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整合的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4-11-21

課程整合有什麼意義

⑴廣義課程整合

從廣義上講,課程整合是指將兩種、兩種以上的學科,融入到課程整體中去,改變課程內容和結構,變革整個課程體系,創立綜合性課程文化。 廣義課程整合:針對教育領域中各學科課程存在的割裂和對立問題,通過多種學科的知識互動、綜合能力培養,促進師生合作,實現以人為本的新型課程發展。課程整合涉及到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資源以及課程實施等各個方面,從而促進課程整體的變革。 此課程整合,由於動靜比較大,學科教師和教研部門不能完成。應當由省市級以上的教育機構來負責組織、實施和推廣。

⑵狹義課程整合

從狹義上講,課程整合就是將兩種學科、兩種以上學科,融合在一堂課中進行教學。 狹義課程整合:對教師、學生、教學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綜合性要求。這種要求並非面向知識,而是強調把知識作為一種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學的各個層面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觀念和綜合實踐能力。 此課供整合,可以由區縣以上的教育機構來負責支持和積極推動,由教研部門和學科教師努力實施來完成。

怎麼理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整合的意義何在

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整合的特點:從上面引述的各位專家對“整合”的界定可以看到,每種界定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視角,這充分體現著“整合”研究與實踐的複雜性;每種界定都包含著“整合”的基本特點,有利於保障整合研究和實踐的科學性和有效性:1、“整合”要有明確的目的——“整合”的目的是在信息技術提供的新的溝通機制(計算機網絡、多媒體、專業網站、信息搜索、電子圖書館、網上課程與遠程學習)和豐富資源的環境中,優化教學過程、提高學生能力素質(基本學習技能、信息素養、創造思維、合作精神與交際能力、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2、“整合”必須有正確明晰的指導思想——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具有多種價值取向可供選擇。一定要在現代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導下,把整合的研究和實施納入推進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以“整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3、“整合”要堅持整合要素的個性特點——在研究和實施“整合”過程中,既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功能特點,以其特有的功能特點優化課程教學的過程;也要嚴格遵循課程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以體現教學過程規律的需求發揮信息技術的功能特點。“整合”是功能特點和基本規律意義上的整合。4、“整合”具有強烈的實踐性——把兩個以上的具有不同特點的事物整合在一起,不是在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思維推理就能實現的;要在不斷地教學實踐中去實驗、探求和總結,才能發現“整合”的本質和規律。5、“整合”的結果是“雙贏”的——成功的整合應當是把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和信息技術教育目標的實現統一在同一教學過程中,也就是說,“整合”的結果,既以信息技術優化了課程教學的過程,促進了學生學科智能水平的提高;又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傳授了信息技術,促進了學生信息素養的提高。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整合的目標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是在新時代——信息時代和新環境——信息技術環境下進行教育改革、促進教育發展的切入點。通過這個切入點的研究和實踐要達成的目標是多方面的。1、帶動學校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提高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整合的研究和實踐,需要在一定的信息環境中才得以進行;整合研究和實踐的水平越高,對信息環境的要求也越高。因此,隨著“整合”研究和實踐的不斷深入,會帶動學校信息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學校信息環境的建設應根據“整合”的研究和實踐的需要,圍繞下述三個方面分層次地進行:(1)創設以多媒體和網絡為核心的數字化硬件環境①創設滿足教師“教”的需求的硬件環境——多媒體教室②創設滿足教師“教”、學生“學”的需求的硬件環境——計算機網絡教室③創設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求的硬件環境——校域、城域、國際網絡(2)創設經過數字化處理的教學資源軟件環境①滿足優化課程學習需求的課本資源②滿足擴展性學習需求的校本資源③滿足個性發展需要的社本資源(3)創設以教師為主體的人文技術環境①學習現代教育思想理論,把“整合”的研究和實踐納入推進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②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媒體開發技術、媒體傳播技術和教學系統的設計技術,提高實施“整合”研究和實踐的智慧和能力。③形成完整的教學價值觀體系,以“整合”的教學活動全面地促進學生科學知識的獲得、綜合能力的提高、良好品格的形成和學習方法的掌握。2、推動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活動的改革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極大地豐富了教學資源,併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校與社會之間的溝通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機制,這為在多方面上進行教學改革提供了可能。(1)探求在信息技術文化背景下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特點和普遍規律(2)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供的計算機及其網絡、專業網站、電子圖書館、網上搜索、網上課程和遠程教育等......

信息技術為什麼要與學科整合意義

1、有利於實現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屬於教育教學範疇之中的行為,教育教學的本質就是信息技術整合的本質,教育教學的目的就是信息技術整合的目的。

2、可以幫助教師教學

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發揮設備的最大潛力,實施高質量和高效率的教學。

3、有利於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有效途徑。所謂信息素養是指能夠清楚地意識到何時需要信息,並能確定、評價、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種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

4、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得到了充實,學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進行更有效的學習。

5、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性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理想的教學和學習環境的支持,信息技術整合於教學過程之中可以為培養創新能力營造理想的環境。

六.作為整合多學科的工具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可以促進多學科的相互滲透,可以作為整合多學科的工具。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與融合有什麼區別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我國的迅速發展,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當代信息技術,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學校教育面臨著深刻的變革,信息技術逐步深入到學校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研究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成為當前教學改革的熱點問題。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就是把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教與學的效率。計算機與各學科課程整合就是把各種技術手段完美、恰當的融合到教學活動中去——就象在教學中使用黑板和粉筆一樣自然、流暢。要達到“整合”的目標,教師不僅要熟悉掌握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質,瞭解本學科教育的根本目的,瞭解教學中的難點所在,瞭解傳統教學的優點和侷限性,結合技術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

一、“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目標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和教育發展的過程,其結果必然是形成一種全新的教育形態,即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特徵是什麼?我們可以分別從技術層面和教育層面加以考察。從技術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點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從教育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徵是開放性、共享性、交互性與協作性。我們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個追求信息化教育的過程。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化、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合作化、管理自動化、環境虛擬化等顯著特點。

信息化教育為我們展示了未來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個適應性社會過程,它意味著存在一種與傳統的教育環境發生作用的活躍傾向,它的性質決定它是否能很好地適應環境,及如何適應環境。因此,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會自然而然地創造教育奇蹟,它可能促進教育革新,也可能強化傳統教育,因為任何技術的社會作用都取決於它的使用者。有人說得好:“如果說信息技術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麼教師就是操縱這個魔杖的魔術師。”因此,對於我們廣大教師來說,面臨正在到來的教育信息化浪潮,認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更新教育觀念,並且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支持教育改革和促進教育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部《關於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中明確提出了“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整合”的要求,以此推動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學與教的方式的變革。如何切實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這個話題現在已越來越引起教育行政部門和廣大中小學的普遍關注,已成為教育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目標。

實現教育信息化、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是提高教育綜合實力的新的生長點,是推進教學改革的新突破口,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推動力。從一定意義上講,信息技術已成為當代教育通向未來的必由之路,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和國內各地區開展綜合實力競爭中追求教育優勢的必爭之地。正因為這樣,信息技術成為當代教育的制高點,誰搶佔了這個山頭,誰就在新世紀中處於有利位置。

二、“整合”是改革傳統教學方式的一個重要手段

所謂“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是指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與學科教學內容有機結合,以完成學科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意味著將信息技術看作是教學活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但整合不等於混合,它強調在利用信息技術之前,教師要清楚信息技術的優勢和不足,以及學科教學的需求,設法找出信息技術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學習效果,找出哪些教學內容用傳統手段不能達到或不能很好地達到教學目標,使學生完成那些用其它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學習任務。

在計算機技術的幫助......

談談為什麼要進行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課程整合

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趨勢,本文擬從以下幾方面探討對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認識,與大家共同交流。

一、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對深化教學改革具有重大意義

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對於教學過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義,“整合模式”將會成為現代教育技術教育今後發展的必然趨勢。

傳統的教學系統是由教師、學生和教材這三個要素構成的,在現代化教學環境下還要多增加一個要素,這就是教學媒體。從系統論的觀點考慮,幾個要素不是簡單地、孤立地拼湊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聯繫、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機整體。教學結構正是這四個要素相互聯繫、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結構形式,是四個要素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具體體現。

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灌輸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媒體也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而是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討論交流即作為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顯然,在這種場合,教師、學生、教材與媒體等四要素和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間有完全不同的關係。

“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可為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主要指多媒體計算機、教室網絡、校園網和因特網(internet)等。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當它們與各學科的課程加以整合,即與各學科的教學進程密切結合時,它們至少可以體現出以下五種對於教育、教學過程來說是極為寶貴的特性,從而為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

1.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充分體現學習主體作用。

人機交互是計算機的顯著特點,是任何其他媒體所沒有的。這樣一種交互方式對於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

這種交互性還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主宰: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而在多媒體計算機這樣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則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和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在優秀的多媒體課件中,連教學策略也可以選擇,學生在這樣的交互式教學環境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聽從教師擺佈。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所提供多種的主動參與活動就為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創造了良好條件,從而使學生能真正體現出學習主體作用。

2.多媒體計算機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樣性有利於知識的獲取與保持。

多媒體計算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單一的刺激,而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這對於知識的獲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於傳統教學的效果。這說明多媒體計算機應用於教學過程不僅非常有利於知識的獲取,而且非常有利於知識的保持。

3.多媒體系統的超文本特性可實現對教學信息最有效的組織與管理。

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腦的聯想思維方式,用網狀結構非線性地組織管理信息的一種先進技術。幾乎所有多媒體系統都是採用超文本方式對信息進行組織與管理。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類思維具有聯想特徵。人在閱讀或思考問題過程中經常由於聯想從一個概念或主題轉移到另一個相關的概念或主題。所以按超文本的非線性、網狀結構組織管理信息和按傳統文本......

教育整合化的涵義是什麼

課程整合的含義是什麼?為什麼要整合?

.

課程整合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的一個概念,具體表現為四個方面:過去經驗和現在學

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

一、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當前,世界各國的課程改革都將課程功能的轉變作為首要目標,力爭使新一代的國民具有適應21世紀社會、科技、經濟發展所必備的素質。

二、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現行課程結構進行了重大調整,減少了課程門類,對各門具體課程之間的比重進行了調整,在保留傳統學科課程的同時,加強了旨在養成學生科學素養和實用技能方面的課程,使科學、綜合實踐等課程的比重呈上升趨勢

三、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繫

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綱要》明確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五、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製度

即要建立一種發展性的評價體系,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六、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新課程將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本次課程改革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妥善處理課程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的關係,建立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體制,實現了集權與放權的結合

課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學生、學習、知識、發展、課程等方面,都有著重大的轉變。

一、學生觀

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對象,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學生,這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第一,作為生活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的人,人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使學生具有“被決定”的一面。

第二,作為具有主動性生命形式的人,學生與無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正是這種主動性,使人能夠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課程實施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充分考慮如何保護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第三,學生具有“未完成性”。從積極的意義上理解,這種未完成性是指:在我們的學生身上,具有豐富的潛能,存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蘊藏著對於復興中華民族大業至關重要的人力資源

二、發展觀

自古以來,人的全面發展始終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應試教育的模式嚴重地限制了“發展”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三、知識觀

從前面的表述中,我們已經知道工業經濟時代學校教育的中心任務是傳授知識,因而,系統的知識幾乎成為“課程”的代名詞

四、課程觀

課程是一個歷史的範疇,直接受制於教育目的,所以,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課程觀。“課程即教學的科目”或“課程是教學內容和進展的總和”等是受到人們普遍認同的觀點...

如何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各學科課程整合

如何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各學科課程整合

一、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各學科課程整合的背景、意義

改革學習方式,崇尚改造,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個性的解放,是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為此,在基於新的學習哲學重建各學科領域的同時,新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學生變以接受學習為主體的學科學習方式為以自主探究為特徵的研究性學習方式提供了獨立的實施領域。我們知道,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課程之間既有其相對獨立性,又存在緊密的聯繫。綜合實踐活動中所需要的知識是以學科課程為基礎的,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要綜合運用在學科課程學習中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而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自主獲得的知識以及問題解決的基本能力又促進學科課程的學習,有助於知識的整合。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可以在學科課程中產生,學科課程的知識又可以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得到延伸和擴展。但由於綜合實踐課程沒有課程標準(只有指導綱要)沒有教材,沒有教參,沒有專職教師,沒有評價標準。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舉步維艱,難以得到全面實施,為了使綜合實踐活動課成為常態課,我們在實踐中積極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各學科特別是生物教學如何相互滲透,再將綜合實踐活動課與生物教學進行有效整合,更強有力的促進教育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與各學科課程有著本質區別的新的課程,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結構性突破。《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在談到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課程的關係時提到:“各學科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延伸、綜合、重組提升;綜合實踐活動中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在各學科教學中拓展加深;在統籌規劃的原則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可以與學科課程相互滲透、有機整合,從而進行實驗研究。主要方式為:1.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綜合運用學科知識; 2.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運用學科知識解決;3.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中的活動整合;4.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理念滲透於學科教學。因此,求同存異,妥善處理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領域的關係,既是一個意義重大的課題,又是一個富有創造性和藝術性的課題。

正確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各學科之間的關係,在實踐中,將學科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交融與相整合。整合各學科知識已成為現在和今後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的特點,而這種整合是“雙贏”的,不僅有利於促進學科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轉變,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他們對學科知識學習的興趣。老師也可以更大限度的發揮創造性,設計出有趣多樣的教學活動,貼近學生在各科所學到的知識及生活經驗。總之課程整合就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獲得綜合知識、培養綜合能力的有效平臺。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各學科相互滲透的依據

第一,兩類課程在目標上的一致性。

作為學校課程體系的兩部分,活動課程和學課程都以實現學校的培養目標為自己的根本任務,只是二者發揮作用的角度和側重點有所不同。學科課程的目標側重於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系統文化知識,具備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此基礎上致力於學生基本素質全面和諧地發展;活動課程的目標則在於通過各類實際活動,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

第二,兩類課程在內容上的互補性。

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不同內容的知識的互補。眾所周知,學科課程的知識內容是根據各學科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順序系統組織的,一旦確定,就具有較強的穩定性,不宜隨時推陳納新。這在科技發展迅速、知識更替頻繁的今天,成......

我國實施課改的目的和意義有哪些?

一、 課程改革的目標

針對我國現行課程的種種弊端, 本次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是: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

這也是本次課程改革的理念與靈魂。“ 為了每一個孩子” 集中體現的是教育的本性。

教育不能追求整齊劃一, 不能只關注少數的人, 我們的教育應面向每一個學生, 要體現教育的公平與民主。

“ 學生的發展” 指的是學生獨特個性的發展, 承認每一個學生髮展的具體性和特殊性, 承認每一個正在從事知識技能學習的人, 首先也是有個性的人, 而且允許並提倡在學習中保留、發揚

他的個性。在這個基本目標下, 有六個具體目標:

一是改變過分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 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使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這裡有兩層含義:(1)強調最初的教育要提供有助於終身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的學習的動力和基礎,強調學生在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 要學會學習的方法, 使他們具有終身學習的本領, 使每個人學會了解他周圍的世界, 發展自己的專業能力和進行交往, 而不僅僅是從老師那裡獲取現有的知識;(2)強調除傳授知識外, 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價值觀的薰陶和教育。

二是改變課程結構過分強調學科本位、門類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 重視課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課程的綜合性就是力圖打破知識的壁壘, 將學科內部的知識作重組與改造, 強調新舊知識的融通

;同時突破學科之間的界限, 旨在統整學生的知識, 幫助學生認識世界的完整圖景, 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現在世界各國在新世紀教育行動綱領中, 都把培養通用型人才作為首要教育目標。通用性人才的標準並不僅僅是擁有廣博的知識, 更重要的是他能根據現實需要把各種知識有機地統合在一起, 靈活地運用在具體的問題情景中, 高效地解決實際問題。 這種能力的培養靠分科課程是不能實現的, 必須通過綜合課程來實現。

三是改變課程內容繁、難、窄、舊和偏重書本知識的現狀, 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發展的聯繫, 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 精選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四是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 倡導學生主動參與, 樂於探索, 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動性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的轉變不僅僅是學習方法的轉變, 而且涉及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意識、學習品質等心理因素和心理力量。所以, 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促進學生髮展具有戰略性的意義。傳統的學習方式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和掌握, 使學生學習知識變成僅僅是學習書本知識, 學生學習成了純粹被動接受、記憶的過程。 這種學習窒息人的思維和智力, 摧殘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它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反而成為學生髮展的阻力。轉變學習方式, 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態,

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突現出來, 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五是改變過分強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的功能和評價內容、方式單一的現狀, 建立評價內容、方式多樣, 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 能有效改進教學實踐的評價體系。

六是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 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政策, 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的關係是:國家課程是根據公民基本素質發展......

課程意識對於教學和管理有什麼意義

這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過去十多年了,十多年來上上下下為這輪改革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是當我們回望這輪改革的時候,不得不遺憾地承認,十多年來我們由許多地方許多老師將課程改革與課堂改革混為一談了。

大家其實都清楚,這次課改的動機其實就是要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設置與內容。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位一體,互為補充,以實現著眼於學生髮展的教育目標。遺憾的是我們許多地方和學校,尤其是教師對課程改革的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或者沒有對它進行認真的研究,更因為課程改革不只是一件技術活,更重要的還是理念的、思想的,尤其是要讓每一個教師在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課程意識,建構屬於自己的課程更難。

“改課”就不一樣了,幾乎是純技術層面的,是“看得到摸得著”的,是相對省事的活兒,也是容易出成績、出政績、出效益的活兒。於是一個又一個的“高效課堂”,一個又一個的“教改”模式,一個又一個的流派,一所又一所的“課改”名校就這樣誕生了。

或許因為課改的設計者們忽視了我們這個國度的教育實際,也或許因為他們在選擇參照系的時候出了某些偏差,更或許因為是一些歪嘴和尚將“課改經”給念歪了。“課改”就這樣變成“改課”了,相反它的初衷卻被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給忘卻了。

正是出於以上的思考,我們策劃了這樣一個話題,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注。

課程意識:優秀教師專業發展的標杆

浙江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方亞琴 蔡 偉(教授)

摘要:闡述了課程意識的概念及其意義,指出課程意識是優秀教師專業發展的標杆。在此基礎上探討了課程意識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教學改革和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影響,最後從獲取專業自主權、轉變課程觀、培養反思能力三個方面提出了提升教師課程意識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課程意識;教學意識;教師專業發展

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要求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齊頭並進,新時代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只有在課程理念引導下不斷地完善其教育理念,才能不斷地完善新型教師所具備的內在要求。因此,具有課程意識成為優秀教師專業發展的標杆,也是教師自我完善的重要標誌之一。

一、課程意識及其意義

關於課程意識,有多種界定,但在筆者看來,課程意識或稱課程覺察或課程自覺,就是教師對課程的特點、意義、功能等等有一定的認知,並將這種認知,較為自覺地應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再通過教師的總結、反思與提升,使課程意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從而促進教師專業快速成長。

教學意識與課程意識是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課程意識通過教學意識來實現,沒有教學過程,課程意識也就得不到體現。它們既相互作用又有所區別,教學意識更多地關注教學過程中所體現的技術問題,即關注教師“教什麼”的問題;而課程意識則更多地是關注教師的價值取向,即關注教師“為什麼教”的問題。課程意識同時也決定著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角色定位以及教師的情感態度等內容。課程意識還涉及到教師如何重新構想課程,如何使構想的課程在實踐中發揮其積極作用,這些都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觀、教學質量觀以及教育評價觀。教師的課程意識來源於教師日常實踐中的決策的課程,是囊括了同實踐互動的動態的課程。具有課程意識的教師會以“跑道”為語源的課程形象,轉換為以知性、文化為經驗的快樂之“旅途”。[1]以教師為“嚮導”,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共鳴。教師和學生超越了課程的一般範疇,化解了“教”與“被教”之間的對立關係,成為通向知識領域的共同探險者。

二、課程意識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作用

(一)課程意識改變了教師的課堂教學

美國著名課程專家施瓦布(Schwab)曾提出“教師即課程”的觀點,強調教師要有......

相關問題答案
課程整合的意義?
稅法課程設計的意義?
課程設計的意義?
課程資源的含義?
課程標準的定義?
語文課程標準的含義?
河道整治的意義?
整合的同義詞是什?
工程審計的意義?
排列組合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