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合理避稅?

General 更新 2024-11-18

怎樣合理避稅

企業合理避稅一直是每個會計人員都要面對的問題,沒有老闆願意多交稅,但是又不得不交稅,因此,如何合理避稅是每個會計人員都需要探討的命題。

(一)模擬評稅試一試

稅務機關實行納稅評估,企業應該按稅務機關的評稅方法自行評估,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做好應對準備。下面以增值稅為例說明。

稅務機關對增值稅從四個方面進行評估。

稅負率:將稅負率與預警值對比。

增加值稅負率:用(工資 利潤 折舊 稅金)*增值稅稅率,將得到的結果與企業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對比,以發現是否少繳增值稅。

進項控制額:企業進項最大抵扣額=(銷售成本 存貨本年增加 應付本年減少)*主要進貨的稅率 運費*7%,如果企業抵扣大於上述值,暗示可能進項有問題。

投入產出率:用投入原料除以材料消耗定額,測算處可以生產的成品,對算出企業收入,並與報表對比。

企業運用以上指標分析,如果發現異常,就應及時分析原因。

(二)存款少可遲繳稅

企業申報以後就應該及時繳稅,但如果由於存款少可以申請遲繳。存款少到什麼情況可以遲繳稅?可動用的銀行存款不足以支付當期工資,或者支付工資以後不足以支付應交稅金。

注意可動用的銀行存款不包括企業不能支付的公積金存款,國家指定用途的存款,各項專用存款。

當期工資是企業根據工資制度計算出的應付工資。

如果出現以上情況,企業應及時申請,辦理延期繳納稅款的手續。

(三)沒有生意也申報

企業納稅申報是一項義務,不論企業是否有稅要交。企業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稅款要繳納,例如企業處於籌建期間;企業處於免稅期間;企業處於清算期間;清算還沒有結束;企業由於經營不理想,沒有納稅收入或者收益。這些情況下,企業可能沒有稅款要繳納,但都要按時納稅申報,沒有應納稅稅款的申報就是所謂的零申報。零申報只是一個簡單的程序。一項簡單的手續,如果不辦理,稅務機關可以每次處以罰款2000元。

(四)視同銷售莫亂套

視同銷售就是實際不是銷售也要按銷售納稅,沒有銷售也納稅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應該視同銷售也納稅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應該視同銷售不繳稅是違規,不應該視同銷售也當成銷售就會繳冤枉稅。

有一家酒店,老總平時接待客人都安排在自家酒店用餐,內部籤招待費,基本上每個月都有幾單,一年累計起來有十多萬。會計師事務所來審計,要求將這十多萬視同銷售,繳納營業稅。

在營業稅法規裡,沒有在自家酒店吃飯消費要視同銷售繳營業稅的規定。企業依從會計師事務所的謬論,又會多繳冤枉稅了。

視同銷售千萬別亂用。

(五)看損耗是否正常

企業生產過程中存在各種損耗,投進的原料一部分損耗了,一部分形成產品。在增值稅裡,正常損耗的進項可以抵扣,非正常損失的進項不能抵扣,要轉出。因此,正常劃分正常損耗和非正常損耗對企業納稅非常重要。

一家化工廠,因為天氣炎熱,原料揮發了一部分,盤點造成損失。稅務管理員認為是自然災害造成,屬於非正常損失。這也是一宗冤案。天氣炎熱還沒有達到自然災害的程度,怎麼能說是非正常損失?對稅務規定不熟悉的人又會付出代價。

(六)各行各業有特例

稅務法規有一般的規定,也有針對特殊情況,各個行業的特殊規定。如果對自身行業的特殊規定不瞭解,企業也會蒙受損失。

一家報社,賣報紙繳增值稅,收廣告費繳營業稅。因此印刷報紙獲取的進項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可以抵扣,一部分不能抵扣。怎麼分?稅務局答覆:按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第23條規定:按收入百分比劃分。可憐的報社,賣報紙收入少,廣告費收入高,因此,進項基本不能抵扣。其實稅務有規......

怎麼樣才能合理避稅

合法避稅是指在尊重稅法、依法納稅的前提下,納稅人採取適當的手段對納稅義務的規避,減少稅務上的支出。合理避稅並不是逃稅漏稅,它是一種正常合法的活動;合理避稅也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還需要市場、商務等各個部門的合作,從合同簽訂、款項收付等各個方面入手。避稅是企業在遵守稅法、依法納稅的前提下,以對法律和稅收的詳盡研究為基礎,對現有稅法規定的不同稅率、不同納稅方式的靈活利用,使企業創造的利潤有更多的部分合法留歸企業。它如同法庭上的辯護律師,在法律規定範圍內,最大限度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避稅是合法的,是企業應有的經濟權利。必須強調一點:合法規避稅收與偷稅、漏稅以及弄虛作假鑽稅法空子有質的區別。

避稅的種類按其特徵和內容分為國內避稅、國際避稅和稅負轉移三種形式。我們將主要為中小企業家們介紹中國國內常用的一些避稅方法。

從實用角度來看,國內的避稅就是指企業通過各種方法、途徑和手段避開國內納稅義務。從更現實的條件出發,企業的老總和財務經理需要解決不同難題。

合理避稅:老總能做什麼

規避稅收,現在早就不是一個只適合於私下交流的話題。現在許多企業老闆都在交流怎樣規避稅收,成功的經驗大家“群起而效仿”。十屆人大剛剛謝幕,稅收政策、稅收監管和稅率水平等問題被各位代表多次提及。

一個企業經營的角度來分析的。假如能是一個管理決策層,從企業的發展戰略角度來看,這樣的操作更適合於您。

換成“洋”企業

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稅收傾斜政策,因此由內資企業向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等經營模式過渡,不失為一種獲取享受更多減稅、免稅或緩稅的好辦法。

註冊到“避稅綠洲”

凡是在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發區、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城市的老市區以及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產業區、保稅區設立的生產、經營、服務型企業和從事高新技術開發的企業,都可享受較大程度的稅收優惠。中小企業在選擇投資地點時,可以有目的地選擇以上特定區域從事投資和生產經營,從而享有更多的稅收優惠(本節內容讀者可參見《推開“離岸綠洲”的門》一文)。

進入特殊行業

比如對服務業的免稅規定:託兒所、幼兒園、養老院、殘疾人福利機構提供的養育服務,免繳營業稅。

婚姻介紹、殯葬服務,免繳營業稅。

醫院、診所和其他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免繳營業稅。

安置“四殘人員”佔企業生產人員35%以上的民政福利企業,其經營屬於營業稅“服務業”稅目範圍內(廣告業除外)的業務,免繳營業稅。

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繳營業稅。

做“管理費用”的文章

企業可提高壞帳準備的提取比率,壞帳準備金是要進管理費用的,這樣就減少了當年的利潤,就可以少交所得稅。

企業可以儘量縮短折舊年限,這樣折舊金額增加,利潤減少,所得稅少交。另外,採用的折舊方法不同,計提的折舊額相差很大,最終也會影響到所得稅額。

用而不“費”

中小企業私營業主應考慮到如何對經營中所耗水、電、燃料費等進行分攤,家人生活費用、交通費用及各類雜支是否列入產品成本。

當今的企業界,這一項被頻繁運用。他們將自己買房子、車子的支出,甚至子女入托上學的費用都列支在公司經營項目。這樣處理並不為國家政策所允許,雖然此方法在時下的企業界並不鮮見,但我們在此並不提倡。

合理提高職工福利

中小企業私營業主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考慮在不超過計稅工資的範疇內適當提高員工工資,為員工辦理醫療保險,建立職工養老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和職工教育基金等統籌基金,進行企業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等等。這些費用可以在成本中列支,同時也能夠幫助私營業主調動員工積極性......

一般納稅人企業怎樣才能合理避稅?

避稅是指納稅人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採取一定的形式,方法和手段,避免或者減輕稅賦的行為。大體上有三種形式:合法型、非違法型、形式合法而內容不合法。

具體採用的手法有以下幾種:

一、轉讓定價:通過關聯企業,達到整體最大限度的逃避納稅義務。對產品、勞務的交易不按市場價格進行,在稅率高地區採用高進低出,在低稅率地區採用低進高出,以達到整體的避稅。在跨國企業中甚至還存在開票公司這種形式。

二、企業存貨計價避稅:利用企業內部具體的核算方法和存貨的市場價格變動,採用高轉成本,低轉利潤的辦法。

三、折舊:採用稅法允許而對企業有利的折舊方法。

四、資產攤銷法:對無形資產、遞延資產、低值易耗品、包裝物、材料的攤銷儘可能保持成本最大化,稅前利潤最小化。

五、籌資租賃法:以支付租金的方法降低企業利潤和稅基。

六、信託手段:通過在稅收優惠地區設置信託機構,讓非優惠地區的財產掛靠在優惠地區的信託機構名下,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避稅。

七、掛靠避稅:例如掛靠在科研、福利、教育、老少邊窮地區。

2,在實踐中,有幾種典型的避稅方法可供參考:

1)、綜合利用避稅法。即企業通過綜合利用“三廢”開發產品從而享受減免稅待遇。綜合利用減免稅的範圍:

一是企業在產品設計規定之外,利用廢棄資源回收的各種產品;

二是廢渣的綜合利用,利用工礦企業採礦廢石、選礦尾礦、碎屑、粉塵、粉末、汙泥和各種廢渣生產的產品;

三是廢液的利用,利用工礦企業生產排放的廢水、廢酸液、廢鹼液、廢油和其他廢液生產的產品;

四是廢氣的綜合利用,利用工礦企業加工過程中排放的煙氣、轉爐鐵合金爐回收的可燃氣、焦爐氣、高爐放散氣等生產的產品;

五是利用礦治企業餘熱、餘壓和低熱值燃料生產的熱力和動力;

六是利用鹽田水域或電廠熱水發展養殖所生產的產品;

七是利用林木採伐,造林截頭和加工剩餘物生產的產品。

企業採用綜合利用避稅法,應具備兩個前提:

一是使自己的產品屬於減免稅範圍,並且得到有關方面認可;

二是避稅成本不是太大。否則,如果一個企業本不是綜合利用型企業,為了獲得減免稅好處,不惜改變生產形式和生產內容,將會導致更大的損失。

2)、出口退稅避稅法。即利用中國稅法規定的出口退稅政策進行避稅的方法。中國稅法規定,對報關離境的出口產品,除國家規定不能退稅的產品外,一律退還已徵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出口退稅的產品,按照國家統一核定的退稅稅率計算退稅。

企業採用出口退稅避稅法,一定要熟悉有關退稅範圍及退稅計算方法,努力使本企業出口符合合理退稅的要求。至於有的企業夥同稅務人員或海關人員騙取“出口退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成本費用避稅法

成本費用避稅法是通過對企業成本費用項目的組合與核算,使其達到一個最佳值,以實現少納稅或不納稅的避稅方法。採用成本費用避稅法的前提,是在政府稅法、財務會計制度及財務規定的範圍內,運用成本費用值的最佳組合來實現最大限度地抵銷利潤,擴大成本計算。可見,在合法範圍內運用一些技巧,是成本費用避稅法的基本特徵。

公司業務提成怎樣合理避稅

還釘一個辦法,公司可以和員工簽訂一個私車公用協議,以車輛租費的名義支付提成。為了更真實,最好是不要出現員工名字,可以由配偶代簽

小規模納稅企業如何合理避稅?

看你想要減少哪方面的稅了。

企業所得稅:

1、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多積累一些費用票,比如的票、文具發票、洗滌用品、複印紙、墨盒等電腦耗材等各種費用發票。儘量迴避飯費、禮品這類不能全額抵稅的費用。另外對於企業正常的費用支出有許多是沒有正式發票的,只有一張收據,這樣的費用支出要儘量減少。2、工資,可以按照當地企業所得稅的計稅標準編制工資表,當然要比實際支付工資高(若超出個所稅的標準還要繳納個所稅)。另外領取工資的人員最好是具有退休證的返聘人員,這樣可以少按人數繳納殘疾人保障金(約按職工人數減退休返聘人數*400元左右)。增值稅

1、在銷貨時,可以針對收現和不要正式發票的業務採取迴避態度,計入往來賬,或也可不入賬處理。2、在進貨時,對於沒有正式發票的進貨,即使買票也要資金的支出有配套的發票,這樣做可以增大成本,減少毛利。以上只是一些簡單的避稅方法。

公司如何合理避稅

一、轉移股利收入,掛往來賬

總裁學習網分享,投資企業收到被投資企業發放的股利,應作為投資收益下賬。有的企業為了截留分得的股利,將股利不作投資收益處理,而計入其他“應付賬款”。

如:1993年1月1日,A公司購入B公司面值為100元的普通股15000股,另支付手續費8000元。年終收到分得的股利65000元。A公司將取得的股利直接掛入“其他應付款”中以備以後挪用。

二、轉移罰沒收入,不作利潤處理

企業在經濟交往中,收取的賠款、罰金、滯納金等各種罰沒收入均應計入“營業外收入”賬戶,有的企業為了將罰沒收入挪作他用,便虛掛往來賬戶。

如:企業向不履行合約單位收取罰沒收入8萬元,本應計入“營業外收入”,但企業卻虛掛往來記入“其他應付款”。

三、虛列收入,調整利潤

企業財務人員受上級領導指示,對已實現的收入不按現行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賬務處理。企業領導人為了私利,授意會計人員虛增利潤,造成企業虛盈實虧;有的企業謀求團體利益,虛增、虛減、轉移或截留利潤;有些效益較好的企業為了偷逃稅款,對已實現的收入不作銷售處理:一是虛掛往來;二是不入賬或跨期入賬,既逃交了稅金,又達到隱匿利潤的目的。

如:某企業領導對市場看好,產品暢銷,效益較好。企業領導為了控制利潤增長幅度,指使財務人員將本年300萬銷售收入不入賬,500萬銷售收入虛掛往來。使企業利潤虛減了200萬元(令相應的銷售成本計600萬元),從而偷漏了所得稅和增值稅。

四、出售股票收益,用於職工福利

出售股票取得的高於股票賬面價值的數額,應作為投資收益處理。有的企業為了彌補職工福利費的不足,便轉作職工福利費,以致於將出售股票收益予以截留。

如:某企業由於職工醫療費和其他福利費支出數額較大,企業有一種潛在的困難,故企業領導者授意財務人員,將出售股票收益20萬元,直接記入了“其他應付款”賬戶,然後“其他應付款”賬戶轉入“應付福利費”賬戶,而不通過“投資收益”來處理。這樣企業既虛減了利潤,同時又逃交了應交納的所得稅。

五、截留聯營利潤,發放職工獎金

企業私心過重,與聯營單位協商後,將從聯營單位應分得的利潤隱匿在聯營單位。同時授意聯營單位將聯營利潤由“應付賬戶”直接轉入“其他應付款”賬戶。以後,該投資單位根據需要將應分得的聯營利潤直接從聯營單位提現,放入“小金庫”以備用於職工超稅定額的工資及獎金。

六、隱藏聯營投資利潤,直接轉入聯營投資

現行制度規定,聯營投資利潤實行“先分後稅”的原則,對外投資的企業分得聯營利潤後,應作為投資收益下賬,依法交納所得稅。但有的企業為了偷逃所得稅,將應從聯營單位分得的聯營利潤,直接作增加聯營投資的處理,而不作投資收益入賬。

如:某企業為了偷逃所得稅,將從聯營企業分得的利潤,直接追加了投資。雙方協定,該企業從聯營企業分得的聯營利潤直接從聯營企業的“應付利潤”轉作聯營投資,即:借記:應付利潤,貸:實收資本。

七、轉移營業收入,計入營業外收入

營業收入是指企業取得的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直接關係的各種收入,而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取得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聯繫的各種收入。營業外收入不屬經營性收入,不交納銷售稅金。而經營收入卻應交納銷項稅金。有的企業為了少交稅金,故意將營業收入轉入營業外收入進行核算。 如:某企業銷售一批貨物,售價200萬元,成本120萬元。雙方結算後,企業本應作為收入入賬,同時期末結轉產品銷售成本,並按規定交納產品的銷項稅金及附加。但企業為了少交稅金直接將收入200萬元轉入了營業外......

怎樣合理避稅

1、合理運用國家的免稅政策。2、善於運用稅率的點子差。3、打好時間差。 例:1、企業採購物資時所發生的運輸費有7%的進項抵扣,但是,你必需向運輸單位索取運輸發票。不要輕易放棄索取發票。 例:2、如企業有在職職工100人,安置一個殘疾職工,可給企業節省6000元-8000元的殘保金;安置下崗、退伍軍人、應屆大學生、勞改、勞教人員達30%以上可減免三年所得稅及附加稅。 例:3、掌握好國家充許發生的費用的範圍內降低所得稅的稅率。 例:4、(時間差的打法比較微妙不太好說),簡單說一句,根據企業的收支情況來定開具發票和發貨時間,這樣企業的週轉金可多運轉二十多天,也就可多找回利差。 例:5、產品、商品的購入和銷出與取得的發票有著至關重要的可尋性…… 總之,企業要有一個精明強幹、精打細算、能說會道、工作經驗豐富的財務主管。

個人所得稅如何合理避稅?

合理避稅”在實施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合理避稅”又稱“稅收籌劃”。它來源於1935年英國的“稅務局長訴溫斯特大公”案。當時參與此案的英國上議院議員湯姆林爵士對稅收籌劃作了這樣的表述:“任何一個人都有權安排自己的事業。如果依據法律所做的某些安排可以少繳稅,那就不能強迫他多繳稅收。”這一觀點得到了法律界的認同。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稅收籌劃的規範化定義得以逐步形成,即“在法律規定許可的範圍內,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儘可能取得節稅(Tax Savings)的經濟利益。”這一定義表明稅收籌劃具有以下三個明顯的特徵:

一是合法性

表示稅收籌劃只能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進行,違反法律規定,逃避稅收業務,屬逃稅行為。徵納關係是稅收的基本關係,稅收法律是處理徵納關係的共同準繩。納稅義務人要依法繳稅,稅務機關也要依法徵稅,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現實中,企業在遵守法律的情況下,常常有多種稅收負擔高低不一的納稅方案可以選擇,企業可以通過決策選擇來降低稅收負擔、增加利潤,稅收籌劃成為可能。

二是籌劃性

表示事先的規劃、設計、安排。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納稅義務通常具有滯後性:企業交易行為發生後,才繳納流轉稅;收益實現或分配後,才繳納所得稅;財產取得之後,才交納財產稅,這就在客觀上提供了納稅前事先做出籌劃的可能性。另外,經營、投資和理財活動是多方面的,稅收規定則是有針對性的,納稅人和徵稅對象不同,稅收待遇也往往不同,這就向納稅人表明可以選擇較低的稅負決策。如果經營活動已經發生,應納稅額已經確定再去圖謀少繳稅,就不是稅收籌劃,而是偷逃稅收了。

三是目的性

表示要取得“節稅”的稅收利益。這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選擇低稅負。低稅負意味著低稅收成本,意味著高資本回收率;另一層意思是滯延納稅時間(有別於違反稅法規定的欠稅行為)。納稅期限的推後,也許可以減輕稅收負擔(如避免高邊際稅率),也許可以降低資本成本(如減少利息支出),不管哪一種,其結果都是稅收支付的節約,即節稅(Tax Savings)。從稅收籌劃的起源和定義可以看出,稅收籌劃不僅是企業利潤最大化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一種方式,更是企業領導決策的重要內容,這也正是稅收籌劃活動在西方發達國家迅速發展、普及的根本原因所在。總之,稅收籌劃是在經營中尋求企業行為與政府政策意圖的最佳結合點,成功的稅收籌劃往往既能使經營者承擔的稅收負擔最輕,又可以使政府賦予稅收法規中的政策意圖得以實現。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即使站在政府宏觀調控(比如產業政策等)的立場看,稅收籌劃活動也是應該鼓勵,至少是不可禁止的。

稅收籌劃作為企業經營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在一定的客觀條件下存在的。這種客觀條件在目前看來至少包括政府依法治稅的水平和稅法變動情況兩類因素。

首先依法治稅是進行稅收籌劃的前提。稅收籌劃是以現行稅制為基礎的,如果某一地區的實際稅收經營不是以現行稅法為依據,而是以其他類似收入指標的因素為依據,那麼進行稅收籌劃就失去了實際意義,因為前提條件已經消失,這是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應注意的首要問題。

其次由於稅法作為一種法律既有穩定性也有一定的靈活性和變動性,所以進行稅收籌劃應該時刻關注稅法的變化。在體制轉軌尚未完成、稅法調整較為頻繁的現階段,此點尤應重視,因為稅法一旦調整,稅收籌劃的依據可能消失或改變,籌劃的結果就完全可能與當初進行籌劃的預期相反。換言之,企業的決策者和財務人員應當重視稅法的變化、調整,據此相應調整稅收籌劃的策略和方法。任何一個稅法的調整,其內容本身就可能是新的稅收籌劃的基礎,但關鍵在於決......

員工工資如何合理避稅

再做一份工資表啊~

企業如何合理避稅

1、合理運用國家的免稅政策。2、善於運用稅率的點子差。3、打好時間差。 例:1、企業採購物資時所發生的運輸費有7%的進項抵扣,但是,你必需向運輸單位索取運輸發票。不要輕易放棄索取發票。 例:2、如企業有在職職工100人,安置一個殘疾職工,可給企業節省6000元-8000元的殘保金;安置下崗、退伍軍人、應屆大學生、勞改、勞教人員達30%以上可減免三年所得稅及附加稅。 例:3、掌握好國家充許發生的費用的範圍內降低所得稅的稅率。 例:4、(時間差的打法比較微妙不太好說),簡單說一句,根據企業的收支情況來定開具發票和發貨時間,這樣企業的週轉金可多運轉二十多天,也就可多找回利差。 例:5、產品、商品的購入和銷出與取得的發票有著至關重要的可尋性…… 總之,企業要有一個精明強幹、精打細算、能說會道、工作經驗豐富的財務主管。

相關問題答案
怎樣合理避稅?
公司怎樣合理避稅?
怎樣合理避個人所得稅?
一個公司怎麼合理避稅?
怎樣可以合理避稅?
公司如何合理避稅?
企業如何合理避稅?
工地會計如何合理避稅?
高工資如何合理避稅?
一般納稅人如何合理避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