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縮小貧富差距?
你認為怎樣做才能縮小貧富差距
在任何國家,任何社會都會存在貧富差距,問題在於其比例大小。如果小部分人是依靠權力去攫取財富,而絕大多數人還掙扎在貧窮線上,這就是社會的不公平現象。由這種不公平現象所產生的貧富差距,那就只有先解決、消除這種現象,才能解決貧富差距的現象!
我國如何縮小貧富差距
國退民進,加大國營企業的佔比。畢竟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的貧富差距非常小。特別是現在的民營企業,血汗工廠的帽子是甩不掉的。如果繼續私營化,那麼中國的貧富差距只能是越來越大。
中國在未來應該怎樣縮小貧富差距?
中國在未來縮小貧富差距的方式有:
完善社會保障
加強法制建設
降低壟斷收入
繼續兩大戰略(“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
機會平等
稅收調節,強化稅收調節功能,確保社會公平
分配製度,改革分配製度,理順分配關係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經濟增長的同時,貧富差距逐步拉大,基尼係數已跨過0.4,達到了0.46。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已經突破了合理的限度,總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額僅為4.7%,而總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總收入的份額高達50%。突出礎現在收入份額差距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東中西部地區居民收入差距過大、高低收入群體差距懸殊等方面。
十三五規劃建議進行個稅改革,縮小收入差距。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規範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
實行有利於縮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顯增加低收入勞動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建立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規範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規範隱性收入,遏制以權力、行政壟斷等非市場因素獲取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
隨著改革步入深水區,我國社會一些原先潛伏的深層次矛盾逐漸凸現,而收入差距的加大所引發的問題,又成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現實問題之一。
一、目前我國社會收入差距的問題表現
改革開放以來,儘管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不斷提升,但是居民收入分配上卻存在著不容小覷的問題。具體表現在:
1.同樣的勞動,在不同行業報酬懸殊太大。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行業之間的收入水平差異不大,最高與最低之比為1.8倍,後來收入之比逐漸拉大,到2000年為2.63倍。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目前,電力、電信、金融、保險、菸草等行業職工的平均工資是其他行業職工平均工資的2—3倍,如果考慮到住房、工資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異,實際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間。
2.付出同樣的勞動,不同地區不能得到同樣的報酬。從我國東西部地區比較來看,同樣的行業和職務,但取得的收入差距卻很大。1985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區是上海市,為1075元,最低的地區是山西省,為560元,最高與最低之比為1.92∶1;到2006年,收入最高的地區仍然是上海市,為20668元,最低的地區是西藏自治區,為8941元,最高與最低之比為2.31∶1。同時,1985年我國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最高的地區是上海市,為806元,最低的地區是甘肅省,為255元,最高與最低之比為3.16∶1;到2006年,收入最高的地區還是上海市,為9213元,最低的地區是貴州省,為1918元,最高與最低之比為4.8∶1。同樣級別的公務員、事業人員月收入少則千元以上、多則萬元以上,差別比較大。2006年我國東部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14967.38元,而西部地區只有9728.45元。再從城鎮與農村看,城鎮居民收入遠高於農村居民收入。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2011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之比分別為2.57、2.17、2.51、3.31、3.13;從分組數據看,城鎮高收入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則是農村低收入戶人均純收入的23.1倍。
3.同一地區,不同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過大。資料表明,2008年我國城鎮居民高收入戶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低收入戶的5.7倍,農村高收入戶人均純收入是低收入戶的7.5倍。2009年底,財政部的調查資料再次證實了社會收入分配差距持續拉大的事實。兩組數據引人關注: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財產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財產總額佔全部居民財產的1.4%。事實上,早在2005年,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統計數字,我國佔總人口20%的最貧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費的份額只有4.7%,而佔總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費的份額高達50%。貧富差距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極為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4.面對勞動者共同創造的同一塊“蛋糕”,在初次分配中,勞動者分得太少;在再分配中,農村居民分得太少。勞動成果是土地、資本、技術、勞動等各生產要素所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是,以往我們在分配過程中過分強調“國家拿大頭、集體(企業)拿小頭、個人拿零頭”的分配原則,結果國家和地方的財政收入增大了、GDP增加了,而普通勞動者的工資收入嚴重偏低,成了名副其實的“國強民貧”。據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在初次分配中勞動者報酬佔比從1995年的51.4%持續下降到2007年的39.7%,而世界重要經濟體的勞動者報酬在GDP中的份額近年來一般介50%—57%之間,比我國高出10—17個百分點。在再分配中居民收入明顯低於政府收入,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07年居民收入增加比例分別為0.6%、......
我們國家應如何利用財政手段,調節、縮小貧富差距?大概有哪些財政措施請各位大神幫忙列舉一下?謝謝~ 40分
國家主要是針對富有人群加大稅收比例和設置特殊適用於富人的稅種。
當然,西方主要的發達經濟體,都基本也採用這種做法,只是比中國種類多而且苛刻。
在我們具體如下:
1,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就是你收入越高,徵收的稅率越高,徵收額也越多。
2,消費稅,主要是對一些奢侈品單獨徵收的稅種,比如說豪華汽車,價值越高,收的稅也越多。
3,遺產稅(中國暫時未施行,西方國家已經開始了)
如何縮小貧富差距
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持續了30多年,其果實應該說惠及了每一個階層,但有的階層得益多,有的階層得益少,因此,貧富差距不斷拉大。日前,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發佈了首部《社會管理藍皮書——中國社會管理創新報告》,指出我國的基尼係數2010年達到了0.438,貧富差距已逼近社會容忍線,是社會不穩定風險的重要根源。 從經濟學上講,收入分配包括要素收入分配和個人收入分配,前者指國民收入在不同生產要素之間的分配,後者指國民收入在不同人群之間的分配。我國收入差距的擴大,既有要素收入分配的問題,也有個人收入分配的問題。改革開放後很長一段時間,由於要素市場和私有產權沒有確立,引起關注和討論的更多是個人收入分配問題。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體制改革的深化,要素收入分配問題逐漸浮出水面。今天的貧富分化問題,可以說是個人收入分配和要素收入分配相互交織的結果。 如何改變目前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中央思路和政策著力點還是基本清晰的,那就是“保低、擴中、調高”,即保障低收入群體,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調節高收入群體的收入。也就是說,縮小貧富差距,既要在個人收入分配上下功夫,也要在要素收入分配上下功夫,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係,要標本兼治,長短結合,進行制度創新。 要繼續推進市場化改革。改革開放已經30多年了,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現在的市場已經在資源配置中發揮了基礎性作用,甚至把貧富分化歸因於市場化改革。其實在現實中,市場作用還是有很大的發揮空間的。舉兩個例子。一個是壟斷問題。根據前述藍皮書提供的數據,我國行業之間職工工資最高與最低相差15倍左右,也就是說,行業工資差距擴大是導致貧富差距擴大的重要原因。如果深入分析就會發現,高工資的行業多為壟斷行業。但最近幾年,行業的壟斷性不僅沒有減少,甚至還有固化和擴大之勢。 二是勞動者工資問題。工資是勞動力的價格,由供求決定。最近10年來,由於人口結構的變化和劉易斯拐點的來臨,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招工難現象,同時,中小學教育也得到了很大普及。也就是說,勞動力供給相對少了,質量相對提高了,其價格應該有明顯上升。但普通工人的工資上漲幅度並不明顯,勞動收入佔國民收入的份額甚至不斷降低。這也說明,勞動力市場的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要繼續加強人力資本投資。教育等人力資本投資對收入分配公平具有很強的正效應,而且這種效應具有長期性,即一旦形成,就會長期發揮作用。如何發揮人力資本的公平助推器作用,對縮小貧富差距至關重要。拉美國家是經濟增長中收入不平等不斷加劇的代表,很多影響深遠的名詞都是基於拉美的實踐,比如“中等收入陷阱”、“滲漏效應”等。但最近10年來,17個拉美國家中有13個國家的不平等水平下降了,而且下降的平均速度接近每年1%。之所以能發生這種明顯逆轉,根據美國杜蘭大學諾蘭??盧斯提格教授的研究,教育的擴張、就業的擴大以及技能溢價的下降發揮了關鍵作用。 新世紀以來,我國的教育得到了迅猛發展,但人們的意見也很多。其實,從收入分配的角度來看,教育的問題可能更多地體現在教育機會和教育資源的分配上。如果貧窮落後地區的人口、流動人口、底層人口不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則會導致流動性缺乏和階層的固化。因此,在擴大教育規模的同時保證教育機會和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是收入分配持續良性的基石。 要繼續加大對財富分配的調控力度。收入分配問題治理得比較好的國家的共同經驗是,對初次分配的結果進行有效調控,主要是對低收入者保障到位,對高收入者調節到位。對低收入者的保障主要是財富能力問題,因此要進一步減輕低收入者的負擔,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向他們進行轉移支付的能力。對......
中國怎麼才可以縮小貧富差距
社會越發達,貧富差距越大,縮小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