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

General 更新 2025-01-27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確立的原因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確立的原因:

建國頭七年,我國逐步走上了計劃經濟體制的軌道。它的基本形成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9年10月-1950年6月)是計劃經濟體制的萌生階段。1949年底,我們沒收了2858個官僚資本主義的工業企業,建立了國營工業(佔全國工業資金的78.3%),掌握了國民經濟命脈,開始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不久,對非公有制的私營工商業實行了調整,使私營企業初步納入了計劃生產的軌道。在組織機構方面,1949年10月建立了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以後,又相繼成立了其他專門性的負責計劃管理的中央機構。如全國編制委員會、全國倉庫物資清理調配委員會,指定人民銀行為國家現金調度的總機構等。通過這些機構,國家開始對經濟活動實行行政指令的直接管理。1949年冬,中央確定實行全國財政經濟統一管理的方針,並通過1950年2月召開的全國財政會議,以指令性方式提出了“六個統一”:財政收支統一、公糧統一、稅收統一、編制統一、貿易統一、銀行統一。這一時期已開始提出發展國民經濟的某些計劃和措施。如糧食、皮棉、煤炭等安排了1950年生產的計劃指標。在此期間,還進行了某些年度計劃的試編工作。如1949年年底編制出《1950年全國財政收入概算草案》,1950年5月又試編了包括農業、工業、文教衛生等20多項內容的《1950年國民經濟計劃概要》,為後來編制中、長期的國民經濟計劃摸索了經驗。1950年6月舉行的黨的七屆三中全會認為,這一時期在對舊的社會經濟結構進行不同程度地重新改組的同時,老解放區“特別是東北,已經開始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但在新解放區“還沒有獲得有計劃地進行經濟建設的條件。”

第二階段(1950年6月-1952年8月),是計劃經濟體制的初步形成階段。黨的七屆三中全會以後,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創造有計劃地進行經濟建設的條件。1950年8月,中央召開了第一次全國計劃工作會議,討論編制1951年計劃和3年的奮鬥目標。要求各部門先訂出3年奮鬥目標和1年計劃,然後由中央綜合擬出全國計劃綱要。會後,3年奮鬥目標雖然沒有形成計劃文件,但已初步形成了我國計劃經濟體制決策等級結構的雛形。即決策權歸國家,決策權力的分配採取行政方式形成條塊分割的等級結構。以後,中央首先加強了對國營工業生產和基本建設的計劃管理。“在工廠內,以實行生產計劃為中心,實行黨政工團的統一領導”。在基本建設方面,把建設單位劃分為“限額以上”和“限額以下”兩種具體投資額,並確定把重點擺在交通運輸的建設上。其次,在對農業、手工業的計劃領導方面,在1951年9月召開的第一次互助合作會議上,提出在完成土改的地區,通過開展互助合作運動,克服農民分散經營中的困難,以保證國家農業生產計劃的實現。並積極地推廣生產互助組與供銷合作社的“結合合同”制度的經驗,使互助組有計劃地生產和消費,供銷社實現有計劃地經營。對手工業生產,中央要求各地將組織和發展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的計劃,納入地方工業計劃,並以國家和上級合作社的訂貨作為發展手工業生產的關鍵。第三,在1950年調整私營工商業的基礎上,要求私營工商業遵照執行政府制定的產銷計劃。當時開展的“五反”鬥爭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徹底查明私人工商業的情況,以利團結和控制資產階級,進行國家的計劃經濟。情況不明,是無法進行計劃經濟的。”第四,在市場管理方面,國家指令要求國營貿易公司正確地執行價格政策。總之,在黨的七屆三中全會以後初步形成了我國計劃經濟體制的決策結構,在國家的集中統一領導下,以制定指令性的經濟發展計劃的形式,對國民經濟各方面開始實行全面的計劃管理,計劃經濟體制已初步形成。......

計劃經濟、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區別

計劃經濟是指以國家指令性計劃來配置資源的經濟形式. 計劃經濟被當作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是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一個基本原理.這種觀點的邏輯推理是:社會化大生產把國民經濟各部門連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因而客觀上要求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係.。市場經濟是承認並維護私人擁有生產資料和鼓勵自由競爭、通過市場交換中的價格調節供求和資源分配的經濟運行體制。這是兩種根本對立的經濟體制.主要區別有::一是經濟運行的機制不同.計劃經濟是無所不包的國家計劃,市場經濟是市場機制,即價格供求競爭利率等.二是調節經濟的手段不同.前者主要是行政手段,後者主要是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三是調節經濟的方式不同.前者是國家直接調控企業,後者是國家調控市場,市場引導企業.四是所有制結構不同.前者的所有制結構單一,後者所有制結構多元.五是利益分配不同.前著平均主義嚴重,後者注重效率

什麼是計劃經濟體制?

計劃經濟相對與市場經濟,是指一種建立在市場經濟基礎上的新型科學的社會經濟體系。

計劃經濟,顧名思義就是有規劃、計劃地發展經濟。從而避免了市場經濟發展的盲目性、不確定性等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危害。如:重複建設、企業惡性競爭、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產生社會經濟危機等問題。

計劃經濟是共產主義的經濟體系,它的建立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科學的保證。只有實現計劃經濟這一科學體系,社會經濟才能消除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所產生的弊端,才能達到社會經濟高速、平穩和健康的發展。

計劃經濟,或計劃經濟體制,又稱指令型經濟,是對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事先進行計劃的經濟體制。由於幾乎所有計劃經濟體制都依賴於指令性計劃,因此計劃經濟也被稱為指令性經濟。解決三個基本經濟問題的是政府,所謂的三個經濟問題是指:生產什麼、怎樣生產和為誰生產。而其中大部份的資源是由政府所擁有的,並且由政府所指令而分配資源的,不受市場影響。其餘的三種經濟體系是市場經濟體系、傳統經濟體系和混合經濟體系。

計劃經濟被當作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是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一個基本原理.這種觀點的邏輯推理是:社會化大生產把國民經濟各部門連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因而客觀上要求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係。

中國如何確定計劃經濟體制

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49年至1952年,在這一階段,有如下幾個表現: 第一,建立管理國民經濟的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1949年7月成立的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的基礎上,成立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仍簡稱“中財委”),統一領導財經工作,由陳雲任主任。中財委內設財經計劃局、技術管理局、財經統計局、私營企業管理局、外資企業管理局、合作事業管理局、財經人事局、編譯室等。在中財委之下,設立了財政部、貿易部、重工業部、燃料工業部、紡織工業部、食品工業部、輕工業部、鐵道部、郵電部、交通部、農業部、林墾部、水利部、勞動部、人民銀行總行、海關總署。地方政府也設立了與中央各經濟部門相對應的經濟管理機構。 第二,形成了計劃經濟運行機制,這包括:為了國民經濟的計劃管理,建立了計劃組織機構,即計劃司及其下屬機構,制定了計劃編制方法及編制程序,確定了計劃管理內容;建立了高度集中、統一管理的財政體制以統一財經;形成了以中國人民銀行為核心和基礎的金融體系;建立新的流通體制,實行統收統支,把全部資金置於中央貿易部統一管理下;建立商品調撥制度,從而把國家掌握的物資全部置於中央貿易部控制之下;對外貿易實行統一管理、集中經營;建立物資供應體制,到1951年,調撥的生產資料種類為33種,1952年增加到55。在勞動就業方面,頒佈了《關於勞動就業政策的決定》、《勞動介紹所通則》、《關於各地招聘職工的暫行規定》、《關於處理失業工人的辦法》等,對用工制度進行了規範,集中了招工審批權;在工資制度方面,1951年政務院財經委員會提出在工資問題上採取由地區到全國逐步清理、逐步統一、逐步調整的方針。 第二階段是1953年至1957年 第一,確立了國家經濟管理機構。這是在一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後,以政務院時期的經濟管理機構為基礎,加以改革而成的 第二,完善和加強了計劃經濟運行機制。這包括:在計劃管理方面,1954年2月1日,中央發出《關於建立和充實各級計劃機構的指示》,要求各經濟部門必須建立和健全計劃機構,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進行,國營經濟比重不斷擴大,計劃經濟的比重也不斷擴大。國家計委統一管理、直接下達計劃指標的產品,1953年為115種,1956年為308種;中央直屬企業,1953年為2800多個,1957年增加到9300多個。[5]從產值看,1956年,中央直屬企業在工業總產值中佔49%,其中,在各部門所佔的比重不一樣,紡織、輕工業部門佔23.8%,機械部門佔47.2%,化工部門佔57%,煤炭部門佔72.2%,電力部門佔83%,有色金屬部門佔87%,鋼鐵部門佔94%。 第三,對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統購統銷政策。1953年,糧食供銷矛盾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劇。國家的糧食收購計劃難以完成,而銷售量有增無減。據此,陳雲1953年提出統購統銷的建議。10月16日,中共中央做出了關於實行糧食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決議,11月19日,政務院第194次會議通過《關於糧食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命令》並下達執行。從12月初開始,除西藏和臺灣外,全國城鄉開始實行糧食統購統銷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是在哪年廢除的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標誌著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我國確立.

1978年是改革開放,並逐步廢除了糧票等

1992年十四大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 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我國為什麼選擇計劃經濟的體制模式?

從社會主義改造稜本完成,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我國大體上都是實行的計劃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初期,由於種種原因,各國都建立過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客觀上,當時我國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國民經濟實力十分薄弱,現代工業很少。主觀上,當時在理論上普遍把計劃經濟看作是社會主義區別於資本主義的重要特徵。它在社會經濟規模不大,經濟關係和經濟結構還比較簡單,人民生活水平還不高,特別是處在外部被包圍、封鎖的情況下,對於集中全國人力、物力和財力,恢復經濟,鞏固政權,制止戰亂,奠定工業化基礎,均起過積極作用。

中國誰提出計劃經濟

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同樣在馬列主義的指導下奪取了政權。建國後,我國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理解是完完全全的空白,基本上是全盤照搬蘇聯模式。在抗美援朝和國民經濟初步恢復後,毛澤東提出了“一化三改”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即“社會主義工業化”、“改造農業”、“改造手工業”、“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到1957年第一個國民經濟五年計劃完成的時候,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建立起了公有制佔絕對統治地位的100%計劃經濟體制。

由於種種原因,毛澤東的左傾思想逐漸佔了上風,並先後發動了“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中國經濟陷入徹底的混亂與倒退,但從本質上說,仍是一種完全的計劃經濟體制。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發,鄧小平和陳雲在1979年首次提到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並不矛盾的概念。

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確立了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勾畫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1995年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現奮鬥目標的關鍵之一是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自此,“計劃經濟體制”逐漸淡出歷史舞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漸深入人心,國家用宏觀調控的手段對市場經濟進行調節。

什麼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及其改革

第一節 社會主義運動的由來和發展

一、社會主義運動的由來

(一)“社會主義”的來源

1、“社會主義”一詞來源

在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後,“社會主義”則通常是指科學社會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解放條件的學說,即關於消滅一切階級實現共產主義的一般規律的科學。

2、社會主義思想的起源

(二)“科學社會主義”的歷史貢獻

(三)早期國際工人運動(馬克思領導的第一國際)

1、1848年歐洲革命的歷史經驗

2,巴黎公社的經驗教訓

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程

(一)19世紀70年代至19世紀末

(二)20世紀初至30年代中期

(三)30年代後期到1949年

(四)從50年代開始到當代

三、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簡述

(一)議會選舉上臺執政,百年夢想變成現實

(二)越、老、古:搞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已成共識

(三)拉美:左翼紛紛上臺執政,社會主義思潮激盪

第二節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

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蘇聯,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體制,也是在蘇聯建國後的特殊國情下形成的。

一、從戰時共產主義到新經濟政策

(一)自衛戰爭時期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在戰爭期間,蘇維埃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戰時經濟政策和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第一,糧食攤派制。十月革命勝利後馬上頒佈了土地法令,廢除土地私有制,禁止土地買賣、出租和抵押。全部土地、地下資源和水域收歸國家所有,免除了農民的一切債務,農民無償獲得土地。1918年,為了戰時需要,打擊富農和投機倒把分子對糧食收購工作的破壞,決定實行糧食壟斷制。糧食的收購與供應統一由糧食人民委員會經營,農民的餘糧必須按固定價格交售給國家。為了保證前線和後方的起碼供應,1919年蘇維埃政府實行糧食攤派制。國家確定糧食最低需要量,然後逐級分攤直至農戶。

第二,加快所有制改造。在對銀行和大工業企業實行強行國有制以後,又決定將小企業和私人零售商店收歸國有。同時擴大了國家專賣商品的範圍。這樣,在“戰時共產主義”時期,蘇聯就基本完成了農業以外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

第三,實行主要食品和日用品配售制,準備取消貨幣。1920年1月撤銷了人民銀行,實施職工免費從國營和合作社分配點憑證領取食品、日用品和燃料,以及免費使用通訊設施,免收職工的房租、水電費、煤氣費、洗理費。經濟生活幾乎完全實物化。

第四,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1918年11月成立了以列寧為首的工農國防委員會,領導全國戰時經濟工作。它擁有廣泛的權力,對於它的決定,各級主管部門和機關以及全體公民必須嚴格執行。國營企業實行總局制,企業的生產由總局確定,原材料、燃料由總局供應,產品由總局分配,現金支出由國家撥款,貨幣收入上繳國庫,企業成為完成任務的生產車間。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在保證勝利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有些“直接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措施超越了生產力的性質和水平,反而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加劇了戰爭破壞的嚴重後果。1920年底,蘇維埃國家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徹底勝利,但工業產值僅為1913年的1/7,農業產值僅為戰前的2/3,國內經濟處於癱瘓狀態。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的海軍基地發生兵變,農民騷動到處可見,政治危機嚴重。

(二)“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1921—1928年,蘇聯進行經濟恢復。1921年俄共代表大會通過用糧食稅代替餘糧徵集制,這是經濟政策轉變的標誌,此後推行的經濟政策,被稱為“新經濟政策”。

列寧在總結“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經驗教訓時,一方面肯定了它在保證自衛戰爭勝利方面的功勞;另一方面也承認,由於企圖過渡到共產主義,到1921年春天就在經濟戰......

相關問題答案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商品經濟?
計劃經濟體是什麼意思?
計劃經濟的定義?
計劃經濟的含義?
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標準的經典闡述是什麼?? 5分?
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社會主義價值觀名言?
社會主義價值觀自由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