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去鄭和下西洋?

General 更新 2024-11-22

鄭和下西洋的評價

鄭和下西洋規模大、時間長、範圍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鄭和下西洋提高了當時中國在國際上的威望,把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國際貿易推進到一個新的水平,是可以讓鄭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亞洲和非洲部分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友好關係,但是,鄭和下西洋並沒有像後來的資本主義國家到一個地方,就在一個地方建一個殖民地,而是宣傳“天朝”的強大,並且,下西洋的規模繁大,每次都要花費巨大但是並沒有取得實際的經濟效益,一開始,明朝國力強大,但後來,明朝國裡衰落,就沒有再下西洋了

--------------------------------------------------------------------------------

宣揚了天朝的國威,消滅了大部分海盜和不聽中國皇帝話的幾個小國,與占城國聯合消滅了越南,打通了西洋朝貢中國的道路,同時使中國開闊了眼界,為中國海盜、移民者和走私人員100年後控制東南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有中國人感到自豪的壯舉。

應該怎麼樣看待鄭和下西洋

鄭和遠航在世界航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可以說鄭和是歷史上最早、最偉大、最有成就的航海家,那麼鄭和下西洋也是很有成就的。(推動我國航海事業,促進我國的外交)也是光榮的。我們應當以佩服、崇敬、讚揚、(感激)的眼光去看待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國外的評價

這些年來,西方國家對鄭和航海的歷史意義越來越關注。在紀念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五百年的時候,西方許多學者想起了鄭和航海。《紐約時報》發表了長篇專文探討鄭和航海,再次提出問題:如果中國持續發展了鄭和時代的開放政策和航海探險,那麼,今天的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

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評論:當年中國統治者沒有根據鄭和海洋思想和實踐繼續推進中國的海洋事業,沒有將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轉變為商業化、外交化的貿易和知識國家,留下了蝸居、孤立狀態的歷史遺憾,然而現在中國的發展完全有可能彌補這個缺陷。

鄭和下西洋這一歷史事實再一次鮮明地告訴我們:時代要發展,社會要進步,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合作、融合和影響將日益重要。開放與包容、銳意探索與和平奮鬥,鑄造了民族的國運昌盛之道。相反,自我封閉、夜郎自大,則會斷送民族的生機。而中華文化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將是世界文化領域中的一員主幹將,對傳播世界先進文化,加強世界範圍內文化的交流都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部副部長馬袖強在吉隆坡說,鄭和下西洋的歷史證明中國經濟蓬勃發展不是威脅,而是可以促進其他國家發展的正面契機。自 1974年馬來西亞率先在東盟國家中與中國建交以來,馬中雙邊經貿關係有了長足的發展,中國現已成為馬重要的貿易出口國,這對馬來西亞的政治、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

鄭和長期被誤解忽視

長期以來,鄭和下西洋的意義一直未得到應有的重視,鄭和研究在中國學術界影響不大;相較於西方航海家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人事蹟的廣為流傳,鄭和更偉大的7次遠航,也未得到民間的足夠認識。

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博士認為,應該將鄭和研究放到更宏觀的角度考慮,特別是與西方航海史著作系統的比較研究。目前,鄭和研究仍有許多問題沒有定論。對於外國專家認為鄭和下西洋是軍事遠征,吳志良說,船隊的2.7萬多人大多是官兵,但基本是為了保護船隊的安全,“為了和平而動武”不同於“為了征服而動武”。

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成功大學教授吳京呼籲,鄭和遠航有其豐富科技的一面,應集合人文、科技學者共同探討,如集合歷史學家與造船專家共同探討鄭和的寶船,與海洋學家及航海專家共同探討鄭和的航線,而招募及訓練出海大軍,建立商務團隊,以及龐大船隊在海上之統御與補給,都是非凡的管理成就,可與管理專家共同探討中國古代的管理科學。

北京大學的孔遠志教授和楊康善教授通過對東南亞沿海國家與地區的長期實地調查發現,鄭和在這些地區的影響突出表現為四多,即:鄭和寺廟多,鄭和遺蹟與傳說多,用當地語言出版的鄭和著作多,紀念鄭和的活動和研究鄭和的機構也逐漸增多。但在這些影響的後面,居住在這些地區的人們大多對鄭和存在著很多的誤解。在大多數華人眼中,鄭和是祈福的神;在廣大原住民的心目中,鄭和只是傳說中的“三保公”,他們對歷史上的鄭和及其偉大功績瞭解很少。

評價鄭和下西洋的歷史地位

正面意義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享、真蠟、古裡、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八十多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

在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還有有許多超出於航海之外的解讀。“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於友邦,宣昭頒賞,厚往薄來。大大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經濟交流。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中國的海軍縱橫大洋,雖然在國土面積上遠遠比元朝小,但至少實現了萬國朝貢,盛世追跡漢唐,.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繫,散財之舉給南,西洋各國帶來了經濟實惠,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件世界性的盛舉,從此,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負面意義

鄭和下西洋可以不以貿易獲利為目的,但不能不計成本。七次下西洋給明朝財政造成巨大經濟負擔,隨著國力衰退,航海的壯舉必然隨之悄然結束。 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沒有發動民間的商業貿易,全部的開支都依賴明朝強大的國力來支撐,沒有對中國帶來什麼經濟實惠,於是,明朝全盛時期過後,再也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來支持這項龐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隨之停止。

鄭和下西洋到達了哪裡

從1405年到1433年,劉家港出發,穿越馬六甲海峽,橫渡印度洋,鄭和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評價去鄭和下西洋?
如何評價鄭和下西洋?
如何評價蘇秦和楚王?
如何評價雅閣和皇冠?
如何評價去臺灣讀大學?
鄭和下西洋目的是什麼?
如何評價一則廣告?
名師如何評價一篇作文?
如何評價日本傳統文化?
石國鵬如何評價袁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