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皮膚病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11-23

皮膚病有哪些

溼疹 是由多種複雜的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多形性皮損和易有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症性反應。本病病因複雜多難以確定,自覺症狀瘙癢劇烈,病情易反覆,可多年不愈。 蕁麻疹 是由於皮膚、粘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侷限性水腫反應,俗稱“風疹塊”。其特點是皮膚出現白色或紅色疹塊,發作時突然,並無一定位置,時隱時現,瘙癢無度,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 疥瘡 是由於疥蟲感染皮膚(挖掘隧道的機械傷害及其分泌毒汁的刺激)引起的皮膚病,它是可以通過性傳播的,尤其在青年男女性亂者中,本病傳播迅速,故本病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性傳播性疾病之中。疥瘡的體徵是皮膚劇烈瘙癢,而且皮疹多發於皮膚皺摺處,特別是陰部。疥瘡是通過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疥瘡的傳染性很強,在一家人或集體宿舍中往往相互傳染。疥蟲離開人體能生活2~3天,因此,使用病人用過的衣服、被褥、鞋襪、帽子、枕巾也可間接傳染。性生活無疑是傳染的一個主要的途徑。 疥蟲是一種肉眼看不到的微小蟲子,疥蟲的背部有無數橫行的波狀皺紋,軀幹的後半部有幾對桿狀的剛毛和長鬃,腹部有足四對,軀幹後緣中央是肛門。疥蟲的齶體很小,位於軀幹的前端,一半陷入軀幹中,螯肢呈鉗形,適宜於食用皮膚的角質蛋白。寄生於人體表皮層內。 疥蟲的生活史分為卵、幼蟲、若蟲、成蟲四個階段。卵呈橢圓形,淡黃色,殼很薄,透亮,常4~6個卵聚集一處,產在雌蟲所掘的隧道內。產卵時也排出大便,產卵後,成蟲死在隧道盲端。 幼蟲自卵中孵出並生活在隧道內,不久即脫皮變成成蟲,雌性若蟲與雄性成蟲交配後,雌蟲即在隧道內產卵,一邊排卵一邊前進,每天掘隧道向前進0.5~5mm,移行的速度快,蟲卵就疏散在隧道內,移行的速度慢,蟲卵就密集在隧道內。疥蟲的另一個特點是夜行晝伏,由於晚上疥蟲的活動增加,皮膚往往瘙癢劇烈。 疥瘡的主要症狀 (1)夜間陣發性劇烈瘙癢。 (2)手縫可見疥蟲掘的隧道,長約2~4mm,呈灰褐色不規則曲線。此為疥蟲鑽行的痕跡。 (3)皮疹好發於皮膚薄嫩的地方,尤其是在手指縫、小腹部、乳房、腋窩、腹股溝、陰部等。皮損主要為粟米大小的丘疹或丘皰疹。 (4)疥瘡結節。在陰囊、陰莖、陰脣、腹股溝等處發生黃豆大小的淡紅色結節,此為疥瘡結節。這種結節往往經久不消,常伴有劇烈瘙癢。 諺語云:“疥是一條龍,先從手縫行,圍腰轉三圈,陰部扎大營”。這十分形象地描述了疥瘡的一般特徵。“疥是一條龍”,說明了疥瘡的症狀是泛發的,不是集中在某處,同時也說明了疥瘡有發展性,常常癢無定處,如龍穿行;“先從手縫行”,說明手縫是最好發的部位;“圍腰轉三圈”,說明腰部常常是主要的發病部位;“陰部扎大營”,說明疥瘡最後在陰部出現疥瘡結節。 疥瘡患者常有的伴隨症狀 (1)抓痕血痂 由於疥瘡患者,瘙癢劇烈,患者不自覺地搔抓,常常出現皮膚的抓痕和血痂。 (2)繼發溼疹化 由於疥蟲的分泌物刺激皮膚,加上搔抓等因素,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等損害,這就是繼發溼疹化,往往加重瘙癢。 (3)繼發感染 由於搔抓,衛生條件差,或氣候炎熱,出汗多等原因,皮膚很容易繼發感染,出現繼發性膿皰瘡、淺表淋巴結腫大的症狀。 (4)繼發腎炎 由於疥瘡繼發感染,而疥蟲的分泌物和細菌感染等因素可以作為抗原作用於人體,繼而出現腎炎。患者可感到乏力、浮腫、腰痛等。 皮疹 是一種皮膚病變。從單純的皮膚顏色改變到皮膚表面隆起或發生水皰等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 皮疹的種類 ①皮膚上不隆起的,叫做斑。斑有多種表現:由於血管擴張而發紅的紅斑(猩紅熱、麻疹、藥疹等),發生皮下出血的紫斑,等等。紫斑又分為小型的直徑在5毫米以下的點狀出血或稱淤點和直徑在5毫米以上的淤......

皮膚病有幾大類

①溼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內因如精神緊張、月經紊亂、胃腸功能失調、遺傳因素等,外因如花粉、塵蟎、日光、動物皮毛、化妝品、魚蝦、牛羊肉等食物。溼疹常常對稱發生,最常見的是頭面部、耳後、前臂、小腿、手腳、陰囊、女性外陰、肛門等處。溼疹最突出的特點是奇癢無比,在急性期,除了起皮疹以外,病變的皮膚表面還流水,結痂、脫皮。慢性時期,皮膚常常變得很厚、而且粗糙。

②皮炎:是因為人體受到諸多致病因子的攻擊,打破了機體的免疫平衡,導致細胞DNA模板斷裂,皮膚末稍神經功能障礙,表皮細胞破裂,釋放出自由基、丙二基、腐胺等化學物質沉積於皮下,刺激皮膚末稍神經使皮膚產生劇烈瘙癢、丘疹、紅斑、水皰、皮膚增厚、發黑、發暗、糜爛、流水等症狀。同時由於患處皮膚免疫力下降,可繼發細菌、病毒、真菌感染等。

③蕁麻疹:俗稱“風疙瘩”,是與過敏有關係的疾病,皮膚上出現紅色或白色的大疙瘩--風團,這些風團邊界往往很清楚,但是病情嚴重的時候會融合成一大片,病人常常感到很癢,除了皮膚症狀以外,有的人還會有噁心,嘔吐、腹瀉、頭暈、喘不過氣、心慌的症狀,甚至出現低血壓休克,所以得了蕁麻疹千萬不可大意,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④魚鱗病:俗稱“蛇皮病”以皮膚上出現片狀似魚鱗樣的黏著性鱗屑為特點。表現為:皮膚乾燥,粗糙,出現淡褐色、深褐色、灰黑色鱗屑,與魚鱗相似,緊貼皮膚表面,不易剝離。好發生在四肢的伸側面,重者遍及全身。患者可出現口乾、咽燥、汗少、頭髮稀疏乾燥、指甲變脆,或遇不良刺激引起溼疹樣變和皮膚裂口,有疼痛感,可遺傳下一代。

⑤瘙癢症:是以瘙癢為主要症狀的皮膚感覺異常性皮膚病,白天輕夜間重,常在入睡前、飲酒、吃刺激性食物,情緒激動、溫度改變、搔抓、摩擦後發作或加重,可因瘙癢連續反覆搔抓,使皮膚表面出現抓痕、出血、表皮剝落、色素沉著,皸裂、結痂、日久皮膚出現局部水腫、糜爛、肥厚、苔蘚樣變、溼疹樣變等繼發性皮膚損害,重者繼發毛囊炎、溼疹。

⑥皮膚癬:分為四大類型:尋常型皮膚癬、膿皰型皮膚癬、紅皮病型銀屑病、關節型皮膚癬。

●尋常型皮膚癬:是最常見的類型,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性別不限。典型的皮損為紅色斑丘疹,有的紅斑互相融合成大片,表面覆蓋銀白色鱗屑,可見一層淡紅色發亮薄膜,稱“薄膜現象”。刮除薄膜後可見小出血點,似露珠一樣,稱為“點狀出血”。皮膚癬嚴重時,外傷或注射部位的針眼處常可見銀屑病皮疹,此現象稱為“同型現象”。皮膚癬紅斑鱗屑可在皮膚任何部位出現,但是以頭皮、軀幹、四肢兩側為主。

●膿皰型皮膚癬:輕者只在少數部位或皮損部位,在紅斑的基礎上出現小米粒大、米粒大小膿皰,重者全身出現密集膿皰,有的膿皰擴大互相融合成所謂的“膿湖”。

●紅皮病型皮膚癬:全身的紅斑瀰漫發生,全身或大部分皮膚(95%以上)潮紅,其上覆有大量的鱗屑,脫屑非常多。

●關節型皮膚癬:關節呈瀰漫紅腫、疼痛,局部皮溫高,病程長久,重者可致關節畸形,侵犯多個大小關節及脊柱骶髂關節。

7手足癬:手癬俗稱“鵝掌風”。足癬在我國北方俗稱“腳氣”,而在南方,特別是香港一帶則稱之為“香港腳”。足癬患病率遠高於手癬,且手癬常由足癬感染而來。手足癬是由真菌感染手足部位皮膚引起的,主要表現為水皰、糜爛、滲液、脫皮、局部有劇烈瘙癢。足癬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引起手癬、甲癬、體癬、股癬等其他部位的癬病,足癬繼發細菌感染後還可引起急性淋巴管炎、丹毒等病。...

皮膚病有哪些常見種類

過敏、皮炎、溼疹等等吧,這些是常見的。

皮膚病要到專業的地方看。

常見的面部皮膚病有哪些?

(1)痤瘡。俗稱青春痘或粉刺,常見於青年人的青春發動期,發病原因有多種,包括內分泌、感染、飲食及苭物等因素引起毛囊皮脂腺的炎症。特別是青春期,由於性激素特別是雄性激素水平增高,皮脂腺分泌增多,塞毛囊口形成粉刺。而寄生於皮膚表面的細菌感染後即引局部炎症反應而出現丘疹、膿皰,多發於面部、額、胸前、背後等部位。丘疹或膿皰破潰或吸收後,可留下一點色素斑或凹下小瘢痕,嚴重者出現結節、囊腫,形成較大的斑痕而影響美容。

(2)酒渣鼻。俗稱紅鼻子,多見於青壯年,好發於顏面部,尤其是鼻端,還可延及兩頰、額部和下頜。皮膚潮紅,伴毛細血管擴張,上有丘疹或膿皰。若患病時間長,嚴重者鼻端肥大形成鼻贅。

(3)雀斑。在面部有多數如針尖至扁豆大小的褐色或暗褐色斑點,日晒後較明顯,冬季可減輕。嚴重者皮損數目多,且可侵及頸、手背及四肢伸側部。常有家族遺傳性傾向。

(4)黃褐斑。又稱肝斑,常見在面部兩郟及鼻部成蝴蝶形分佈,成淡褐色或暗褐色斑。常發於夏季,日晒後可加重。

(5)黑痣。幾乎人人都有,只是數目和部位不同而已。大多數發生於兒童或青春期,為表面平滑或稍高於皮面的棕色或黑色丘疹,局部有毛或無毛。

(6)血管瘤。常於生後不久出現,隨年齡增長而擴展。有單純性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鮮紅斑痣和混合性血管瘤4種。

(7扁平疣由病毒引起。多發於青年人,故也稱青年扁平疣,除常見於面部外,其他部位如手足背、頸部也可發生。呈米粒至扁豆大正常膚色或淡褐色扁平丘疹。

(8)粟丘疹。多見於面部,尤其是眼瞼、頰部為多,呈白色或黃色、圓形,如針尖大或帽尖頭大丘疹。常對稱分佈。刺破後可擠出膠樣物質。

(9)老年疣。又稱脂溢性角化病,常在面部、頭皮、軀幹等部位,呈淡黃褐扁平或略高起的斑丘疹,表面有油脂性薄鱗屑。好發於40-60歲左右中老年人。

(10)白癜風。常發於頭面部,局部皮膚變白,邊界清楚,有些人可泛發全身。白斑內毛髮也變白。

皮膚病常見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皮膚病是很常見的生活疾病之一,有了皮膚病需要儘早到醫院進行檢查,只有全面檢查皮膚病,才可以確保人們的身體健康,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皮膚病需要做哪些檢查,皮膚病檢查項目有哪些,今天就讓我們看看皮膚病檢查,相信病人儘早治療皮膚病會有所幫助。

1、皮內實驗:由操作者將患者的左上肢或右上肢暴露出來,也可以用後背部經消毒處置皮膚後,將準備好、按順序的特異性抗原依次作皮內注射。待15分鐘後觀察受試區的皮膚反應, 陽性反應為皮膚紅斑丘疹、風團, 視反應大小程度,判斷反應級別,,從而根據病情程度來決定治療方案和手段。有些高敏感患者在受試區出現皮丘、紅斑、紅暈處瘙癢尤甚、偽足並引發皮膚全身等症狀,需要高度警惕,決不可大意,並且應當事先備齊搶救藥物等。

2、點刺試驗: 或稱“穿刺”或“挑刺”試驗,是用特製的點刺針或普通的點刺針, 將事先滴在前臂處抗原挑破, 不引起出血為宜,然後觀察15 分鐘。點刺試驗方法簡單、方便、安全快捷,易於接受,近年來做此試驗者逐漸增多。

3.斑貼試驗:此種試驗方法近20 年來發展較為迅速,是由於該方法的不斷改進和標準化進程的推進,故而推廣較為方便,且試驗結果準確性較高。斑貼試驗是將測試的抗原物質與皮膚直接接觸,在斑試小室的罩蓋下,封閉數小時, 依次按上下順序進行斑貼試驗。觀察斑貼試驗的反應,通常是在斑貼後48 小時進行,也有在12 小時或4 小時後, 視反應情況適時觀察。有人在48 小時內,如陰性反應也可延長至72 小時或更長時間的觀察,以發現患者較長的遲發反應。判斷斑貼試驗的過敏反應和刺激反應,以皮膚接觸斑貼小室處出現紅斑、水腫、伴有密集的小丘疹、水皰或糜爛、瘙癢明顯、反應強烈時並向周圍擴散。斑貼試驗的假陽性需要進行分析。準確的斑貼試驗過敏原是診斷與治療的重要依據。

4、皮膚劃痕試驗:用塑料棒、曲別針或其他的鈍器物適當的外力劃過皮膚,陽性反應者可出現以下三聯反應,即劃過後10 秒內出現紅色條狀丘疹,系真皮內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等化學介質, 使毛細血管擴張; 待30 秒左右條狀丘疹增粗並伴紅暈系小動脈擴張所致; 再待幾分鐘後條狀丘疹隆起, 呈蒼白丘疹狀條形, 而且是水腫狀。此種三聯反應稱為“皮膚劃痕症”, 多見蕁麻疹病。

5、濾過紫外線檢查:濾過紫外線檢查也稱“伍德氏燈”。是高壓汞燈發射光源,,而且通過含鎳物質氧化物慮片後發出的320—400nm 長波紫外線,照射於皮膚損害部位,可見特殊顏色的熒光,用來診斷某些皮膚病。譬如查頭癬病, 可以區別患黃癬病者, 用此燈一照, 可以見到暗綠色熒光;癬呈亮綠色熒光; 紅癬呈紅色熒光。色素減退的白癜風色素沉著, 經此燈照射後為藍白色斑片。

6、真菌檢查:真菌檢查的方法是皮膚病中很常見的一項檢查方法。主要依靠標本、皮屑、毛髮、甲屑、分泌物、痂皮用75% 乙醇擦後檢查淺部真菌; 深部真菌需要檢查尿液、痰液、糞便、口腔及陰道分泌物, 或者是血液活體檢查組織。將標本放入載玻片上, 加一滴10% KOH 溶液,蓋上載玻片,微火加熱後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看是否有真菌感染。在顯微鏡下可見到孢子、菌絲等以明確診斷,如標本不純,或是未檢查出真菌而又懷疑有真菌感染時,可以進一步用真菌培養方法來檢查,必要時用。

以上就是對皮膚病檢查項目的相關介紹,皮膚病很多是小病,往往自己護理就可以好,但是少數較重就可能引起危險併發症,會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有皮膚病不能自己處理,就需儘早到醫院檢查治療,切勿影響身體健康,希望本文對了解有所幫助。...

臨床常見的皮膚病有哪些

常見的皮膚病分為病毒性、化膿性和真菌性,病毒性有單純性皰疹、扁平疣、尋常疣、傳染懷軟疣、尖銳溼疣等, 化膿性有坐板瘡、癤腫 、軟癤等,真菌性有 禿瘡 、腳溼氣 、錢癬陰癬 、汗斑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相關問題答案
常見的皮膚病有哪些?
常見的遺傳病有哪些?
牛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
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
常見的紫色花有哪些?
常見的長方體有哪些?
常見的重金屬有哪些?
常見的落葉樹有哪些?
最常見的海產品有哪些?
常見的甜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