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的七情六慾指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佛家所說之“七情六慾”,“七情”指什麼,“六慾”又指哪六種慾望呢?

七情,指一般人所具有之七種感情: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慾,據大智度論卷二記載,係指凡夫對異性所具有之六種慾望:色慾、形貌欲、威儀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相欲;或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慾。今所用‘七情六慾’一語,即套用佛典中之‘六慾’,泛指人之情緒、慾望等

何謂七情?《禮記?禮運》說:“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可見,情是喜怒哀樂的情感表現或心理活動,而欲是七情之一。奇怪的是,佛教的“七情”竟與儒家的“七情”大同小異,指的是“喜、怒、憂、懼、愛、憎、欲”七種情愫,績欲也放在七情之末。中醫理論稍有變化,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這七種情志激動過度,就可能導致陰陽失調、氣血不周而引發各種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醫學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那麼,什麼是六慾呢?《呂氏春秋?貴生》首先提出六慾的概念:“所謂全生者,六慾皆得其宜者。”那麼六慾到底是什麼東西?東漢哲人高誘對此作了註釋:“六慾,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見六慾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慾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於是嘴要吃,舌要嘗,眼要觀,耳要聽,鼻要聞,這些慾望與生俱來,不用人教就會。後來有人把這概括為“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六慾。但佛家的《大智度論》的說法與此相去甚遠,認為六慾是指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慾”定位於俗人對異性天生的六種慾望,也就是現代人常說的“情慾”。

現代人似乎更喜歡籠統地提“七情六慾”,而不把七情六慾作具體的區分。有一首流行歌曲,歌名就叫“七情六慾”,歌詞記不太清楚了,但有幾句印象很深,說什麼“醉了吧反正清醒更斷腸”,“陪你走過一段七情六慾全都品嚐/愛你的苦不要你扛淚不要你擋/七情六慾打翻/笑著哭哭著笑去想你的模樣 ……”具體哪七情六慾歌者雖然沒有說清楚,但卻把現代青年失戀後醉生夢死的心態和感覺唱得淋漓盡致、死去活來了。

說到這裡,情與欲似乎已經得到了統一。也就是說,情與欲是不能分開的,沒有情哪來的欲?沒有欲又哪來的情?沒有情,沒有欲,六根清淨,四大皆空,不食人間煙火,沒有兒女情長,沒有悲歡離合,這樣的人不是尼姑、和尚,就是神仙、鬼怪了。

由此觀之,七情六慾是人類基本的生理要求和心理動態,是人性基礎的基礎,是人人皆有的本性,也是人間生活的最基本色調。但人與人並不一樣,七情六慾的表現也就有五花八門,正所謂七情六慾人人有,千差萬別各不同。正因為如此,如何表現人的七情六慾,就成了文學藝術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和氣象萬千的話題

佛家所說“七情六慾”是指哪七情,哪六慾?

何謂七情?《禮記??禮運》說:“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可見,情是喜怒哀樂的情感表現或心理活動,而欲是七情之一。奇怪的是,佛教的“七情”竟與儒家的“七情”大同小異,指的是“喜、怒、憂、懼、愛、憎、欲”七種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中醫理論稍有變化,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這七種情志激動過度,就可能導致陰陽失調、氣血不周而引發各種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醫學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那麼,什麼是六慾呢?《呂氏春秋??貴生》首先提出六慾的概念:“所謂全生者,六慾皆得其宜者。”那麼六慾到底是什麼東西?東漢哲人高誘對此作了註釋:“六慾,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見六慾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慾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於是嘴要吃,舌要嘗,眼要觀,耳要聽,鼻要聞,這些慾望與生俱來,不用人教就會。後來有人把這概括為“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六慾。但佛家的《大智度論》的說法與此相去甚遠,認為六慾是指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

七情六慾指的是什麼?

醫家的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

六慾:眼、耳、鼻、舌、身、意。

佛說六識 眼、耳、鼻、舌、身、意

產生六塵 色、聲、香、味、觸、法

故有七情 喜、怒、哀、樂、愛、惡、欲

佛學大詞典》 七情,指一般人所具有之七種感情: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慾,據大智度論卷二記載,係指凡夫對異性所具有之六種慾望:色慾、形貌欲、威儀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相欲;或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慾。今所用‘七情六慾’一語,即套用佛典中之‘六慾’,泛指人之情緒、慾望等

何謂七情?《禮記•禮運》說:“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可見,情是喜怒哀樂的情感表現或心理活動,而欲是七情之一。奇怪的是,佛教的“七情”竟與儒家的“七情”大同小異,指的是“喜、怒、憂、懼、愛、憎、欲”七種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中醫理論稍有變化,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這七種情志激動過度,就可能導致陰陽失調、氣血不周而引發各種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醫學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那麼,什麼是六慾呢?《呂氏春秋•貴生》首先提出六慾的概念:“所謂全生者,六慾皆得其宜者。”那麼六慾到底是什麼東西?東漢哲人高誘對此作了註釋:“六慾,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見六慾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慾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於是嘴要吃,舌要嘗,眼要觀,耳要聽,鼻要聞,這些慾望與生俱來,不用人教就會。後來有人把這概括為“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六慾。但佛家的《大智度論》的說法與此相去甚遠,認為六慾是指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慾”定位於俗人對異性天生的六種慾望,也就是現代人常說的“情慾”。

現代人似乎更喜歡籠統地提“七情六慾”,而不把七情六慾作具體的區分。有一首流行歌曲,歌名就叫“七情六慾”,歌詞記不太清楚了,但有幾句印象很深,說什麼“醉了吧反正清醒更斷腸”,“陪你走過一段七情六慾全都品嚐/愛你的苦不要你扛淚不要你擋/七情六慾打翻/笑著哭哭著笑去想你的模樣 ……”具體哪七情六慾歌者雖然沒有說清楚,但卻把現代青年失戀後醉生夢死的心態和感覺唱得淋漓盡致、死去活來了。

說到這裡,情與欲似乎已經得到了統一。也就是說,情與欲是不能分開的,沒有情哪來的欲?沒有欲又哪來的情?沒有情,沒有欲,六根清淨,四大皆空,不食人間煙火,沒有兒女情長,沒有悲歡離合,這樣的人不是尼姑、和尚,就是神仙、鬼怪了。

由此觀之,七情六慾是人類基本的生理要求和心理動態,是人性基礎的基礎,是人人皆有的本性,也是人間生活的最基本色調。但人與人並不一樣,七情六慾的表現也就有五花八門,正所謂七情六慾人人有,千差萬別各不同。正因為如此,如何表現人的七情六慾,就成了文學藝術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和氣象萬千的話題。

然而情畢竟不等於欲,在現代漢語概念裡,情與欲還不完全是一回事。

情主要是指人的情感表現,屬於人的心理活動範疇;而欲主要是指人的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屬於生理活動的範疇。有一句諺語說:情太切傷心,欲太烈傷身,說明情與欲分別屬於“心”與“身”兩個聯繫密切但又不同的領域。其次,情與欲互動互補,相輔相成,情可以生欲,欲也可以生情;欲的滿足需要感情的投入,而情的愉悅也有賴於欲的滿足。但如果非要對情與欲排個坐次,分個先後,不妨展開一場辯論,那麼正方和反方恐怕都可以振振有辭,說得頭頭是道,討論起來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熱鬧而有趣。不信你去問熱戀中的青年男女,他們雖說......

佛說六識眼,耳,鼻,舌,身,意是啥子意思七情六慾

眼、耳、鼻、舌、身、意是人認識外界的六個門。眼可以見,耳可以聽,鼻可以嗅,舌可以嘗,身可以觸覺,意可以想像思維。

依佛教的唯識宗,人有眼耳鼻舌身五根和五識,其中,根是色法,識是心法,用現代的話來說,根是物質的,心是意識的。打個比方,根是攝相頭,真正能知道的,是我們的心意識。玄奘法師曾說:愚者難分識與根,也就是說,一般凡夫是分不清楚五根與五識的。

當然,這些都是方便說,事實上,沒有什麼物質的,按佛教唯識宗的義理而言,一切世間萬物,實質都是我們眾生的阿賴耶識所變現的,所以稱為:萬法唯心,一切唯識。

佛說人有七情六慾是哪些出自哪部佛經

七情六慾是中國的說法,不是佛教的思想。佛教說五欲:財、色、名、食、睡。說五毒:貪嗔痴慢疑。

我想知道人類的七情六慾指的是哪七情哪六慾?

古代:醫家的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

道家的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

六慾:眼、耳、鼻、舌、身、意。

佛說六識:眼、耳、鼻、舌、身、意

產生六塵: 色、聲、香、味、觸、法

故有七情: 喜、怒、哀、樂、愛、惡、欲

六慾:見欲(視覺)、聽欲(聽覺)、香欲(嗅覺)、

味欲(味覺)、 觸欲(觸覺)、意欲。

字典:名稱:七情六慾

拼音:qī qíng liù yù

解釋:泛指人的喜、怒、哀、樂和嗜慾等。

出處:《禮記·禮運》:“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

六慾:生死耳目口鼻。”

現代:七情六慾,乃人之本能。

這世上的每一個正常的人,都有七情六慾。

七情,即七種心情:

喜怒憂思悲恐驚。

人的所有情緒,都可歸納為上述七情。

六慾:生死眼耳鼻口的慾望

人的所有慾望,都可歸納或分解為上述六慾。

七情:(1)喜,即快樂、愉悅。

(2)怒,即發怒、氣憤。

(3)憂,即憂愁、煩惱。

(4)思,即思念、牽掛。

(5)悲,即悲痛、傷感。

(6)恐,即恐懼、害怕。

(7)驚,即吃驚、驚訝、意外。

相關問題答案
佛說的七情六慾指什麼?
人的七情六慾是哪些?
衛星的五臟六腑指什麼?
七情六慾的動物是什麼?
七情六慾的生肖有哪些?
什麼是七情六慾?
人為什麼有七情六慾?
三國演義中 三顧 、 六出 、 七擒 分別指什麼內容? ?
佛教的最高宗旨是什麼?
情侶戒指什麼品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