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精神的歷史意義?
弘揚中國精神的重大意義是什麼
一是弘揚中國精神,是實現中國夢的題中應有之義,是文化振興的核心內容。 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文化軟實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內容,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否興旺發達的重要標誌。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樣需要從本原上實現民族文化的振興。而文化的內核就是基於核心價值觀所形成的民族精神。
近代中國的衰落,與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精神禁錮、精神奴役直接相關。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實現了民族精神的大解放、大振奮、大煥發,才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從根本上改變漫長的封建社會和近代以來帝國主義的侵略所造成的民氣、民風上的某些愚昧落後、保守封閉的精神狀態,才能使中華民族更加自信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二是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團結全國人民為實現中國夢共同奮鬥的現實需要。 雖然說在實現中國夢的漫漫征程上,我們已經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完成“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依然任重而道遠。從國際上看:國際敵對勢力不願看到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中國的崛起,處心積慮地遏制中國的發展,加緊對我實施“西化”、“分化”的圖謀。從國內情況看:我國正處在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的加速期,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多樣、多變。
站在新的起點上,如何才能凝聚億萬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共同建設中國夢?這就離不開偉大的中國精神,尤其是愛國主義精神。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每個中國人的命運都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有利於我們最大限度的超越具體利益關係的羈絆,最大限度的凝聚思想共識,找到價值認同上的“最大公約數”,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強大正能量。
三是弘揚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進一步動員和激勵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而攻堅克難的緊迫要求。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當前,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進入攻堅期、深水區,如何攻堅克難、破礁除障?同樣離不開中國精神,尤其是改革創新精神。
改革創新是時代的主旋律,是當代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習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100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在追求“中國夢”的歷史道路上,面對日益凸顯的發展瓶頸、深層次矛盾問題,必須繼續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既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中國精神內容是什麼 5分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當代大學生弘揚中國精神的意義
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意義
(一)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一個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不斷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把握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就把握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
(二)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民族意識、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氣質的總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並且延綿不斷的一種歷史文化傳統,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集中的體現。
(三)時代精神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中華民族富於進取的思想品格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的偉大成果,已經深深融入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成為各族人民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精神力量。
三、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弘揚發展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時代精神是時代發展的潮流和方向。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提供精神動力。作為一名大學生,我認為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方面來做:
(一)增強愛國的深厚情感。愛國主義作為民族精神的核心,新世紀的大學生應通過多種途徑,愛自己的家,愛自己的故鄉,努力培養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並將這種愛國主義情感發展為愛國主義情操,做到以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為最大光榮, 以損害社會主義祖國利益、尊嚴和榮譽為最大恥辱。
(二)樹立責任意識,培育公民觀念。大學生應從其另一身份“公民”思考並做起,領會“諸公民之國家”和“國家之一公民”的精神實質,積極去行使作為一國公民所應當享有的權利,充分參與到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決策、管理及監督中來;同時應勇於承擔公民應盡的義務,要把自己置身於大集體中,同榮辱、共命運,關注他人的利益,傾聽社會的呼聲;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不推卸、不敷衍。
(三)樹立競爭、效率和創新意識。市場經濟下的激烈競爭使得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最終歸結為人才的競爭,當代大學生應當拋棄“中庸、平均、保守”的消極思想,“該出手時就出手”,敢為人先,“初生牛犢不怕虎”,當仁不讓;工作學習講求效率,尋求方法,要審時度勢,當機立斷,掌握在競爭中生存並尋求至高點的能力;創新是時代精神的核心,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大學生應當有打破陳規舊俗的勇氣和信心,銳意進取,開拓創新。
(四)樹立開拓進取的時代精神。在小農經濟和封建專制統治下,長期以來國民養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狹隘、封閉的傳統習慣。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加入WTO後國際交往的日益緊密,全方位、多層次的開放格局已是時代所求。大學生應當摒棄門戶之見,以包容開拓的心胸、積極進取的姿態來汲取全世界的優秀成果,來豐富和壯大自己。
以振興中華為己任,努力做到立報國之志、增建國之才、踐愛國之行。要自覺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把自己的真才實學同報效國家的志向結合起來,身體力行,為國家和民族作出應有的貢獻,實現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的人生追求。
中國歷史文化精神對中華民族的影響
中國歷史文化與現代社會和生活總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千絲萬縷的聯繫。中國歷史文化重倫理,倡導道德至上,強調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中孝道是最基本的,“百善孝為先”,孝道的推廣衍化便有了老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現代社會依然提倡尊老愛幼,孝順父母,睦鄰友好。現在社會要求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把德置於首位,也是歷史文化在現實社會的具體反映。古人講“厚德載物”,孔子就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老子也認為,自然無為便是德,“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中國歷史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也是從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的歷史遺產。它不僅記錄了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發生、演化的歷史,而且作為世代相傳的思維方式、道德情操、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風俗習慣,具有強大的遺傳性,滲透在每一位中國人的血脈中,制約著今日之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為建設今天中國的新文化提供了歷史的基礎和客觀依據,它對現實社會產生著深刻的影響。歷史文化是增強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是構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礎,是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精神資源 ,是促進世界走向大融合的重要思想源泉 。尤其是中國歷史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及和平思想中的“貴和”、“持中”,看重和諧,堅持中道,是與以奧林匹克精神為代表的世界大同思想一脈相承的,北宋時期的學者張載概括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絕學,為萬事開太平”的中國文化精神,成為建立和諧國家、和諧世界的思想源泉。 消極影響: “尊官貴長”的傳統對現代民主精神的負面影響 、人治傳統對現代法制精神的負面影響 、重農抑商對現代商品經濟的負面影響 。 參考:zhidao.baidu.com/question/214623565.html
舉例說明中國精神在中國歷史上起過什麼樣的作用
中國精神?
你是說中華民族精神吧
儘管我早已畢業,但還是張嘴就來了:一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真的,絕壁是偉大的民族精神
它起過什麼作用?
——————————以下粘貼,內容來自網絡:(略長,見諒)
中國是詩書禮義、唐詩宋詞、高宗孝武、倉頡玄奘、解縣關雲長、常山趙子龍。
不過,中國也是夏桀殷紂、趙高秦檜、酷吏來俊臣、閹豎魏忠賢;口蜜腹劍李林甫、焚書坑儒秦始皇;
還有專食人肝趙思綰、屠盡四川張獻忠,扶不起的劉阿斗,貪不完的清和坤,跳樑小醜袁世凱、虎頭蛇尾汪精衛。
什麼是中國?
中國,是惟一從未中斷過的古文明。誕生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立國於公元前3000年,
為人類帶來漢漠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和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空中花園,文明史延續2000多年。
誕生尼羅河畔的古埃及立國於公元前32世紀,歷經31個王朝,文明史全長2500多年,
領土涵蓋埃及、蘇丹、阿爾及利亞、以色列、耶路撒冷、土耳其、約旦和沙特,為人類帶來象形文字、金字塔、幾何學和曆法。
沒有古埃及文明,就不會有後來的古希臘羅馬文明。
誕生恆河流域的古印度立國於公元前2000年,疆土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丹、尼泊爾和阿富汗,
為人類帶來史詩《摩訶婆國多》和《羅摩衍那》,還有偉大的佛教。此外,阿拉伯數字源於古印度,只是通過阿拉伯傳播到西方。
文明史全長1500年。
因此,古印度並非印度,古埃及也並非埃及。至於古巴比倫,此名今已不存。
所有的古文明都已滅絕。古巴比倫公元前729年滅於亞述帝國。古埃及公元前343年滅於漢斯帝國。古印度滅於雅利安蠻族。
它們滅絕至今均已超過2000年,所以在史書上,它們前面都要加一個“古”字。中國文明公元前2800年發源於黃河岸邊。
四大古文明中惟一從未滅絕的文明。
所以,史書上並無“古中國文明”
它從來都叫“中國文明”。
我的問題是:為什麼中國文明從未斷絕?
並不是因為中華帝國疆土特別遼闊。
世界史上,疆土更遼闊的帝國比比皆是。例如古羅馬帝國。這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龐大帝國始於公元前9世紀,
全盛時國土囊括意大利、、聖馬力諾、安道爾、馬耳他、塞浦路斯、希臘、馬其頓、塞爾維亞和黑山、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西班牙、葡萄牙、列支敦士登、瑞士、比利時、法國、摩納哥、盧森堡,奧地利、
匈牙利、德國、羅馬尼亞、英國以及荷蘭、黎巴嫩、敘利亞、以色列、巴勒斯坦,土耳其、約旦、突尼斯、埃及、利比亞及摩洛哥的一部分。
然而,二千多年後的1453年,奧斯曼帝國的滾滾鐵騎貼地飛鷹般沿地平線洶湧而來,
這個滅絕了古希臘、迦太基和古猶太文明的古羅馬帝國轟然倒塌,就地滅絕。
並不是因為中華帝國軍隊特別驍勇。
世界史上,更驍勇的帝國軍隊比比皆是。例如亞歷山大帝的軍隊。馬其頓王子亞歷山大接管帝位時年僅20。
這個亞里斯多德的入門率數萬鐵騎縱橫歐亞非洲,軍旗指處見陣殺陣,佛擋殺佛,底比斯、雅典、斯巴達、
波斯和古印度等一干強大帝國如秋花般頹然凋零滿地,無聲染香他的馬蹄。亞歷山大在打爆世界的11年中未嘗一敗,
其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版圖包括希臘、馬其頓、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塞浦路斯、土耳其、黎巴嫩、敘利亞、以色列、
巴勒斯坦、埃及、約旦、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大部和印度一部。
然而,這個帝國幾乎從未真正存在過。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在巴比倫豪飲後發燒,十天後去世,年僅32歲。
第二天,帝國崩......
簡答中國精神內容即作用
什麼是中國精神:
●無論是愛國主義,還是改革開放,都只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核心”,而非“全體”
●五千年中華文明孕育了中國古代精神,使中國精神具有深厚的歷史基礎和文化分量
●一百七十多年民族發展歷程凝成中國近現代精神,使中國精神具有明確的民族指向和奮鬥目標
●中國共產黨繼承和創造中國現當代精神,使中國精神迸發出巨大力量和絢麗光芒
中國精神對於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意義:
●中國精神是凝聚中國心、實現中國夢的根本力量
●以億萬人民群眾為載體的中國精神 將中國夢與人民的夢有機地統一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構成中國精神的民族特質,使中國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構成中國精神的時代特徵,使中國夢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建立在中國精神基礎上的道路自信,使中國夢具有正確的實現途徑
●建立在中國精神基礎上的理論自信,使中國夢具有堅實的思想基礎
●建立在中國精神基礎上的制度自信,使中國夢具有堅定的政治保證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歷史意義和偉大精神是什麼?
一、長征勝利的政治意義
1、長征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2、紅軍長征勝利實現了我黨北上抗日總方針。
3、紅軍長征的勝利,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共產黨路線方針的勝利。
4、通過長征確立了毛同志在黨內的領導地位,確立了毛軍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導地位。
5、長征的勝利,使中國共產黨有了穩固的革命根據地,使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有了穩固的後方。
二、長征精神
紅軍指戰員在長征途中表現出了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無比的忠誠、堅定的信念,表現出了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了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這些構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百折不撓、克服困難。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歷史意義和偉大精神是什麼?
1,保留了黨和紅軍,保留和鍛鍊了紅軍的精銳部隊 2,糾正了左傾錯誤,避免了黨被國軍滅亡的危險 3,沿途傳播了黨的思想,擴大了影響 4,創造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長征精 神,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現,是一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名族精神的最高體現。長征結束,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