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意象指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12-31

詩歌中的意象是什麼

其實是詩人的一種境界,這就是由景而發或由事而發的一種表現,詩人對事物的理解高度就是從意象中表現出來。譬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穿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李白的這首詩實際上是說自己對月獨酌,而表現出了一幅生動的畫面,可見詩人在意境中的造詣之深。

詩歌的意境和意象 意境和意象是什麼意思

1.獲得不同

意象是可以直接從作品中獲得的,詩人寫了幾個物或者景,完全可以直接“數”出來;而意境則需要“悟”才能獲得。因為“境生象外”,所以,“悟”的結果與讀者個人的胸襟抱負、個性氣質、知識修養、人生經歷等有著密切的關係,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也可能“悟”出不同的意境來。但這並不是說,意境就沒有一些共性的東西存在了,因為詩人是屬於某個民族的,相同的文化背景使詩人的創作出的優秀作品有著為這個民族共同感受得到的意境。當然,優美的意境也能為其他民族所感知、認識,畢竟,人類有著共同的情感和認知。

意象和意境雖然是中國古典詩歌的美學範疇,實際上,我們也可以用它來解釋外國詩歌。如裴多菲的《我願意是急流》。詩中應用了兩類意象:先用某一種或幾種事物,如急流、小河、荒林、廢墟、草屋、雲朵、破旗等做自我的意象;再聯繫到與之關係緊密的另一事物,如小魚、小鳥、常青藤、火焰、夕陽,來做愛人的意象。細細數來,竟有12種之多。詩人通過這一系列的創造,展現了這樣的的意境:無論我是什麼,我都願意為心愛的人奉獻出一切,表達出了對愛人深摯的愛慕之情。雖然一些意象和中國文化中的意象不同,但這樣的意象和意境,也會令我們認同,同樣引起我們感情上的共鳴。2.內涵不同

詩人創作詩歌作品,要藉助一定的形象。這些寫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但由於它們是經過詩人的挑選和判定而寫入的,所以已經附著了詩人的主觀認識和情感(即“意”),因而這些形象便不再是現實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稱為“意象”。我們可以把這種主觀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通稱為“意象”。意境則不同,它是文學作品中所描繪的客觀圖景和所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它依賴於作品的意象而產生,是超越於具體意象之外,需要通過聯想和想象才能達到的境界。而且我們說意境時只是針對少數優秀的文學作品而言的,不是所有的文學作品都能產生意境。3.範圍不同

意象往往可以用數量的多少來統計,屬於個體觀念;而意境則是一個整體觀念。如毛澤東《沁園春·長沙》:“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有著多種意象:山、林、江、舸、鷹、魚,達6種之多。但是作為意境,卻只有一項,詩人通過這些意象創造出了一幅絢麗奪目、生機勃勃的秋景圖。那濃重的色彩,那爭競的場面,那搏擊的氣勢,那輕翔的自由,在讀者的心中已經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圖畫,帶給讀者的聯想和想象已經遠遠超出了那6種意象所表現的範疇。

什麼是“意象”,什麼是“意象詩”

什麼是意象

何謂“意象”,約定俗成的解釋是“寓意之物”,但僅僅這樣定義還是不易區分,因為在詩歌中所有的物象都是有用的都是詩人有意為之的,否則詩人不會寫它,若這樣認定等於和把詩歌中所有物象皆認定為意象差不多。比如,“床前明月光”、“鋤禾日當午”,詩人選擇“床”和“明月光”、“禾”和“日”時,肯定也是有意的,那它是否就是“寓意之物”?如果是,在詩句中它又只能代表這個物象的基本義本身,是不產生引申義歧義的,如果認定它為“意象”代表另外的意思,這將造成語言邏輯的混亂,失去了作者和讀者之間共時性溝通的可能。因為,若一首詩中有的物只代表其自身,有的物象則是“指桑罵槐”,不把它們的“身份”釐清區分開來,就會令讀者陷入顧此失彼的五里霧中,因此,對意象概念的界定需建立在和物象相區分的前提之下。

從意象在詩歌中行使的職能來看,所謂“意象”其實就是“詩人對物象的角色化處理”,類似把一些尋常之物弄到一個“戲臺”上共同演一齣戲,讓它(他)們扮演不是它(他)但和它(他)有內在聯繫的另個它(他),首要一點就是它(他)是個“扮演者”,即“物非物本身”,至於“戲臺”以及“戲臺”周邊的非角色的佈景物,可視為物象。若由此給意象定義:所謂意象,其實就是“物的修辭物”,當物象以單個出現,後個“物(意象)”又系前個被修辭物寓意的放大與延伸時,我們稱其為“獨立意象”,還有些意象表面是看不出修辭關係的,而是通過詩力場場化出來的,它(他)們系以一個群體來影射另一個群體,我們稱其為“複合意象”。

詩歌中的意境是指什麼?

意境,指藝術創造特別是詩歌創造所達到的一種能令人感受領悟、玩味無窮卻又難以明確言傳、具體把握的藝術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統一,虛實有無的協調,既生於意外,又蘊於象內。

詩歌中的意象到底是什麼?舉個例子。

“意象”一詞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古人以為意是內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體的物象;意源於內心並藉助於象來表達,象其實是意的寄託物。中國傳統詩論實指寓情於景、以景託情、情景交融的藝術處理技巧。詩歌創作過程是一個觀察、感受、醞釀、表達的過程,是對生活的再現過程。作者對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將之寄託給一個所選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種感情色彩,並製造出一個特定的藝術天地,使讀者在閱讀詩歌時能根據這個藝術天地在內心進行二次創作,在還原詩人所見所感的基礎上滲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意象的運用自然因人、物、時、情的不同而不同。總體觀之,營構意向的方法可分為盯類:賦、比、興。?

賦,即平時所說的直寫其事,某一物象在作者看來已經具備了能夠表達他的情感的特質,便直接加以運用,使這一個意象直射出感情來。這類意象在我國的詩歌創作中是十分常見的,如選入課本中的辛棄疾的詞《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月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可以說全詞都是鋪陳意象,以一連串的意象直接勾畫出一幅恬靜的鄉村夜景圖,描寫景物不著一情字,但又處處可見那浸潤其中的作者之情。?

比,即我們常說的打比喻,通過不同的方式將作者的感情比做它物,或明喻,或暗喻,或象徵,把自己的情思直接喻為人或物,使之具有人或物的特徵。李白的“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就是將青絲、雪這樣的意象直接拿來比喻頭髮,從而使讀者的聯想一下子清晰起來,明朗起來,生動起來,給讀者以無比鮮明的感受。舒婷的詩“我是你額上破舊的老水車”一句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原因就在於用老水車這一意象來象徵“我”與祖國的某種血肉聯繫,從而使整首詩作細膩而含有豐富的象外之意。?

興,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興必須依附於某一事物,要有一個能引起興的具象,然後使這個具象滲透進作者的感情,從而營造一種意境。創作中白描的使用往往就可看作是一種興,如臧克家的詩《老馬》就是典型的例子。詩人用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個老馬的形象,它讓大車“裝個夠”“橫豎不說一句話”“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它只是把頭“沉重的垂下”,在這裡,老馬已經是一種象徵,是一種直接的興起對象,作者以這個形象來寄託不屈的民族個性和作者的讚美之情。所以,興這種創作手法是既省筆墨又含義深刻。

詩歌主要靠意象來構成詩的意蘊,而詩歌中意象的組合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並列式組合 將有關的幾組具象羅列出來,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風”就是並列了水村、山巒、酒、旗、風幾組物象,從而讓我們領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風情。?

對比式組合 選取兩組或兩組以上的物象,互為對立,互為映襯,如高適的《燕歌行》“戰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一邊是拚殺的血腥,一邊是醉生夢死的沉迷,從而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

通感式意象 即把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幾種意象溝通起來,互為轉化。如舒婷的《路遇》“自行車的鈴聲懸浮在空間”“鈴聲把碎碎的花香拋在悸動的長街”,前一句聽覺鈴聲轉化成為視覺懸浮,後一句聽覺嗅覺與心理感覺交織轉換,溝通組合,從而形成了一個非常奇妙的境界,鈴聲能浮,鈴聲拋花香,使讀者不禁為詩人的豐富想像而拍案叫絕。?

荒誕式組合 將不合事理邏輯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象組合,也即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在心理感覺中卻能夠實現。如李賀的《秋來》“秋墳鬼唱鮑家詩”,“鬼唱”二字石破驚天,它彷彿讓人聽到秋墳中的鬼魂在吟唱鮑照當年抒發“長恨”的詩,以此來抒發作者懷才不遇的沉痛與悽清。詩筆新奇,詭譎多姿,荒誕虛幻中暗合了李詩的鬼才之意......

什麼是詩歌的意象,中國詩歌中有哪些意象?

關於意象的理解 什麼是意象?簡單地理解:就是喻意之象,是借用客觀物象來寄託主觀情思的一種創作手段;這個屬於中國詩學和美學的專用名詞,兩 個字含蓋的也是兩方面的內容。即“意”與“象”。意,即:立意,是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象,即:取象,是作者特意選取的用來“煽情”的“道具”。這些“道具”都是一個一個十分具體的客觀形象。 (關於意象一詞的文本解釋:它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審美活動而創造出來的物化或固化後的一種藝術形象;是主體與客體、心與物、意與象的有機融和統一;是融入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借客觀物象表現主觀情意;是現實生活的寫照,也是審美創造結晶,及情感意念載體;是生活的外在景象與詩人的內在情思的統一;是詩人感情外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有特殊或深刻意義的形象。) 籠統地說,意象是思想情感與具體物象的完美結合。而“意”處於主導地位,“意”決定了“象”,“象”反映了“意”;意源於內心並藉助象為依託來表達。意在象中若隱若現,又彷彿呼之欲出,象卻似有心似無意的一勾一畫一點一染,卻為意而增彩而綻放。所謂“意的暗示,象的契合”就是這個道理。 意象作為主體與客體、心與物、意與象的有機融匯與統一,學者們從文藝學、心理學、語言學、美學、創作與鑑賞學等的層面,都可以為意象組建成一支繁複龐雜的系統。比如:構成意象的物象、表象、心象、語象等,細述起 來就非常的複雜了。不過在此可以重點說說“物象”這個概念,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社會和大自然的廣泛接觸中,最直觀最先入為主的就是“物象”,它可以說是組建成作品意象的地基。 我們已經知道:“象”是客觀之“象”,即景象、物象、事象。原指具體事物的形象或景象。“象”是具體可感的客觀事物。那麼”物象”便是”象”的一個重要成份。 物象是客觀存在的各種人、物、景的具體形象及其發展變化的狀態,或各種社會生活的形態。它是作家、藝術家觀察的對象,是構成藝術形象的基礎。物象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客觀的自然存在物象,它是客觀的,不依賴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樂而發生變化。比如說杜甫的名詩“春望”寫戰亂國破時的愴涼場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其中的“花”與“鳥”便是自然景物,花開花落,鳥宿鳥飛都有著它們各自的生長規律和生活習性,本來是不會因人的情緒變化而有何感應變化的;二是“意象”中之物象,是藝術家注目、發現的能夠表達“意念”而選擇的相應的純自然事物。是作者在作品裡藉助語言形式表現的客觀物質和人文的類存在物,由具體名物構成。那麼同樣是以杜甫這句詩為例,由於這“花”與“鳥”都被作者選用入詩,成為了作者為達意而取之象,那麼這“花”就不再是原先生長在土壤中的花兒,“鳥”自然也不再是單純意義中林野之間的鳥兒了,它們被作者賦予了思想和情感,由於具備了“:人性”,即人的心理和情商,所以,花兒會因傷感憂思而淚灑如雨,鳥兒也因離愁別恨而心膽俱裂。其實弦外之音,是作者內心因充滿了沉痛憂慮才看花瓣落而潸然淚濺,聞鳥悲啼而心愈驚懼。 物象在意象成分中是意象的物質外殼,是主觀內容的載體。它是客觀現實的、形象的、鮮明的,將為展開聯想和發揮想象創設了巨大的空間。在詩文創作中,離不開模寫物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實寫。“心境萬物生”,作者的感情活動不可能抽象地進行,必須“神與物遊”,附麗於物。藝術家根據一定的標準,對自然物象進行選擇和取捨,找尋思想情感的依附物,從而確立“意象”中之物象。物象的獲得,不是憑空虛構的,憑空虛構,是創作不出生動具體的物象的。生活,是獲取物象的源泉。 當然,很多作品中,意象並非都是思想情感與具體物象的完美結合。“意”與“......

相關問題答案
詩歌意象指什麼意思?
詩歌意象是什麼意思?
添丁的意象是什麼意思?
張智霖十指緊扣歌曲表達什麼意思 ?
負負得正指什麼意思?
泰國豎大拇指什麼意思?
嘔吐對象是什麼意思?
縱觀天象是什麼意思?
三旦是指什麼意思?
物候現象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