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的重要意義政治?
中國共產黨提出主動適應新常態的政治意義是什麼?
你好:新常態”就是指由過去的狀態向一種新的相對穩定的常態的轉變,是一個全面、持久、深刻變化的時期,是一個優化、調整、轉型、升級並行的過程。
政治新常態的10個新常態
十八大以後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主動營造的10個新常態自今年5月和7月習近平同志提出和重申適應新常態這一重大理論概念以來,平面媒體和新媒體上新常態一詞頻頻出現,一些媒體還競相追尋新常態這一理論概念的來源。可以說,新常態一詞成為當下中國的新詞、熱詞、高頻詞。這本身也在成為一種新常態。其實,競相引用新常態一詞、認真追尋這一重大理論概念的來源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搞清楚、弄明白,習近平同志提出這一重大理論概念是源於以下兩種極為重要的新情況。第一種新情況是,隨著客觀世界不斷髮展、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而導致的一種勢逼至此的新常態,這當然是需要我們用平常心態去認真看待和對待的。正如習近平同志今年5月在河南考察工作時指出的,“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今年7月,習近平同志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重申,要正確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進一步增強信心,適應新常態。第二種新情況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按照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8條基本要求,在近兩年時間裡,勵精圖治、攻堅克難,給黨領導的偉大事業、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帶來一系列充滿希望的新變化,展現出生機勃勃的新氣象,由此開創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可以說,這樣的新局面,是由銳意進取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自覺營造的一種趨勢性的新常態。對此,同樣需要我們從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高度去認真看待和對待。指出新常態總體上源於上述兩種新情況,特別是第二種情況的一個重要的、權威的依據,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指出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偉大事業偉大工程,以中國夢凝聚力量,以抓改革激發活力,以改作風振奮人心,勵精圖治、攻堅克難,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取得新成就、形成新風氣、開創新局面”;在這個過程中,習近平同志“提出許多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深入闡釋了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昇華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和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的認識”,“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新的奮鬥目標提供了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這裡列舉的新成就、新風氣、新局面和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實際上既是黨的十八大以後這兩年形成的各方面工作新常態的重要體現,也是形成這些新常態的背景和條件。我們可以依據《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及近期新的重要講話,集中梳理、系統歸納出黨的十八大以後這兩年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主動營造的我們黨和國家各方面正在形成的以下10個方面趨勢性的新常態。第一,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面形成新常態。當下中國,執政黨在深入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性和真理性基礎上,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同時又把這種自信同不斷改革創新統一起來,而不是自視清高、自我滿足,裹足不前、固步自封,不斷交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答卷,正在成為新常態;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信心和決心,不幻想突然就搬來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飛來峰”,不把民主當作擺設的裝飾品,把社會主義選舉民主、參與民主、協商民主結合起來,既讓人民在選舉時有投票的權利,也讓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持續參與的權利,正在成為新常態;牢固樹立正......
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營造黨內生活新常態的意義
有利於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戰鬥力。
有利於建設學習型政黨,增強與時俱進的執政能力
有利於黨更好地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
改革創新的重要意義 理解新常態的含義 為什麼說新常態需要心思維心狀態
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實際上就是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新方法、新舉措、新變化、新局面,是一種新的可持續發展的狀態。我認為,它的科學內涵簡而言之就是九個字:嚴要求、全覆蓋、不放鬆。
概括起來,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的基本特徵主要包括:一是在黨建理念上,強調把抓黨建作為最大政績,堅持“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黨建”;二是在黨建思路上,更加註重問題導向,從嚴從實解決思想、紀律、作風和廉政方面的突出問題;三是在黨建重點上,更加註重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持續深入改進作風,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四是在黨建方法上,更加強調領導帶頭,加強黨的建設要從中央做起,從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做起,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親自抓、作表率;五是在黨建方式上,更加強調開門搞黨建,不能搞體內循環,要更加註重群眾參與、監督和評判,暢通建言獻策和批評監督兩個渠道;六是在黨建制度上,更注重依法執政、依憲執政,注重依規治黨、制度治黨,要全面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
主動適應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一要有“新”認識。充分認識到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走出“應付一下得了”“跟著看、順著走”“重業務輕黨建”等思想誤區,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瀆職的主體意識,真抓實管。二要有“嚴”要求。堅持以嚴的標準、嚴的措施、嚴的紀律,全面推進從嚴治黨,從嚴落實治黨責任。三要有“好”態度。切實發揚“認真”精神,認真踐行“三嚴三實”,既多幹事、幹成事,又不出事。四要有“長”的行動。樹立起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觀念,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全面、深入、持久地推動從嚴治黨落到實處,促進形成“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黨風政風新常態。
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的知識說說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的意義
1.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是順應政治規律的必然要求。政治的普遍規律表明,上層建築要與經濟基礎相適應,政治環境要與執政現狀相適應。當前,我們党進一步鞏固長期執政的基礎,我國經濟發展進一步深化對外開放,市場經濟進一步健全完善,國際環境進一步保持向好趨勢的任務十分繁重。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異常複雜而嚴峻。要完善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政治環境,鞏固黨長期執政的政治基礎,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十分必要。
2.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是反腐倡廉建設的迫切需要。發展靠經濟環境,廉潔靠政治環境。政治生態環境關乎黨和政府的形象,關乎社會穩定,關乎民生大事,關乎幹部安全。近年來發生的大案要案,很多都是串案窩案、集體腐敗,甚至是整個領導班子全部腐敗,有的領導幹部家庭是滿門進獄。在有些地方、有的部門,腐敗已經形成了一種“勢場”、一種氛圍,身在其中的人有的被推擁著、被裹挾著陷進了腐敗的泥潭不能自拔,他們有的很無奈而且很悲哀。如果不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這種悲劇還會繼續重演。在舞臺上,重演的悲劇還能賺取一些眼淚;而在現實中,重演的悲劇卻要付出成倍的代價。正所謂環境雕塑人,環境造就人──環境如斯,人何以堪。
3.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是化解社會矛盾的根本途徑。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群體性事件,表面上看是偶發事件,但從更深層次看,其實是政治生態的問題。有的黨政機關及公職人員不作為、緩作為、亂作為,使得群眾投訴無門,群眾反映的問題長時間得不到迴應,從而導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如何認識五大發展理念的重大意義,基本內涵和實踐要求
一、深刻認識五大發展理念的重大意義
發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是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東西,直接關乎發展成效乃至成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深刻揭示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理解五大發展理念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應當緊密聯繫大勢和大局來把握。
從維護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來看,五大發展理念是順應時代潮流、把握髮展機遇、厚植髮展優勢的戰略抉擇。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儘管各種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但加快自身發展、提高綜合實力依然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特別是圍繞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影響、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許多國家都積極創新發展理念、完善發展戰略,力爭以新的理念、新的戰略贏得發展主動。可以說,發展問題歸根到底是理念問題,發展戰略競爭透射的也是發展理念之爭。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順應了時代發展要求,汲取了各國發展的經驗教訓,是借鑑更是超越,有共性更有自己的特色。樹立和貫徹好五大發展理念,就能使我國發展佔據時代制高點,維護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更大的發展優勢。
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來看,五大發展理念創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勢下我們要實現什麼樣的發展、如何實現發展的重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這是事關長遠的頂層設計,是我們黨在新的形勢下治國理政的總方略。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處於中心位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是戰略舉措,全面從嚴治黨是戰略保證。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始終是硬道理,是必須抓好的第一要務,同時發展也應當根據新的實踐而有新的理念、新的要求。還應看到,“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是必須把握好的大邏輯。新常態要有新作為,新作為要有新理念。我們黨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把握了發展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特點,順應了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新要求,點明瞭破解發展難題的新路徑。發揮好五大發展理念的引領作用,才能更好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從黨的理論創新的發展歷程看,五大發展理念是我們黨關於發展理論的一次重大昇華。我們黨高度重視理論指導和理論創新,正是有了正確理論的指導,有了理論上的不斷與時俱進,我們的發展道路才行穩致遠、越走越寬廣。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黨總是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適時提出相應的發展理念和戰略,引領和指導發展實踐。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是硬道理,到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到堅持科學發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到堅持“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每一次發展理念的創新和完善,都推動實現了發展的新跨越。時代在前進、實踐在發展,理念創新、理論創新永無止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著眼新的發展實踐,深入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在發展目標、發展動力、發展佈局、發展保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體現了對新的發展階段基本特徵的深刻洞悉,體現了對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和發展方向的科學把握,標誌著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總而言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我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成......
談談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意義1200字
深刻認識五大發展理念的重大意義
發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是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東西,直接關乎發展成效乃至成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深刻揭示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理解五大發展理念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應當緊密聯繫大勢和大局來把握。
從維護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來看,五大發展理念是順應時代潮流、把握髮展機遇、厚植髮展優勢的戰略抉擇。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儘管各種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但加快自身發展、提高綜合實力依然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特別是圍繞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影響、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許多國家都積極創新發展理念、完善發展戰略,力爭以新的理念、新的戰略贏得發展主動。可以說,發展問題歸根到底是理念問題,發展戰略競爭透射的也是發展理念之爭。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順應了時代發展要求,汲取了各國發展的經驗教訓,是借鑑更是超越,有共性更有自己的特色。樹立和貫徹好五大發展理念,就能使我國發展佔據時代制高點,維護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更大的發展優勢。
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來看,五大發展理念創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勢下我們要實現什麼樣的發展、如何實現發展的重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這是事關長遠的頂層設計,是我們黨在新的形勢下治國理政的總方略。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處於中心位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是戰略舉措,全面從嚴治黨是戰略保證。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始終是硬道理,是必須抓好的第一要務,同時發展也應當根據新的實踐而有新的理念、新的要求。還應看到,“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是必須把握好的大邏輯。新常態要有新作為,新作為要有新理念。我們黨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把握了發展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特點,順應了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新要求,點明瞭破解發展難題的新路徑。發揮好五大發展理念的引領作用,才能更好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從黨的理論創新的發展歷程看,五大發展理念是我們黨關於發展理論的一次重大昇華。我們黨高度重視理論指導和理論創新,正是有了正確理論的指導,有了理論上的不斷與時俱進,我們的發展道路才行穩致遠、越走越寬廣。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黨總是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適時提出相應的發展理念和戰略,引領和指導發展實踐。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是硬道理,到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到堅持科學發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到堅持“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每一次發展理念的創新和完善,都推動實現了發展的新跨越。時代在前進、實踐在發展,理念創新、理論創新永無止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著眼新的發展實踐,深入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在發展目標、發展動力、發展佈局、發展保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體現了對新的發展階段基本特徵的深刻洞悉,體現了對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和發展方向的科學把握,標誌著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總而言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改革成為新常態的必要性
首先,什麼是新常態。
新常態:“新”就是“有異於舊質”;“常態”就是時常發生的狀態。這個詞本身就是矛盾的。在新的環境下發生的以前總是發生的狀態,這不是廢話嗎?
政府拿新名詞繞藤老百姓,就像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中國夢一樣,中國根子不改變,結出的果
子還是以前那樣的。
你說新常態和以前有區別嗎?
新常態告訴你,在新的環境下,濤聲依舊。
以前怎麼樣現在依舊怎麼樣就行
簡述十三五規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的具體內容和重大意義
十三五規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如下:
一是推動創新發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新常態下,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突破這一難題,根本出路在於創新發展。“十二五”時期,我國科技創新取得很大進步,但創新能力、自主技術和知名品牌缺乏,科技成果轉化率、科技進步貢獻率與發達國家仍有不小的差距。 “十三五”時期,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二是推動協調發展。在協調發展方面存在三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城鄉二元結構和城市內部二元結構的矛盾依然比較突出;二是區域發展不平衡,東中西部、東北區域間是不平衡的;三是社會文明程度和國民素質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還不匹配。所以“十三五”期間要按照協調發展的要求,繼續推動區域協同、城鄉一體、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在協調發展中拓寬發展的空間,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的後勁。
三是推動綠色發展。當前長期積累的大氣、水、土壤汙染的問題在我們國家還比較突出,人民群眾對改善生態環境的呼聲也比較強烈,所以“十三五”期間我們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我們國家也為全球的生態安全做出貢獻。
四是推動開放發展。今天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最大外匯儲備國,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也居世界前列。中國和世界經濟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所以“十三五”時期必須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並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構建更加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五是推動共享發展。近些年來,我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與人民群眾的期盼相比,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均等化程度也不夠高,社會管理和矛盾調處能力還不足,所以“十三五”期間我們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發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是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東西,直接關乎發展成效乃至成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深刻揭示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從維護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來看,五大發展理念是順應時代潮流、把握髮展機遇、厚植髮展優勢的戰略抉擇。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來看,五大發展理念創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勢下我們要實現什麼樣的發展、如何實現發展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