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術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10-01

中國印刷術都有哪些

隋唐——雕版印刷術;北宋(畢昇)——活字印錠術;元(王楨)——轉輪排字盤;現代 (王選)——激光照排印刷。

印刷術有幾種

我國古代有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術,現代按印版形式分類: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柔性版印刷、絲網印刷;

按印刷原理分類:有壓印刷、無壓印刷、熱轉印、全息照相印刷、其他

印刷的種類都有哪幾種?

通常可分為凸版 、凹版 、平版、孔版印刷 4大類。凸版印刷所用印版的圖文部分隆起,其中又包括雕版、活字版、鉛版、銅鋅版、感光樹脂版及柔性版印刷等。由於柔性版印刷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較大的發展,其印機結構及印刷基材與一般凸印又有所不同,故有的國家把柔性版印刷作為一個獨立的印刷種類。凹版印刷印版的圖文部分凹下,又分為雕刻凹印、照相凹印和電子刻版凹印 3類。平版印刷印版的圖文部分與非圖文部分基本處於同一平面,通常即指膠印,但實際上石印 (已基本淘汰 )及珂版印刷(作為獨特工藝保存)也均屬平印範疇。孔版印刷主要是絲網印刷,即以絲網製成圖文部分能透過油墨而非圖文部分不透油墨的印版進行印刷。謄寫版油印也屬孔版印刷。

依印刷程序,上述 4種印刷方式又有直接印刷與間接印刷的不同。版面油墨先轉移到橡皮布滾筒,再由橡皮布滾筒將圖文轉印到紙張上的膠印是間接印刷,其餘各種印刷方式(包括平印中的石印)都是直接印刷。直接印刷版的圖文為反像,間接印刷版的圖文為正像。

上述各種印刷方式雖版材與印刷工藝不同,但印刷時,都是紙張(或其他承印物)與印版相接觸,並施加一定的壓力,屬接觸壓印式印刷。隨著電腦技術與設備的發展,有激光印字及噴墨印刷術等出現,此類新方法在印刷時並無壓印動作,被稱為非接觸式或無壓印刷。

印刷術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1、雕版印刷的起源時間在公元590~640年之間,也就是隋朝至唐初。唐初已有印刷品出土。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雕版印刷唐代尚未盛行。五代時期開始印製大部儒家書籍馮道始印“五經”。以後,經典皆為版刻本。

2、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畢昇用膠泥制字,做成活字印刷術

常用的印刷材料有哪些

印刷的種類與特性 印刷方法有多種,方法不同,操作也不同,印成的效果亦各異。傳統使用的印刷方法主要可分為:凸版、 平版、凹版及孔版印刷四大類。 凸版印刷(Relief Printing) 凡是印刷面是突出的,而非印紋部分是凹下的,稱之為凸版印刷,凸版印刷包括有活版與橡膠版兩種。 活版印刷(Letter press) 活版印刷乃由早期膠泥活字而木刻活字及鉛鑄活字發展而成,延至近代大多數是以鉛字排版為主,同時 這種印刷方法,因為是由印版直接印在紙上的,所以是屬於直接印刷的一種。 凸版印刷所用的印版,除了文字部分使用鉛字排版外,其他如特殊字體或圖案、圖片之類,則使用照相制 版方法,製成鋅版(俗稱電版),而近期更發展至尼龍膠版,改良網點印刷效果。 一般活版印刷的版是平的,但有一些情況下,需將平的印刷版複製成曲形的鉛版,這可裝上捲筒式輪轉 凸印機上,以供大量的印刷,如報紙等。 除了印製圖片文字外,活版印刷在加上一些配件,還可以印製凹凸印面的文字圖案,可以割切印面(俗 稱啤樣)和印製為撕開紙張用的針孔線及加印自動轉位的數碼字等。 橡膠版印刷(Flexgraphy) 橡膠版印刷和活版印刷相似,不同的是印版是一塊軟膠,有如蓋圖章用的像膠。所用的油墨和凹版印刷 相似,揮發性高而稀薄,用以印刷膠紙及膠袋。 製版的方法分為三個步驟:一、先把圖文製成活版用的電版。二、用以電木相似的硬膠加熱壓在上述的 電版上,印刷硬塊的印版陰模。三、同樣再在這個陰模上以另一種軟膠加熱壓在陰模上,製得和第一步驟 中與原來電版相同的膠印版。 各類膠紙,如玻璃紙(Cellephane)、P、V、C膠、聚合脂膠紙(Polyester)、醋酸纖維紙(Acetate)等, 表面無吸收與滲透油墨性能的物料都可以在上面施印。適用於印膠袋、手抽、大小塑膠包裝。但這種印刷 方法印微細的點、線都不及柯式及活版印刷,所以圖片要注意強調大效果。 平版印刷(Planography) 平版印刷基本原理 平版印刷是由早期石版印刷而發展命名的,早期石版印刷其版材使用石塊磨平後應用,之後改良為金屬 鋅版或鋁版為版材,但其原理是不變的。 凡是印刷部份與非印刷部分均沒有高低之差別,亦即是平面的,利用水油不相混合原理使印紋部分保持 一層富有油脂的油膜,而非印紋部分上的版面則可以吸收適當的水分,設想在版面上油墨之後,印紋部分 便排斥水分而吸收了油墨,而非印紋部分則吸收水分而形成抗墨作用,利用此種方法印刷的方法,就稱為 “平版印刷”。 平版印刷由早期石印發展之後,因其製版及印刷有其獨特的個性,同時在工作上亦極為簡單,且成本低 廉,故在近代被專家們不斷的研究與改進,而成為現今印刷上使用最多的方法。 平版印刷方式 平版印刷方式是由早期石版印刷轉印方式發展而來,而描繪於轉寫紙上再落在版上成為反紋,然後印刷 於紙面上為正紋。由於此種方法在印刷時所承受的壓力,使本來就是平面版的平版(即印紋部分與非印紋 部分均是平面的),承受了壓力之後,使得佔在版面上之油墨為之擴散膨脹,而產生畫線不良現象,因此 後來才改良稱為〖柯式印刷法〗(offset Printing)其印刷方式是將版面製成正紋,印刷時被轉印在橡皮 筒上為反紋,再由反紋印到紙上為正紋,這樣就可以改進印刷壓力的彈性。 早期的平版印刷為平版平壓型,到後來發......

印刷分為哪幾種?有何區別?

平版印刷:膠印;凸版印刷:樹脂版凸印、鉛印、柔性版印刷、橡膠版印刷等;凹版印刷:照相凹版印刷、雕刻凹版印刷;孔版印刷:蠟紙油印、熱敏蠟紙網版印刷(一體化速印機)、絲網版印刷;移印方式:水轉印、熱轉印等;數碼印刷:彩色激光、噴墨等 我知道的就這麼點。

哪種經濟需要看具體印什麼圖案,精度如何,印在哪,多大量

書包上的絲網可以印,熱轉印也可。

分色是把顏色分為印刷三原色和黑色CMYK,分色很簡單,使用相關軟件即可。比如coreldraw 現在比較普遍的是膠印,應用在紙張上的。

書包上的應該是絲網印。

至於菲林分色的話,一般的印刷都是分為4種顏色,紅黃品黑。CMYK

基本上所有的顏色都是用這4種顏色組成的,印刷的版也是分成4塊。

除了活板印刷,還有什麼印刷術?最好有三個。急用!!!!!!!!!!!

雕版印刷、軟版印刷、孔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凸版印刷

印刷術是誰發明的?

印刷術起源於中國,發源於中國人獨有的印章文化,它是由拓石和蓋印兩種方法逐步發展而合成的,是經過很長時間,積累了許多人的經驗而成的,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現存最早文獻和最早的中國雕版印刷實物是在公元600年,即唐朝初期。

西元7世紀,唐朝初期出現雕版印刷。

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9),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

1241年至1250年楊古為忽必烈的謀士姚樞用活字版印刷朱熹《小學》、《近思錄》和呂祖謙的《經史論集》等書散佈四方。

元代科學家王禎(1260-1330)發明木活字版(亦有人支持宋代就有木要活字本,而且提出了幾種版本加以證明。其中常被人們提到的是被稱為宋本活字本的《毛詩》。由於該書的《唐風·山有樞》篇內的一版中“自”字橫排著,完全可以證明是活字版。

中國金屬活字的早期記載,於元代科學家王禎(1260-1330)在《造活字印書法》(1298)中談到:“近世又鑄錫作字,以鐵條貫之,作行,嵌於盔內,界行印書,但上項字樣,難以使墨,率多印壞,所以不能久行。”

元朝已有雙色紅、黑套印之書籍。

明朝時期,出現了雙色、四色套印績印刷品,能印出多層次的彩色印刷品。

活字印刷

最早的活字印刷大約在1040年出現,當時的宋代人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用於取代雕版印刷術。與畢昇同時代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詳細記載:

1、用膠泥刻字,火燒成陶土活字,每一字有幾個活字,之也之類的字,造二十幾個活字。

2、將活字排入兩塊鐵範,排滿為一版。

3、同時用兩塊排字版,一版印刷時,一塊排字,交替使用。

4、若只印二三本,活字法並不簡易,如印幾十本以上,活字法十分快捷。

木製活字

王禎在《農書》中敘述木製活字:“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為行,雕版木為字,用小細鋸鎪開,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試大小,高低一同。然後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夾之。盔字即滿,用木榍榍之,使堅牢字皆不動。然後用墨刷印之”。王禎用木活字在1299年印刷六萬字的《旌德縣誌》100部。。

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浙江奉化縣尹馬稱德,用十萬木活字,排印《大學衍義》四十三卷二十冊。

明代用木活字排印的印刷物包括《壁水群英待問會元》、《四友齋叢說》、《晏子春秋》、《小字錄》、《欒城集》等。

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詔令制木刻活字。253500個木刻活字,在一年內全部完成,排印了2300卷《武英殿聚珍版叢書》。金簡在圖文並茂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書中記述造木活字的程序。

世界最早的印刷術是什麼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印刷術是按照或圖畫原稿製成印刷品的技術。早期的印刷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現在的木版水印畫仍用此法,統稱“刻版印刷術”( 亦稱“雕版印刷術”) 刻版印刷的前身是公元前流行的印章捺印和後來出現的拓印碑石等。造紙和制墨等生產技術出現之後, 逐漸發明了刻版印刷技術。刻版印刷術最早出現在洛陽。在造紙術改進60年後出現刻版印刷術,僅供皇帝御用。  印刷術的發明和發展,經歷了很長的歷史時期。六世紀下半葉到七世紀上半葉的隋唐之際,另出現了雕版印刷。開始時主要在民間使用,特別是用於家家曆書、農書和醫書等印刷。到了九世紀,出現了大規模的雕版印刷。北宋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年)平民畢昇發明了泥活字,開始了活字印刷的歷史。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左右,王禎創造了木活字,併發明瞭能夠轉動的排字盤,這一創造把活字印刷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中國古代的印刷工匠還創造了套色印刷。此外,用銅牆鐵壁、錫、鉛等金屬活字的印刷也很發達。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印刷物是唐鹹通九年(公元868年)印製的《金剛經》,它全長4877毫米,高244毫米,由七張粘連起來而成一卷。卷首有釋迦說法圖,末有“鹹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王+介)為二親敬造普施”題記。原藏於甘肅敦煌千佛洞,1899年發現。1907年為英國人斯坦因盜去,現存於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  隋唐時,我國的刻版印刷術先後傳至朝鮮、日本、越南、菲律賓、伊朗等國,後又輾轉傳至非洲和歐洲。直至公元14世紀末,歐洲始有刻版印製品。參考資料 www.cssyz.com/...hu.htm

古代印刷術是怎麼印刷的?

你是說雕版還是活字?

雕版

印書的時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著,用白紙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乾淨的刷子在紙背上輕輕刷一下,把紙拿下來,一頁書就印好了。一頁一頁印好以後,裝訂成冊,一本書也就成功了。這種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稱它為“雕版印刷”。

活字

畢昇的方法是這樣的: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為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複的時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可以隨制隨用。為便於揀字,把膠泥活字按韻分類放在木格子裡,貼上紙條標明。排字的時候,用一塊帶框的鐵板作底託,上面敷一層用松脂、蠟和紙灰混合製成的藥劑,然後把需要的膠泥活字揀出來一個個排進框內。排滿一框就成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藥劑稍微熔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藥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為版型。印刷的時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紙,加一定的壓力就行了。為了可以連續印刷,就用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後,用火把藥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脫落下來,再按韻放回原來木格里,以備下次再用。

相關問題答案
印刷術有哪些?
印刷廠有哪些崗位?
工藝美術有哪些?
養豬生產技術有哪些?
中國武術有哪些?
腦外科手術有哪些?
外科大手術有哪些?
腹部手術有哪些?
耐高溫絲印膠水有哪些?
中華武術有哪些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