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擺脫拖延症?
大學生如何擺脫拖延症
正視自己的拖延症。
要改掉拖延症壞毛病,首先就是要正確認識到拖延症的危害,正視自己拖延行為是錯誤的。拖延症往往會讓一個人經常性的不能完成任務,耽誤時間浪費精力。而且今天的事情拖明天,明天的事情拖後天,周而復始,一直持續焦慮和緊張狀態中。不僅對工作學習不利,對身心健康也有極大的危害。從內心認為拖延症是個壞毛病,真心地想改掉它,這是客服拖延症的首要條件。如果你自身都認為這種狀態感覺還不錯,那麼你終將無法改掉拖延症的毛病,即使改掉也會再犯。
從設定目標開始做起。
把要做的事情列一個“to do list”清單,把未來一個月要做的事情都寫到清單上去。大事情項下列上步驟,每一步怎麼做,每一步要在什麼時間完成,都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要求。如果不能完成,要給自己定一個相應的懲罰措施;相反,如期完成或提前完成要給自己一個獎勵,比如吃一頓大餐啦等等的。
儘量壓縮完成任務的時間。
你要知道,其實你完全不必將一個10分鐘就可以搞定的事情拖到一個小時解決。所以,你必須要給自己一定的壓力才行。一項任務你要完成,就必須避免被打擾,儘快將問題解決。有了這種很快解決問題的經歷後你會發現這種高效率的感覺還是蠻好的。
嚴格執行清單事項。
列好清單後,嚴格按照清單上的事項一項一項完成,並且強迫自己不能超過限定的時間,超過時間要自我懲罰。這一點決不能心軟,要在不能完成任務之後給自己一個心痛的懲罰,從而敦促自己成為一個嚴格按照清單完成任務的人。
將重要工作安排在效率最高的時間。
每個人一天最高效的時間不一樣,可能有的人高效時間是在上午9點-11點,有的人高效時間在晚上。不過這些都沒有關係,正確認知自己的高效時間,把一些重要的事情安排在這段時間內完成,你會發現效率真的奇高。
與別人結伴互相監督對方。
自己單槍匹馬戰鬥可能遠不如團隊合作來的更合適。那麼找一個人,你們互相監督對方吧。互相瞭解對方的任務,用監督的方式督促對方完成任務,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完成應該做的。
為何越來越多人患上拖延症呢,怎樣擺脫拖延症
個人認為拖延症只是人們自己給自己貼的標籤罷了,惰性是人的天性,一個再怎麼勤快的人,都可能有惰性的想法,但不等於他會有惰性的行為。而惰性的想法,其實也就是所謂拖延症的苗頭。
所以拖延症其實也是人的天性,只是程度不同,有的人比較明顯,突出來的症狀,我們就把它貼標籤為拖延症。
拖延症的本質,其實是一種習慣,從理由上,一個人越擺脫一種習慣,越被習慣束縛,所以我們通常用另外一種習慣來替代壞習慣。我們無須刻意的擺脫拖延症的糾纏,我們只用勤快的行為來取代拖延的心理和行為就可以了。
怎樣克服拖延症和懶惰
一、消除干擾
關掉QQ,關掉音樂,關掉電視……將一切會影響你工作效率的東西統統關掉,全心全力地去做事情。
二、分清主次學會運用二八法則
1、分類:生活中肯定會有一些突發性和迫不及待要解決的問題。成功者花時間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緊急的事情。把所有工作分成急並重、重但不急、急但不重、不急也不重四類,依次完成。你發每封電子郵件時不一定要字斟句酌,但是呈交老闆的計劃書就要周詳細密了。
2、分解:把大任務分成小任務。
三、設定更具體的目標
如果你的計劃是“我要減肥,保持好身段”,那麼這個計劃很可能流產。但如果你的計劃是“我每週三次早上七點起床跑步”,那麼這個計劃很可能被堅持下來。所以,你不妨把任務劃分成一個個可以控制的小目標。當你的家裡看起來像一個垃圾站時,讓它立刻纖塵不染可能是一件不現實的事,但是花十五分鐘把洗手間清潔一下卻也不算太難。
四、互相監督
找些朋友一起克服這個壞習慣,比單打獨鬥容易得多。
五、不要給自己太長時間
心理專家弗瓦爾發現,花兩年時間完成論文的研究生總能給自己留一點時間放鬆、休整。那些花三年或者三年以上寫論文的人幾乎每分鐘都在蒐集資料和寫作。所以,有時候工作時間拖得越長,工作效率越低。
六、尋求專業的幫助
如果拖沓影響了你的前程,不妨去看看心理醫生,認知——行為療法可能會有效。
七、別美化壓力
不要相信像“壓力之下必有勇夫”這樣的錯誤說法。你可以列一個設定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的時間表,以避免把什麼事情都耽擱到最後一分鐘。
如何克服拖延症??
你好,首先要明確自己是否符合拖延症,當“拖延”已經影響到情緒,如出現強烈自責情緒,強烈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自我貶低,伴生出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時,才能稱之為“拖延症”。
拖延症都是後天形成的,是可以改變的,嘗試按照以下步驟來會有幫助:
1.意識到自己的拖沓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2.把拖沓的原因一條條寫出來
3.一條條克服這些原因
4.開始做事
此外,放寬心,不要對事情要求太過於完美,給自己壓力的同時就可能導致“拖延”,從今天開始就行動起來吧,祝你成功!
如何克服拖延症?我總是在學習上拖延,每次都想後天努力 10分
拖延症,實際上就是兩種情況一種是表現出慢性子,做什麼事都要慢一拍。另一種就是拖延時間,本來應該今天做的事,非要拖到明天。也就是: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等明日,萬事成蹉跎。
如何克服嚴重的拖延症
1。意識到自己的拖沓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2.把拖沓的原因一條條寫出來
3.一條條克服這些原因
4.開始做事
此外,放寬心,不要對事情要求太過於完美,給自己壓力的同時就可能導致“拖延”,從今天開始就行動起來吧,祝你成功!
怎樣用強迫症戰勝拖延症
取意”將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症總是表現在各種小事上,但日積月累,特別影響個人發展。 該詞的最初出現在在愛德華·霍爾出版於1542年的書裡。 《聖經》從希臘文翻譯為英文的過程中,拖延更多被譯成“罪過(sin)”,直到工業革命後,拖延才逐漸具有了現在的含義,被視為“以推遲的方式逃避執行任務或做決定的一種特質或行為傾向,是一種自我阻礙和功能紊亂行為”。“拖延症”正式成為病症,相關的研究開始於20世紀末。 單純的做事拖拉或是懶得去做,只能定義為“拖延”,也僅是一種壞習慣,當“拖延”已經影響到情緒,如出現強烈自責情緒,強烈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自我貶低,伴生出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時,才能稱之為“拖延症”。拖延症 - 成因拖延症的成因很多,大致可歸納為三類:特質論拖延症 研究者把拖延視為個性特質的反映,受個體盡責性、特質焦慮、懶惰、低自我效能感等個性根源影響。動機論 研究者認為期望水平、恐懼失敗、完美主義定向、自我妨礙和自律需求都會影響到個體的拖延行為。調節論 研究者將拖延視為行為自我調節的失敗,是個體不能很好地協調個性、動機、認知與情境因素的結果拖延症 - 生理 關於拖延症的生理學根源研究,目前(指2009年)大多圍繞大腦前額葉皮層的功能。這個腦區負責大腦的執行功能,比如計劃、衝動的控制和注意力,還起到過濾器的作用,降低來自其他腦區分散注意力的刺激。前額葉皮層的損傷或者低活動性,會導致過濾雜擾刺激的能力降低,進而使處理任務的組織能力變差。拖延症 - 類型拖延症 哥倫比亞大學組織心理學系的教授安吉拉將拖延區分成兩種狀態:消極拖延和積極拖延,相比之下,後者往往更喜歡在壓力下工作,這樣他們可以做出更深思熟慮的決定,並更及時地實行。弗拉里博士定義了三種基本的拖拉者:1、鼓勵型,或者說找刺激型,他們盼著最後幾分鐘忙碌帶來的快感。 2、逃避型,他們迴避失敗的恐懼,甚至害怕成功,但實際上他們非常關心別人怎麼看自己,他們更希望別人覺得他不夠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3、決心型,他們沒法下決心。不下決心就可以迴避對應對事情的拖拉。拖延症 - 表現拖延症 1、沒有自信。因為每次完成任務都達不到自己最高的能力,對自我能力的評估會越來越低。2. 我太忙。我一直拖著沒做是因為我一直很忙。3、頑固。你催我也沒有用,我準備好了自然會開始做。 4. 操控別人。他們著急也沒用,一切都要等我到了才能開始。5. 對抗壓力。因為每天壓力很大,所以要做的事情一直被拖下來。6. 受害者心態我也知道自己怎麼會這樣,別人能做的自己做不到。拖延症 - 影響拖延症1、因拖拉耽誤工作或學業;2、影響情緒,破壞團隊協作和人際關係;3、拖垮身體。 德國研究表明,慢性長期的拖延行為,暗示著潛在的心理及生理紊亂。一拖再拖,讓他們錯過了體檢、錯過了一些疾病早期治療的時機。4、拖延的人自律性不強: 這些人通常習慣晚睡,喝酒時也往往超過自己預期的酒量。同樣,他們即便決定要戒菸、運動、減肥等,也很難邁出實質性的一步。拖延症 - 對策對症解決1、完美主義型的拖延者:做事情要盡善盡美,所以不願匆忙開始。解決辦法:允許不完美的存在,每有一點進步都鼓勵自己。意識到自己不可能不犯任何錯誤,因此不必要求自己達到完美。2、容易頹廢:任務太難了,明天再做吧。明日復明日,一拖再拖。解決辦法:把任務分成比較容易的小塊,化整為零,降低任務難度;推遲自己要放棄的心態,每天儘可能多完成任務。3、自我貶低: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自己的評價越來越低,當自己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時卻認為是運氣。 解決辦法:對自己有信心,接受別人對自己工作的讚揚......
如何克服拖延症 治療拖延症的方法
克服拖延症具體做法:
1、 時刻提醒。將你工作或學習的最終期限或約會日期寫下來,可以時刻提醒自己。對於特別重要的事情,用熒光筆重點標註一下。
2、將工作或學習安排在一天當中效率最高的時候。
3、給自己設個最後期限。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那些看似不可能按時完成的任務,往往在最後一刻都能完成。
4、將工作或學習分出輕重緩急,重要的馬上就做。當一大堆工作都攤在你面前時,你就不知道該從何做起了。
5、每天早上至少完成一件你最不想做的工作或學習,其餘工作你就會在輕鬆的心態下完成。6、勞逸結合
7、將龐雜的工作或學習分成一部分一部分地去做
8、避免工作或學習被打斷。集中精力可以使你在很短的時間完成更多的工作或學習。
9、計劃不要變來變去。一旦你給自己制定了計劃,就嚴格遵循它。不要為了使計劃更完美,而中途添加新的內容。
10、當按時完成計劃時,及時進行獎勵。
拖延症1怎麼克服,實在是恨死自己了
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指的是非必要、後果有害的推遲行為。這個詞並不是一個嚴格的心理學或醫學術語,但嚴重或經常的拖延行為,常常是一些深層問題的表現。
1. 時刻提醒。將你提工作報告或論文的最終期限或約會日期寫下來,可以時刻提醒自己。對於特別重要的事情,用熒光筆重點標註一下。
2. 將工作安排在一天當中效率最高的時候。
3. 給自己設個最後期限。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那些看似不可能按時完成的任務,往往在最後一刻都能完成。
4. 將工作分出輕重緩急,重要的馬上就做。當一大堆工作都攤在你面前時,你就不知道該從何做起了。
5. 每天早上至少完成一件你最不想做的工作,其餘工作你就會在輕鬆的心態下完成。
6. 勞逸結合
7. 將龐雜的工作分成一部分一部分地去做
8. 避免工作被打斷。集中精力可以使你在很短的時間完成更多的工作。
9. 計劃不要變來變去。一旦你給自己制定了計劃,就嚴格遵循它。不要為了使計劃更完美,而中途添加新的內容。
10. 當你按時完成工作時,給自己一個獎勵。
拖延現象(拖延症)的成因有哪些?如何應對?
生理因素:
對於一部分人而言,拖延和他們的抑鬱傾向和注意力缺陷症(ADD/ADHD)有關。建議懷疑自己有這類問題的人到靠譜的心理診所/醫院精神科就醫。明確診斷,對症下藥。
拖延還經常被和缺乏自控力聯繫起來。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自控力和人的前額皮質有關。略去那些複雜的科學理論和心理學實驗,幾個需要了解的要點是:意志力本身是一種有限的資源(在某些事上消耗後,會影響在其他事情上的意志力),但可以經由鍛鍊而提高“容量”;充足的能量會讓前額皮質更好地發揮作用。為了控制拖延,需要保證精力,保證營養,把容易拖的事情安排在精力充沛的時段,開始工作之前先補充糖分。平時最好有充足的睡眠(平均>7小時)和日常鍛鍊(每天三十分鐘,每週四次以上)。
冥想也是一個可以從生理上改善意志力,集中注意力的辦法。每天練習冥想相當於精神上的鍛鍊。最簡單的冥想就是在一個無干擾的環境中閉目靜坐,放慢呼吸速度,不去刻意思考。時間可以從5分鐘到20分鐘。關於冥想深入進去有許多學問,在這裡不探討。
心理原因:
拖延的心理因素在很多人身上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 童年時期接觸什麼樣的認知並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因此不應把拖延症完全看作是自己的錯。但是,認清源頭的首要目的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為了挖掘那些埋藏得很深,過去很少質疑的錯誤認知。如“自責內疚可以促使自己行動”,事實上很多時候自責內疚反而增大壓力,使拖延狀態惡化。如“如果再拖我就完蛋了”,事實上事情不是非黑即白,非成功即失敗。一個人在某些領域的“失敗”並不能否定整個人的價值。
如果略去“童年血淚史”,僅僅看拖延症當下的表現,可以把拖延的心理成因歸納為:低期望(即缺乏自信)、低價值感(即認為要做的事意義不大)、高衝動(即追求即時的滿足和回報)。(據《拖延心理學2》)。
我曾在一個以戰拖為主題的QQ群內進行調查(一套書上的自測題), 絕大多數成員都屬於衝動型拖延,很可能和天生特質(進化心理學中的“獵人”?)和成長道路上的各種反饋有關。但是與他們進一步的接觸發現,拖延者低期望和低價值感可能已經根深蒂固 ,以至於其本人都沒意識到自己“低”得不正常。或者平常並沒體會到低期望和低價值感,但在拖延的時候這兩種特徵就凸顯出來,讓人無法爬出拖延的泥潭。尋找應對方法的時候,要注意這些盲區。
“完美主義拖延”也可以納入這個體系——想要把事情做完美,準備工作做完美,其實是認為“不完美即失敗”(低價值感)、“不完美就說明我不夠優秀”(低期望),不屑於一開始的試錯(低價值感),不願面對未知的失敗可能(高衝動)。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拖延者需要長期的自我反省和認知調整。以上這些易釀成拖延的下意識心理活動,需要及時被發現和糾正。最有效果的,可能是“找到自己真心想做的事”。然後通過不斷地取得小的進步來增加自信。至少,為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增添意義,及時肯定自己的努力(哪怕僅僅是發現自己的前期努力是無用功)。還有一個技巧是把任務“遊戲化”,給予自己及時的獎勵(獎勵內容最好是可控的,比如一頓美餐;不要成為另一個消磨時間的黑洞),把“高衝動”這個缺陷轉化成動力來源。(更詳細的方法,可以參考Self-Discipline in 10 Days)
外界因素既有直接的誘因,他人的影響,也有宏觀的社會因素。
直接誘因包括任務的性質本身,典型的如科學研究、論文,回報遙遠,不確定性大。可以採用“番茄工作法”把任務化成可掌控的小塊來處理。也包括周圍環境的誘惑,如手機上網等。可以採取一些技巧加以控制(學會時間管理方法、限制上網、或者乾脆轉換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