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怎麼分平仄?
平仄的粵語九聲
現代粵語仍存在著『平、上、去、入』四聲,並細分為九聲,分別為「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陰入」、「中入」和「陽入」。九聲聲調錶聲調位置 字例 字例 字例1)陰平聲 因 分 詩2)陰上聲 忍 粉 史3)陰去聲 印 訓 試4)陽平聲 人 焚 時5)陽上聲 引 憤 市6)陽去聲 刃 份 事7)陰入聲 壹 忽 ~(失)8)中入聲 ~(噎) ~ 屑9)陽入聲 日 佛 蝕(~)表示有音無字粵語九聲中,第一、四聲(陰平、陽平聲)是平聲,其他的七聲(上、去、入聲)都屬仄聲。以後查字典的時候(如商務大詞典),只要看看它在註音上的數字(通常在右上角)是1-9中的那一個,便知是平是仄了。
如何用廣州話區分平仄?
當你可以用廣州話正確流利地區別“院”和“園”,再去區別其它近音字就成功了!!
平仄怎麼分?
平仄 píngzè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平聲和仄聲,泛指詩文的韻律。
要區別平仄,先要懂得四聲。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古漢語中的平仄 古代漢語的聲調分平、上、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二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
按傳統的說法,平聲是平調,上聲是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調,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簡單來說,區別平仄的要訣是“不平就是仄”。 平仄 píngzèlevel and oblique tones 平聲和仄聲,泛指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了的是平聲。自元朝周德清後,平分陽陰,仄歸上去,逐步形成陰平,陽平歸平,上聲,去聲歸仄,入聲取消的格局。自古平仄失調,平仄和不拘平仄之爭是永恆的話題。編輯本段|回到頂部現代漢語中的平仄 在現代漢語四聲中,分為陰平、陽平、上(shǎng)聲及去聲。
古代“平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即所謂第一聲、第二聲。
古代“上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一部分變為去聲,一部分仍是上聲。上聲是現代漢語拼音的第三聲。
古代“去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仍是去聲,即第四聲。
古代“入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存在;變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裡去了。
現代漢語四聲聲調錶為: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
例如:
媽 麻 馬 罵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簡單說,在現代漢語四聲中,第一聲、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第四聲是仄聲。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粵語九聲 現代粵語仍存在著『平、上、去、入』四聲,並細分為九聲,分別為「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陰入」、「中入」和「陽入」。
粵語九聲聲調錶如下:
陰
陽
陰 中 陽
平 上 去 平 上 去 入 入 入
si1 si2 si3 si4 si5 si6 si7 si8 si9
詩 史 試 時 市 事 色 錫 食
粵語九聲中,第一、四聲(陰平、陽平聲)是平聲,其他的七聲(上、去、入聲)都屬仄聲。
以後查字典的時候(如商務大詞典),只要看看它在註音上的數字(通常在右上角)是1-9中的那一個,便知是平是仄了。
後記:
古人吟詩作對是按古音的, 當用今音朗讀古聯時, 就容易誤會古人平仄不合聯律了。舉例如“吸來江水煮新茗;賣盡青山當畫屏。”
按普通話四聲,
吸來江水煮新茗;
平平平仄仄平平
賣盡青山當畫屏。
仄仄平平平仄平
按古四聲則是,
吸來江水煮新茗;
仄平平仄仄平仄
賣盡青山當畫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從以上平仄排列,用古聲是合聯律,而用今音則不合了(最起碼的句末上仄下平鐵律都不符)。故以後談論聯中平仄時,首先要了解創作人是根據古音,今音,還是地方方言出聯;否則便會弄出笑話來。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四聲與平仄 四聲,這裡指的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我們要知道四聲,心須先知道聲調是怎樣構成的。所以這裡先從聲調談起。 ......
讀古詩粵語讀起平仄對嗎?
要我來說,我會回答:如果只是在平仄中來說的話是對的(反正我到現在為止是沒發現粵語的平仄跟古韻的平仄閥衝突)。但它們在仄聲裡面的上聲、去聲、入聲中有一點出入,例如錯對的“錯”字,它在粵語裡是去聲,但在古韻中,它是入聲。
方言的產生也是有依據的,並不是憑空捏造的,所以它跟主流的、官方的漢字發音是有聯繫的。但粵語畢竟是方言,肯定會有一絲差異,並且在這麼長的歷史裡,官方的漢字發音後來肯定經過了一些細小的改動,對有爭議的發音進行過統一。最後,以上為個人推理所得,請勿盲目信從。
怎麼區分平仄
古漢語中的平仄
古代漢語的聲調分平、上(shǎng)、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仄”指
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
傳統
按傳統的說法,平聲是平調,上聲是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調,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簡單來說,區別平仄的要訣是“不平就是仄”。
是不是平仄所對的是粵語?
同粵語有關係,很複雜,詳情參見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641.htm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641.htm
平仄怎麼分,我是初學者,能麻煩講想一些嗎
怎樣分辨平仄?現在平仄有兩套系統,一是以普通話為標準,簡稱為新聲。二是以《平水韻》為標準,簡稱為古聲。現在這兩套系統交叉並用,這叫雙軌制。但是,不能混用。就是寫一副聯,只能用一套標準。
(一)、新聲(現代漢語即普通話)。
普通話分為四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在詩歌和對聯的格律應用中,把陰平和陽平(第一、二聲)稱為平聲,上聲和去聲(第三、第四聲)稱為次聲。 四十歲以下的朋友應該明白的。這裡就不多說了。
(二)、古(舊)聲
現在社會都發展到哪裡了,都要實現幾個現代化了,況且現在全部通行普通話了,我們還有必要學習古韻?是不是多餘的事!是不是有意在為難大家?是不是在開歷史倒車?古韻是不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了?我認為:一個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人-----楹聯愛好者,或是一個對聯工作者,應該新聲、古聲都懂,哪怕是今後全部通行現代漢語了。我們也要了解古韻,這是欣賞,學習,吸收,傳承對聯文化的需要!!!否則就不好說了。其實這兩套系統相差不是很大,約有300多個字,按照偏旁來記不是很難的,只需記幾十個字就夠了。
習慣用新聲或古聲創作對聯都是可以的,不能把自己的用韻習慣作為標準去定是非,這樣也不好。既然我們有心要學習楹聯創作,就應該花些時間,學習、瞭解一下古韻,是很有好處的。俗話說得好:技(才)不壓身。在一生中,這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這也許是我們與平時自己看書學習的不同的一個方面。有大家在一起討論,效果會不一樣的。
古漢語將漢字分為平、上、去、人四個聲調。平,所指的就是古漢語中的平聲字(包括現在漢語中的第一、二聲中的大多數);仄,所指的是古漢語中的上、去、入聲(現代消息,分入四聲之中)。這是舊韻(古聲)的平仄分法。
“擊、說、積、極、習”在古漢語中均屬入聲字,雖然現在已入陰平、陽平之中,但論及平仄時,按舊韻,仍應屬仄聲。入聲字的特點是讀起來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覺(現在我國江南的一些地方,如湖南方言和閩南方言,仍保持著這種發音方式,他們對入聲字並不難辯認,)。利用不同聲調的意態,交錯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將這種平仄律應用於不同的文學體裁之中,就使文學作品有了抑揚頓挫的音樂感。
《康熙字典》上載一首歌訣,即說明四聲的讀法,其歌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收藏,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根據這一原則,人們將所有的漢字統統分成兩大類,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這就形成了漢字的對立和統一。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陰—陽的關係,平揚仄抑,平清仄濁,平長仄降,平悠長仄短促,平和緩仄急劇。平仄相替、節奏方出,節奏出則韻步起,由此形成了漢語的音韻美。
聯語中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樣要交替,就是說上句用了平聲字。下句相對應的位置必須用仄聲字與之相對,反之上聯用仄聲,下句則必須用平聲。這樣,就形成了字音的對立統一,有了字義的對仗,又有了字音的對仗,就形成了聯語結構的參差美,讀起來便琅琅上口,抑揚頓挫,鏗鏘有度,韻味和諧。現代詩歌理論家李汝倫說:“宇聲的平仄合乎音樂的配置,使詩詞具有了獨立性。”“可以吟而不唱,可以唱而不吟,也具有音樂美,即使動眼不動口,在眼中出現文字,也能顯示它的鏗鏘揚抑,因為有通感在起作用。”
(關於平仄方面的書籍很多,如要進一步分辨清楚平仄,特別是入聲字的熟練運用,都需要看專門的工具書,在此我推薦幾本供大家選擇:首推王力先生的《漢語詩律學》和郭錫良先生的《漢字古音手冊》以及唐作藩先生的《上古音手冊》,其次閉克朗先生的《入聲》、周秉均先生的《古漢語綱要》也不錯)
對偶和對仗是兩種極為相象的語言形式。......
如何分析古代漢語的平仄,只能學粵語或者吳語嗎
多看幾遍課本,把課本讀透,再做題.
怎麼區分平仄,簡單通俗點
拍是入聲 所以是仄
漢語四聲 平上去入 上去入都是仄
普通話裡入聲已經消失了 只有三聲(不要驚訝 事實如此) 所以用普通話分析古體詩的格律就不行了 要用還保留入聲的其他漢語方言 如吳語、粵語等 他們都有完整的四聲
詩詞格律分平仄,但粵語中陰平陽平陰去陽去不都是平的嗎?怎麼分出平仄?
如果用《中華新韻》,必須按照普通話;如果用舊韻(如《平水韻》),必須按韻部去查對。其實,古代各地的方言也千差萬別,為了在聲韻上統一,不同時代,官方才特意規定韻書。這是千百年來約定俗成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