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組織課堂紀律?

General 更新 2024-11-25

新教師如何管理課堂紀律

第一,敢於嬉笑怒罵,樹立教師威信

剛任課時,學生和老師都處於一種相互觀察期,這時候的課堂紀律問題不大。但很快就會有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敢者出來挑戰新教師的權威,這時新教師一定要冷靜處理,因為其他的學生都在看老師會如何處理。處理得好,雖然不能一勞永逸,但對於樹立威信很有幫助。處理不好,學生可能群起圍攻,新教師就要疲於應付。對待老師,學生的趨向是欺弱怕強,所以新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扮演硬朗的角色。這可從細節作起,例如聲音要響亮,表情比較嚴肅等。對於公然挑戰權威者,新教師不可軟弱、逃避,並且一開始就要敢於正視、教育,體現自己的原則。否則等到學生都欺到頭上才發難,已經很難再扭轉不利局勢了。但是這要求新教師要儘快瞭解學生的情況。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大部分學生外強中乾,大聲斥責有立竿見影之效;但有些學生自尊心特別強,如果屢次公開批評,有可能導致師生的對立。對於這樣的學生要多鼓勵多表揚,就算是批評了課後也要及時安撫;對於特別難對付的學生,不要在課堂上與其對峙,一者教師沒風度,二者容易使自己下不了臺。暫且冷淡處理,待下課後將其叫到辦公室慢慢教育,必要時候還可聯繫家長共同做思想工作。

第二,以愛感化,以情動人

當然,新教師如果一味硬朗,學生可能口服而心不服。所以還應該多關心學生,以愛感化學生,以情打動學生。平時上課善於察言觀色,發現學生不認真聽課,可先找學生了解情況。有時學生不認真聽課,是由於某段時期思想出現問題或是情緒比較低落。如果學生真有問題,能解決的幫忙解決,不能的再向班主任反映。就算明知學生沒有問題的,也可找學生談談,讓他知道老師很關心他重視他。對於關心重視自己的老師,學生就算是不想聽也會給面子。此外,還可利用課餘時間和學生多溝通多接觸。和學生溝通最好是在教室裡,辦公室裡的師生對話容易給學生造成壓力。上完課不要馬上離開,在教室裡多呆一兩分鐘,就課堂內外的話題聊聊,這樣使師生關係融洽,也有利於搞好課堂紀律。

除了多關心學生還要多關心所任教班級的事務。由於分工的不同,任課老師不是班主任,對於班裡的事務關注較少。但是從搞好課堂紀律的角度出發,新教師作為任課老師這一點應該要做好。我所教的某個班級,桌椅總是擺放不整齊。上課時我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他們做好這些事。班裡面得了榮譽我及時鼓勵,出現問題我提出建議或幫忙解決。學生感覺得到老師不是隻關心所任教科目的成績,對自己班級也很關心,情感上就願意接近老師、配合老師。這個班有幾個學生確實比較愛講話,但是很多時候不用我出聲其他的學生會馬上幫忙制止。

第三,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和習慣

新教師在控制課堂紀律時普遍遇到的問題是

“一放就亂”。根據課改精神,課堂必須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難免會人多口雜,而一些愛講話的學生也往往趁機搗亂。如果不加以制止,這種現象極可能愈演愈烈,課堂紀律放了就收不回來。針對這種情況,新教師要在平時就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和習慣。具體而言,就是嚴格要求學生遵守發言紀律,有秩序地發言,不隨意插嘴和打斷別人的發言。操作時按照年齡特點,初一舉手發言。只要教師鼓勵得好,剛上中學的學生還是愛舉手發言的。初二、初三的學生積極性較差一點,可用點名或輪流發言的方式。全班討論時,則要求新教師能眼觀四路耳聽八方,一發現有不符要求的苗頭就要及時處理。尤其是剛任課的時候,更要如此。久而久之,學生自自然然就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識並強化為習慣。而學生一旦形成了這樣的習慣,課堂紀律就有保證。

第四,省時度勢提問,靈活處理回答

提問,不僅是教學的需要,也是控制好課堂紀律的需要。如果是教學需要,提問肯定要精心設計,而在課堂......

課堂紀律如何組織

課堂紀律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實習老師來我校實習已經一個多星期了,我感覺到我班的實習老師教學基本功都很不錯,也非常地謙虛好學。但在組織課堂教學方面,困惑比較多,針對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課堂上說話做小動作的現象感到無從下手。在此,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課堂組織教學藝術十法課堂組織教學是一種藝術,要組織好教學,教師必須關注每一個學生,運用一定的組織藝術,努力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愉快,喜悅的心境中全心身地投入學習。1、目光注視法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學生通過教師的目光窺見教師的心境,從中引起相關的心理效應,產生或親近或疏遠的,或尊重或反感的情緒,進而形成這樣或那樣的師生關係,影響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恰當的運用目光為教學服務。如果在開始上課時,教師用親切的目光注視全體同學。教師親切的目光一定可以使學生情緒安定,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愉快地投入學習。2、情緒感染法表情是師生溝通情感,交流思想,建立聯繫的過程,教師的表情是學生關心的目標。他們從教師的表情中獲取信息以確定自己的反應,這就要求教師上課時表情要自然,一定要讓自己的內心活動與外在表情一致。使學生看到老師表裡如一的坦誠自然的形象;要充滿自信,使學生得以健康向上的精神;要溫和,使學生感到親切可信。3、趣味激勵法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是人行為的有力動機。學生不可能在每節課內對某一事物始終保持高度的注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設計一些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活動。如一段故事,一個小實驗,一個小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一方面調節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振奮精神,產生良好的心境,提高學習效率。4、目標指引法在每節課開始時,教師要明確本節學習的目標及要求,利用語言及其它教學手段,激勵學生產生為達到目標的慾望和興趣,從而提高自己的有意注意和主動思維。5、疑問法疑問是激發學習興趣的基礎。巧妙的設疑是組織教學中的一種藝術方法。當某些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教師設置一疑問讓學生回答以促使學生注意力轉移。在學生學習情緒低落時,利用疑問,引導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設疑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注意提問的思考價值,無目的地設疑會破壞教學,影響學生的思維。6、停頓吸引法由各種原因造成課堂教學比較混亂時,教師可採用突然停止講課,等學生感到意外,從而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在此時教師特別注意不要批評學生。以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打亂教學思維。7、激勵法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發現學生的優點並及時給與鼓勵。這不僅是對某個學生的鼓勵,也是對大家的激勵,使學生有了努力的方向,成功時候的讚揚能使學生進發繼續向上的慾望;遇到困難時,教師的激勵更為重要,它可以使學生產生自強不息的信心,激起學習的慾望。8、板演法恰當地選擇時機板書,不僅可以使學生很好的掌握知識,更主要的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思維調整。9、語言表達法語言條例清楚,通俗易懂是組織教學的基本要求。只有講得有條理性和邏輯性,才會使學生獲得系統全面的概念;語言準確,簡明扼要是組織教學的基礎。這樣才能使人聽著舒服,愛聽;善於例證,形象比喻,適當應用一些格言,名句,典故,順口溜等也是語言組織的一些技巧。生動的語言給人一種直觀和感動,使人興趣盎然,同時也在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語言的使用影響著意思的表達,感情的色彩。在不同的情況下,恰當的使用語氣也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總之,在教學中還要注意語言使用得當。10、暗示法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恰當的運用暗示可以使師生間產......

教師怎樣才能組織好課堂紀律

在開始上課的時候嚴格要求好學生,班主任配合管理課堂紀律,效果會好很多。

對如何組織課堂紀律的一些看法

師傅:黃小蓉 徒弟:劉雪梅由於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缺乏教學經驗,上課時,班裡的紀律始終很亂。因為是主課的緣故,我擔心課時跟不上。於是,不管他們多亂,我都繼續上下去,可是總這樣下去,不但直接導致了數學課質量的下降,而且我自己也覺得這樣上課太累了。所以學會如何處理數學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成為了新教師步入成熟的重要環節之一。首先,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課前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靈活採用教學方法,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要熟悉新課程標準,因為課程標準是教學的依據,它指明瞭學校教學的方向,規定了教材的深度、廣度、體系和對教學的基本要求,我們應將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切實落實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熟悉新教材,認真蒐集每節課的知識要點,重點怎樣突出,難點怎麼突破,怎樣設計練習最有效等等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數;熟悉學生,瞭解他們對本學科學習的興趣程度、理解能力,不同能力學生所佔的比率、年齡、個性特點等等。這樣,在授課時才能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面向全體學生,使不同能力地學生學得進、學得好、學得有興趣,並製作有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第二,我採用鼓勵性的語言來強調紀律。在課堂上,我一直不想當一名嚴厲的老師,現在的教育提倡自主合作性的靈活教育,我想讓學生在興趣中輕鬆學習,但我一旦放了,學生就收不回來了。在靈活教育中,學生的紀律性很差的,但是我不介意,我希望當我說現在停止討論的時候,他們就能停下來,可惜學生是放了就收不回來了。於是我就用用鼓勵性的語言強調紀律,如:老師最喜歡和你們一起上課,因為上課時你們微笑的樣子真是太可愛了,特別是某某、某某等同學總是睜大眼睛認真地看著老師,老師的每一句他們都記在了自己的小腦袋裡,所以他們的進步非常大!看,這節課某某的表現最棒,坐的最端正!第三,教師在課堂上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能傳達管理信息,是課堂上師生互相感知的意識信號。教師的手勢具有狀物、言志、召喚、傳情的特殊本領,可以成為輔助課堂管理的非語言的外部表現形式,可以導引學生意識,可以把自己的意圖、教學的宗旨和學生的接受意向牽引到一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聲音的音質、音量、聲調、語音和節奏等加以組合變換,把聲音的聲、色、情融為一體,運用到語氣上,用含蓄的方法對學生出現的違紀行為進行誘導和影響。響鼓不用重錘,學生聽到教師"弦外之音",從而領會到教師的意圖和良苦用心,於是做出知心、知情、知理的反映,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行為。這種辦法既巧妙地解決了那個學生自己的問題,又不至於影響其他人的注意力。教師的面目表情也有一定的潛在控制作用,表示理解的微笑和思考式的點頭,則流露出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期待;表示滿意的微笑和讚許式的點頭,則流露出教師對學生的熱誠與喜愛,可以達到移情傳神的功效。甚至教師的站態,與學生的空間距離和行間巡視等體態活動,也具有吸引學生注意力,組織課堂教學管理的作用。第四,課堂上學生出現做小動作、接話茬、喧鬧、過分放肆等違紀現象,教師理應當機立斷處理。不過,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干擾只是瞬間的一種失控表現,並不是有預謀的行為。教師應慎重地考慮學生的情感和自尊心,採用旁敲側擊的方式,使對方知道他的行為已被老師注視而應立即糾正。如盯他一眼,朝他點點頭,輕輕敲擊一下他面前的書桌,或站在他身旁略為停留,或叫他本人或周圍學生答問、板演等。通過微妙的方式把信息傳遞過去。這樣,師生情感容易溝通,見效快。第五,作為一名新教師,應認真好學,借鑑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端正自己的教育觀,面向每一位學生,以飽滿......

上課怎樣組織好課堂紀律?

課堂紀律的維持與教師的威信、領導作風、班級人數的多少、學生年齡特徵、班風、班集體的性質等等因素都有密切的聯繫。指導教師維持好課堂紀律,矯正學生的攻擊型問題行為,除了要求他們改善師生關係和領導作風、提高自己的威信外,還需要與他們一起討論課堂管理的方法。  根據課堂紀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將課堂紀律分成四種類型。   一是教師促成的紀律。教師的指導、懲罰、獎勵、組織、安排日程以及同情、理解、協助、支持、徵求採納學生的意見等等都可以促成一定的課堂紀律,這對兒童、青少年紀律的形成是不可缺少的。二是集體促成的紀律。兒童進入小學,開始了真正的集體生活。為了得到群體的認同,便開始參照群體準則、行為規範來規定自己的言行。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越來越多地把同輩人的行為準則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點,以“別人也這麼幹”為理由而從事某件事。三是任務促成的紀律。某些學習任務會引起學習者的高度重視,而對其他誘惑性的活動置之不理。任務促成的紀律是以每個人對學習目的、任務的充分理解為前提條件的。學生對任務的理解越深刻,越能把眼前的行動與任務聯繫起來,使自己的行為服從於任務的需要。四是自我促成的紀律。隨著社會化程度的提高,自治能力的增進,兒童逐步將社會要求、班級和教師的要求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學會獨立思考,自覺地遵守正確的班級社會規範,養成良好的守紀習慣。既然紀律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麼,我們就應該不只是關注教師自身的管理、督促,而應該多方面促成紀律的形成,培養優良的班集體,加深學生對學習任務、意義的理解,提高學習的目的性、自覺性。以任務促成紀律,還要使守紀要求與學生要求相一致,促使正確的班級社會規範內化為兒童自身的需求,提高學生遵守紀律的自覺性。1.“凡事要有一個好的開端”   在小學,有成效的教師與成效較差的教師在學期開頭幾周的管理有差別。有成效的教師在開頭第一天就使活動井井有條,忙而不亂。他拒絕離開班級,在開學頭幾周內,堅持課堂教學常規,不僅反覆訓練排隊、坐姿、削鉛筆、做好上課準備之類的常規細則,而且還講解這樣做的道理,一旦發現違紀行為,便立即制止並提醒違反者注意有關規定。成效差的教師在第一天就亂了秩序,如果領導或家長叫他,便會隨便離開教室。他們或者不向學生講解有關細則,一旦發現違紀行為,只是籠統地提醒他們舉止要守規矩,至於規矩是什麼,學生不得而知;或者有佈置,沒有檢查,對違紀行為不予理睬。研究者饒有興趣地發現,在相當的程度上,頭幾周的課堂行為對整個學年的紀律和成效具有決定性影響。“凡事要有一個好的開端”,“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許多富有經驗的教師對此都有切身的體會,2.注意中性行為的中介作用   加拿大教育心理學家江紹倫教授將學生在課堂內的行為劃為積極的、中性的與消極的三種。積極行為指那些與促進教學目標實現相聯繫的行為。中性行為指那些既不增進又不干擾課堂教學的學習行為,如:一學生顯然不在聽課,但靜坐在座位上,睜大雙眼出神地望著窗外,在紙上亂寫亂畫,看連環畫或與課堂學習無關的其他課外書籍等等。消極行為指那些明顯干擾課堂教學秩序的行為。在正確對待這三類行為的問題上,教師不能操之過急,期望把學生的消極行為直接改變為積極的行為。中性狀態是積極與消極這兩個極端之間不可缺少的過渡環節。有技巧的教師總是強化學生的積極行為,抑制消極行為,使其成為中性的力量。對極少數學生的中性行為不要過於關注,不宜在課堂上公開地指責他們,以免使其成為全班學生的注意中心。3. 課堂上制止違紀的策略   對於課堂違紀行為的出現,教師應該及時予以制止。教師向學生傳遞“停止”信息的方式是多......

如何有效組織課堂紀律計劃

一、如何面對亂哄哄的教室。

鈴聲落了,教室裡多數人如果對你視而不見,依然我行我素,亂哄哄的(低年級小朋友尤甚),你不要發脾氣,而要要靜靜地觀察每個人,目光不要嚴厲,但要犀利,靈活,有神。一般情況下,多數學生會慢慢安靜下來。此時,你一定要及時給同學們一個滿意的表情,表揚表現好的人,表揚要具體,指出哪一排,哪一組的同學安靜,哪些學生坐得端正。

如果還有人在說話,甚至打鬧,則用一種期待的或者嚴厲的目光“盯”住他。無效,則點明某一排某一人正在做影響大家上課的事。因為你不可能知道他們的名字。再無效,迅速地走到他們眼前,請他們站起來,嚴肅但措詞文明地告訴他,之所以請他們站起來,是因為他們無視課堂紀律,影響了別人學習。必要時,則請他們把名字寫在黑板上,然後說一句:“噢,我知道了,你叫李勇,你叫王強。”(心中一定要記住他們的名字)不要指責,更不能挖苦,特別是高年級的孩子,他們會知道老師這樣做,這樣說的意思。這叫“殺雞給猴看”——這樣說有些不好捉摸,我表達的只是我們的目的。這一招兒肯定有效。

千萬不要不管班級當時怎麼樣亂七八糟,傻呼呼地走進教室。否則,你很難把課上下去。真的,有些小朋友不是你想象得那麼可愛。兒童的天性是好動、好說、好問,有人一刻也坐不住。低年級的兒童不懂什麼叫“權威”,什麼叫“尊重”,什麼叫“民主”,所以一定要給他們立規矩,是規矩,就帶有強制性,約束性,開始,就要和學生約法在三章——上課就應該怎麼樣做,不能怎麼樣做,違反了,老師要怎樣處分等。

我的理解:從下課到上課,孩子的內心和行為都需要時間來調整。此時,教師不宜過早的干預,而應慎用三重提醒。第一重:眼神提醒,能使部分孩子安靜下來;第二重:表揚提醒,通過表揚好孩子暗示沒有調整好的孩子,可以使絕大部分孩子安靜;第三重:點名提醒,其本質帶有批評的暗示,可以做到殺一儆百。。。如果三重提醒都沒有效果,只能說明你平時太放縱孩子的習慣了。

、 90%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有教學方案的實施上。

要善於用眼睛表達你的滿意,生氣和憤怒。儘量不要吼叫,訓斥只可偶爾火之。目光要經常瞥向那些神不守舍、好動、好說的學生,可以請他們做點事——比如讀書、讀單詞、表演、到黑板上默字等,這叫“以動治動”

最要緊的是不斷地鼓勵、表揚、提醒學生,但話要簡潔明瞭,忌婆婆媽媽式的嘮叨。

這樣的表揚會更有效:

“第二組同學坐得最端正。”如果班級裡某一角落出現“騷動”。

“李勇的眼睛一直看著老師。”——如果李勇的同桌走神了,或者在做小動作。

“小強同學善於思考。”——如果小強的同桌讀書心不在焉。

要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心要時,把個別學生座位調動一下。“請小勇和李麗對調一下座位。”最好把個別自覺性差的學生調到離老師近的位置。

對此類問題,處理要果斷,快刀斬亂麻,不必說什麼。

我的理解:特級教師的特別在於他們時刻關注孩子,同時能根據孩子的情況順勢而導。

、要儘快地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首先記住表現好的和表現差的學生的名字。直呼其名的表揚勝於不指名道姓的表揚,指名道姓地批評、提醒,有時效果更好。

把所授班級的學生座次表寫出來,上課時放在講桌上,這樣做,有助於記住學生名字,儘快地瞭解每個學生及其家庭的情況。

我的理解:直呼其名好處多,會讓孩子感覺老師十分重視他。連名字都記不住,孩子會很失望。

、要......

新教師怎樣管理好課堂紀律

(1)加強學生思想教育。讓學生自覺遵守紀律正確認識紀律,對紀律自覺遵守執行,積極維護紀律的態度,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自尊心,不一味的制定班規、班紀。讓學生逐漸增強主人翁責任感,集體榮譽感,讓學生通過演講,表演,辯論,比賽等多種形式,多種活動提高其主人翁責任感,自覺維護紀律。

(2)瞭解學生。面對學生個體,我們不能搞“一刀切”,學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對教育的認識,及家庭成員的不同認識和理解都會影響學生的親情感,同學情以及與老師的溝通程度。特別是單親家庭重男輕女家庭對學生身心都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響。換位思考,替學生多想一些,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化學生,讓學生從心底覺得你是親近的,瞭解他的人。

教學中,師生關係和諧的班級,課堂紀律總是一種良好的感覺。

二.善於處理偶發事件。偶發即不分時間,場合的突發事件。教師沒有準備,學生在課堂上違規是“百家爭鳴”的橫多始料不及對偶發事件的處理即能表現教師的人格魅力,也能表現出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當然也是會有極端的時候。身為人師,我深知有時會火冒三丈,忍無可忍:這是想一想,退一步海闊天空,或許有時教師太注重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反而會影響與學生的關係,對偶發事件的處理不防應注意:

(1)教師語氣。教師的語氣,語態,體態都會影響你對偶發事件的處理。處理偶發事件時要注意速度要不急不慢,引用一些常用語言“有理不在聲高”等聽起來順耳又教育人的話,如“年輕人,冷靜點”請勿擾亂課堂,課後有理再說也不遲。不要對學生一味的“氣勢洶洶‘因人而異,因事而異,能讓氣氛緩和儘量緩和,事後在進行教育。

(2)不偏心。特別注意“先入為主”的心理,如果在處理問題時對學習好的偏心,那麼你這個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會大打折扣。一定要立場公正,處理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則,獎懲分明,是非分明,不包庇成績好的,對成績差的不要有偏見,即注意這種“一好遮百醜”“一醜遮百好”的心理。

(3)冷處理。不急於處理,不急於發表意見,師生共同冷靜思考幾分鐘,以免影響課堂教學。讓學生心裡有數,課後再進行處理,讓學生說出事情原由,分析厲害關係,分析自身優缺點。不一定總讓教師來說明情況,講明道理,對於初中生來說,他們具有一定的是非辨別能力,在成長中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逐漸成熟起來。

三 針對本班情況具體分析,進行教育

我們班的課堂紀律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說小話,有問題馬上就想討論,課堂上有一片嗡翁聲。二是看人行事,專挑性格溫和的老師的課堂說話。

針對第一種現象,我採用“抓住頭子,分個擊破”,並在班上做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講話。

針對第二種現象,我在班上做了“不做奴性人”的講話。即不看人行事,丟掉“奴隸”思想:不要因為哪位老師要求嚴格,我就遵守;哪位老師和顏悅色,我就不尊重人。這種看人行事,就是“奴性”,就是等著“地主的鞭子”落下來才去做,才去做好。

四 做到條款細緻化:

比如,對於午休,自習課紀律我就明確提出“四個不字”:不說話,不討論問題,不隨便下位,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凡是違反了紀律的同學,至少要在全班同學面前背“四個不字”。這樣,遵守課堂紀律就不再是一個空洞的要求。

相關問題答案
教師如何組織課堂紀律?
我們如何控制課堂紀律?
幼兒教師如何備好課?
小學教師如何上好課?
如何有效組織課堂教學?
如何組織有效課堂教學論文[整理] ?
如何組織好課堂紀律?
新教師如何上好第一堂課? ?
如何組織好一次家長會?
如何管理班級課堂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