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壩人距今多少年?

General 更新 2024-06-30

距今人類有多少年曆史?

人類是由古猿中的一支進化而來的,古猿早在3000多萬年以前就已出現在地球上,體形較現代猿類小。考古學通常講的“臘瑪古猿”,大約生活在1400萬一1000萬年前,身高僅1米多一點,體重在15—20公斤左右。所謂的“南方古猿”,大約生活在距今500萬—100萬年以前。我們人類就是由南方古猿的一支演化而來的。大約200萬—300萬年前,南方古猿的一支脫離了古猿類,朝著人類的方向演化。根據化石發現,現在一般將人類脫離古猿後的發展歷史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猿人階段,大約開始於距今200萬—300萬年以前,這時的猿人會製作一些粗糙的石器,腦量大約在630—700毫升,會狩獵。晚期猿人化石發現較多,我國發現的元謀人、藍田人、北京猿人(周口店),以及在坦桑尼亞發現的利基猿人,都是這個時期的化石代表。這時的猿人已經很接近現代人,打製的石器也比較多樣化,有用於狩獵和劈裂獸骨的砍砸器,用來剖剝獸皮和切割獸肉的刮削器。最有進步意義的是,此時的猿人已經懂得了使用火,並知道如何長期保存火種。猿人階段一般認為到大約30萬年前結束。

第二階段是占人階段,或稱早期智人階段。我國已經發現的馬壩人(廣東)、資陽人(湖北)、丁村人(山西)也都是這一時期發掘的化石代表。古人的特徵是腦量進一步增大,已經達到現代人的水平,腦結構比猿人複雜得多,其打製的石器也比猿人規整,有石球和各種尖狀的石器,能人工生火,開始有埋葬的習俗,並且不知是為了遮羞還是為了保溫,已經開始穿所謂的衣服,不再是赤身裸體。並且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古人的體質也開始了分化,出現明顯差異。古人生活於大約20萬一5萬年前。

第三階段為新人階段,又稱晚期智人階段。大約開始於5萬年以前,新人化石在體態上與現代人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其打製的石器相當精緻,器形多樣,各種石器在使用上已有分工,並且出現了骨器和角器。新人甚至已會製造裝飾品,進行繪畫、雕刻等藝術活動。大約在皿萬年以前,已經出現了磨製石器。

馬壩人的簡介

中國東南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人類化石。屬早期智人。1958年發現於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獅子山石灰岩溶洞中。伴生的脊椎動物化石有鬣狗、大熊貓、貘、劍齒象等19種,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之末或晚更新世之初。馬壩人化石為一頭骨的顱頂部分,包括額骨和部分頂骨,還保存了右眼眶和鼻骨的大部分,屬一中年男性個體。馬壩人眉嵴粗厚,眶後部位明顯收縮,額骨比頂骨長,表現出和直立人類似的原始特性。但它的顱骨骨壁較薄,顱穹窿較為隆起,腦量可能較大(估計超過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進步性質。因而分類上可歸於早期智人,代表直立人轉變為早期智人的重要環節。馬壩人遺址未發現有文化遺物。馬壩人,距今12.95萬年至13.5萬年,是介於中國猿人和現代人之間的一種古人類型,屬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轉變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馬壩人屬於中國東南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人類化石,也是迄今為止廣東省唯一的古人類。伴生的脊椎動物化石有鬣狗、大熊貓、貘、劍齒象等19種,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之末或晚更新世之初。馬壩人化石為一頭骨的顱頂部分,包括額骨和部分頂骨,還保存了右眼眶和鼻骨的大部分,屬一中年男性個體。馬壩人眉嵴粗厚,眶後部位明顯收縮,額骨比頂骨長,表現出和直立人類似的原始性質。但它的顱骨骨壁較薄,顱穹窿較為隆起,腦量可能較大(估計超過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進步性質。因而分類上可歸於早期智人,代表直立人轉變為早期智人的重要環節。馬壩人遺址未發現有文化遺物。

人類進化了多少年

人類起源編輯本段

人與人猿存在某種親緣關係,具有共同的祖先。約6500萬年前,一顆寬度約16公里的隕石撞擊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造成巨大災難,當時地球上包括恐龍在內的三分之二的動物物種消亡滅絕,,爬行動物的黃金時代結束, 原始哺乳類動物逃過劫難經過漫長歲月存活下來,之後迅速進化。

約5000多萬年前,靈長類動物呈輻射狀快速演化,從低等靈長類動物原猴類中(如狐猴、眼鏡猴)又分化出高等靈長類動物(即猿猴類,如獼猴、金絲猴、狒狒與猿)。

注:中國“曙猿“比早期高等靈長類動物猿猴類還要古老,基本屬於早期原猴,也就是說所謂“曙猿“實際上還是猴子,根本談不上人類的起源,如果說“曙猿“是猴子的起源還差不多。

3300萬-2400萬年前,從舊世界的猴子(狹鼻次目)中產生了猿。埃及發現的最早的古猿原上猿(3000萬年以前)和埃及猿(Aegyptopithecus,2600萬—2800萬年以前)已經具有類人猿的一些性狀;稍晚後的古猿化石還有森林古猿(2300萬—1000萬年前)分佈範圍較廣,在亞洲、歐洲、非洲均有所發現。東非的原康修爾猿(1300萬-1200萬年前)已經是一種猿,是人類和非洲猿的祖先。 以上古猿均為林棲動物,四肢行走,屬於攀樹的猿群。現存的猿中包括兩個類群,非洲猿(大猩猩、黑猩猩和人類)和亞洲猿(長臂猿和猩猩),這兩個類群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界限,顯然,二者的分化發生在1200萬年-1500萬年前。

在約1000萬年前至約380或200多萬年前,有兩種過渡時期的化石代表。一種是臘瑪古猿,一種是南方古猿(許多人認為臘瑪古猿是猩猩的祖先,過去在復原頜骨殘片標本和牙齒分析時出現偏差。因此臘瑪古猿作為過渡時期的化石代表只有相對的合理性)。

進化狀態編輯本段

南方古猿被稱為“正在形成中的人”。

古類人猿最早出現在非洲東部南部,由原始猿類逐漸進化而來,分化為低等類人猿(如長臂猿),高等類人猿(如猩猩),古猿等.。約1200萬年前,地殼運動使非洲東部的大地上形成人科動物一種可能的種系發生(僅供參考)一條大裂谷。大裂谷的形成把非洲分為東方和西方兩個獨立的動物系統,大裂谷這個阻隔成為人和猿分道揚鑣的關鍵,裂谷之西依然是茂密溼潤的樹叢,猿類為適應改變不大的環境,它們不需作出太大的改變來協調, 就註定了它們迄今仍處在猿類的階段,如大猩猩等。 大裂谷以東由於地殼變動,降雨量漸次減少,林地消失出現了草原,大部分與現今猿類共祖的祖先族群因而滅絕,其中一小部分慣於攀爬的猿類適應了新環境,學習在地上活動在開闊的環境中生活,形成了獨特演化模式,避開了滅絕的危機。大約500萬-800萬年前,有些類似黑猩猩的猿類物種在雨林周圍與稀樹大草原連接地帶成功建立了奠基者群體,併成功地進化成南方古猿。當對蛋白質和DNA差異的研究最終建立了一個分子鐘後,研究發現表明人類與其他動物的分界點是在500萬-800萬年前(這些證據暗示黑猩猩是我們最近的親戚),人科動物的歷史從此開始。

南方古猿為了適應新環境,不得不開始雙足行走,但是它們基本保持著樹棲的習慣,南方古猿沒有改變它們祖先的多數性狀,比如個頭較小,明顯的性別二形性(雄性平均比雌性大50%),不大的腦,長臂和短腿。南方古猿很大程度上是草食動物,它的門牙比人類的門牙要大得多,而且臼齒也很大。

南方古猿基本有兩種類型(也有學者認為有3—4種類型):粗壯型和纖細型,依身高、體重而有所區別。已經證明存在過兩種瘦長的南方古猿,從埃塞俄比亞到坦桑尼亞的東非南方古猿阿法種和南非的南方古猿非洲種。這兩種南方古猿的腦都比較小,大約為430-485立方厘米。南方古......

人類有多少年曆史了,別分什麼山頂洞人什麼的了,大概

從南方森林古猿開始有400萬年了

中國早期智人生存年代距今約多少萬年

早期智人(early Homosapiens) 約3萬到25萬年,舊石器中期起源於非洲,後向歐亞非各低中緯度區擴張(除了美洲),這是人類第2次走出非洲。(大荔人、馬壩人、丁村人、許家窯人、尼安德特人都屬於早期智人)。直立人走出非洲後,約60萬年前在歐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於約30萬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主要分佈在歐洲和中近東。就歐洲和近東而言,幾乎可以肯定是從直立人的西部群體中產生出了尼安德特人,但是東亞、南亞和非洲的直立人的情況還不是很清楚。

中國己知最早的智人是發現於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北京人遺址頂部的山頂洞人,為距今一萬一千年左右,屬舊石器時代晚期智人。

人類大約在多少年前進入新時期

四紀時代出現了人類的祖先.最初亞非大陸溫暖溼潤,古猿在這種環境中演變成能製造工具和進行勞動的人類.勞動使肢骨發達,雙手更能創造萬物,

口腔發展了語言,也就推動了腦的發達.人類始祖直立猿人的出現,與別的哺乳動物尚用四肢爬行不能用手更無語言迥然不同,而變成支配世界的主人翁.

按人類的體質和其文化發展的順序,可分為“猿人”、“古人”和“新人”階段.近數十年來,世界上屢屢發現人類化石,使人類科學家從而瞭解人類體質特徵和文

化發展.可是仍有不少疑問,如猿人變古人的過程如何?古人變成新人的過程又如何?目前的發現尚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作完滿的解說,這需要更多發現的事實繼續補

充.

世界上常發現的人類化石,幾乎都是“古人”或是“新人”(也稱“真人”),其中最著名併為科學界所公認的是1865年在德國發現的尼安得特爾人屬於“古

人”,1868年在法國發現的克羅馬尼翁人屬於“新人”.因此一般人就認為人類的祖先只有十幾萬年的歷史,直到1929年,中國在周口店發現了北京猿人的

第一個頭蓋骨,從而使人們相信人類的祖先40萬年以前就有了.

地球的地殼,無時不在變動.從山地侵蝕下來的泥土和砂礫,最後沉積到大洋湖海里,形成深厚廣大的岩層.大海上升為陸地,高山侵蝕成平原,大地上有生命的動

植物,隨時可被埋沒在沉積層中,經過若干萬年,變成化石.地質學家,根據這些動植物的遺骸,可以辨認地球各區域各時代生物演變的情形.

地質時代,可分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個時期.太古代所知的地質史實最少,不象有生命存在.到古生代開始,才發現有生物遺蹟,不過完

全是下等動物和初級植物.下等動物最多的是三葉蟲,珊瑚、海綿、水母也不少.中生代是爬蟲最主要的時期,體形高大,且有鎧甲作為保護.新生代是近代地質史

上生物進化的重要時期;大爬蟲已一去不返,留下來的只有鱷魚、龜、蛇和蜥蜴等,此時是哺乳類大為活躍的時代.

第四紀大約在二三百萬年內的地球史上,出現了直立猿人.因此有人稱第四紀為“靈生代”,因為這是人類的時代.同時第四紀也大大改變了自然環境,尤其明顯地

改變了動植物界.其次,第四紀有強大的冰川作用,並在地球表面,留下了很多痕跡.冰川的進退也影響了動植物的分佈.

地面上突然冰期來臨,靠採取果實生活的猿人,在冰天雪地中無處覓食,常為飢餓所迫,不得不剝獸皮,以作衣服;尋覓洞穴,找棲息之地;鑽木取火,可煮食也可

驅逐野獸.人類經過數度冰期的淘汰,智力益見進步.

遠古人類的文化遺物,主要是一些自制的工具,這些工具基本上是石制的.古老時期的原始人類沒有生產經驗,所以石制工具簡單而粗陋.但在實踐過程中他們製作

工具的技能不斷改進,所以說勞動是創造文化的原動力.石器又可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的人們大都是獵人和採集者.他們使用的工具多是河床

圓礫,初用打製法,後用磨製法.到了冰期終結時,就開始了新石器時代.這時期完全用磨製的方法來製造石器,多鑿有孔眼及環形的石器,種類繁多,有大斧、石

刀、石鑿等.這時期的陶器已很發達,農業工具也已開始,並有了原始的畜牧業.

新石器時代結束後,大約公元前4000~1000年,人類進入金屬文化.先是銅器時代,到了公元前2000年就進入鐵器時代,已開始用鐵作犁了.銅器時代

和鐵器時代是交替而不是截然分開的.

古代的人類,究竟發源於何處?這是爭議多年的問題.有的說是起源於亞洲中部,象著名的考古學家安德魯斯(R.C.Andrews)和地理學家泰勒

(Griffit

Taglei),就認為人類起源於亞洲中部,然後移向各洲.其理由是......

人類是幾時進化完成?大約多少年前,什麼時期。經歷了多少萬年

隨著環境的變化而進化,以適應環境……

環境一變化,生物就會進化

相關問題答案
馬壩人距今多少年?
古羅馬戰車距今多少年?
司馬遷距今多少年?
人皇伏羲距今多少年?
紅山遺址距今多少年?
堯距今多少年?
周文王距今多少年?
光緒元寶距今多少年?
公元七世紀距今多少年?
晚明代距今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