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來保證共享發展?
怎麼來保證共享發展
1、2015年7月24日,我國外交部與聯合國駐華系統共同發佈《中國實施千年發展目標報告(2000—2015)》,深入闡述了我國在減少貧困、防控疾病、普及教育等方面的驕人成績,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回顧千年發展目標實施這十多年,我國為改善民生所作出的努力,無不折射出我們黨堅持共享發展的理念和情懷。今天,行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徵程上,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共享發展的理念,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讓發展更有溫度,讓全體人民有更多獲得感。
2、“眾人拾柴火焰高。”扶貧脫貧是全社會的事業,需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積極參與進來。完善東西部協作和黨政機關、部隊、人民團體、國有企業定點扶貧機制,激勵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個人自願採取包乾方式參與扶貧。“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要重視發揮廣大基層幹部群眾的首創精神,讓他們的心熱起來、行動起來,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後面貌。
怎麼來保證共享發展?() A:構建社會普遍服務體系 B:知情權 C:教育公平 D:健康中國的建設
你好: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共享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提出,並強調“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這是對我們黨經濟社會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反映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昇華,是新形勢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遵循和重要指南。牢固樹立和切實貫徹共享發展理念,首先要準確理解領會其深刻內涵。
從覆蓋人群而言,共享是全民共享。
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我們國家性質和黨的宗旨決定的。總書記指出,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
全民共享,首先是全體人民都能從改革發展中受益。改革發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終的判斷標準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發展成果。人民既是抽象的、整體的,又是具體的、分階層的。全民共享就要使各階層、各民族、各地區的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一個民族也不能少,絕不讓一個人掉隊。
其次,全民共享絕不意味著沒有差別。人的智力高低、體力大小、努力程度,以及家庭條件的差異是客觀的。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如果搞沒有差別的平均主義“大鍋飯”,對於付出更多勞動、更多努力,擁有更多知識、更多資本,創造更多值、做出更多貢獻的人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和社會差別原則。全民共享就是要做到每個公民付出與回報成適當比例,根據付出各得其所。
第三,人民享有的差距不能過大。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下去,絕不能出現“富者累鉅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如果人與人享有的差距懸殊,出現兩極分化,既不符合社會主義原則,又會帶來社會不穩、經濟發展受損等嚴重問題。全民共享,就要把貧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區間。我國現階段,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方面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逐步加以解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按照人人蔘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就必須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精準打好脫貧攻堅戰,努力縮小城鄉、區域、行業收入差距,讓全體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
從享受內容而言,共享是全面共享。
社會的發展是全面的發展,人民的需求是全面的需求。發展的全面性和人的需求全面性,決定了人民共享的全面性。從領域來說,全面共享是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的共享,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缺位。有些人一說到共享,就把共享簡單等同於共享經濟發展成果,這是一種片面的誤讀。共享經濟發展成果,是最重要、最基礎的共享,但不是共享的唯一內容。特別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政治權利、精神文化、社會保障、生態環境等方面共享的需求更加強烈。
這就要求我們統籌推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使各方面協調發展,全面保障人民各方面的合法權益;把人民的關注點變為我們工作的著力點,積極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解決住房、就業、孩子上學、食品安全、退休養老、醫療衛生、環境汙染等重大現實問題上取得進展,不斷提高人民的獲得感、度和幸福指數。從環節來說,全面......
請問怎麼來保證共享發展有四個答案應該是哪一個
步步為贏 思想品德 九年級(全一冊)答案部分 第一單元 認識國情 瞭解國策 1.1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 第一課時 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 一、自學感知 (1)不同意,我國還屬於發展中國家,社會的主要矛盾沒有改。
如何正確理解共享發展理念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的一個突出亮點就是提出了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我國發展方式的轉變。全會提出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那麼,我們應當如何正確理解共享發展理念呢?
共享發展是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集中體現。“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取利益的政黨。”一部中國共產黨執政史,就是一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歷史。從毛澤東主席的“人民萬歲”到習近平主席的“我要為我們偉大的人民點贊”,勾勒出了“人民至上”這條中國共產黨的執政主線。執政為民的最終落腳點就是使人民富裕。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一個重要的發展理念就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我們先後經歷了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發展鄉鎮企業,從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到注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的歷史階段。歷史發展到今天,開始進入通過先富帶後富,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的歷史新時期。共享發展回答了“發展目標是什麼和發展成果如何共享”的問題,找到了發展的歸宿,印證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
共享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必然要求。“小康”一詞本身就是一個貼近民生的概念。改革開放以來,黨一直為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奮鬥,其出發點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實現人民幸福。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國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受過去國家經濟基礎差、底子薄等因素影響,民眾生活條件改善還沒有達到全方位。“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擺脫貧困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重大的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共享發展,就是直面這一問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衝刺階段,讓人民共享更多改革紅利,把各個地區、民族、群體都納入我們的發展框架中。五中全會提出的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就業創業,不讓任何一個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路上“掉隊”等系列共享發展措施,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共享發展是推動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共享發展解決了“為了誰、依靠誰”這一深刻命題,也指明瞭實現推動持續發展的動力所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要求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要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就必須緊緊圍繞改善民生、爭取人心來推動經濟發展。“效率優先”發展理念深度激發了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經濟社會的活力和人們的生產積極性,使生產效率獲得極大提高,逐漸形成了先富階層和先富群體。共享發展,是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衝刺階段,對於“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發展理念的完善和升級。發展決定民生,離開了發展,無法改善民生;民生影響發展,民生問題解決好了,發展才會有力量、有後勁。堅持共享發展,就是“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保證人人享有發展機遇、享有發展成果,全體人民推動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充分調動起來,13億多中國人才能朝著共同富裕目標一步一步地前進。
(作者系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廣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為什麼制度建設能夠保障教育公平
制度,就如體育比賽的規則,犯規者會咋樣你知道。制度真正深入人心,起到它的法性作用時,就會出現好的現象。但是,中國各個層面,是以強姦法律、制度、規則為能事的國家,任何“公平”說教,只能當笑話看。
我國社會公平正義怎麼保障
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以正義的制度來保證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公民的權利義務意識,懂得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公正地對待他人和自己,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實現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戰略任務。只要我堅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更加自覺地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積極化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結構性矛盾,抓緊解決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中的突出問題和困難,在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保證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充分體現和實現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價值,就能最終達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奮鬥目標。
如何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抓好民生保障,促進發展共享,使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一面封鎖人民的言路,一面大肆地自我吹噓。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黨的指導思想嗎
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首次寫入中央全會文件,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重要內容。為什麼要把“四個全面”寫入“十三五”規劃?新華網“講習所”推出《“四個全面”與“十三五規劃”》,邀請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孫業禮對此進行深入闡述。
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在指導思想中明確提出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佈局。也就是說,“四個全面”成為我們黨制定和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指導思想和基本遵循。
為什麼要把“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寫入“十三五”規劃的指導思想?
“四個全面”戰略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提出來的,也是為了解決我們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提出來的。“四個全面”極大地深化了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發展規律的認識,是我們黨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這樣一個戰略佈局對制定和落實“十三五”規劃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把堅持“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寫進“十三五”規劃建議,並作為指導思想的內容加以明確,顯示了我們黨用最新的理論成果武裝全黨、指導實踐的優良傳統,也表明了我們黨執政興國和治國理政的新思路。
“十三五”規劃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高度契合:“四個全面”第一個“全面”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是我們的戰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說過,我們的所有奮鬥都要聚焦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樣一個目標。“十三五”規劃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樣一個目標來制定。如果說“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從戰略上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佈局的話,那“十三五”規劃實際上就是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具體工作的角度進行部署。
要保證“十三五”規劃的實施落實,也離不開“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指導和統領。在規劃建議中提出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五大發展理念,怎麼保證這些理念能夠貫徹實施,就是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妨礙這些發展理念的體制機制,通過法律和制度來保證這些理念落到實處,通過全面從嚴治黨,使我們黨更好發揮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
所以說,規劃很好地體現了“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也進一步推進了“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貫徹;而要實現“十三五”規劃,也離不開“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指引和統領。
為什麼說“四個全面”是“中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治國理政方略”?
對當代中國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不能堅持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種問題能不能解決好,“十三五”規劃的五大發展理念能不能得到貫徹落實,最終都體現在治國理政水平上。“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通過總結歷史經驗,緊密結合當代中國發展實際,對治國理政作出了一些新的探索。
治國理政水平高低和成敗,標準集中體現在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上,也就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利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要在持續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發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放到這樣一個重要位置,強調所有的奮鬥都要聚焦這樣一個目標,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種先進理念。
治國理政的理想狀態是使一個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穩定。要處理好活力和有序的關係,使活力......
從個人和社會兩個角度分析,怎樣維護社會公平
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以正義的制度來保證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公民的權利義務意識,懂得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公正地對待他人和自己,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實現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戰略任務。只要我堅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更加自覺地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積極化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結構性矛盾,抓緊解決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中的突出問題和困難,在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保證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充分體現和實現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價值,就能最終達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奮鬥目標。
如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題很多~我們複習的過程中會發現我們複習的大部分都是圍繞不和諧的問題`但是寫作的時候注意抓主要問題和主要矛盾。
1。收入分配失衡導致貧富差距加大,而由此帶來的貧富階層之間的衝突。
2。勞動關係失衡導致的強資本若勞工格局,重招商引資輕勞工權益保護,由此帶來的勞資之間的利益衝突。
3。城鄉發展失衡大致的城鄉差距拉大,由此產生的城鄉之間的衝突。“三農”問題的突出,充分表明了城鄉之間的發展是處於一種不協調不和諧的狀態
4。地區間發展不平衡導致地區間差異拉大,由此帶來的地區之間的衝突
5。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發展失衡導致的價值觀念的扭曲,以及由此帶來的道德滑坡。例如,醫德、師德問題等。
構建的框架~~~
1。現代的和諧社會是建立在現代的物質基礎上的~大力發展生產力問題~~~
2。維護內部平衡~解決內部矛盾。例如解決分配~~就業~~社會公平等問題~
3。加強社會安定的建設。例如~~~政治經濟等秩序問題~~打擊社會醜陋現象~假冒偽劣~~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等~~
4。加強黨內的建設~~~腐敗問題`~問責制度等~~~
~~~55555555555:(終於寫完了啊~~但願滿意哦~~~加油哦~~~祝考試順利哦~~
予人方便就是予己方便~~我也會通過考試的~~~A~~!ZA~~~~~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符合新世紀新階段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實踐需要,符合我國改革發展關鍵時期客觀形勢的要求,適應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適應我們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面臨的新挑戰和新任務,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的各個方面,深化和拓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貫穿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的整個過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輔相成,彼此促進,二者統一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社會和諧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和諧社會建設,拓展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涵,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理論形態和實踐內容上更加系統和完整,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內在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內容更加有機地聯繫起來。沒有和諧社會建設,小康社會將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階段性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這個過程中的一項戰略任務,並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不斷獲得新的內容和經驗,從而在理論上不斷豐富和完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貫穿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整個過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到新的更高的階段提供更加和諧、更加充滿活力、更加穩定有序的社會條件。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貫穿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實踐的整個過程。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最強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科學發展的基本觀點,統籌兼顧的根本要求,是和諧社會建設的指導原則、基本途徑和有效方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和內在要求,沒有社會的安定和諧,很難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在實現科學發展中促進社會和諧,在社會和諧中促進科學發展。要把它們看作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緊密聯繫、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建設和諧社會,同時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科學發展觀。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貫穿於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的整個過程。我們黨提出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思想,是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大舉措,反映了我們黨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