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以什麼筆法為主?

General 更新 2024-11-22

行書一般以什麼筆法為主?藏鋒?露峰?回峰?槍峰?

初學者受楷書筆法影響多用藏鋒,回峰尚不熟練,待到手法熟練時,就基本上略掉了藏鋒的用法,在字的首尾處經常可見露峰、回峰等,再練得爐火純青時,槍峰便能掌握得非常上手了。

行書一般以什麼筆法為主?

行書有27種基本筆法,以中鋒為主。橫豎畫順鋒入筆,收筆放鋒或上下連帶;轉折順鋒下行,鉤無駐筆回鉤,而是直接放鋒挑出。

1、中鋒 筆尖運行的軌跡在筆畫的正中點,特點是點畫厚實圓滿。 2、偏鋒 側鋒 特點形方單薄。 3、藏鋒 筆畫運行將終時,將筆尖往復逆收,使筆鋒勢發而不露。 4、露鋒 筆畫運行將終時,按筆後逐漸提筆出鋒,鋒尖漸離紙面,在紙上留下劍尖和刀斜口似的墨跡,也就是鋒芒畢露。 5、落筆 筆剛剛向下按壓著紙,多為運筆之始。 6、收筆 一筆畫或一字完成時,筆鋒要離紙而去,多是運筆之末。 7 、頓筆 按筆於紙上,又稍加上下運動,勢如敲釘入木。 8、 蹲筆 按筆向下如頓筆,但用力較輕,有如蜻蜓點水,人之輕輕下蹲。 9 、提筆 拔筆高起,但不離紙,使寫出的筆畫輕細。 10 、按筆 將筆用力壓下,使寫出來的筆畫粗重,與頓筆,蹲筆不同之處是不含輕微的上下運勢。 11、方筆 下筆時筆尖朝筆畫相反的方向運動,即豎畫橫下筆,橫畫豎下筆。收筆時,逆去逆收,筆畫留在紙上呈 方形。 12、圓筆 運筆時,筆桿垂直,筆毫平鋪紙上,萬毫齊力,筆畫呈圓形。 13、過筆 筆鋒由此到彼,提筆直道而行,不曲不折,亦稱走筆。 14、順筆 從上向下,從左向右行筆。 15、逆筆 與順筆方向相反。 16、留筆 行筆終末嘎然煞住,不使飄忽,不頓,不蹲。 17、折筆 筆鋒隨稜角寫出而帶方角的點畫,稱為折筆,即所謂“折似成方”。 18、轉筆 筆勢隨圓勢圓轉回旋,寫出不帶稜角的點劃,稱為轉法,即所謂“轉以成圓”,古稱此為圍法。 19、回筆 去左而返右,去下而返上,用半圓形轉返提離叫回筆。 20、衄筆 筆向與回筆相同,亦是轉返,只是回筆用圓轉法,衄筆是逆向拉回,縮而不折,勢如蝸牛入殼。 21、搶筆 懸空作一折筆,然後迅速落紙,也就是懸空搖擲而落,即虛搶。 22、峻筆 行筆快而有力。 23、澀筆 行筆慢而有力,筆勢艱澀,如以錐畫沙,泥路推車。 24、挫筆 筆頓後稍提,使之轉動微離頓處,多用於點 畫之轉角處,筆勢慢且澀,壯似錯齒。 25、駐筆 行筆中間稍停即走,即少駐。此法與頓、蹲不同的是,前者按下停住,而後者稍停即走。 26、縱筆 過筆與提筆相結合,即在過筆中漸漸將筆提起,凡豎、撇、捺等收尾出鋒而不藏者皆為縱筆。如縱鳥出籠去而不返。 27、戰筆 在長的筆畫途中加力,似遇阻力而又抖擻、戰慄地走勢。

什麼筆法在行書中是關鍵

行書的關鍵在於行雲流水的韻味,大多體現在頓挫、轉折、連筆、結尾處(包括一個筆畫、一個字、一片段),行書比較楷書來說,就是更多的增加了隨意性,但行書、草書都與楷書一樣,有嚴格的規定性,不是隨心所欲的。

什麼筆法在行書中是關鍵

提筆和按筆

什麼筆法在行書中是關鍵 A 頓筆和蹲筆 B 挫筆 C 提筆和按筆 D 方筆和圓筆

C

什麼筆法在行書中是關鍵 A 頓筆和蹲筆 B 挫筆 C 提筆和按筆 D 方筆和圓筆

C

行書和草書筆法有何不同?應當先學哪種?

就學習書法而言,多數人認為先學楷書,這是基本功.今天有些人認為可以直接從行書入手.並且有些人竟然頗有成效,行書分為行楷和行草,顧名思義,一個偏重楷書,一個偏向於草書.行與草分述於下:  行書是繼草書、楷書之後,出現的一種書體。相傳是後漢桓、靈帝時一位書法家劉德升所創,西晉時期的衛恆的《四體書勢》裡講:“魏初有鍾(繇)、胡(昭)兩家,為行書法,具學於劉德升。”可惜劉德升沒有留下墨跡。  什麼叫行書呢?簡言之是在楷書的基礎加以小的變化,書寫起來很簡便的書體,故而與楷書相間流行開來。行書是介乎草書和楷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它不象草書那樣難寫難認,又不象楷書那樣嚴謹端莊。所以古人說它“非真非草”。它的特點是運用了一定草法,部分地簡化了楷書的筆畫,改變了楷書筆形,草化了楷書的結構。總之它比楷書流動、率意、瀟灑,又比草書易認好寫。  行書在漢末是伴隨著楷書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書體,在當時,沒有普遍地應用。直至晉朝王羲之的出現,才使之盛行起來。  草書,是人們為了書寫便捷而創造的一種筆畫連綿、結構省簡的字體。草之本意,在古時含有草率、急就、草創、草稿,非正式不成熟的意思。草書又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章草,起源於西漢元帝時黃門令史游作《急就章》,因名“章草”。也有說是東漢章帝愛好這種書體,因而得名。唐張懷瓘說:“章草即隸書之捷。”因而章草還保留了某些隸書筆畫形跡。章草產生於秦末漢初,盛行兩漢魏晉,唐始衰落,元明覆興,入清沉寂,清末又再中興起來。漢朝,杜度是史載最早的章草藝術家,崔璦也以章草稱著,時人並稱“崔杜”。張芝章草學杜、崔,又有出藍之譽。三國時,皇象章草冠絕一時,鍾繇也擅精此體。西晉,索靖的章草藝術登峰造極,和衛瓘並稱“一臺二妙”。東晉,羲獻父子、衛鑠俱是深諳章草能手。唐宋時,書家輩出,但工章草者絕少,章草之法若存若亡。元朝,惟趙孟兆頁復古工章草。明朝,以“三宋”稱著,其中宋克獨善章草。清末,章草復興,湧現出了沈曾植、王薳等一批章草名家。  章草的歷史並不長,但它對代之而興的今草起著很大積極作用,歷史上的草書家們也從中吸收了很多營養。  代章草而起的就是今草。供慣上,我們把今草直接稱為草書。據史書記載,今草始創於漢末的張芝。然而,從流傳下來的他的作品來看,不盡可靠。普遍地認為,晉代的王羲之是草書的集大成者,由於王羲之在書法史上的功績,人們將他奉為“書聖”。下邊是行書例一:

什麼是書法中的筆法? 30分

筆法就是用筆和行筆的方法,一般講起筆要逆峰入筆,中鋒行筆,筆畫結束時再回峰收筆,撇是出峰不收筆,捺是梗挫出峰不收筆。轉折時可以用側峰,這樣可以形成方筆畫,使字更雄強。如果轉折時也用中鋒行筆,就

如何練好行書掌握行書的筆法技巧

行書的技法特點:

筆法方面:

順勢入筆:行書筆法中不再如楷書那樣,要求逆入回出,藏頭護尾。而是落筆便順鋒而入,行筆中鋒行走,收筆多是順勢帶出,或牽連下筆,或鉤挑出鋒。不再回鋒作頓。這樣很多筆畫發生了變異。

這樣筆畫多為露鋒。筆勢明顯地流暢起來。也使行書中更多地形成了曲筆,筆畫不可過於平直,增加了點畫的動感,使之不至僵滯。筆法上的這些變化,就自然使書寫的速度加快了許多。

點畫呼應:由於行書收筆不再回鋒作頓,而多是將筆鋒提出,所以形成了點畫的附鉤和挑趯,即上筆終了時順勢帶下,而下筆自然承上,使點畫之間雖斷似連,筆斷意連,產生了明顯的顧盼呼應關係。

顯然這些顧盼揖讓和呼應使字型增加了生動活潑的意趣。

牽絲引帶:點畫間的勾挑使之顧盼呼應,有時將這種呼應通過筆鋒提寫出遊絲,連接起來形成兩筆或幾筆,連續寫出,一氣呵成,使字顯得連貫、瀟灑。如:一般情況是凡字的固有筆畫則重些,而兩畫之間的連接相應輕些,但不可截然跳動,否則呆板無神。牽絲形成連的效果是行書的主要特徵之一,但卻要運用得當。一味的牽連纏繞,當斷不斷,反而弄巧成拙,形成浮滑薄弱之病,是行書書寫中的大忌。一位書法家講過“連與斷效果不同,連易斷難,故當知斷”。因此將牽絲引帶與點畫呼應分開來講以區別它們的不同功用,這是行書的又一重要特徵。

簡括省略:前面談到連能把兩筆或幾筆連成一筆寫下來,這其實已起到了簡化的作用,加快了書寫的速度,但其原有筆畫並未減少,只是筆畫之間有牽絲相連,不單獨存在而已。在行書中還有更省簡的情況,那就是索性合併了原來的點畫,形成行書中獨有的寫法。

如其中“無”字中間四豎和下邊四點被一組相連的豎撇橫代替了,既保持了原字的面貌又起到了簡化作用。其餘各字也是用這種方式形成了現在的寫

法。有時為了行筆的便利,行書字書寫時,甚至可以改變原來的筆畫順序,如:收放變化:比較楷、隸、篆等規整嚴謹的字體,行書有一個與草書共同的特點。即它可根據章法的需要和某字的特徵,隨時調整它的字形和筆畫形態。例如: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之字,如:既可收斂些又可放縱些,可以任意屈伸、收放,即可使之長,如亦可使之方如:扁如:這就是行書可收可放的特性。

離方遁圓:楷書方多圓少,折筆處多為方,即如趙孟頫的圓轉為主的書寫也時露方意,這無疑是需要也使字增加了一定的力度。而行書則隨筆順勢轉折,變化無窮,方圓兼用,靈活生動。如:因此注意到方圓的變化,使之自然融匯,使書寫的效果既有方筆的雄勁力度,又富圓筆的通暢靈動。若一味方折,則顯板滯、生硬,純用圓轉則又俗滑、疲軟。總之臨習中要多觀察,創作中要多思索。

重按輕提:楷書中的一些筆法,如頓筆回鋒挫逆等,在行書的運筆中已經不再應用或很少應用了,更多運用的是順勢提、按的運用。凡輕細之處需

收筆輕提起,速度稍快。而粗重處則需將筆重按下,速度稍緩,當然,筆畫輕重粗細的交替要有合理的起浮過程,不可大起大落,忽輕驟重,應使其自然。提按處在行書中幾乎隨處可見,一字之內的提按變化如《集字聖教序》中的:一畫之內也當有輕重之別,如:

至於一篇之內的根據章法的需要而出現的輕重佈局,也是行書作品中屢見不鮮的。歷代書家對此各有體會,我們仔細品味後面作品即可領會提按在行書書寫中的妙用。

運腕得宜:“書法之妙,全在用筆。”今天看來,有人以為前人這個論斷未免偏頗。其他如章法、墨法之類固然也很重要。但書法是線條的造型藝術,提高線的表現力往往是書法家畢生追求探索的。章法、墨法之類也離不開線條去完成表現,而線條的表現力全在於筆的運用,因此,前人的說法可謂......

筆法是書法中最重要的什麼?

筆法是書法中的基礎,學什麼都要學習基礎,學電工要有基礎知識,沒有基礎知識是不行的,就說書法必須把楷書的筆法練習好,有了基礎知識後才能寫其他的字體,我是這樣想的,字體的形狀有很好的構思,橫與橫弗間必須有一定的間距,距離的寬窄和左右都要有適當的選擇,多看、多寫、多練,臨摹好的字帖,楷書筆法練習到位後才能考慮寫練其他的型體,如行書、草書等,不要先練習其他的型體,那樣會走彎路費時間的,楷書的筆法練習好了,字也寫多了速度自然加快,才能寫出好看的行草,或練習其他形體字,不過必須有耐心去努力地去學習,筆法也出自心靈,用心去構思,用心掌握,只有用心才能寫出好的字體。

書法筆法

筆法,是靠自己鍛鍊然後從中體會出來的,看那麼多的長篇大論作用真的不大,我也看過好多,

我告訴你一點經驗,練毛筆字要懸腕寫,不出一個月,就會體會到用筆的精妙,我以前就是枕腕寫,練了一年,也沒用體會到用筆之處!經驗之談!

相關問題答案
行書以什麼筆法為主?
硬筆行書用什麼筆合適?
昆明以什麼口味為主?
廣州以什麼產業為主?
北亞以什麼氣候為主?
西亞以什麼人種為主?
北方以什麼地形為主?
南亞以什麼氣候為主?
日本以什麼氣候為主?
俄羅斯以什麼糧食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