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種子的傳播方式 ?
西瓜種子的傳播方式
目前靠種子經營實現人為傳播。自然傳播是靠動物吃進種子後,再排洩到它處傳播。
西瓜是靠什麼傳播種子的? 1.水流傳播 2.彈射傳播 3.風力傳播 4
4
西瓜靠什麼來傳播
花粉丫
西瓜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靠人工來傳播
西瓜的傳播方法200字
1、靠水來傳播椰子:靠水來傳播,椰子成熟以後,椰果落到海里便隨海水漂到遠方。睡蓮:睡蓮的果實成熟後沉入水底。果皮腐爛後,包有海綿狀外種皮的種子就會浮起來,漂到其它地方。2、靠小鳥或其他動物來傳播櫻桃、野葡萄、野山參:靠小鳥或其他動物把種子吃進肚子,由於消化不掉,便隨糞便排出來傳播到四面八方。松子:是靠松鼠儲存過冬糧食時帶走的。3、靠風來傳播紅皮柳:是靠柳絮的飛揚把種子傳播到遠處去的。4、還有機械傳播種子的方法鳳仙花:鳳仙花的果實會彈裂,把種子彈向四方,這是機械傳播種子的方法。
查詢一種植物種子傳播的方法西瓜怎樣傳播種子的
西瓜是果實,西瓜籽是種子。人或者動物採摘食用後將西瓜籽帶到其他地方,如果是遇到土壤或其他適合西瓜生長的環境,西瓜就會生長起來。這也就達到傳播種子的目的了。很多植物都是這樣利用人或動物傳播種子的。
西瓜起源於什麼時期?
有介紹說西瓜在神農嘗百草時發現,原名叫稀瓜,是水多肉稀的瓜之意,但後來傳著傳著就變成了西瓜。 另一種說法是並非源於中國,於西域傳來,故名西瓜。 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種植西瓜,後來逐漸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傳至北歐,而後南下進入中東、印度等地,四五世紀時,由西域傳入中國,所以稱之為“西瓜”。 據明代科學家徐光啟《農政全書》記載:“西瓜,種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按胡嬌於回紇得瓜種,名曰西瓜。則西瓜自五代時始入中國;今南北皆有。”這說明西瓜在中國的栽培已有悠久的歷史。 埃及栽培西瓜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過去,有人引宋代歐陽修《新五代史·四夷附錄》說:五代同州郃陽縣令胡嶠入契丹“始食西瓜”,“契丹破回紇得此種,以牛糞覆棚而種,大如中國冬瓜而味甘”,“周廣順三年(953)……嶠歸”。於是,西瓜從五代時由西域傳入中國的說法,似乎成了定論。近年報刊上談論西瓜的文章多持此說。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學生課外讀物《衣食住行史話》中就有“西瓜始於五代”一節。其實,這種說法並不確切。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西瓜又名寒瓜。“陶弘景(南北朝時人)注瓜蒂言永嘉(晉懷帝年號)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音,即此也。蓋五代之先瓜種已入浙東,但無西瓜之名,未遍中國爾。”《南史·滕曇恭傳》說,曇恭“年五歲,母楊氏患熱,思食寒瓜,土俗所不產。曇恭歷訪不能得,銜悲哀切。俄遇一桑門問其故,曇恭具以告。桑門曰:‘我有兩瓜,分一相遺。’還以與母,舉室驚異,尋訪桑門,莫知所在”。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卷十九記載隱侯(沈約)的《行園》詩云:“寒瓜方臥壠,秋蒲正滿陂。紫茄紛爛熳,綠芋都參差。”從詩中談到寒瓜臥壠的時節看,正跟西瓜相符。另外,舊北京曾稱先上市的西瓜為“水瓜”,後上市的為“寒瓜”;今訪老農,也說晚西瓜確有“寒瓜”一稱。看來,上述文獻資料可以和李時珍的說法相印證。然而,李時珍的說法幾百年來似乎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1976年,廣西貴縣西漢墓槨室淤泥中曾發現西瓜籽;1980年,江蘇省揚州西郊邗江縣漢墓隨葬漆笥中出有西瓜籽,墓主卒於漢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這就無可辯駁地證明了李時珍記載的可靠性。 西瓜,顧名思義,是西域傳來的瓜。五代以前,既然它已經傳入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卻又不叫西瓜,而因其性寒解熱,稱寒瓜。因此,西瓜是從西域傳入中國的說法似有疑問。那麼,它是從什麼路線傳入中國的呢? 推測它是由“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漢武帝曾派“譯長”,募商民,攜絲綢,乘海船去西方國家“市明珠、璧流離、奇石、異物。海船從雷州半島啟航,沿北部灣西岸和越南沿海航行,繞過越南南端金甌角,再沿暹羅灣,順馬來半島海岸南下,到達新加坡,又西折,穿越馬六甲海峽,沿孟加拉灣到達已程不國,“漢之譯使自此還矣”(《漢書·地理志》);這條海道,就是所謂的“海上絲綢之路”。 “已程不國”是今天的什麼地方呢,多數學者認為是斯里蘭卡,也有人說是非洲東部的阿比西尼亞。無論哪種說法對,都說明漢武帝時代中國和非洲交通的海路已經打開了。因為在漢代,阿拉伯人已經掌握了印度洋上信風的祕密,能夠東西穿航印度洋。這樣,斯里蘭卡和南洋群島完全有可能成為中國和非洲交通的中轉站。非洲的西瓜可以經過斯里蘭卡或南洋群島再傳入中國。廣西和江蘇漢墓出土的西瓜籽,就是海上絲綢之路溝通中非文化交流的佐證。 另外,據1959年2月24日《光明日報》報道:在浙江杭州水田畈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曾發現過西瓜籽。如果這個考古收穫確實可靠的話,中國有西瓜的歷史至少在四千年以上,而且西瓜原產非洲的說法,又......
西瓜如何傳入中國
西瓜的原產地在非洲熱帶的乾旱沙漠地帶。考古學家現已在埃及古墓中,發現有西瓜子和葉片;在南非卡拉哈里半沙漠地區,迄今為止,仍有野生西瓜種;而且根據西瓜熱耐旱的特點,南非小氣候環境和風土條件也非常適合西瓜起源的自然搖籃。因此現在一般認為西瓜起源於非洲。西瓜的傳播首先從埃及傳到小亞細亞地區,一支沿地中海北岸傳到歐洲腹地,十九世紀中葉移植到美國,又進入北美和南美。另一支則經波斯向東傳入印度;向北經阿富汗,越帕米爾高原,沿絲綢之路傳入西域、回紇,引種到中國內地。
西瓜傳入中國新疆地區大約是在唐代初年,而傳入中國內地大約是在五代、宋遼時期。西瓜一詞見於《新五代史》:“(胡矯)居虜中七年,當週廣順三年亡歸中國,略能道其所見,雲:自幽州西北入居庸關,明日又西北入石門關……又行三日,遂至上京,……自上京東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東行,地勢漸高,西望平地,松林鬱然,數十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雲契丹破回紇得此種,以牛糞覆棚而種,大如中國冬瓜而味甘。” 1995年夏秋之際,考古人員在赤峰市敖漢旗境內一座大型壁畫墓中,發現了中國迄今已知時代最早的西瓜圖畫(見圖) 。從而證實了胡嶠的記載是可信的。然而,契丹只是把西瓜從西域帶到了他們所統治的北方地區,至於南方西瓜種植則在其後。據現已發現的南宋施州郡守秦伯玉於鹹淳六年(1270)所立《西瓜碑》的記載,推測淮西(南?)地區種植西瓜的時間開始於南宋紹熙元年(1190)前後。 但當時所種的西瓜,瓜種可能並不是直接來自北方,因為碑中另外還提到了一種“回回瓜”,它是庚子嘉熙(1240)“北遊帶過種來”,鹹淳五年(1269)試種並取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