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舍是什麼意思?
慈悲喜捨什麼意思?
慈悲喜捨是四無量心。
菩薩摩訶薩住於初地,名曰大慈。何以故?善男子,最極惡者,名一闡提。初住菩薩修大慈時,於一闡提心無差別,不見其過故不生瞋。以是義故,得名大慈。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
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
於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
無所擁護,名為大舍;若不見我法相己身,見一切法平等無二,是名大舍;自捨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舍。
可細看看佛經詳解。
《大般涅槃經· 梵行品》
(節錄)“複次,善男子,復有梵行,謂慈、悲、喜、舍。”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多修慈能斷瞋恚,修悲心者亦斷瞋恚。云何而言四無量心?
········
佛告迦葉:“善男子,諸佛如來為諸眾生所宣法要,其言祕密,難可了知。或為眾生說一因緣,如說何等為一因緣?所謂一切有為之法。善男子,或說二種,因之與果。或說三種,煩惱、業、苦。或說四種,無明、諸行、生與老死。或說五種,所謂受、愛、取、有及生。或說六種,三世因果。或說七種,謂識、名色、六入、觸、受及以愛、取。或說八種,除無明、行及生、老死,其餘八事。或說九種,如城經中,除無明、行、識,其餘九事。或說十一,如為薩遮尼揵子說,除生一法其餘十一。或時具說十二因緣,如王舍城為迦葉等具說十二無明乃至生、老病死。善男子,如一因緣,為眾生故,種種分別,無量心法亦復如是。善男子,以是義故,於諸如來深祕行處不應生疑。
“善男子,如來世尊有大方便,無常說常,常說無常;說樂為苦,說苦為樂;不淨說淨,淨說不淨;我說無我,無我說我;於非眾生說為眾生,於實眾生說非眾生;非物說物,物說非物;非實說實,實說非實;非境說境,境說非境;非生說生,生說非生;乃至無明說明,明說無明;色說非色,非色說色;非道說道,道說非道。善男子,如來以是無量方便為調眾生,豈虛妄耶?善男子,或有眾生貪於財貨,我於其人自化其身作轉輪王,於無量歲隨其所須種種供給然後教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眾生貪著五欲,於無量歲以妙五欲充足其願,然後勸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眾生榮豪自貴,我於其人無量歲中為作僕使,趣走給侍得其心已,即復勸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眾生性悷,自是須人呵諫,我於無量百千歲中教訶敦喻令其心調,然後復勸令其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如來如是於無量歲以種種方便,令諸眾生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豈虛妄耶?諸佛如來雖處眾惡,無所染汙猶如蓮華。
“善男子,應如是知四無量義。善男子,是無量心體性有四,若有修行,生大梵處。善男子,如是無量伴侶有四,是故名四。夫修慈者能斷貪慾,修悲心者能斷瞋恚,修喜心者能斷不樂,修舍心者能斷貪慾瞋恚眾生。善男子,以是義故得名為四,非一二三。善男子,如汝所言,慈能斷瞋,悲亦如是,應說三者,汝今不應作如是難。何以故?善男子,恚有二種:一、能奪命,二、能鞭撻。修慈則能斷彼奪命,修悲能除彼鞭撻者。善男子,以是義故,豈非四耶?複次,瞋有二種:一、瞋眾生,二、瞋非眾生。修慈心者斷瞋眾生,修悲心者斷非眾生。複次,瞋有二種:一、有因緣,二、無因緣。修慈心者斷有因緣,修悲心者斷無因緣。複次,瞋有二種:一者、久於過去修習,二者、於今現在修習。修慈心者能斷過去,修悲心者斷於現在。複次,瞋有二種:一、瞋聖人,二、瞋凡夫。修慈心者斷瞋聖人,修悲心者斷瞋凡夫。複次,瞋有二種:一上、二中。修慈斷上,修悲斷中。善男子,以是義故則名為四,何得難言應三非四?是故,迦葉,是無量心伴侶相對分別為四。復以器故,應名為四。器若有慈,則不得有悲喜舍心,以是義故,應四無減。善男子,以行分別故應有四,若行慈時......
喜舍是什麼意思
喜舍是2010年6月1日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星雲大師。內容簡介舍,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是給自己:給人一句好話,你才能得到別人也回你一句讚美;給人一個笑容,你才能得到別人也對你“回眸一笑”!“舍”和“得”的關係
佛教中經常講到的慈悲喜捨是什麼意思?
慈,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悲,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喜,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愉悅
舍,於諸眾生遠離貪嗔痴,心住平等舍
慈,是希望一切眾生幸福快樂。主動去關愛或憐憫所有的人乃至一切生物,使他海獲得快樂。即使與我們完全無緣的人也不例外。
悲,是在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時心生不忍,希望拔除他們的痛苦,是與冷酷的行為相反的。
喜,是歡喜、隨喜、恭敬、讚歎,就是隨喜他人的成就與福德,是恭喜別人,可以幫助我們去除對他人的嫉妒與不滿。
舍,是沒有執著、沒有厭惡而平等地對待他人及任何事情的心境,平等的態度是其特相,可以幫助我們去除偏愛和執著的功德心。
喜舍心是什麼意思啊
喜心和舍心
對別人的善事,快樂認為應該,希望別人更好是喜心
舍心是公平對待,公正不過分愛自己的親友、也不過分壓抑其他人。
慈悲喜捨是什麼意思
慈悲、喜舍的含義就是內心清淨。
慈悲喜捨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在六祖《壇經》中有:“慈悲既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是說西方極樂世界的兩位大菩薩。極樂世界又稱淨土。《壇經》中說:唯心淨土,心淨則佛土淨。慈悲、喜舍的含義就是內心清淨。
佛教中經常講到的慈悲喜捨是什麼意思
慈悲喜捨,是《阿含經》到大乘諸經中反覆倡導的精神。慈、悲、喜、舍的無限擴大、無限深化,稱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無量心”,或稱“四梵住”(四種清淨無染的心)。
慈(梵maiteya),音譯為“彌勒”,著名的彌勒菩薩即以之為名。慈由“友”〔mitra〕演變而來,意為以深刻、親切之友情待人,慈憫眾生,深心願給予眾生快樂、幸福。
悲〔梵,巴利karuna〕,原意為痛苦,引申為能感同身受地體察他人的痛苦(屬於心理學所謂“移情”),深切同情、憐憫,願為其拔除痛苦。佛典解釋說:“慈名予樂,悲名拔苦”。
喜〔梵muditd〕或作“隨喜”,對眾生所在善事隨喜功德以促成,勸進行者。
舍〔梵upekga,巴利upekkha〕,意為捨棄、施捨,主要指捨棄怨親等分別和自己的財物身命。也包括捨棄煩惱及過分的慈悲喜樂等,保持平靜空寂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