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如何和家長溝通?

General 更新 2025-01-21

幼兒園實例怎麼樣與家長溝通技巧

幼兒園與家長溝通技巧

一.教師要理解家長,用心建立家園交流的基礎。家長都很愛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憧憬,相信他的孩

《教師與家長溝通技巧》正文開始>> 一.教師要理解家長,用心建立家園交流的基礎。 家長都很愛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憧憬,相信他的孩子會越來越能幹。因為有愛,即使孩子長得醜,他也認為很可愛。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丁點兒進步,都會被愛心倍加的家長無限放大——那是孩子越來越聰明的表現。家長的期望在起著美化孩子的作用(有時也難免會把孩子的缺點掩蓋掉)。

家長與他人交流的一個永恆話題就是孩子,而且很愛把孩子的優點、可愛之處向他人玄耀。 可見,孩子的優點才是老師與家長交流的基礎。教師要善於建立這個交流基礎,要向家長那樣從內心深處相信他的孩子會越來越能幹。與家長交流的時候把他孩子的優點(那怕是一點點)放大了說,缺點要少說,即使說了也要表明相信(首先要自己相信,其次讓孩子相信、讓家長相信)孩子一定會改掉缺點的。這樣家長才容易接納教師的建議或意見。

二.要依據不同群體的孩子家長工作的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多進行溝通。

家長工作難度與孩子發展成正相關。孩子發展全面、進步快、能力強,家長滿意程度高,家長工作自然好做;反之,難矣。

一類是孩子聰明好學、又懂事,這類孩子家長一般都有較好的個人素養、知書達理、以身作則,其孩子易於教育,孩子進步自然快,家長滿意度就高,這類孩子的家長工作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

第二類孩子是聰明淘氣,學習上不費勁、一學就會,也很可愛但不太守紀律,經常犯錯誤,常被叫到老師跟前挨批,但孩子可以感覺到老師不煩他,所以對老師很親近,這類孩子的家長工作也比較好做;

第三類孩子淘氣、好動,對學習不感興趣,經常擾亂正常秩序,易引起教師反感,老師不喜歡他,他更是故意與老師作對,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孩子不喜歡老師,自然家長也不會喜歡老師,家長工作當然不易見效;

第四類是默默無聞的孩子,這類孩子有的不怎麼聰明,但從來不惹事生非,不給教師找麻煩、來和沒來一個樣,沒給老師留下什麼深刻印象。經常容易被教師所忽視,孩子遭受冷遇,家長工作也就可想而知。

因此,教師要真心關愛每個孩子,尤其要關注問題兒童,也就是第三類、第四類孩子,對他們多一些關愛和幫助,放大他的優點,以點帶面,以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同時要針對性地、有重點的多與問題兒童的家長多溝通。有溝通就有理解。多交流、多溝通,家長自然會感覺到教師對孩子的關注之情,瞭解教師在孩子身上所付出的心血,家長就會認同教師、接受教師,使溝通順利地進行下去。

三.在與家長溝通過程中,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一個家長對一個教師的信任或不信任很多時候只來自一兩次談話和交往。因此,教師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講究溝通的方法和策略:

1.根據家長需求,找準溝通的切入點。

不同類型的家長對孩子關心的方式不同。老人關注孩子的生活、飲食,父母關注孩子學習方面多些;母親在孩子成長的問題上過問的多些,而父親則很少過問;小班孩子的家長關心生活事多些,大班家長關注孩子學習方面的事多些;體弱兒家長關心孩子的健康方面多些,而新入園的家長則每天都想從教師那裡瞭解到孩子在園的一切表現,這時的家長對教師還不夠了解,還沒有建立起對教師的信任感,擔心孩子在園受委屈,擔心教師對自己的孩子不夠盡心,教師與家長、孩子之間正處於磨合期。教師要關注家長所擔心的問題,以家長最為關心

的話題為由頭,展開溝通,進而再引導家長關心孩子其它方面的教育問題,以保障孩子全面和諧地發展。

2.要“多報喜、巧報憂”。在與家長......

幼兒教師和家長溝通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和技巧

您好,明尚教育為您解答~!

家長工作是幼兒園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交流是一門藝術,特別像現在很多獨身子女的家庭,孩子在家猶如一個“小皇帝”,幾個大人寵著,到了幼兒園以後,許多父母就會擔心這,擔心那的。作為班主任的我更應該注意與家長交流的技巧,因為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家長們都會非常的留意,說不定還會造成寫不良的影響。

首先,與家長溝通要注意八項:

1、與家長溝通時要注意態度和語氣

2、要多途徑與家長交流

3、多徵求家長的願望、需求、意見

4、可以經常更換信息欄

5、恰當方式談幼兒行為問題與家長溝通

6、特殊事件主動坦誠與家長溝通

7、保持家庭隱私

8、冷靜處理與家長、幼兒的關係

其次,在與家長談論孩子的缺點時,可以著重注意以下幾點:

1、導入尊重感。在與家長交往的過程中,班主任應做到文明禮貌,尊重對方。班主任通常比家長更熟悉教育知識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規律。決不能以教訓式口吻與家長談話,特別是當其子女在學校“闖了禍”的時候,班主任仍要在談話時給對方以尊重。也不能當著學生的面訓斥家長,這不僅使家長難堪,有損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長一旦將這種羞憤之情轉嫁於孩子,極易形成孩子與班主任的對立情緒。當與家長的看法有分歧時,也應平心靜氣地講清道理,說明利害關係,既要以禮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2、流露真誠感。用真誠的語言或行動去與對方溝通,使其感動的方法。以誠感人要求誠與情密切配合,要使人動情,喚起人的真情;以誠感人要做到誠與真結合;以誠感人還必須伴之以虛心,否則難以取得對方的信任。

3、評論學生要客觀如實。

4、注意談話形式與方式。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關係應是平等的同志關係,班主任與家長的談話,切忌用教訓式語氣,而應像對待同志或客人那樣用商量或交流的口氣;態度要隨和,語氣要婉和,語態要真誠,語調要親切,語勢要平穩,語境要清楚,語感要分明,使家長一聽就明,能準確把握要旨,領悟當家長的應做些什麼,從你的談話中受到啟發。

5、語言務求得體和有分寸。語言是心靈的窗子,是一個人綜合修養的反映。身為人民教師,在與家長談話時也應該為人師表。得體的稱呼,使對方一聽稱呼就有一種相知感,從而產生親切感,縮短交流雙方間的心理距離,甚至建立起感情基礎。教師得體的語言,可以贏得家長的尊敬,增加家長的可信度,形成和諧的溝通氛圍。所謂語言得體,最主要的是與職業身份、與場合、與交流的對象,與解決的問題得體。謙虛、中肯、客觀,掌握好分寸、語氣,不誇大,不縮小,不說過火的話、不說力所不能及的話;還要講話要溫和,不用過激詞語,不擺逼人氣勢,語氣誠懇等等。

6、談話要委婉和注重可接受性。班主任和家長談話時,一般應先講學生的優點,後講缺點,對孩子的缺點也不要一下講得過多。應該給家長一種感覺:孩子每天都在進步。惟如此家長才會歡迎班主任,願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議,愉快地與班主任合作,對孩子的優缺點也能正確認識和正確對待。要把握好溝通步驟的時序。“哪壺先開提哪壺”,先說說孩子的優點和進步,等家長有了愉快的情緒,再逐漸提一些建議,家長會更樂於接受。可以採取“避逆取順”的策略,避免觸動對方的逆反心理而迎合其順情心理的策略;也可以採用變換語言或變換角度的手法來敘述。因為同一件事,往往可以從多個角度來描述它,為了使人們樂意接受,我們就可儘量從人們的心理易於接受的那一個角度去敘述,儘量避免那種容易引起人們反感的角度。要注意瞭解各種忌語,儘量不說別人忌諱的話語。掌握上述心理策略,在溝通中就可減少一些產生逆反心理的可能。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更多資訊請關注明尚官......

如何與家長溝通幼兒的情況

家園溝通時,作為幼兒老師,

一、要尊重家長。我們要以平等的態度來對待家長,尊重他們的人格與觀點,要耐心、虛心、誠心的聽取家長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議,努力營造和諧、輕鬆、愉快的交流環境,這樣家園才能保持協調一致。

二、要肯定孩子。教師一句微不足道的稱讚,都會讓家長感到高興,直至影響對待孩子的態度,如親親孩子的小臉蛋說:“你真棒!老師喜歡你。”而這種獎賞性的行為和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孩子繼續努力的心理。同時這種肯定也能使家長輕鬆、自信、愉快地面對教師,主動向教師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或育兒的困惑,期望得到教師的指點與幫助。這樣,交流的主題就會得到延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交流。

三、咱們應耐心告訴家長運用科學的育兒方式,許多家長由於對孩子年齡特點不瞭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時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當,一味的溺愛,甚至放縱。而咱們是有一定育兒知識的專業人員,遇到問題應通過各種方式啟發、引導家長,讓他們瞭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曾遇到過一個家長向我訴苦“老師,我們家孩子太任性,每天上學非要買零食,怎麼打他罵他都沒用,不買就不上學。”咱們應該先告訴家長:吃零食過多,不但有礙於幼兒身體健康,還會造成幼兒偏食;建議家長把和孩子交流時用淺顯的語言講給幼兒聽,其效果肯定比打、罵的方式好的多。家長從咱這裡瞭解到了正確的育兒知識,及時的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法。與此同時,咱也更加了解這個孩子,同時與家長也拉進了距離。

四、對家長要一視同仁。家長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歷、職位、性格均有所不同。無論家長間存在什麼樣的差異,從他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兒園的那一天起,家長與教師就開始了共同的歷程——教育好孩子。因此,教師應該學會與每一位家長交流,讓每位家長都能感受教師的關注或重視。由於職業、性格、文化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教師深入地瞭解家長,以便有針對性地與家長溝通。

五、教師應以“換位”的思維方式與家長溝通,咱們好多老師尚沒有為人父母的角色體驗,有的即便是已經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會遇到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這就要求教師瞭解父母的角色,並從父母的角色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有時手或頭碰破一點皮,家長接孩子時十分驚訝、十分心痛是肯定的,這時咱們要了解幼兒父母的角色,要換位思考,體諒家長的愛子之心。而有的教師表現得若無其事的態度,認為家長大驚小怪,那麼,一件小事立即會使家長覺得老師對自己孩子不夠關心,對工作不夠負責,進而影響家長與老師的關係,給家園溝通設置了障礙。如果老師從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受傷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會很自然的理解家長的心情,處事態度也會大不相同。那麼家園溝通就不會受阻。

六、要充分發揮語言藝術的魅力。在家園交流中,雙方難免會談到孩子的缺點,作為教師,應客觀的向家長告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而不應該摻雜主觀色彩和情緒。教師應該用平和的語氣,委婉的態度,一分為二的觀點與家長交流。可以先向家長介紹一些孩子的優點,再說孩子不足之處或須改正的地方,這樣,便於家長接受。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最棒。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犯了錯誤,只是一時糊塗,孩子的調皮,是一種可愛。孩子畢竟是孩子,咱們(包括家長)都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家長擔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錯誤,而是教師對於孩子所犯錯誤的認識與態度。咱們教師關鍵在於表達一種願望——讓家長明白:談論孩子的不足,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長的支持,以便家園共同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最......

淺談幼兒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對幼兒教育和幼教老師的期望和要求也越來越高。面對幼教改革的深入與素質教育的開展,我們逐漸認識到:要提高幼兒素質,光靠幼兒園是難以實現的,必須家園合作。但由於教師和家長之間教育觀念、思考角度不同,常常會引發一些矛盾和衝突,許多老師抱怨現在不光孩子難帶,家長也越來越難伺候了;許多老師感嘆家長眼裡只有孩子沒有老師,無法與家長正常交流和溝通。家長工作難做,許多老師感到很無奈。家園合作能否成功,能否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效果如何。那麼,幼兒園教師該如何有效的與家長溝通呢?我覺得以下是比較重要的幾點: 一、尊重理解家長對孩子的關愛之心 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爸爸媽媽眼中,孩子們聰明可愛,是最棒的。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理解家長的心理狀態,公正客觀的評價每個孩子。我們應相信每個家長也都是在為自己的孩子的成長而努力,我們教師一定要以一顆真誠善良理解的心去關心愛護每個孩子,理解家長的心情,尊重家長,尊重他們的感情,尊重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的人格。教師不可擺出一付教育權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對家長進行旁敲側擊,使家長不願接近。作為家長,一般都期盼孩子成才,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關心,孩子在園表現不好,就會覺得臉上無光,教師在與家長接觸過程中,不宜總是向家長指出孩子的缺點、短處,向家長“告狀”,應從有利於學孩子發展的角度客觀地交換意見,研究培養孩子的對策與辦法。例如請家長到園溝通有關孩子的問題時,不論在任何情況,我們應主動熱忱地迎接家長的到來,這樣可以讓家長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從而使溝通有個良好的開端。 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有時手或頭碰破一點皮,家長接孩子時十分驚訝、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我們教師若表現得若無其事的態度,認為家長大驚小怪,那麼,一件小事立即會使家長覺得老師對自己孩子不夠關心,對工作不夠負責,進而影響家長與老師的關係,給家園溝通設置了障礙。如果老師從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受傷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會很自然的理解家長的心情,處事態度也會大不相同。 又如有時候,我們經常會埋怨“某某”家長不來參加幼兒園的活動,不幫我們收集資料、很少與老師見面、溝通……並把這類家長歸為“不配合者、不支持者”,而漸漸地忽視和遠離他們。其實,我們老師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家長們都有自己的工作,下班後,又要忙於繁瑣的家務,空閒的時間本來就不多,而現在有些單位的請假制度的確很嚴。因此,家長的“不配合、不支持”也是情有可原的。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尊重家長、給予理解,而不是心生埋怨。那麼家園溝通就不會受阻。。 二、耐心細緻地做好家長的嚮導工作 許多家長由於對孩子年齡特點不瞭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時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當,一味的溺愛,甚至放縱。而教師是有一定育兒知識的專業人員,遇到問題應通過各種方式啟發、引導家長,讓他們瞭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曾遇到過一個家長向我訴苦“李老師,我們家孩子太任性,每天早上非要吃油炸面窩,怎麼打他罵他都沒用,這不,早上又要我買。”我先告訴家:長天天早上吃一種早點,不但有礙於幼兒身體健康,還會造成幼兒偏食;向家長介紹幼兒園早點的營養配置;讓家長知道每天與其他幼兒公進早餐可加強幼兒的集體意識。我還建議家長把這些好處用淺顯的語言講給幼兒聽,其效果肯定比打、罵的方式好的多。家長從我這裡瞭解到了正確的育兒知識,及時的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法。與此同時,我更加了解這個孩子,與這位家長也拉進了距離。 比如,開學初,家長們都會對幼兒園的工......

幼兒園的老師怎樣和家長溝通技巧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重要的互補因素,兩者配合得越默契,產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顯著。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面對不同類型的家長,我們要採取不同的方法溝通。

1.對“溺愛型”家長要重說服

“溺愛型”家長對子女往往寵愛過深,看不到子女的缺點,甚至護“短”。

小欣,成績中等,家庭條件較富裕,父母都是做生意的。一天自習課,突然一陣悅耳的音樂響起,原來他偷偷把手機帶到學校。為此,我和他進行了一次懇切的長談。我鼓勵他,試著讓他走出虛擬的QQ聊天世界。和我談話時,他一再保證絕不再犯,可是沒過幾天,發現他又帶手機來學校了。

和他家長几次接觸下來,我發現他的父母反覆跟我強調:“小欣在家裡很乖,平時也不讓我們操心,從不和‘壞學生’一起玩,從不去網吧。唯一的要求就是有個手機,我們當然會滿足他。雖然他成績中等,但是我們很滿意了……”於是,我針對他們“護短”的特點,改變了溝通方式。談話一開始,我從充分肯定小欣的優點入手,引導他們認識其孩子的不足,跟他們談談對孩子的期望,進而引導他們重視對小欣的教育。我搜集了一些沉迷於手機、QQ聊天的學生的案例,和他們一起分析,引導他們看到其危害。幾次下來,家長開始主動配合我的工作。

2.對“打罵型”家長要重勸告

“打罵型”家長多出於“恨鐵不成鋼”的心理與不懂得教育方法所致。

小凡,成績優異,家庭條件較好,父親脾氣急躁,對他要求很嚴。同學向我反映,小凡平時總是很衝動,一有什麼小矛盾,就會用“武力”解決。一次,小凡和小杰發生了口角,兩個人扭打在一起,小凡身強力壯,把小杰壓在身下,掄起拳頭就往小杰腦門上砸去。事後,小凡父親接到我的電話趕到學校,他一進辦公室就怒氣衝衝地喊:“你打算怎麼辦?把同學打死?你這個不爭氣的孩子……”一邊就舉起手要揍小凡。我趕緊攔住了他的舉動,並把他請進了旁邊的一個空辦公室,請他坐下,給他倒了一杯水。告訴他一些用粗暴的教育方法帶來反面教育效果的案例,並分析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對孩子的影響。之後,我通過短信時常發一些正確的教育方法給他。慢慢地,小凡變了,即使發生小衝突也能主動退一步。

3.對“放棄型”家長要重鼓勵

“放棄型”家長往往在小學時就被自己孩子的成績傷透了心,對自己的孩子喪失了信心。

小琪,進入初中的第一次考試就是全科“紅燈籠”。之後瞭解下來,小學的時候,他的成績就不好。首次和他母親交流,她說的第一句話是:“老師,我知道孩子成績差,給您添麻煩了……”我告訴她,不能用成績這一個標準衡量自己的孩子,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閃光點。我還告訴她,這學期小琪擔任班中的勞動委員,因為他發現教室中有垃圾總會主動撿起來,勞動很積極。我逐步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看到孩子的進步,看到希望。雖然和家長提孩子的缺點,但是一次不說太多,避免說“這孩子很笨”之類的話。慢慢地,家長對小琪有了信心,不時主動和我交流,配合我的工作。

4.對“配合型”家長要重交流

“配合型”家長通常對孩子比較關心,也比較明事理。

小琳,成績十分優秀,多年擔任班長。她是一個很有能力的班幹部,幫助老師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同時在功課上又十分鑽研。父母以她為傲,同時十分關注她的思想動態。總是主動和我交流。

對於她的父母,我總是如實向他們反映小琳的情況,主動請他們先提出教育措施和處理意見,認真傾聽。因為他們很注重對孩子的教育,觀察自己孩子的表現經常比我還要深入、細緻、具體,所以我就虛心聽取他們的建議。當然,在傾聽的同時也會冷靜地分析,小琳變現越來越出色、優異。

5.對“質問型”家長......

相關問題答案
幼兒園如何和家長溝通?
如何與家長溝通交流?
幼兒園如何組織家長會?
幼兒園如何上好數學課?
幼兒園如何預防流感?
幼兒園如何說課?
店長如何和員工溝通?
大學生如何和老師溝通?
課堂上如何和學生溝通?
如何和孩子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