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現實主義小說?
什麼是魔幻現實主義,有哪些代表作?
20世紀拉丁美洲小說流派。發軔於30年代。早期魔幻現實主義主要表現為對美 洲印第安人或黑人神話傳說的發掘 ,代表作是危地馬拉作家M.A.阿斯圖里亞斯的短篇小說集《危地馬拉的傳說》,中期魔幻現實主義從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主要包括阿斯圖里亞斯的《玉米人》、古巴作家A.卡彭丁爾的《這個世界的王國》、墨西哥作家J.J.魯爾福的《彼得羅·巴拉莫》、祕魯作家J.M.阿格達斯的《深沉的河流》和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等。通過神話原型的顯現以展示拉丁美洲的文化混雜和社會矛盾是這些作品的顯著特點。此後,魔幻現實主義盛極而衰,但它的某些創作方法一直延續到70年代甚至更晚。
魔幻現實主義這一術語最早是由德國藝術批評家弗蘭茲·羅在1924年《魔幻現實主義,後期表現派:當前歐洲繪畫的若干問題》中提出來的。意大利作家M.邦滕佩利也曾用它評論未來主義。在拉丁美洲,最先起用這一術語的是委內瑞拉作家烏斯拉爾·彼得裡。他在《委內瑞拉文學與人》一書中將它界定為對人的“本質描寫”和某種文化積澱的演示。
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家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GarcíaMárquez,1927年3月6日)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又譯作馬奎斯。加夫列爾·馬爾克斯1927年3月6日生於哥倫比亞阿拉卡塔卡。1940年遷居首都波哥大。1947年入波哥大大學攻讀法律,並開始文學創作。1948年因哥倫比亞內戰中途輟學。不久他進入報界,任《觀察家報》記者。1955年,他因連載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難而被迫離開哥倫比亞,任《觀察家報》駐歐洲記者。1960年,任古巴拉丁通訊社記者。1961年至1967年,他移居墨西哥,從事文學、新聞和電影工作。之後他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和歐洲,繼續其文學創作。1975年,他為抗議智利政變舉行文學罷工,擱筆5年。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並任法國西班牙語文化交流委員會主席。1982年,哥倫比亞地震,他回到祖國。1999年得淋巴癌,此後文學產量遽減,2006年1月宣佈封筆。北京時間2014年4月18日凌晨在墨西哥城去世,享年87歲。 祕魯詩人、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結構寫實主義大師),魔幻現實主義大師。因其“對權力結構的製圖般的描繪和對個人反抗的精緻描寫”,獲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米格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Miguel Ángel Asturias,1899-1974) 危地馬拉小說家、詩人。生於危地馬拉。他一生寫了十部小說、四部詩集和幾個劇本,在危地馬拉以至拉丁美洲現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1899年,阿斯圖里亞斯出生在危地馬拉城。在內地土生土長的印第安居民當中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後來,回到首都,攻讀法律專業,大學畢業後擔任律師。《玉米人》1967獲諾貝爾文學獎。著有《玉米人》、《總統先生》。這位魔幻現實主義天才作家於1974年逝世。
一部魔幻現實主義小說
百年孤獨?
魔幻現實主義的特徵
魔幻現實主義作為拉丁美洲所特有的文學樣式,它具有與眾不同的鮮明而獨特的特徵。將新聞報道般的寫實與神奇的幻想結合起來,採用模糊化技巧和神話模式,表現拉丁美洲和歷史文化和現實生活。這是魔幻現實主義突出的藝術特徵。第一,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會現實生活。在魔幻現實主義作家的筆下,拉丁美洲的社會現實與傳統現實主義定義中的“現實”,有著根本的區別。魔幻現實主義中所表現的是一種拉丁美洲充滿這個光怪陸離、虛幻恍惚的現實,也就是卡彭鐵爾所說的“神奇現實”。在這種現實中,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覺和真實相混,神話和現實並存。在所有魔幻現實主義作品中,這種令人不可思議的“神奇現實”比比皆是,這一點,正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重要標誌。第二,魔幻現實主義創作原則是“變現實為幻想而不失其真實”。這裡,最根本的核心是“真實”二字,所有魔幻現實主義作家的創作都以此作為基本立足點。不管作品採用什麼樣的“魔幻”、“神奇”手段,它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反映和揭露拉丁美洲黑暗如磐的現實。比如《佩德羅·帕拉莫》反映的就是封建大莊園主對人民的殘酷剝削和欺壓。佩德羅在小說中是一個鬼魂,但在拉丁美洲現實生活中卻是實實在在的真人。無數像他這樣貪婪、殘忍、狠毒的封建莊園主正是造成墨西哥廣大農村貧窮落後、農民生活痛苦不堪的主要原因。阿斯圖里亞斯的《總統先生》則是表現專制獨裁統治給拉丁美洲社會帶來的惡劣後果。小說中的總統先生雖然是個神祕的虛構人物,但在他身上卻高度概括了拉丁美洲各國現實中所有暴君們的共同特徵。至於《家長的沒落》中描寫帝國主義勢力對拉丁美洲“刮地皮”式的搶掠情節,那是再真實也不過的現實。只不過作者故意將它誇張到了離奇的程度,從而具有一種神奇的效果罷了。第三,“魔幻”表現手法的成功運用。魔幻現實主義和傳統現實主義小說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表現手法的“魔幻”性,這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又一顯著特徵。這種“魔幻”性帶有濃厚的拉丁美洲本土色彩。所謂本土色彩,是指拉丁美洲土著的傳統文化和傳統觀念。比如在委內瑞拉作家彼特里的小說《雨》中,久旱不雨的乾裂田地裡,突然出現一個小男孩。當瓢潑大雨沛然而至時,小男孩卻又神祕地不見了。這種表現手法明顯來自於古代印第安人對於雨神恰克的祭祀和崇拜。再者,這種“魔幻”性還深受西方現代主義諸多表現手法的影響。由於魔幻現實主義作家受教育和生活環境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對於象徵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意識流小說等西方現代主義手法,採取兼收幷蓄的積極態度,並在他們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跡。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象徵,象徵手法是象徵主義乃至整個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最重要的表現手法之一,也是魔幻現實主義裡使用得最多、得心應手的表現方法。荒誕。荒誕手法是貫穿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另一重要表現手法。在魔幻現實主義作家的創作中,為了展現拉丁美洲的“神奇現實”,主要也是借用這種非理性的、極度誇張的荒誕手法。意識流手法。魔幻現實主義作家在敘事中大量運用內心獨白、自由聯想、意識流動和時空倒錯的手法,也明顯來自於西方現代主義的影響。比如《佩德羅·帕拉莫》中經常採用隨意插筆、打亂時空順序的寫法。
魔幻現實主義的評價
如果把魔幻現實主義放到20世紀西方文學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我們會發現其中有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第一,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為產生於當代拉丁美洲的一種文學現象,無疑是屬於世界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有著和西方其他文學相同的共性。當20世紀西方先進地區的文學紛紛衝破傳統現實主義所謂客觀準確描摹現實的樊籬,轉而從個人主觀內省的角度,發現並且表現了從未有過的、全新的現實時,也就給包括拉丁美洲在內的眾多後進地區作家做了一個極具號召力的示範。魔幻現實主義作家幾經艱辛所尋找到的拉丁美洲“神奇現實”,正是通過他們獨特的視角、深徹的感悟發現並且表現出來的“新的真實”。這裡有著最不可思議的超現實神話奇蹟,同時又有著對現實生活最精確具體刻畫。這真正是從拉丁美洲土著人眼裡看見、頭腦中理解和口中表述出來的“真實”,是一種類似於“原型神話”的“真實”。第二,魔幻現實主義又存在著有別於西方其他文學的個性即特殊性。這主要體現在拉丁美洲“新的真實”的事質上。什麼是“新的真實”的本質呢?榮獲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馬爾克斯在頒獎儀式上,作了題為《拉丁美洲的孤獨》的長篇演說。他激烈地指出,“孤獨”就是拉丁美洲的代名詞。意思是說,拉丁美洲之所以“孤獨”,是因為她落後、封閉、迷信、愚昧和僵化。“孤獨”已經滲入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精神,成為阻礙民族上進、國家發展的心理負擔。這就是拉丁美洲“神奇現實”的內在含義。魔幻現實主義作家發掘“神奇現實”的目的,顯然是要藉此揭示當代拉丁美洲的民族孤獨感和心理弱點以及她在西方先進文明的參照下所顯示出的巨大差距,從而警醒人們進行自身歷史與文化的深刻反思,進而使拉丁美洲走向團結和進步。這一點,是值得所有發展中民族和國家注意的。第三,魔幻現實主義的崛起,究其深層原因,歸根結底是拉丁美洲人民新的覺醒的表現,是一種民族自醒和反思的開始。馬爾克斯在那篇著名的演說詞中說道:“面對壓迫、掠奪和歧視,我們的回答是生活下去。任何洪水、猛獸、瘟疫、飢餓、動亂,甚至數百年的戰爭,都不能削弱生命戰勝死亡的優勢。”他充滿信心地預言,孤獨的拉丁美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新生的、團結的、朝氣蓬勃的理想拉丁美洲一定會出現在世人的面前。這種信念像一條無形的精神線索,始終貫穿於每一個魔幻現實主義作家的創作中,因此,魔幻現實主義的總體基調往往是樂觀、積極、蓬勃向上的。正因為這些因素,才使得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在政治經濟相對落後的社會條件下,取得了領先於世界的文學成就。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作品
危地馬拉米格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的《玉米人》古巴作家A.卡彭鐵爾的《這個世界的王國》墨西哥作家胡安·魯爾福的《佩得羅·巴拉莫》祕魯作家J.M.阿格達斯的《深沉的河流》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等中國作家莫言的《蛙》《紅高粱家族》等。
有沒有很好看的名著小說啊,最好是魔幻現實主義的 40分
近代魔幻小說的開山鼻祖,是托爾金,他的代表作是指環王三部曲,霍比特人,和霍比特人前傳,有小說也有電影,可以看看。現在魔幻作家,JK 羅琳的哈利波特也是享譽全球的作品,共7部。最近非常火熱的飢餓遊戲也屬於後現代半魔幻的作品。另外可以看看魔獸世界遊戲的同名小說,也是魔幻系列的~
有哪些中國作家的小說屬於魔幻現實主義小說
莫言 王小波
如何理解魔幻現實主義的魔幻與現實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前後在拉丁美洲興盛起來的一種文學流派。它不是文學集團的產物,而是文學創作中的一種共同傾向,主要表現在小說領域,流行於拉美地區。
第一,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會現實生活。在魔幻現實主義作家的筆下,拉丁美洲的社會現實與傳統現實主義定義中的“現實”,有著根本的區別。魔幻現實主義中所表現的是一種拉丁美洲充滿這個光怪陸離、虛幻恍惚的現實,也就是卡彭鐵爾所說的“神奇現實”。在這種現實中,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覺和真實相混,神話和現實並存。在所有魔幻現實主義作品中,這種令人不可思議的“神奇現實”比比皆是,這一點,正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重要標誌。
魔幻現實主義
第二,魔幻現實主義創作原則是“變現實為幻想而不失其真實”。這裡,最根本的核心是“真實”二字,所有魔幻現實主義作家的創作都以此作為基本立足點。不管作品採用什麼樣的“魔幻”、“神奇”手段,它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反映和揭露拉丁美洲黑暗如磐的現實。比如《佩德羅·帕拉莫》反映的就是封建大莊園主對人民的殘酷剝削和欺壓。佩德羅在小說中是一個鬼魂,但在拉丁美洲現實生活中卻是實實在在的真人。無數像他這樣貪婪、殘忍、狠毒的封建莊園主正是造成墨西哥廣大農村貧窮落後、農民生活痛苦不堪的主要原因。阿斯圖里亞斯的《總統先生》則是表現專制獨裁統治給拉丁美洲社會帶來的惡劣後果。小說中的總統先生雖然是個神祕的虛構人物,但在他身上卻高度概括了拉丁美洲各國現實中所有暴君們的共同特徵。至於《家長的沒落》中描寫帝國主義勢力對拉丁美洲“刮地皮”式的搶掠情節,那是再真實也不過的現實。只不過作者故意將它誇張到了離奇的程度,從而具有一種神奇的效果罷了。
第三,“魔幻”表現手法的成功運用。魔幻現實主義和傳統現實主義小說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表現手法的“魔幻”性,這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又一顯著特徵。
比較出色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家有哪些?
危地馬拉作家米格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的小說《總統先生》(1946),墨西哥的作家胡安,魯爾福的小說《佩德羅·帕拉莫》(1955),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小說《一百年孤獨》(1967),祕魯作家馬利奧·略薩的小說《城市與狗》(1962),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