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文望遠鏡看到的景物為什麼是倒的 ?
我的天文望遠鏡看到的景物為什麼是倒的
因為天文望遠鏡是用看形體,看天體的時候你就感覺沒有方向感,正像倒像無所謂,天文望遠鏡和觀景不一樣,觀景的目鏡是正像鏡!用天文望遠鏡看地面上的景要麼是左右顛倒,要麼是上下顛倒,這在也是區分反射鏡和折射鏡的依據!你若用你現在的天文望遠鏡看地面景,可以找個正像鏡,那樣就沒有顛倒了!
請問為什麼天文望遠鏡中看到的是倒像?
上圖是伽利略型望遠鏡的光路圖,我們日常生活所中之中的是第二種,一塊凸透鏡在焦點之後,所以成的就是倒向了。當然,要成正像也可以,第一種光路就是正向。但為什麼不這麼做?原因很簡單,凹透鏡的製作加工遠遠比凸透鏡難,而且天體的正反對於觀測效果並沒有什麼影響,所以綜合考量也就做成凸透鏡了。
當然,樓主用的是牛反,不過遠離也是類似的,目鏡是凸透鏡而非凹透鏡。要成正像也可以,加一個巴洛鏡就好了,不過一般不推薦這麼做。
為什麼 天文望遠鏡能看到那麼遠
其實,望遠鏡的工作原理很複雜的,簡單的說,就是通過折射,來對光線進行加工。如果再說細了,就涉及到光線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規律,以及視角變化對人的視覺效果影響等等,這並不能簡單說明的。我幹這行的,都不全搞的清楚呢。
如果你真想看這些枯燥的東西,相信網路上原理圖你也看了很多,如果你需要的不是枯燥的資料圖紙,而是實物介紹與內部照片的話,你可以看看這些介紹:
www.ytwscc.com/zhishi13xiaosechajingpian.html
這是望遠鏡的稜鏡的原理與圖片。如果對望遠鏡有興趣,可以看看裡面更多知識。這已經是介紹的很趣味性的了。
除非你將來要研究這個領域,否則我感覺你還是不要深入研究這些東西了,深入下去就是一些枯燥的計算公式了,很沒意思的。
為什麼我用天文望遠鏡什麼都看不到
怎麼用的,反射折射,反射鏡要調光軸,如果是初學者就買反射根本用不了,調光軸很費時間,折射更好操作,新買兩種鏡子都要白天校準一下尋星鏡,晚上用尋星鏡十字絲對準星星再將調焦手輪轉到合適的地方就行了,看恆星要是一個亮點,具體細節可以上牧夫天文論壇查
現在的天文望遠鏡的口徑為什麼越來越大
望遠鏡的物鏡直接越大 ,進來的光線就越多 ,看得越清楚 。
但是不能太大 ,太大了 ,就會把空氣的 “擾動” 也被放大好多倍 ,看起來 “好像天空在燃燒” ,反而看不清天空了。口徑一般不大於 5 米 。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就把多個相對小口徑望遠鏡組合在一起 ,其 “等效口徑” 就變得很大了。
一個 5 米直徑的物鏡鏡頭 ,需要幾十噸的光學玻璃 ,真空精密冶煉 ,科學冷卻 ,耗費幾十噸磨料 ,將近10 年的刃磨 ,成功率很低很低 !造價昂貴 ,國之重器 !
為什麼用天文望遠鏡看星星還是白茫茫的一片?
是視野裡所見的全是白茫茫?那可能是對焦沒對好吧
不過即使對好了,50口徑小點兒,頂多看看月球,它本身就不是“鮮豔明亮”的
要看木星火星這些有顏色的,口徑估計至少得150~200以上
另外星星的光線畢竟太暗了人眼沒法分辨出暗淡的顏色,你可以找幾張有顏色的卡片,夜裡把屋子裡的燈全關了窗簾都拉上只留一點點縫隙投入一些路燈試試能不能看出卡片的顏色。照片上的鮮豔天體一般是用電動跟蹤裝備,用相機持續拍攝數個小時,把星星射來的光子們累加起來才看到的
我家的天文望遠鏡為什麼不能看見宇宙
綴滿繁星的夜空,銀河悠悠南流。如此的風景,不止一次出現在樓主的腦海吧?或許也正是為此,而購買了望遠鏡吧。誠然,望遠鏡更大的口徑會聚集更多的星光,獲得更好的解析度,然而很可惜的是,哪些在腦海中想象的風景,絕不會出現在望遠鏡的視場中。
其一,望遠鏡的觀測範圍太小,130EQ即便用上最大的目鏡,視場也不過一個月亮大小。而那些絢麗的宇宙圖片,有多少不是廣角、或者魚眼呢?物有其用,真如同裝甲適合平原的衝鋒,不適合在城市巷戰一樣。望遠鏡是用來看深空和行星的,而不是璀璨的銀河。
那再來說說它應該觀測的物件吧。首先要很遺憾的告訴樓主,尋找深空天體並不比在世界地圖上找出吉里巴斯這樣的島國容易,指望隨便向天宇一指,就能找到美輪美奐的天體。其次,不要被網路上那些美圖所吸引,普及型望遠鏡裡的天體,恆星就是一個點,行星就是一個面,深空就是一團霧。肉眼目視的美觀遠遠找不到將之尋覓的成就感。
既然樓主能用望遠鏡找到肉眼不可見的星星,足以證明其質量沒有問題。那問題恐怕就是出在購買時不切實際的預期,並不是視場裡不能窺探宇宙的神奇,而是茫茫星際空間將樸素的美藏的太深、太遠,唯有心人方能追尋。
為什麼天文望遠鏡可以望怎麼遠?
鏡片
為什麼業餘天文望遠鏡中國沒外國做的好
這種言論,明顯來自與公知的口吻。作為有十年追星經歷的愛好者,實在感覺啼笑皆非。
雖然我沒用過國外的普及型望遠鏡(買的純屬錢多人傻買情懷的土豪),但十年觀星經歷,還使用過不少普及型的產品的。
雙筒有博冠獵手7*50,天望用的時間比較長的有80eq,114牛反,信達小黑等等……毫無疑問,即便是外國的品牌,也是中國生產的,這些望遠鏡使用的結果都是讓人滿意的。
做一個對比,雙筒吧,博冠獵手7*50大概400能拿下,成像清晰銳利,使用五年下來也沒有任何損壞。美國產的博士能7*42報價6600,前者的十五倍,口徑還小了18%。而且前者的成像質量已經接近50雙筒的理論極限(我找過很多視角只有幾角秒的雙星標定),實在無法想象成像還能有什麼提高的空間。而且,這十五倍的價格,都可以夠我買兩臺半信達小黑了(150口徑,eq3電跟赤道儀)或者203口徑的道普森了,現在換一個42口徑的小雙筒?開什麼玩笑。
PS 望遠鏡就是一個例項,中國在中低端製造業上秒殺世界的可怕實力。一切工業品的質量都是從數量上堆積出來的。不管怎麼樣,有一點是肯定的,同樣價錢,買國貨比買外國貨,價效比至少高十倍。
PS1 最難改變的是人的觀念,這幾年網路公知橫行,逢中必唱衰,已經達到了顛倒黑白、令人反胃的程度。類似於普及型望遠鏡中國秒殺的地方領域也未能辛免,有必要藉此提醒提醒樓主切勿妄自菲薄。
PS2 當然,差距是有的,高階貨做不過(更準確的說是沒有產品)。國貨基本找不到203口徑以上的產品,幾乎被國外品牌完全壟斷。這種高階商品(起碼15萬),就不只是機械加工和製造的事了。
為什麼天文望遠鏡看的時候白茫茫一片而且都是我的睫毛
白茫茫一片,可能是因為你沒有對準目標,或者是由於失焦;看到自己的睫毛,是因為目鏡出瞳距離過短,以及你的睫毛比較長。
解決方法:選擇規格合適的目鏡,不要貪圖高倍硬選短焦目鏡;校正後再使用尋星鏡,確認你已對準目標;反覆調焦,直到形成清晰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