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質量管理的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5-01-17

全面質量管理的含義

全面質量管理,就是指一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於通過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途徑。在全面質量管理中,質量這個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標的實現有關。

全面質量管理的特點

1.它具有全面性,控制產品質量的各個環節,各個階段;   2.是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3.是全員參與的質量管理;   4.是全社會參與的質量管理。

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觀點

為用戶服務的觀點

在企業內部,凡接收上道工序的產品進行再生產的下道工序,就是上道工序的用戶,“為用戶服務”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戶”是全面質量管理的一個基本觀點。通過每道工序的質量控制,達到提高最終產品質量的目的。

全面管理的觀點

所謂全面管理,就是進行全過程的管理、全企業的管理和全員的管理。   1.全過程的管理   全面質量管理要求對產品生產過程進行全面控制。   2.全企業管理   全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強調質量管理工作不侷限於質量管理部門,要求企業所屬各單位、各部門都要參與質量管理工作,共同對產品質量負責。   3.全員管理   全面質量管理要求把質量控制工作落實到每一名員工,讓每一名員工都關心產品質量。

以預防為主的觀點

以預防為主,就是對產品質量進行事前控制,把事故消滅在發生之前,使每一道工序都處於控制狀態。

用數據說話的觀點

科學的質量管理,必須依據正確的數據資料進行加工、分析和處理找出規律,再結合專業技術和實際情況,對存在問題作出正確判斷並採取正確措施。

質量控制的四個階段

質量控制一般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稱為計劃階段,又叫P階段(Plan)   這個階段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市場調查、用戶訪問、國家計劃指示等,摸清用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確定質量政策、質量目標和質量計劃等。   第二個階段為執行階段,又稱D階段(Do)   這個階段是實施P階段所規定的內容,如根據質量標準進行產品設計、試製、試驗、其中包括計劃執行前的人員培訓。   第三個階段為檢查階段,又稱C階段(Check)。   這個階段主要是在計劃執行過程中或執行之後,檢查執行情況,是否符合計劃的預期結果。   最後一個階段為處理階段,又稱A階段(Action)。   主要是根據檢查結果,採取相應的措施。   “每一環都要求品質:學習、思考、分析、評估、改進。產品可靠:及時完成、品質優良劃一。更順暢的溝通管道:傾聽、詢問、勇於發言。”

全面質量管理給企業帶來哪些益處

所謂"競爭"即質量的競爭。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如何提高自身的質量,這是必須面對的問題。質量體系是一個全員參與、全面控制、的綜合性體系,其核心是以滿足客戶的明確的或隱含的質量要求為。它所規定的文件化體系具有很強的約束力,它貫穿於整個體系的全過程,使體系內各環節環環相扣,互相督導,互相促進,任何一個環節發生脫節或故障,都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其它部門或其它環節,甚至波及整個體系。下面筆者就與企業認證談點個人見解。

一、企業推行的意義

1、強化品質管理,提高企業效益

推行對於企業內部來說,可按照經過嚴格審核的國際化的質量體系進行品質管理,真正達到法制化、科學化的要求,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於企業外部來說,當顧客得知供方已按照國際實行管理,並已取得了質量體系認證證書,且有認證機構的定期監督,就可以確信該企業是能夠穩定地生產合格產品乃至優秀產品的信得過企業,從而放心地與該企業訂立供銷合同,從而擴大企業的市場佔有率。

2、獲得了國際貿易"通行證",有利於跨越國際貿易技術壁壘

許多國家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設置了種種貿易壁壘,包括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其中非關稅壁壘主要是指技術壁壘。技術壁壘中,又主要是產品品質認證和質量體系認證的壁壘。特別是在"世界貿易組織"內,各成員國之間相互排除了關稅壁壘,所以,獲得認證是消除貿易壁壘的主要途徑。

3、節省了第二方審核的精力和費用

在現代貿易實踐中,第二方審核雖然早已成為慣例,但後來又逐漸發現其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方面,一個供方通常要為許多需方供貨,第二方審核無疑會給供方帶來沉重的負擔;另一方面,需方也要支付相當的費用,有時花了錢還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惟有認證可以排除這樣的弊端。因為作為第一方的生產企業申請了第三方的認證並獲得了認證證書以後,眾多第二方就不必要再對第一方進行審核,這樣,不管是第一方還是第二方都可以節省很多精力或費用。還有,如果企業在獲得了認證之後,再申請UL、等產品認證,還可以節省認證機構對企業的體系進行重複認證的開支。

4、在產品品質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誕生於市場經濟環境,總結了經濟發達國家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為廣大企業完善管理、提高產品/服務質量提供了科學的指南,同時為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找到了共同語言。

系列明準了市場經濟條件下、顧客對企業共同的基本要求。企業通過貫徹這一系列,實施質量體系認證,證實其能力滿足顧客的要求,提供合格的產品/服務。這對規範企業的市場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系列是經濟發達國家企業科學管理經驗的總結,通過貫標與認證,企業能夠找到一條加快經營機制轉換、強化技術基礎與完善內部管理的有效途徑,

主要體現於:

企業的市場意識與質量意識得到增強

通過貫標與認證,引導企業樹立以滿足顧客要求為經營宗旨,以產品/服務質量為本,以競爭手段,向市場要效益的經營理念。

穩定和提高產品實物/服務質量

通過貫標與認證,企業對影響產品/服務的各種因素與各個環節進行持續有效的控制,穩定並提高了產品/服務的質量。

提高整體的管理水平

通過貫標與認證,使企業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與管理意識得到增強;促使企業的管理工作由人治轉向法制,明確了各項管理職責和工作程序,各項工作有章可循,使領導從日常事物中脫身,可以集中精力抓重點工作;通過內部審核與管理評審,及時發現問題,加以改進,使企業建立了自我完善與自我改進的機制。

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通過貫標與認證......

全面質量管理的定義是什麼?

是指企業丁所有部門,所有組織,所有人員都以產品質量為核心,建立起一套科學嚴密高效的質量保證體系,控制生產過程中影響質量的因素,以優質的工作最經濟的辦法提供滿足用戶需要的產品的全部活動。

全面質量管理含義是什麼?

全面質量管理(簡稱TQC),是指企業為了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運用一整套的質量管理體系、手段和方法所進行的全面的、系統的管理活動。它是一種科學的現代質量管理方法

全面質量管理的三全意義

對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的概括。它是指:全員的質量管理、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全企業的質量管理和多方法的質量管理。

①全過程的質量管理,要體現以預防為主、不斷改進的思想和為顧客服務的思想;

②全員的質量管理,要做好全員的教育、培訓;要制訂各部門、各類人員的質量責任制,落實責、權、利;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

③全企業的質量管理,要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必須使企業的研製、維持和質量改進的所有活動構成一個有效的整體。

全面質量管理的特徵是什麼

概括起來是“三全”、“四一切”。

三全

“三全”——是指對全面質量、全部過程和由全體人員參加者的管理。

1. 全面質量的管理

過去我們一說到質量,往往是指產品質量,它包括性能、壽命、可靠性和安全性,即所謂狹義質量概念。當然,產品質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產品質量再好,如果製造成本高,銷售價格貴,用戶是不歡迎的。即使產品質量很好,成本也低,還必須交貨及時和服務周到,才能真正受到用戶歡迎。因此一個企業必須在抓好產品質量的同時,要抓成本質量、交貨期質量和服務質量。這些質量的全部內容就是所謂廣義的質量概念,即全面質量。可見,質量管理必須對這種廣義質量的全部內容進行管理。

產品質量+成本+交貨期+服務=全面質量

2. 全部過程的管理

產品是怎樣形成的呢?它是包括企業一系列活動的整個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市場調查、研究、設計、試製、工藝與工裝的設計製造、原材料供應、生產製造、檢驗出廠和銷售服務。用戶的意見又反饋到企業加以改進,這整個過程可看作是一個循環過程。可見,產品質量的提高依賴於整個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質量的提高,因此,質量管理必須對這種全部過程的每個環節都進行管理。

3. 由全體人員參加的管理

產品質量的好壞,是企業許多環節和工作的綜合反映。每個環節的每項工作都要涉及到人。企業的人員,無論是前方的還是後方的,是車間的還是科室的,沒有一個人不與產品質量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每個人都重視產品質量,都從自己的工作中去發現與產品質量有關的因素,並加以改進,產品質量就會不斷提高。因此,質量管理,人人有責。只有人人都關心質量,都對質量高度負責,產品質量才能有真正的提高和保證。所以,質量管理必須由全體人員進行管理。

四一切

“四一切”——即一切為用戶著想,一切以預防為主,一切以數據說話,一切工作按PDCA循環進行。

1. 一切為用戶著想——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

產品生產就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要。因此,企業應把用戶看作是自己服務的對象,也是為人民服務的具體內容。為了保持產品的信譽,必須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在為用戶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的同時,還要及時地為用戶提供技術服務。

“下道工序是用戶”,這個口號在企業裡應大力提倡和推行。我們知道,企業的每個部門、每個人員在工作中都有個前、後或上、下的相對關係,都有個工作服務對象。工作服務對象就可以看作是下道工序。在企業裡,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就是體現在更好地為下道工序服務的行動。

2. 一切以預防為主——好的產品是設計和生產出來的。

用戶對企業的要求,最重要的是保證質量,怎樣理解保證質量呢?當前有兩種片面的看法一是認為堅決實行“三包”制度就可以保證質量;另一種看法認為只要檢查從嚴就保證了質量。這些看法是對保證質量的誤解。因為這種事後檢查,把保證質量的重點放在檢查上是不能從根本上保證質量的。不解決產生不良品的問題,不良品還是照樣產生,致使產品成本增高。由於質量不是一步形成的,也不是最後一道工序突然形成的,而是逐步形成的。因此,也就應該和可能在工序中加以控制,把影響生產過程中的因素統統控制起來,這就是過去單純以產品檢驗“事後檢查”的消極“把關”,改變為以“預防為主”,防檢結合,採用“事前控制”的積極“預防”。顯然,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自然是好的。所以說,好的產品是設計和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

3. 一切用數據說話——用統計的方法來處理數據

“一切用數據說話”就是用數據和事實來判斷事物,而不是憑印象來判斷事物。

收集數據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為了正確地說明問題,必須積累......

相關問題答案
全面質量管理的意義?
談施工質量管理的意義?
質量管理的意義 ?
全面質量管理近義詞?
全面預算管理的定義?
質量管理的定義?
是質量管理的理論基礎?
銀行現金管理的意義?
戰略管理的意義?
信息化管理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