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裡有什麼節日?

General 更新 2024-11-07

秋天有什麼節日

中國的節日:中秋節,重陽節,教師節,國慶節.建軍節,外國的節日,萬聖節, 感恩節 ,

中國秋天的節日有哪些?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雞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晒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

秋天都有什麼節日?

秋天的節日: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

建軍節:陽曆八月一日;

教師節:陽曆九月十日;

國慶節:陽曆十月一日。

秋季的節日有哪些 5分

依你所問秋季的節日指的是陽曆9月至11月期間的節日,羅列如下:

9月3日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1945

9月8日 國際新聞工作者(團結)日 1958;世界掃盲日 1966

9月10日 中國教師節 1985

9月14日 世界清潔地球日

9月16日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1987

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中國國恥日) 1931

9月20日 公民道德宣傳日 2003

9月20日 全國愛牙日 1989

9月21日 國際和平日 200頂

9月27日 世界旅遊日

9月第三個星期二 國際和平日 1981

9月第三個星期六 全民國防教育日 2001

9月第四個星期日 國際聾人節

9月最後一個星期日 世界心臟日;世界海事日

10月1日 國慶節 世界音樂日 國際老人節

10月2日 國際和平和民主自由鬥爭日

10月4日 世界動物日 國際住房日

10月6日 老人節 國際減災日

10月8日 全國高血日 世界視覺日

10月9日 世界郵政日 萬國郵聯日

10月10日 辛亥革命紀念日 世界精神衛生日

10月13日 世界保健日 國際教師節

10月14日 世界標準日

10月15日 國際盲人日(白手杖節)

10月16日 世界糧食日 重陽節

10月17日 世界消除貧困日

10月22日 世界傳統醫藥日

10月24日 聯合國日

10月31日 世界勤儉日

11月7日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紀念日

11月8日 中國記者節

11月9日 全國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日

11月10日 世界青年節

11月11日 光棍節

11月12日 孫中山誕辰紀念日

11月14日 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7日 國際大學生節

11月17日 世界學生節

11月20日 彝族年

11月21日 世界問候日

11月21日 世界電視日

11月25日 感恩節

11月25日 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

11月29日 國際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

***當然,農曆秋天的節日有:

七月初七七夕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

九月初九重陽節

還有節氣中比較重要有立秋、秋分、霜降。

秋天有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秋天有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是中秋節。

中秋節(八月十五日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中秋前夕,人們都儘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秋季有哪些節日

秋季節日有七夕節(七月初七)、中秋節(八月十五)、國慶節(10月1日)、重陽節(九月初九)。

七夕節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七夕節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諸多習俗影響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中秋節

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奔月。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國慶節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節。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佈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重陽節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裡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裡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中國在秋天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比較大的有: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陰曆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到了晚上,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徵,要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是賞月的佳節。中秋節還要吃月餅。據傳說,元朝末年,廣大人民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統治,把發起暴動的日期寫在紙條上,放在月餅餡子裡,以便互相祕密傳遞,號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義。終於在這一天烘發了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推翻了腐朽透頂的元朝統治。此後,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就更加廣泛地流傳開來。)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陰曆九月初九。我國古代以九為陽,唬月九日正是陰月陽日,故名“重陽”。相傳東漢時汝南人桓影,聽到費長房對他說,九月九日汝南將有大災難,趕快叫家裡人縫製小代,內裝茱萸,縛在臂上,登上高山,飲菊花酒,藉以避難。桓景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裡的雞、狗、羊全部死掉。從此,民間就有在重陽節做茱萸代、飲菊花酒、舉行廟會、登高等風俗。因“高”與“糕”音同,所以重陽節又有吃“重陽糕”的習俗。唐代詩人王維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記載了當時的風俗習慣。由於該詩感情真摯,至今膾炙人口。)

秋季有什麼節日?

7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日(1921)

7月1日:香港迴歸紀念日(1997)

7月1日:國際建築日(1985)

7月1日:亞洲30億人口日(1988)

7月2日:國際體育記者日

7月第一個星期六:國際合作節(國際合作社日)(1995)

7月7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1937)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987)

7月11日:中國航海節

7月26日:世界語(言)創立日

7月31日:非洲婦女日(1962)

8月份

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1927)

8月5日:恩格斯逝世紀念日(1895)

8月6日:國際電影節(1932)

8月8日:中國男子節(爸爸節)(1988)

8月9日:世界土著居民國際日(1994)

8月12日:國際青年日

8月13日:國際左撇子日(1976)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日(1945)

8月22日:鄧小平誕辰紀念日(1904)

8月23日:販賣黑奴及其廢除的國際紀念日

8月26日:全國律師諮詢日(1993)

9月份

9月1日:全國中小學開學日

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945)

9月8日:國際新聞工作者日(1958)

9月8日:世界掃盲日(1966)

9月9日:毛澤東逝世紀念日(1976)

9月10日:中國教師節(1985)

9月14日:世界清潔地球日

9月16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1994)

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中國國恥日)(1931)

9月20日:全國愛牙日(1989)

9月21日:國際和平日(1981)

9月第三個星期六:全民國防教育日(2001)

9月21日:世界激年性痴呆宣傳日

9月27日:世界旅遊日(1980)

9月第四個星期日:國際聾人節(1958)

9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世界心臟日(2000)

9月最後一個星期日:世界海事日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22934.htm

秋天有什麼節日?

秋天的節日: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

建軍節:陽曆八月一日;

教師節:陽曆九月十日;

國慶節:陽曆十月一日。

中國秋天的節日有哪些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川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晒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

相關問題答案
秋天裡有什麼節日?
秋天都有什麼節日?
春天都有什麼節日?
在秋天有什麼節日?
冬天有什麼節日英語?
在夏天有什麼節日?
正月裡都有什麼節日 ?
穆斯林有什麼節日?
外國人有什麼節日?
中國五月份有什麼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