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飛來峰中不畏的意思?
登飛來峰這首詩中不畏是什麼意思只緣是什麼意思
不畏是不害怕的意思,只緣是隻因為的意思。
登飛來峰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飛來山 一作:飛來峰)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只緣 一作:自緣)
譯文
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雲的塔,
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升起。
不怕層層浮雲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
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
註釋
(1)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中華書局1959年版)。飛來峰:即浙江紹興城外的寶林山。唐宋時其上有應天塔,俗稱塔山。古代傳說此山自琅琊郡東武縣(今山東諸城)飛來,故名。
(2)千尋:極言塔高。古以八尺為一尋,形容高聳。
(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句意。
(4)浮雲:暗喻奸佞的小人。漢陸賈《新語》:“邪臣蔽賢,猶浮雲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5)緣 :因為。
(6)眼:視線。
(7)塔:鐵塔。
(8)最高層:最高處。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決策層。
〔9〕雞鳴見日升:雞鳴時可以望見太陽升起。
登飛來峰中不畏、聞、眼、最高層各是什麼意思
登飛來峰
《登飛來峰》
作者:王安石【宋代】賞析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翻譯:
不怕會有浮雲遮住了遠望的視線,
只因為人已經站在山的最高峰。
鑑賞:
轉句“不畏”二字作峻語,氣勢奪人。”浮雲遮望眼”,用典。據吳小如教授考證,西漢人常把浮雲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語·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還有一首《讀史有感》的七律,頷聯雲:“當時黯暗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欲成就大事業,最可怕者莫甚於“浮雲遮目”、“末俗亂真”,而王安石以後推行新法,恰敗於此。詩人良苦用心,於此詩已見端倪。
結句用“身在最高層”拔高詩境,有高瞻遠矚的氣概。轉、結二句,絕妙情語,亦千古名句;作者點睛之筆,正在結語。若就情境說,語序應是“因為身在最高層,所以不畏浮雲遮目”,但作者卻倒過來,先說果,後說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說明詩眼的轉換。這雖是作詩的常法,亦見出作者構思的精深。
王安石的詩《登飛來峰》中詩句:不畏浮雲遮望眼,中的不畏是什麼意思
不怕的意思,不怕浮雲遮住我的眼。望採納!
登飛來峰的意思是什麼
登飛來峰
(宋) 王安石
飛來山上 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
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雲的塔, 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升起。
不怕層層浮雲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
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
登飛來峰 中的聞說、鳴、日升、畏、遮、身是什麼意思?
登飛來峰
王安石 宋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人(現為撫州東鄉縣上池裡洋村),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特強,從小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曆二年(1042)登楊鎮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諡文。
【譯文】
飛來峰上聳立著極高的寶塔,
我聽說雞叫時可以看見太陽升起。
不怕會有浮雲遮住了遠望的視線,
只因為人已經站在山的最高峰。
【註釋】
全詩解釋:
【飛來峰】杭州西湖靈隱寺前靈鷲峰。傳說東晉時印度高僧慧理以為它象天竺國的靈鷲山,並說“不知何時飛來”,故而得名。
【千尋】古以八尺為一尋,形容高。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句意。
【浮雲】浮雲:暗喻奸佞的小人。漢陸賈《新語》:“邪臣蔽賢,猶浮雲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 緣 】因為。
【最高層】:比喻自己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有強的實力 .
聞說、鳴、日升、畏、遮、身是什麼意思?
聞說:我聽說.
鳴:(雞)叫時
日升:太陽升起
畏:(不)怕(會有浮雲遮住了遠望的視線)
遮:遮住
身:(只因為人已經站在山的最高峰)形象的說法,是指自己!!!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143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