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精神的實質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1-21

浙商精神是什麼? 5分

勤奮務實的創業精神、勇於開拓的開放精神、敢於自我糾正的包容精神、捕捉市場優勢的思變精神和恪守承諾的誠信精神

什麼叫浙商理念?

1、全民經商

浙江也有許多窮地方,但卻沒有浙江人出來打工的,凡是出來做事的,無論規模大小,總是要做老闆。一個村莊一個村莊的人出來,大家都租門面開店,等有一定資本後做大生意或者開廠。因為給人打工,永遠只能掙到工錢,沒有前途。往往十三四歲的孩子,就出來打天下了。所以浙江人不重教育。

2、團結合作

浙江的產品鏈很完整,浙商的分工協作很好。所以像打火機一樣的產品,溫州可以做到幾分錢一個,就得益於產品的流水線作業。

經常有故事講:三個互不相識的浙江人坐火車,其中一個說有個很好的項目,自己手上錢不夠,等下車的時候,三個人已經談好了出資比例,馬上可以合作了。可見浙江人的信譽和對別人的信任度。

浙江的商會一直很有勢力,也是緣於合作,繼而監控市場。這幾年浙商抱團炒房、炒棉花、購飛機等等,各地對浙商又敬又怕。

3、吃苦精神

相比蘇南人,浙江人還要肯吃苦得多,他們幾乎都是白手起家,前店後廠的模式開始發展,起早摸黑是慣常了的。朋友所在縣城有一個賣眼鏡的浙江人,開始時背個包四處兜售(這種人馬路上經常能看見),沒過幾年就開了四家連鎖店,控制了當地的眼鏡市場。當然浙江人的排場也大,各地展銷會上,租當地最豪華的汽車,住當地最星級的賓館的,都是浙商,這是生意,並非享受。

4、低價策略

浙商的產品價格,往往比市場上的便宜得多,比競爭者的成本還要低。一則是在供貨上想主意,團購、二手原料,加上集中的產品鏈(物流成本低);二則是價格策略,低價供貨,撐大市場盤子,然後薄利,批量供貨,這一招所向披靡,無往不勝。

浙商精神體現出民族精神的哪些內容,對浙商發展壯大有何積極作用

新時期的“浙商精神”:善學習、勇創新、守誠信、重擔當。

民族精神中,愛國主義為核心,愛好和平,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相承接與傳承,是豐富也是發展。

對浙商發展壯大,起著凝聚人心,激勵奮鬥與拼搏的精神動力、精神支撐和紐帶作用。

浙商的社會啟示

1、務實求生存,創新謀發展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根源,使浙商生存困難,發展更是難上加難。以義烏為例。義烏的“貨郎擔”作為農民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有著強烈的求生慾望和求利動機。但是,義烏的“貨郎擔”不是一般的商人,其求利本性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惡劣的農業生產條件下求生存的一種方式。當然這也成了今天義烏商業文化的淵源。務實的創業精神使浙商生存下來,強烈的創新意識使浙商發展起來。自主創新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企業長遠發展的根本動力和必然的途徑。創新是永恆的話題,更是企業發展不懈的動力。小企業靠創新長大,大企業靠創新做強。創新是重要的,但創新的風險是巨大的。在這個道路上,充滿著非常多的困難和曲折,但不乏智慧和創新精神的浙江商人緊跟潮流,通過創新來學習,通過創新創造新增長。2、浙商精神是永恆的浙商精神就是:勤奮務實的創業精神、勇於開拓的開放精神、敢於自我糾正的包容精神、捕捉市場優勢的思變精神和恪守承諾的誠信精神。人們難以想象,浙江桐鄉不出羊毛,卻有全國最大的羊毛衫市場;浙江餘姚不產塑料,卻有全國最大的塑料市場;浙江海寧不產皮革,卻有全國最大的皮革市場;浙江嘉善沒有森林,卻有全國最大的木業加工市場。浙江人正是憑著這種“四千精神”,在千錘百煉中“無中生有”,闖出了一片創業模式的新天地,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輝煌成就,也使浙江人自己獲得了“東方猶太人”的美譽。浙商身上折射出一種精神,“四千精神”是浙商精神的形象體現。她激勵著浙江人去創業,去創新。浙商精神激勵浙商去不斷創新創業模式,推動和促進了浙江乃至國內外區域文化的豐富發展和區域經濟的繁榮興旺。3、浙商文化內涵豐富,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如果說,一個由英特爾引發的改變已發生在社會中,那麼,由浙商文化引發的創業創新能量正在影響和改變著區域文化。浙商的文化模式在區域文化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浙商文化並不是單純的浙商創業歷程的總和,浙商文化超過了浙商創業歷程的總和,在其文化模式的組合中,蘊含著浙商文化元素中並不具有的特質,其行為範式也蘊含著裂變的能量,它好比火藥不僅僅是硫磺、木炭、硝石的總和一樣。別人還在猶豫,他們已經在行動,這就是浙商,一步領先,步步領先。浙商文化是浙商在創業創新活動中特有的心靈歷程、團隊意識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法律制度和組織結構,是浙商智慧的結晶,是浙商人格力量的昇華。4、浙商文化已經成為區域文化軟實力的支柱之一強烈的品牌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是浙商的創業核心。在創立品牌過程中,創牌意識是基礎,自主創新是關鍵,人才培養是根本。浙商已經悟出其中的奧妙。浙商的努力,推動和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繁榮和發展,推動和促進了區域教育、體育、旅遊、電視、娛樂、經貿信息等文化教育產業和慈善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大大提升了區域文化軟實力,促進了經濟和文化良性互動和一體化建設。5、政府支持是浙商創業創新的武器浙江各級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關心,是浙商成長的外在動力。政府為浙商構築了一個施展身手的平臺,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浙商群體是一支生機勃勃的優秀企業家隊伍,既然能夠在如此艱辛的歷變中取得成功,相信浙商也一定能夠牢牢抓住創新這個創業使命的核心,在國際舞臺上進一步展現浙商的雄姿,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浙江精神的文化底蘊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浙江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來的奮鬥發展中孕育出來的寶貴財富,世代傳衍,歷久彌新,始終激勵著浙江人民勵精圖治,開拓創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新時期新階段,我們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與時俱進地豐富發展浙江精神,進一步激發浙江人民的創造熱情,開闢更加和諧美好的未來。 滄海變桑田七千年探索求真務實之路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滕復將記者帶入了這樣一幅歷史畫面:大約在7000年前,大海對浙江的最後一次入侵達到最高峰,浙江沿海平原的絕大部分區域成為一片汪洋。很難想象,浙江先民是以怎樣的意志,在這惡劣的生存環境中創造“滄海桑田”的奇蹟,在一片鹽鹼的灘塗和沼澤窪地上,逐漸開闢出可耕種的水田,開墾出富饒的平原。河姆渡等地的考古發掘表明,當時的越民族已經能夠建造木結構房屋,在地勢高燥處定居,並將生產方式由漁獵轉為稻作農業。“長期身處逆境的奮鬥經歷,讓‘古浙江人’形成了獨特的思想和品格。”滕復說,具有7000年悠久歷史的浙江文化,深刻地展現了浙江人民獨有的生命品質、價值觀念和人文風采,其中,“求真、務實”是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中最重要和最有個性的部分。由於浙江先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生存問題,他們必須吃苦耐勞、務實開拓,才能贏得生的希望。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何俊指出,求真務實、強調主體自覺的理性思維,不僅體現在浙江先民的生產實踐中,而且集中反映在浙江學者的學術成就中。早在東漢,王充就對當時散佈虛妄迷信的讖緯之學、虛論惑眾的經學之風,給予了嚴厲的批判。他提出“疾虛妄”、“重效驗”,主張認識必須以事實為對象,同時以效驗來證明,做到“訂其真偽,辯其虛實”,使主觀認識與客觀事實相符合。南宋時,浙中金華成了全國的學術中心。幾次大的移民潮帶來了大量的外來文化和思想,但浙江學者不迷信權威和經典,總是結合生活現實提出自己的觀點,宏揚“求真、獨立”的科學精神。永嘉學派代表人物葉適曾說:“物之所在,道則在焉。”他指出,必須從具體事物中總結出規律和原則來。永康學派同樣強調學術的目的在於經世致用,需要總結歷史經驗,探討有關國計民生的實用之學。其代表人物陳亮就主張從實踐的結果看待是非,判定能否,“人才以用而見其能夠,安坐而能者,不足恃也;兵食以用而見其盈虛,安坐而盈者,不足恃也。”明代,王陽明創立陽明心學,鼓勵人們擺脫理學的束縛和教條的矇昧性,主張知行合一,對主體精神和人的自我意識大加肯定,再次彰顯了浙江精神中務實、自覺的理性。此後,黃宗羲以其樸素科學性和民主性的思想,成為明清之際思想解放的最重要代表。近代龔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籲,馬一浮“默然不語,其聲如雷”的諍言,都可以看出浙江學人一以貫之的“求真務實”的文化基因。“高帆斜掛夕陽色,忽櫓不聞人語聲。”南宋詩人陸游用詩歌記錄了古代浙江人的實幹精神,只見“忽櫓”,“不聞人語”,正是反對空言說教、注重社會實踐的生動體現。“低調行事,講求實效”,源自先人不斷的積累和申發,卻讓浙江人世代受益。兼容與並蓄以開放心態應對創新挑戰何俊在訪談中指出,浙江歷史文化的發展既是浙江人在獨特的地理環境、生產生活方式下的傳承與豐富,也是一個不斷接受外來文化影響的過程。面對中原文化的強勢影響,浙江人必須在開放的過程中學會與強者共舞,因此,自主創新曆來是浙江文化界的一個重要命題。滕復也認為,浙江精神中融入了大量中原文化的因子,但同時又保持浙江文化固有的特色,呈現“兼容幷蓄”的特色。他告訴記者,浙江精神的開放性,不僅表現在“引進來”,更明顯地表現在“走出去”。由於生存環境......

浙商精神對於我們大學生有何啟示?

叉你媽的小包

怎樣發揚與傳承浙商精神

要有開放心態、合作精神、創新意識、誠信務實等人文精神。

淺談浙商文化

源遠流長的浙江文化滋養著浙江商人,造就了浙江經濟奇蹟,培育了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形成了“義利兼顧”的精神遺產,產生了一批著名的浙商群體。改革開放的陽光雨露,全面激活了浙商的“文化基因”,憑藉著“走遍千山萬水,講遍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以勇氣、智慧、汗水和擔當,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傳奇的“浙江模式”、“浙江經驗”和“浙江現象”,也孕育和造就了“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勇於創新、講求實效”的浙江精神。浙江文化是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根系和動力。

當前,世界經濟風雲變幻,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如何發揮先發優勢,鑄就企業靈魂,提升競爭實力,實現浙江經濟的持續發展,成為當代浙商們新的歷史考驗。藉此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博覽會舉行新聞發佈會之際,由浙商文化促進會發起提議,向社會各界表達我們浙商的文化宣言:

在文化的時代,需要有文化的企業家。當代浙商在傳承傳統浙商吃苦耐勞、敢於開拓等精神的同時,必須要擯棄“草根”,提升素質,充實靈魂,增加學養,增強文化自覺,努力將自身造就成為負有歷史使命感,能夠運用辯證思想能力,站在戰略全局高度把握企業管理規律的經營家,成為誠信經營,胸懷大志,勇擔責任的開拓者,成為有文化、有知識,勇於競爭和善於競爭,具有開拓創新的意識和能力現代儒商。

思想、文化的力量,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發展的進程,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更能左右一個企業的發展前景。在現代經濟中,經濟與文化越來越融為一體。浙江文化所具有重和諧、尚兼容、謀創新、求實效的特點,越來越多地溶入浙江企業的精神中,形成了以創新為發展動力、以科技文化和人才為重要生產要素的文化經濟,成為企業高速發展的動力。當代浙商更要善於探本溯源、取精用弘,把文化的“精氣神”融匯於企業發展的各個發展環節之中,與時俱進求創新,開拓進取謀發展,推動企業不斷實現新的跨越。

文化,不僅是國家騰飛的軟實力,也是科學發展的硬支撐。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到來,文化越來越多地滲透到商品和管理的構成要素中,成為生產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的創新性強,附加值高,品牌效應顯著,競爭優勢明顯,開拓和佔領市場的能力強,滲透力大,具有很強的擴張能力和持續發展力。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浙江經濟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浙江製造進入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要以文化為驅動力,為浙商企業注入永葆生機活力、始終與時俱進的文化因子,為浙江產品增添文化附加駭,形成可持續發展和持續創造財富的能力,再創新奇蹟,再築新輝煌。

當前,文化產業正以其含金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小以及可持續發展性強的特點和優勢,成為真正的朝陽產業和低炭產業。文化產業具有“反經濟週期”增長的規律,因而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國家已經頒佈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這是擺在浙商面前的又一次發展機遇。富有遠見而睿智的浙商們,應當乘勢而上,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進軍文化產業,推動轉型升級,培育新型業態,佔領市場的制高點。以先進文化鑄就靈魂的當代浙商們,一定能切實擔當起文化浙商的社會責任,以我們的付出和豐富的文化產品,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浙商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浙江商人素有東方“猶太人”之稱,他們的發展歷程總是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脈絡而起起伏伏。

啟示一:政策牽一髮 浙商動全身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內經濟的蓬勃發展,浙江民間資本已遍佈全國各地,投資的衝動卻從來沒有被過多壓抑,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拓展疆域的步伐。一大批富有開拓精神的浙江商人以他們不懈的努力,跳出浙江,在異地他鄉又建設了一個與2005年浙江GDP規模(13365億元)相當的“浙江”。

追尋浙江商人創業的足跡,仔細分析浙江民資投資流向可以發現,浙資外投的地域分佈並不僅侷限於鄰近的省市,從最初的珠江三角洲到長江三角洲及至西北大開發區域,再到現在的東北地區,這一次又一次創業“陣地”的轉換,揭示了這樣一個規律,資本的追利性,讓浙江商人總是在追尋國家政策而佈局事業的拓展。正如此次來開發區考察的遼寧省浙江商會會長曾昌飈所說:“當前,隨著中國經濟的深入發展,經濟發展的鋒值已相繼由珠江三角、長江三角,轉移至東北老工業基地。其中,東北三省鋒值的中心則是環渤海經濟圈,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五點一線’。營口開發區地處渤海灣畔,處於‘五點一線’的重要節點,在這個重要節點之上,企業既享受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還可享受遼寧省‘五點一線’的優惠政策,二者的疊加讓營口開發區的政策優勢更加優越。要知道,我們浙商對政策有著超乎尋常的敏感性,總是圍繞國家的政策佈局自己的事業。”

好一個“對政策的敏感性”!其實,能嗅出政策的變動趨勢不僅體現出了浙江老闆們的靈活,近百名會員“組團”到開發區考察的事實更證明了開發區優越的政策優勢,這種政策優勢賦予了開發區無限的商機與活力,提升了開發區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的位次。同時,也正是這種政策優勢造就了開發區的“天時”之勢,讓開發區在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進入浙商的視線。初次踏上開發區這片熱土的台州商人陳能文坦言,沒有雙層政策優勢,就沒有他的此行。

啟示二:開發區具備了浙商需要的資本承接力

一個是經濟資本雄厚的團隊,一個是商機無限的國家級開發區,這種差異與互補讓浙商與開發區在碰撞中彼此吸引。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末就有一些浙江人到開發區來投資開店,但真正意義上的投資還是2003年的事。隨著中國北方五金商貿城的落戶,開發區與浙商在市場規律這隻“無形的手”的牽引下,開始了彼此間深層面上的合作。事實就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五金商貿城的成功運作顯示了浙商投資的前瞻性,百名浙商“組團”來訪,充分說明了開發區在主觀條件上已具備浙商們需要的資本承接力。這種承接力直接體現在投資環境的不斷成熟。

——勢頭強勁的發展態勢。營口開發區是一個具有優越投資環境和發展空間的地區,擁有位居全國港口前十位的營口港以及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大型現代化鋼鐵廠——鞍鋼新廠。目前,這兩大發展優勢正在轉變成地區大發展、快發展的強勁支撐,促進了開發區招商引資工作向縱深發展,為開發區帶來更多的人流、物流、資金流,拉動了地區經濟的發展。截至4月30日,全區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64602萬元,同比增長61.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7738萬元,同比增長97.6%,為全年計劃的54.9%,提前2個月實現了任務過半。

——投資興業的優勢平臺。開發區的決策者們確立了環境就是生產力的新理念,積極打造投資興業的優勢平臺。268平方公里現代化城市框架初具規模,產業佈局合理,居住環境優美,大手筆規劃建設的臨港工業區和濱海工業區基本實現七通一平。難怪許多浙商,一踏上開發區的土地,就一連說出“三個沒想到”:沒想到路這麼寬,沒想到城這麼綠,沒想到人氣這麼旺。

——“重商、親商”氛圍濃厚。近年來......

相關問題答案
浙商精神的實質是什麼?
長征精神的實質是什麼?
工匠精神的實質是什麼?
分封制的實質是什麼?
塑性變形的實質是什麼?
匠人精神的意思是什麼?
通貨膨脹的實質是什麼?
工匠精神的含義是什麼?
薪酬的實質是什麼?
概括心理的實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