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為什麼不用漢字?
韓國和朝鮮是什麼時候不用漢字的,為什麼不用??
1945年,韓國從殖民地統治中解救出來。新生的韓國提倡國粹主義。表音字學者站在弘揚民族精神的最前列,提出全部使用表音字等於愛國。1948年政府一成立,立即制訂了《表音文字專用法》,規定公文全部使用表音字。但是,公文的附加條款允許漢字與表音字並用。
韓國法律規定,以表音字為專用文字。1948年獨*立之後,為了弘揚民族精神,政府制訂了朝鮮拼音文字專用法,規定公文只能用表音字書寫。但是鑑於歷史的緣故,暫時允許兼用漢字。從1970年起,韓國小學、中學教科書中的漢字被取消,完全使用朝鮮表音字。在其後的30年當中,小學完全取消了漢字,初中高中僅向學生
教授1800個漢字。這一原因造成韓國20--40歲的人幾乎完全不懂漢字。他們被稱為"表音字的一代"。
帶給這代人的後果,是古典文化修養欠缺,與傳統脫離,完全脫離了東亞文化圈,深陷孤立與悽楚之中。韓國青年一代連漢字讀法都不清楚,書寫漢字就更困難了。很多人用漢字寫不出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也寫不出,走出學校進入社會之後還要自學漢字。韓國面向成人的漢字函授機構遍佈各地。
朝鮮也從1949年起全面廢除使用漢字,逐漸過渡到一律使用表音字。不過1968年在金日成指示下,修改了一律使用表音字方案,逐步恢復漢字教育。目前朝鮮小學生從五年級開始學習漢字,至高中畢業止學習1500個漢字。大學期間再學習1500個。共計教授3000個漢字。同樣是在1968年,韓國的朴正熙總統下令從1970年起,公文中禁止使用漢字,強行廢除教科書中使用的漢字。在樸總統堅決推行使用表音字的背後,矗調的是土著民主主義以此解釋自己的偏執。當時的樸總統企圖終身獨*裁****,於要求實行歐美式民主的人們針鋒相對。以倡導土著民主主義,竭盡全力強調各國各自的土著制度和精神,在此基礎上推行文字拼音化。總統的一句話就廢除了漢字教育。
當然,由於歷史原因,當韓國和朝鮮廢除漢字以後,確實對生產和生活方面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有的地方一個漢字能夠表達的意思,但是在韓語裡卻要用很多個音節來表達。所以只有極個別的地方,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朝鮮半島用漢字的地方。
比如,花圈裡面一般有一個“奠”字! 中國、韓國、朝鮮都有。而這個字無法用韓語來表達,所以依然保留了下來。
hehe 呵呵,所以到了2005年,歷史文化又發生了有趣的逆轉。2005年2月9日,韓國政府宣佈:在所有
公務文件和交通標誌等領域,全面恢復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中國漢字和漢字標記,以適應
世界化的時代潮流。並且提出了《推動漢字並用方案》,為了發展韓國的傳統文化,促進
與東亞漢字文化圈國家的積極交流和推動韓國觀光事業的大力發展,將目前完全使用韓國
文字的公務文件改為韓、漢兩種文字並用,以解決韓文難以清楚的表明漢字含義的歷史難
題。
方案指出:凡地名、人名、歷史用語等不寫漢字就容易發生混亂的語彙,均在韓文後面注
明漢字。為了給中國和日本的觀光者提供方便,將逐步在道路交通標誌上實行漢字和英語
雙重標記。此外,還將同教育部門協調改善漢字教育體制,前韓國總統金大中說:“韓國
的各種歷史古典文章和史料仍以中國漢字書寫,如果無視中國漢字,將難以理解我們的古
典文化和歷史傳統,有必要實行韓、漢兩種文字同時並用”。而且韓國的許多專家、學者
和居民都強烈呼籲加強漢字教育,要求全面恢復使用中國漢字。...
韓國和朝鮮為什麼不用中文?
朝鮮半島不屬於中國的。以前中國是征服過朝鮮半島,而且,其大部分曾長期為中國統一或割據政權所統治。但是,中國征服過並不一不定現在就是中國的。過去中國征服的地方多著了,但是,現在他們要麼是獨立國,要麼就成了別國的一部分。
比如在奧運會上的不丹,原為中國的屬國,後來被英國侵佔,淪為英國的保護國,才與中國分離,現在不丹的國旗仍把當年中國的國旗(即清朝的黃龍旗)作為他們國旗的一部分。
與不丹類似的國家還有緬甸、越南、老撾、尼泊爾等,他們都是西方列強在1880年代通過與中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脫離中國的。還有日本的沖繩縣,以前就是我國屬國琉球王國。
而朝鮮從中國獨立,即不是朝鮮人的自願,也不是中國人樂意,而是日本人想吞併朝鮮的需要。日本人在甲午戰爭中打敗了中國,逼中國同意朝鮮獨立。當年馬建忠曾建議把朝鮮國王內屬,也就是把朝鮮變為與山東、河南那樣的一個直轄省份,而國王遷到北京,與其他王一樣,只有爵位。而且,當年朝鮮國王也有這樣的要求。但是中國清政府沒有采納這一建議,因此朝鮮無可挽回的失去了。
朝鮮人(韓國人)當然講的是朝鮮語了。並不因為中國統治過朝鮮半島地區就講漢語。就象現在藏族人,他們與我們同樣生活中國,我們難道要強迫他們改講漢語嗎。
至於朝鮮人的姓,並不是自古就有的。古代朝鮮人沒有姓,到了後來,隨著儒家化程度的加深,他們開始模仿中原人為自己取姓。尤其是在中國的唐代,朝鮮貴族們根據用唐朝的些世家大族的姓氏作為自己的姓氏,但那時姓氏也只限於貴族,普通百姓是沒有資格有姓的。後來,在朝鮮王朝時期,統治者為了限制農民的自由遷移,加強剝削,頒佈了“腰牌法”,普通民眾被迫取姓。
韓國棄用漢字可以理解,為什麼朝鮮反而更早
韓國(朝鮮)自從中國周朝成立以來,就一直使用漢字,直到近代,朝鮮出了一個國王創立了一套文字,結束了朝鮮沒有自己文字的歷史,聯合國為了表彰這個國王,特的將聯合國掃盲獎用他的名字命名。但是韓文遠無漢字表意深遠,現在許多韓國語言學家正在呼籲韓國政府允許漢字與韓文共同在韓國使用。目前,多家韓國報紙的報頭都新添了它們的漢文名字
朝鮮半島歷史悠久,但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卻是一個只有本民族語言卻無民族文字的國家。公元3世紀左右,漢字傳入朝鮮,後來又採用漢字的音和意來記錄朝鮮語,即“吏讀文”。但由於封建社會等級觀念的影響。能夠學習和使用漢字的多是貴族階層,普通民眾很難接觸到。而且結合漢字創制的“吏讀文”有些也不適合朝鮮語的語音系統和語法結構,因而有時很難準確地標記朝鮮語言。因此當時人們非常希望能有一種既適合朝鮮語語音系統和語法結構、又容易學會的文字。從統治階級來看,為了便於老百姓貫徹自己的統治政策,也有必要發明一種易於人民掌握的表音文字。就這樣在朝鮮王朝第四代國王世宗的積極倡導下,由鄭麟趾、申叔舟、崔恆、成三問等一批優秀學者,在多年研究朝鮮語的音韻和一些外國文字的基礎上,於1444年創制了由28個字母組成的朝鮮文字。這期間朝鮮學者曾幾十次前來中國明朝進行關於音律學的研究。1446年朝鮮正式公佈了創制的朝鮮文字,稱為“訓民正音”,意思是教百姓以正確字音。新文字發明後,世宗國王提倡在公文和個人書信中使用“訓民正音”,並責令用“訓民正音”創作《龍飛御天歌》。他還將“訓民正音”作為錄用官吏的科舉考試的必考科目,並在錢幣上刻印了“訓民正音”。“訓民正音”的創制為朝鮮語書面語的發展以及朝鮮文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訓民正音”是世界上少有的知道是誰、具體在什麼時間創造的文字之一,因此被韓國指定為國寶第70號,1997年10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訓民正音”是一種表音文字,由17個子音和11個母音組成。17個子音字按口型和舌位發音器官的樣子創造,按發音不同分為牙音、舌音、脣音、齒音等,這同現代語音學分類基本一致。又根據聲音的清濁,把子音分成全清、次清、全濁、不清不濁;11個母音中有3個基本母音,它們是按照古人認為的宇宙“天、地、人”的生成次序創造的,其他母音則根據這3個基本母音創造。這28個字母經過560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有3個子音和1個母音被淘汰了,目前在朝鮮和韓國只使用24個子音和母音。用24個子音和母音,可以組成7萬個朝鮮字,而這些字又可以組成7億多個詞彙,如此浩如煙海的文字是用之不盡的。
朝韓文字改革中的“漢字”
傳統的朝鮮語詞彙包括固有詞和外來詞兩大類。固有詞是指朝鮮語裡原來就有的本國詞;外來詞則是指源於其他語言的詞,這其中有近70%源於中國的漢字詞,這些詞彙在朝鮮文中是可以用漢字書寫的。
1910年日本帝國主義對朝鮮半島實行殖民統治後,曾大肆封殺朝鮮語文,到20世紀40年代更是變本加厲,他們大搞所謂“創氏改名”,這個時期出生的朝鮮人不準使用朝鮮語,姓氏也必須改用日本姓氏。
1945年8月15日朝鮮半島光復後,分裂為半島北方和南方,即今天的朝鮮和韓國。為了規範文字的使用,朝韓雙方在建立政權後分別對文字的使用進行了改革。
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如何對待漢字。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朝鮮半島使用漢字的歷史非常悠久,因此,即使在“訓民正音”發明以後,漢字仍在使用。朝鮮王朝宮廷文書的書寫、歷史典籍的記錄等都有漢字夾在其中(類似於今天的日文)。對此,朝鮮採取了全面廢止漢字的改革措施,即所有文字書寫全部使用朝鮮字母,不再夾雜漢字。在詞彙上,朝鮮......
韓國 朝鮮什麼時候不用漢字的 為什麼不用
e並根據 u 與富有 vu 有 vu 個 vu 股
朝鮮以前跟中國那麼好,為什麼也跟著韓國不用漢字了?
那跟中國沒有關係。事實上朝鮮和韓國,還有現在中國吉林省的朝鮮族是同一個來源,它們使用的都是朝鮮語。朝鮮文字是1443年,李氏朝鮮的世宗大王召集了集賢殿鄭麟趾等學士,根據朝鮮語的音韻結構以及中國音韻學創制了專門紀錄朝鮮語音韻的文字。這個文字在韓國叫韓文,在朝鮮叫朝鮮語,在中國也叫朝鮮語。
古朝鮮為什麼後來不使用漢字了
在朝鮮民族的歷史上,曾經是完全使用漢字的,後來發明了自己的拼音文字(諺文)後,逐漸在正式文件中使用了,但是,跟日本的做法一樣,在民族文字中夾用漢字。 韓國後來跟日本一樣,限制了夾用漢字的數量,他們允許使用的漢字,連簡化後的字型都跟日本一致。 至於北朝鮮,他們在50年代時,由金日成規定廢除夾用漢字.這一段講話在《金日成文集》中有記載,大意是:“已經說了不用,為什麼還要問呢?”這可不是我造謠汙衊誹謗他!(但是朝鮮人學習書法的時候還是寫漢字的。)
朝鮮完全不用漢字有無弊端
弊端非常大,朝鮮使用的彥文只有十六個字母,因為字母少又沒有漢字作為輔助文字表義,所以彥文裡很多單詞的讀音寫法一樣,如果讀一篇文章不結合上下文內容很難讀懂,這就給學習造成了很大困難,這方面日本借鑑漢字明顯要聰明的多。
朝鮮是什麼時候廢除漢字的?
韓國100年以前是一個僅限於使用漢字的國家。不僅公文如此,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也同樣。韓國的統治階級、兩班使用漢字寫信、創作。德川幕府派到日本的朝鮮通信使,選用漢語造詣高的官員擔任。他們與日本的儒學家、僧侶之間用漢字筆談,並即席創作漢語詩詞。朝鮮只是庶民與漢字無緣。
朝鮮表音字創造於1443年。朝鮮王朝世宗下令創造庶民使用的簡單易學的表音文字。學者們遵照王命,創造了由11個母音和14個子音組成的表音文字。這種欽定文字頒佈之時,稱為“訓民正音“。然而,統治階級仍然只限使用漢字。婦女、兒童使用拼音字。用拼音字書寫的文章叫“諺文“,受人歧視。
甲午戰爭之後,韓國掀起“文明開化“運動。在稱為“甲午更張“的改革中,封建制度受到衝擊,韓國引進太陽曆,從這時起書文從專門使用漢字過度到漢字與表音字結合使用。韓國淪落為日本殖民地時代,確定“國(指日本)漢文字並用“。當時,把朝鮮表音文字學者作為反日思想堅持者來對待,對他們進行了殘酷的鎮壓。二戰期間,總督府命令解散研究表音字的朝鮮語學會,有的學者被逮捕投獄。因有上述歷史緣故,使用表音字成了民族主義標誌,被視為反日愛國的象徵。
1945年,韓國從殖民地統治中解救出來。新生的韓國提倡國粹主義。表音字學者站在弘揚民族精神的最前列,提出全部使用表音字等於愛國。1948年政府一成立,立即制訂了《表音文字專用法》,規定公文全部使用表音字。但是,公文的附加條款允許漢字與表音字並用。
把拼音文字視為民族主義的象徵
韓國大力推廣全面使用表音字起於1950年的韓戰。戰事中全國青年參軍受訓。他們由於學歷參差不齊,讀不懂混有漢字的教科書。於是首先在軍隊中統一使用表音字。而後擴展到全社會使用表音字。
另一方面,朝鮮北部也從1949年起全面廢除使用漢字,逐漸過渡到一律使用表音字。不過1968年在金日成指示下,修改了一律使用表音字方案,逐步恢復漢字教育。目前朝鮮小學生從五年級開始學習漢字,至高中畢業止學習1500個漢字。大學期間再學習1500個。共計教授3000個漢字。同樣是在1968年,韓國的朴正熙總統下令從1970年起,公文中禁止使用漢字,強行廢除教科書中使用的漢字。
鑑於社會輿論對廢除漢字教育的批判壓力,韓國政府開始修改全面廢除使用漢字方針。
1972年確定恢復中學、高中的漢字教育。1974年確定學習1800個基礎漢字(初中900個,高中900個)。並允許漢字在國語和國史教科書中加到括號內使用。
參考資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1123650.html?si=4
古朝鮮為什麼學漢字但不會說漢語
朝鮮半島歷史悠久,但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卻是一個只有本民族語言卻無民族文字的國家。公元3世紀左右,漢字傳入朝鮮,後來又採用漢字的音和意來記錄朝鮮語,即“吏讀文”。但由於封建社會等級觀念的影響。能夠學習和使用漢字的多是貴族階層,普通民眾很難接觸到。而且結合漢字創制的“吏讀文”有些也不適合朝鮮語的語音系統和語法結構,因而有時很難準確地標記朝鮮語言。因此當時人們非常希望能有一種既適合朝鮮語語音系統和語法結構、又容易學會的文字。從統治階級來看,為了便於老百姓貫徹自己的統治政策,也有必要發明一種易於人民掌握的表音文字。就這樣在朝鮮王朝第四代國王世宗的積極倡導下,由鄭麟趾、申叔舟、崔恆、成三問等一批優秀學者,在多年研究朝鮮語的音韻和一些外國文字的基礎上,於1444年創制了由28個字母組成的朝鮮文字。這期間朝鮮學者曾幾十次前來中國明朝進行關於音律學的研究。1446年朝鮮正式公佈了創制的朝鮮文字,稱為“訓民正音”,意思是教百姓以正確字音。新文字發明後,世宗國王提倡在公文和個人書信中使用“訓民正音”,並責令用“訓民正音”創作《龍飛御天歌》。他還將“訓民正音”作為錄用官吏的科舉考試的必考科目,並在錢幣上刻印了“訓民正音”。“訓民正音”的創制為朝鮮語書面語的發展以及朝鮮文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為什麼古代朝鮮用漢字,而不會說漢語
不說漢語,他們只是借用漢字而發音則是朝鮮語,當然只是在貴族階級和讀書人才會看懂漢字,因此李氏朝鮮第四代王世宗與學者共同發明了朝鮮文字,結束了朝鮮朝鮮沒有自己的文字的時代。 古代朝鮮使用用漢字,不說漢語。古代的朝鮮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使用漢字來作為自己的書面語,後來,發明了諺文,只是方便下層的人民以及婦女使用,漢字才是正式的官方語言。換句話說諺文在古朝鮮是上不了檯面的。
現在韓國雖然使用諺文,但由於諺文乃表音文字,很多詞語必須加註漢字,否則難以分辨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