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叫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1-27

五十知天命到底是什麼意思? 10分

50就臨終了?知天命,亦稱作知天命之年,知天命的意思是懂得天命,多指學有龔成。今用知天命或知天命之年指人到了五十歲的年齡。

語出自《論語·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矩。”

上文可譯作:孔子說,我十五歲時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學有所成);四十歲時遇到事就不會迷惑;五十歲時懂得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清楚理解聽到的話);到了七十歲能達到順著心願做事,而不會超越社會所認同的規矩.

五十歲叫什麼

50歲稱“知天命”20歲稱“弱冠(不是加冠)”;30歲稱“而立”;40歲稱“不惑”;50歲稱“知天命”;60歲稱“花甲”或“花甲子”;70歲稱“古稀”77歲稱“喜壽”,80歲90歲稱“耄耋”;88歲稱“米壽”,99歲稱“白壽”;100歲稱“期頤”。

五十歲的稱謂是什麼

1.襁褓

“襁褓”本意是嬰兒的被子。如《論語·子路》:“則四方之民襁褓負其子而至矣。”後來以此來借指未滿週歲的嬰兒。

2.孩提

指2~3歲的兒童。《孟子·盡心上》:“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注:“孩提,二三歲之間,在襁褓知孩笑,孩提抱者也。”

3.齒齔

又稱為齠齔(tíao chèn),指兒童換牙。

4.總角、垂髫

指幼年兒童。“這院門上也有四五個才總角的小廝,都垂手侍立。”(《林黛玉進賈府》)

5.豆蔻年華

指女子十三歲,杜牧《贈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6.笄(jī)

指女子十五歲,笄,女子成年之禮猶冠男也。《禮記》:“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7.冠、加冠

弱冠。指男子二十歲。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論語·先進》)

“即加冠,益慕聖賢之道。”(《送東陽馬生序》)

8.而立之年

三十歲。《論語》:“三十而立。”

9.不惑之年

四十歲。《論語》:“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10.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

五十歲。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論語》)

11.花甲、平頭甲子

六十歲。天干地支順次組合為六十個紀序名號,自甲子到癸亥,錯綜參互相配,故稱花甲子或花甲。《唐事紀事》“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

12.耆(qí)

六十歲。《禮記·曲禮上》:“六十曰耆。”《荀子·致士》:“耆艾而信,可以為師。”

13.古稀

七十歲。“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對聯所寫年齡為141歲)。杜甫有詩句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二十古來稀。”於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別稱。

14.耋(dié)

七十至八十歲。《左傳·僖公九年》:“以伯擺動耋老,加勞。”

15.耄(mào)

八十至九十歲。《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

16.鮐背或凍梨

九十歲。鮐是一種魚,背上的斑紋如同老人褶皺的皮膚。又人到暮年,皮膚上生出老年斑如凍梨之皮,故又稱“凍梨”。

17.期(jī)

頤 一百歲。

五十歲雅稱是什麼

襁褓 未滿週歲的嬰兒

孩提 2—3歲的兒童

垂髫 幼年(又叫總角)

豆蔻 女子13歲

及笄 女子15歲

加冠 男子20歲(又叫弱冠)

而立之年 30歲

不惑之年 40歲

知命之年 50歲

花甲之年 60歲

古稀之年 70歲

耄耋之年 80,90 歲

期頤之年 100歲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六十叫花甲,那五十叫什麼?(除了只天命,半百)

襁褓:不滿週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

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髮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志學:十五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弱冠: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天命:五十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後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干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八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八、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元人陳浩解釋說:“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曰頤。”)

看圖猜成語 五十,是什麼

看圖猜成語 五十——謎底:一五一十。

一五一十

yī wǔ yī shí

【解釋】五、十:計數單位。五個十個地將數目點清。比喻敘述從頭到尾,源源本本,沒有遺漏。也形容查點數目。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五回:“這婦人聽了這話,也不回言,卻踅過來,一五一十,都對王婆和西門慶說了。”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用來指代從頭至尾的具體情況;使語言簡潔明瞭。一般作狀語、補語。

【近義詞】原原本本、一清二楚、滴水不漏

【反義詞】含糊不清、一塌糊塗、有頭無尾、有始無終

【例句】他氣喘吁吁地把發生的事情~地對大家講了一遍。

古人五十歲叫什麼之年?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琺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五十打一成語是什麼

知命之年_金山詞霸

【拼 音】:zhī mìng zhī nián

【解 釋】: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出 處】:先秦·孔子《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五十知天命六十是什麼?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

"逾弱冠"——就是超過弱冠之年,換句話說就是二十出頭了。

"近而立"——就是接近而立之年,快要到三十歲了人在三十歲時就應該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歲就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疑惑的了。(有一種沒有選擇和後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歲就不得不認命了,已經無法抗拒了。

六十花甲——六十在陰曆來算,已經天支地幹一個輪迴了,要認老了。

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經是糟老頭了,人生快到頭了。耄耋:八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

相關問題答案
五十叫什麼?
十四歲十五歲叫什麼?
男人五十是什麼?
謝文東有第五季叫什麼?
十五分鐘叫什麼?
車標是個五角星叫什麼?
五十不惑二十是什麼?
打五張牌的叫什麼?
十一月五行屬什麼?
十八羅漢都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