體,會計關注的中心是企業而不是業主、合夥人。會計主體假設產生的原因在於恰當地維護業主投入到企業的資本的需要。
2、持續經營假設。即假定每一個企業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不會面臨破產和清算,因而它所擁有的資產將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擔的債務,也將在同樣的過程中被償還。若企業不能持續經營,就需要放棄這一假設,在清算假設下形成破產或重組的會計程序。
3、會計分期假設。這一假設規定了會計對象的時間界限,將企業連續不斷不經營活動分割為若干較短時期,以及提供會計信息,是正確計算收、費用和損益的前提。
4、貨幣計量假設。這一假設規定了會計的計量手段,指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其成果可以通過貨幣反映。它暗示含了兩層意思,即幣種的唯一性和幣值的不變性。
5、權責發生製假設。將權責發生制放到假設的層次突出了權責發生制在財務會計概念框架中的地位。以權利或責任是否發生為依據來判定、安排經濟業務是否進入會計信息系統以及進入會計信息系統後的位置,它高於其他的會計確認原則。
什麼假設確定了會計活動的空間範圍?
明確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空間範圍的會計假設:會計主體。 會計主體指的是會計工作特定的空間範圍。會計主體假設是為了明確核算的空間範圍,明確經濟權利和責任的歸屬主體。
空間範圍就是會計要核算的範圍,要明確哪些是與企業有關的,哪裡是與企業無關的,要明確企業與企業投資者之間的業務劃分。比如發放現金股利時,企業要核算現金的減少和應付股利的減少,企業的投資者要核算現金的增加和投資收益的增加。即要作到與企業相關的客觀,及時,準確反映。與企業無關的不反映也不處理。也就是說企業會計要核算的內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