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有哪些?
學校校本課程有哪些
可以是社團的形式,如剪紙,球類,體操類,航模類,英語口語類,……
校本課程包括哪些內容
綜合實踐、科技、勞技等等。
什麼是校本課程?
棗尚無紙化教育認為校本課程亦即學校課程,顧名思義,它是以學校為課程編制主體自主開發與實施的一種課程,是相對於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一種課程。校本課程是學校在國家規定的課程之外,為落實學校的辦學特色、發展學生的特長和發揮教師的特點而自主確定的課程。
校本課程開發有哪些
校本課程開發的分類有許多種,歸納起來,主要有開發主體、開發範圍與開發程序這三個維度。
如果按開發主體來劃分,則有教師個人、教師小組、教師全體以及與校外機構或個人合作等四種類型,現階段我們主要倡導教師小組、與校外合作這兩種。
如果按開發範圍來劃分,則有單門課程、一類課程和所有課程的開發,現在我們主要倡導一類課程的開發。
如果按開發程序來劃分,則因程度不同又可分為課程選擇、課程改編、課程整合、課程補充、課程拓展和課程新編等類型。在這幾種方式中,課程開發主體的參與程度由低到高,開發的範圍從小到大,開發的程度也由易到難。課程選擇是參與程度最低的校本課程開發類型,只是行紶了課程選擇權,是從幾種備擇的課程中選擇一種。課程改編、整合是在備擇的課程中通過增減和重組對已有的課程進行加工。課程補充、拓展是對原有課程進行補充性、拓展性的加工。課程新編是參與程度最高的校本課程開發類型,意味著按照一定的規範或技術創生一門嶄新的課程。
什麼是校本課程?
我也在找這個概念,你看看對你有幫助麼?
“校本課程”
是以學校為本的課程,是為了學校的課程,是指學校在黨的方針政策、國家和地方課程計劃的指導下,以明確而獨特的辦學教育哲學為指導思想,以進一步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為導向,在對地方、學校和學生的需求進行系統評估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當地社會和學校的課程資源,通過自行探討、設計或與研究人員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編制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是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重要補充,是國家和地方課程計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鄭金洲,陶保平,孔企平.2003.學校教育研究法。教育科學出版社.
另一種是在別處看見的:
“校本課程”概念
根據我們的理解,包含兩層含義:一是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區的特點和需要;二是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即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並充分考慮當地社區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還有一種簡單的說法:
“校本課程”是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理念,適應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以本校教師為主,充分利用所在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所開發的課程。
你看丹吧,希望對你有幫助!O(∩_∩)O~
求問校本課程特徵是什麼?
1、校本課程開發的背景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產生於西方發達國家的“校本課程開發”(簡稱SBCD)的課程改革思想對世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產生了重大影響。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相繼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等政策和規定,開始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制度,課程決策權部分下到了學校。
3、什麼是課程資源?課程資源是指形成課程的要素來源以及實施課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條件。或者指一切對課程和教學有用的物質和人力。課程資源可劃分為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兩大類。素材性課程資源包括知識、技能、經驗、活動方式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培養日標等方面的因素;條件性資源包括直接決定課程實施範圍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時間、場地、媒介、設備、設施和環境,以及對於課程的認識現狀等因素。
(1)校本的含義:一是為了學校(目的)是指以改進學校實踐、解決學校所面臨的問題為指向。校本關注的不是宏觀層面的一般問題,而是學校管理者及教師們日常遇到的亟待解決的實踐問題。二是在學校中(主體)是指校本課程開發要經由學校校長、教師的共同探討、分析來解決,所形成的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案要在學校中加以有效實施。三是基於學校(途徑)是指從學校的實際出發,所組織的各種培訓、所展開的各類研究、所設計的各門課程等,都應充分考慮學校的實際,挖掘學校所存在的種種潛力,將學校資源更充分地利用起來,讓學生的生命力釋放得更加徹底。(2)校本課程的含義: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教師為主體,在具體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通過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充分利用當地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根據學校的辦學思想而開發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校本課程強調以學校為主體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滿足學校師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特別是使學生在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中難以滿足的那部分發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滿足。校本課程是我國三級課程管理體制中一個組成部分,即中小學新課程計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國的校本課程是在學校本土生成的,既能體現各校的辦學宗旨、學生的特別需要和本校的資源優勢,又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緊密結合的一種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的課程。
5、校本課程內在結構的三種基本成分:(1)課程目標:校本課程以貫徹學校的辦學宗旨和促進學生認知、情感、行為的協調充分、各有特色的發展為主要目標,(2)課程內容:以綜合性信息和直接經驗為主要內容,(3)學習方式:以學生自主參與的實際操作、評論創作、調查研究、問題探究和社會服務等活動為主要學習方式。
6、校本課程的四個突出特徵:(1)實踐性:校本課程大多屬於實踐性課程,而不屬於學科類課程。它不以系統知識為基本內容,也不以讀書、聽講為主要學習方式,而是圍繞學生需要研討和解決的問題來組織具有多樣性、動態性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在調查研究、討論探究等活動中進行生動活潑的學習。校本課程在促進學生的認知、情感、行為的充分發展的過程中,把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重點。所以,它強調學生應在活動中學,注重直接體驗和經驗積累,反對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傾向。顯然,實踐性是校本課程最本質的特徵。(2)探索性。校本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理念。各門校本課程應是圍繞一系列重要問題或挑戰性任務而編排學習內容、安排學習活動的,學生便按照一系列課題或主題參加學習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收集書面材料和......
校本課程有哪些名稱??? 5分
校本課程與地方課程怎樣區分?求解。
什麼叫校本課?都學什麼?
一、指導思想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等文件,把“以學生髮展為本,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作為課程基本理念,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精心組織,紮實有效地開展新課程改革實驗,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所以,我校依據教育方針、國家課程實施計劃,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資源優勢,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二、實施目標以課改為載體,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積極發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同成長。三、實施內容在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我們進行了努力發掘學校、家長兩方面的資源開發,設置了符合學生興趣、需求、促進學生髮展的課程。首先是學校資源,也就是根據教師的不同能力和學生的年齡特點開發出相應的課程:一年級統一開展歌謠識字活動、二年級開展看圖說話活動,三到六年級開展美術類的巧手勾織、兒童畫創作、紙版畫、噴繪、樹葉貼畫、……手工類的十字繡、串珠、巧手編織、水晶花、瓶藝等、文學類的詩情畫意、美文賞析、精品讀屋、剪報製作……口語表達類的英語課本劇、小記者、校園新聞……曲藝類的:合唱、鼓號隊、管絃樂隊……書法累……科技類的科技小製作、科學初探、信息技術類的電腦維護、網上衝浪等。其次針對豐富的家長資源,我校開發了家長的潛力,讓家長走進校園,來到課堂為孩子上校本課。家長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豐富了學校特色,滿足了學生髮展的多元需求。與此同時,也拉近學校和家長之間的距離,讓家長充分了解課程、瞭解教育。四、實施方法 1.根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對教師及其提供的課程材料進行綜合評估,確定開設科目和開設時間。 2.公佈初評通過的校本課程科目及教師名單,推出校本課開設科目菜單供學生詢問和選擇。 3、每門課程開班人數原則上控制在10~45人,教導處有權根據學生意向和學校教學條件,在充分尊重學生志願的前提下,進行合理調劑。五、校本課程的日常考核與評估 1.校本課程的日常考核與評估由教導處負責。 2.任課教師根據學生上課的出勤和表現對學生進行評分,每學期期末由教導處統一登記並存檔管理。 3.教導處對學生的上課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 六、課程評價 1.學校要加強對教師實施校本課程的評價,重視教師的教育行為和工作態度,通過評價,優化教學過程,激發教師的創造性,防止過於注重結果,特別是獲獎、成果發表等顯性效果的傾向。 2.對學生研修的學校課程情況的評價,要更多地採用作業或成果(作品)評價、過程評價等方式,關注學生學習研究的過程和方法,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個體差異和自我反思。要在學習活動的情景中評價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背景進行個性化評價。要通過發展性評價,促進學生素質的不斷提高。 當然,在這期間,我們也有許多困惑和迷茫。比如:我們教師現有的能力是否能達到課改要求的標準?我們自己編寫的教材其科學性、系統性到底如何?校本課程的評價如何能突出學校特色、學生個性?等等,這一切都有待於在今後實踐中不斷探索。 總之,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就是我們不斷學習、發展、成長的過程。我們願繼續努力,積極投身於課程改革的洪流中,去開拓、去創新,用智慧和汗水譜寫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