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的意義和價值?

General 更新 2024-12-18

攝影發展與藝術的意義

現代社會正在不斷的發展,人們的審美能力和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現在視覺影像正在覆蓋社會的每個角落,而作為視覺影像的重要手段,攝影術也在迅速的發展,它在社會生活和發展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攝影是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其作為一門造型藝術,它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且又是富有魅力和潛力的藝術形式,作為一門實用技術,它被廣泛的應用於現代生活的各個領域,如科學實驗,新聞報到,太空探險等各個方面。攝影術自發明以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攝影家不斷的接受現代的意識,在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基礎上進行研究創新,研究清楚攝影技術和藝術之間的關係,更加有利於攝影術的發展,所以研究攝影技術與藝術的關係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

1 攝影技術與藝術的發展

(1)攝影技術產生與發展。“攝影,簡單的來說,就是攝影師運用照相機作為基本工具,根據創作構思將人物或景物拍攝下來,再經過暗房工藝處理,塑造出可視的藝術形象,用來反映社會生活與自然現象,並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樣式。”[1]對於攝影技術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早期(1825~1839),這一時期主要是攝影技術的孕育期,達蓋爾在1839年發明了銀版攝影術;第二階段:發展時期(1840~1936),這一時期感光材料迅速發展,出現了彩色攝影;第三階段:成熟期(1937~1959),這一時期照相機,輔助工具等攝影器材快速的發展起來;第四階段:現代(1960~至今),這一時期攝影進入了數碼時代。

攝影技術的發展經過了從黑白攝影到彩色攝影,從膠片攝影到數碼攝影的變遷,但人們在攝影術研究過程中一直沒有一個穩定的圖像留下來。直到1826年,法國人約瑟夫・尼瑟福・尼埃普斯透過他家的窗口拍攝了一張叫做《窗子裡看到的光景》的照片,這張照片用了8小時的時間曝光,被稱為日光蝕刻法,這是世界上第一張永久性的畫面。此後到“1839年8月19日,路易・雅克・芒特・達蓋爾在法蘭西學院公佈了他的發明,一般來說攝影史以達蓋爾公佈發明的1839年為攝影術發明之年。”[2]這是第一個具有實用價值的攝影方法,也就是銀版攝影法。隨後出現了卡羅攝影法,玻璃幹板法,膠棉溼版法,安布羅攝影法,鐵板攝影法等攝影技術。但是攝影術發明之後人們對它的研究探索還停留在黑白攝影上,直到1861年,英國人詹姆斯・克拉克・馬克斯韋爾通過加上紅、綠、藍三片濾色鏡拍攝了一條方格巾,奠定了彩色攝影的基礎。隨後隨著加色法與減色法的出現,彩色攝影也迅速的發展起來。到1942年,出現柯達彩色負片,才使得彩色攝影真正走向了大眾。隨著技術的發展,各種輔助工具也相繼的出現,像三腳架,快門線,測光表,閃光燈等等。從20世紀90年代起,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和發展,攝影技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實現了“所見即所得”的理想,出現了數碼相機,相機也從手動開始走向自動,還有許多的後期製作軟件也陸續的出現。所以聚焦、曝光、景深、用光、構圖等技術層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攝影技術的發展也會越來越迅速。

(2)攝影藝術形成與發展。對於攝影藝術簡單的來說就是光與影的藝術,是指運用照相機以及三腳架等輔助工具和一些技術手段拍攝出具有審美價值的照片。它具有造型性、直觀性、再現性、表現性、瞬間性、永固性等特徵。一般的來說攝影藝術的發展經歷了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孕育期(1825~1839),攝影術的探索時期,達蓋爾發明了銀版攝影法:第二階段:早期(1840~1889),攝......

淺談攝影的價值

拜讀《世界攝影史》 探析攝影真價值

2008-1-23 9:04:19 重慶三峽學院杜玉鵬

來源:arts.cphoto.net/...2.html

雖說攝影只有160餘年的歷史,但攝影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突飛猛進。也形成了眾多流派,模仿繪畫的畫意攝影,即時現場的純攝影,將感性理性化的抽象攝影,關注人類和社會的紀實攝影。縱觀各流派,無論是模仿藝術,還是獨立藝術,好的作品都能給人感官以享受。所以攝影是藝術的觀點成立,我也贊成。但是,攝影的價值在哪裡?攝影史上那些優秀的紀實作品無不體現著攝影師對人類的關愛和對社會的責任。所以,我認為攝影的價值是通過紀實攝影來實現的,紀實攝影才是攝影的真正價值所在。

讀完《世界攝影史》,有一種壓抑不住的衝動。嘗試著想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我對攝影的理解。什麼樣的攝影才是真攝影?攝影只僅僅是藝術嗎?什麼是攝影的價值之所在?攝影是通過何種方式最大能量地體現著自己的價值?

1839年8月19日,法蘭西學術學院舉行科學院和美術院聯席會議,正式認定達蓋爾的銀板攝影法,創立了攝影術。從此,攝影經過初期的探索,畫意攝影崛起,成就了攝影的第一個經典時期,轉型後的畫意攝影,出現了攝影分離派,促成了以現代攝影為主的第二個經典時期,日趨成熟的攝影,需要展示自身價值的大舞臺,此時,紀實攝影成為了20世紀攝影的主流。

下面將從攝影的主要流派,探析攝影的真價值:

模仿藝術 畫意攝影

真正的畫意攝影是從直接模仿繪畫的場面、場景開始。雷蘭德在畫意攝影,尤其在情景畫意上的開拓之功,使他贏得了“藝術攝影之父”的美譽。代表作《人生的兩種選擇》,除有繪畫般的美感,還有電影式的情景,讀後給人以思考。是一副很有哲理的藝術作品。遺憾的是,這種畫意藝術建立在矯飾、擺拍之上,是完全模仿繪畫。如斯特蘭德所說:“如果你使別人感覺你和世界沒有融為一體,那是因為你做了一件極端平庸而毫無價值的事情——拍攝一件畫意照片。”一味的模仿他家,當然沒有自己的地位和價值。攝影作為新生事物,還要繼續探索自己的路。

經過20世紀初期脫胎換骨的改造,攝影終於徹底與繪畫分離,成為一門當之無愧的藝術,並初步確立了一整套攝影方法和美學規範,現代攝影就此脫胎而降。

獨立藝術 現代攝影

被譽為“現代攝影之父”的斯蒂格里茨,長達半個世紀的創作實踐和美學探索,確立了即時現場攝影,一個不同於前一個世紀的攝影觀念——現代攝影觀念,終於在20世紀20年代脫穎而出。斯蒂格里茨的代表作《終點站》被稱為世界攝影史上“第一張現代攝影作品”,因此成為“攝影是獨立的藝術”的標誌性作品。同時,斯泰肯的“純攝影”也為現代攝影開闢了一塊完全屬於自己的美感天地,斯特蘭德的“直接攝影”以及對光線的執著探索,也為現代攝影預設了發展空間。

現代攝影使攝影從當初的模仿藝術,走道到了當時的獨立藝術,使攝影不再模仿繪畫,有了自己發展的獨立空間。成熟後的攝影必然需要實現自身價值的天地和突破口。任何事業的價值之所在,無不體現著對人類的關愛和社會的責任。別無他擇,只有紀實攝影才能擔起實現攝影價值的神聖使命。

價值所在 紀實攝影

紀實攝影在自己白餘年的發展中,堅持著社會性和現實性這兩大基本取向,正是這兩大基本要素使紀實攝影具有強......

攝影的真正價值,真正意義在於什麼?

攝影本身就是把要記下的影象用拍攝的方式記錄下來

而攝影發到現時,除了記錄影像外,也是一種藝術

攝影藝術,通過鏡頭的捕捉

構圖,採光,角度等

把主題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

紀實攝影的價值意義

一、紀實攝影的出現是攝影本身的一次解放,更是意味著攝影走出繪畫的惟一出路。紀實攝影以反映社會人為本質,摒棄那種唯美及人工的傾向,創出了新的美學領域:在紀實攝影活動中,藝術被淡化了,美學意義卻更強了。因為紀實作品並不是什麼美的原則,醜的原則或是均衡,對稱等所能闡釋的,紀實攝影的一切都是統攝在人的這面旗幟下,關於人的一切就是紀實作品的一切,人性的涵義也正是美學意義最重要的部分。二、紀實攝影衝出了繪畫的美學上的樊籠,掙脫了繪畫本身的專制解放了自己,而且在前後一大批“新視覺”的實驗者們的努力下建立了一整套有關攝影本身的美學主張,並以自己獨有的攝影性為人們提供了新的視覺領域。三、像十七世紀玄學派詩人的那些令人意想不到,雲譎波詭的奇喻的詩逼得讀者注意詩的文字本身一樣,紀實攝影體現了本世紀初出現的新批評美為思想對作品本體的崇拜。 紀實紀實,這張照片首先當然就必須是真實的,真實性都不能保證又何談紀實性呢?講到這一點要涉及一個擺拍的問題,紀實攝影並不排斥擺拍,關鍵是要符合事情的真相和事物的規律,就比如奧古斯特·桑德的《時代的面孔》中的作品,如我們熟悉的《麵包師父》、《年輕的莊稼漢》、《民主黨議員》、《扛磚工》等等,全部都是擺拍的,但它們卻無比的自然與真實。而且好的攝影師應當都具有導演的特質,正如亨利·卡蒂爾·佈列鬆那樣在一個絕佳的場景處等待他的決定性瞬間,這樣刻意的等待也是一種人為的安排。那麼與其守株待兔,苦等那驚險一躍,(卡蒂爾·佈列鬆作品《巴黎聖拉薩車站後方》)不如主動出擊,邀請一位合適的對象幫你完成呢。當然,我想最主要的還是應當採用抓拍的方式。而且在新聞攝影中是決不能採用擺拍的,否則就違背了其本質精神了。另外,由於數碼技術的出現和飛速地發展,我們紀實攝影的真實性正受到挑戰,也越來越受到置疑,我想這隻有依靠每一位攝影者的職業道德和良知了。 即使是鐵面無情如法律,也要提到不能有違善良風俗,更何況是我們的紀實攝影。所以,真正有同情心、有愛心、有正義感的攝影家們,不會以零度情感為準則,不會惡意的暴露、不會高高在上地俯視。他們表現傷痛、疾病、罪惡、戰爭以及所有的不幸,都是為了不僅能表達同情的戰慄,更期望能引起療救的注意,能促使當事人的思索,帶來改變的可能,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好!紀實攝影需要攝影者保持公正的眼光和角度,公平記錄所發生和看到的真實現象,保持一種對人性的關注。我們知道紀實攝影是以人為主要反映對象的,用相機作為素描薄的一種直覺反應,按動快門,作為攝影家,在這之前要有高度的文化素養,在這當中要有敏銳的洞察力,有對生活中新的視覺形象的敏感,對選擇對象的敏感,對把握最佳時機的敏感。於是,一張真實的照片,往往展現出的是深刻的人性力量。紀實也是證明或者證據。記錄社會生活等的攝影,與單純的記錄攝影不同之點是,將拍攝到的內容強烈訴諸於人民的個體報道性質的意思。紀實攝影表現攝影家對環境的關懷,對生命的尊重,對人性的追求。紀實攝影家以冰冷的機器記錄邊緣景象或被人有意無意間“忽視”的事實,卻往往能借著影像的力量,使攝影成為參與改造社會的工具。從紀實攝影發生的社會背景與歷史沒載看,它的批判性和幹革命性不言而喻。副產品紀實攝影史就是一部攝影家對人世間的不公、黑暗、動亂、肅削等進行記錄、表述與傳播的歷史。通過影像,他們達到宣傳鼓動,進而促進社會變革,使人間更美好的目的。

攝影有什麼好處

這個需要看你怎麼對待了,普通人的攝影是可以記錄生活中的點滴,比如出去遊玩可以記錄自己玩過的地方/遇見的人,和朋友親人的攝影可以記錄快來的記憶。攝影師的攝影意義會更高一點,可以通過鏡頭來抓拍美麗的瞬間/記錄被人們忽略的那些人或事/傳達一種思想等。攝影可以是生活中的一個簡單愛好,也可以是一件非常藝術的事情。希望能夠幫到你!

攝影的意義

對於普通人 攝影就是照相記錄生活.

如果你覺得沒有什麼值得拍的可能性

1.你覺得生活本身沒有意義.

2.你沒有發現有意義的事情.

3.你對生活要求較高不知道低級娛樂的意義在於....

對於拍出來馬上刪掉--亦覺得不好看.畢竟這是拿相機那人自我的想法不加評論.

攝影為什麼成為眾人愛好,因為有些人喜歡這樣的機器,有些人喜歡光,有些人喜歡裝13....等等說不準

生活樸素花錢買高端機器.在於他們想拍好的東西

想讓眼睛看到的變成現實那在手裡的便於回憶

樂趣在於攝影讓人樂呵,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難道值得開心麼???

並不是你不懂攝影而是你還沒有接觸到攝影.

論攝影藝術的價值

1 紀實性特徵

幫助達蓋爾確立攝影術的法國國會議員阿拉戈,在攝影術發佈的當天發表感言:“考古學家將從這項新技術中得到多大的好處呀!光把刻在底比斯・孟菲斯及卡納克等地的巨大石碑上的象形文字摹寫下來,就需要花20年的時間,還要有大批擅長描繪的工匠,而假如利用銀版攝影術的話,那麼只需一個人就能完成同樣規模的任務……”在這段激昂的陳詞裡,阿拉戈所著重推介的是攝影術精確摹寫客觀事物的能力,也就是攝影藝術的“紀實”能力。“紀”,同“記”,所謂“紀實”,就是逼真、精確地表現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各種事物或現象,攝影藝術的這一特徵來源於透鏡成像的共軛關係和感光材料的光敏特性,是攝影藝術的技術性所賦予的。在攝影術誕生之初,一名記者向沒有見過攝影術的讀者解釋攝影為何物時,曾經形容為:“就像在馬路上拿著一面鏡子,周圍的景物都極細緻地反映了出來,然後把鏡子帶回家中,這些景物就永遠留在上面了”。①這是對於攝影藝術紀實性特徵的形象闡述。

攝影藝術的紀實性有著三個層次的不同內涵:首先,攝影藝術能夠精確地複製客觀對象,這時的紀實性表現為真實與逼真;其次,攝影主體必須親臨活動現場,即便是用攝影藝術表達攝影藝術家自我的情感,也必須在一定的現場拍攝其中的事物或現象,這時的紀實性表現為一種現場性;最後,攝影藝術只能表現一定時間和空間範圍內的事物,對於過去和將來的事物沒有表現能力,這時的紀實性又表現為一種現實性。②攝影藝術紀實性的這三個方面的內涵,對攝影藝術的本質和創作手法作出了規定,但在某些時候,如果刻意堅守紀實,又會對攝影藝術創作造成一定的阻礙。對此,攝影藝術界曾有過激烈的論爭,部分新聞攝影專業人士堅持“寫真紀實”的觀點,認為人們之所以需要攝影,是因為它是對於真相的記錄,照相機面對的必須是真人、真事、真景、真情,否則就不是“照相”,而是“照假”。他們還認為具體可視形象的記錄,是攝影藝術的特點乃至生命所在,是攝影藝術自立於藝術之林的依據,攝影藝術的真實性和其他藝術的真實性是有區別的,其他藝術的真實性是概括的,可以虛構編造;而攝影藝術的真實性必須實現真人、真事和真場景這“三真”的統一,才能實現攝影藝術作品的美。另一些以藝術創作為主要方向的攝影人則堅持“技術紀實”的觀點,他們認為寫真紀實論只適用於新聞攝影,對藝術攝影而言,紀實只是一種自然屬性,是由攝影藝術的技術條件所帶來的,但這種紀實並不等於真實,真實也未必需要紀實才能實現,攝影藝術的真實性和其他藝術所要求達到的真實性一樣,是必須發揮作者的主觀能動性才能達到的。從攝影藝術的發展歷程來看,如果沒有薩洛蒙、布勒鬆等堅持寫真紀實的攝影藝術家們的努力,今天的讀者就享受不到那些決定性瞬間賦予眼球的衝擊;而如果沒有曼瑞、哈爾曼斯等攝影藝術家的奇思妙想,讀者也就感受不到圖片中異想天開的廣闊世界。正當寫真紀實論者與技術紀實論者爭論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些折中主義的理論家拋出了“廣義紀實”和“狹義紀實”這兩個概念。他們把“狹義紀實”界定為事實和形象真實的一致性,要求照片的內容必須是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必須忠實地記錄當時特定的環境和人物的真實情景;“廣義紀實”則是指在藝術攝影中,攝影藝術的真實性有著更廣泛的含義,只要拍攝者選擇的題材具有現實生活的真實性和典型性,就可以在創作過程中對素材進行加工,並創造條件完成創作。③

關於攝影藝術究竟應該具有怎樣的紀實性,相信每位讀者都有自己的見解。對於新聞攝影而言,紀實無疑就是“寫真紀實”,圖像與事實之間不能存在人為的、主觀造成的差距。當然,由鏡頭特性或特定條件下的快門速度、光圈大小所造成的變形是......

論紀實攝影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

在20世紀90年代末的國內平面媒體上,專題攝影曾經紅火了一時,然而,這一黃金期只持續了大約3年左右。進入新世紀後,國內紙媒體更加向市場化的方向發展,廣告版面的空前膨脹和報紙信息量的激增,嚴重打壓了攝影專版的生存空間,專題攝影從此進入了“寒冬”。

雖然讀圖時代並沒有結束,甚至讀者讀圖的時間總量還在增加,但持續讀圖的時間卻已大大減少。在某種程度上,圖片在紙媒體上的功能被簡單地看做是為了刺激感官和調劑視覺(美化版面)。紙媒體在商業利益驅動下的跳躍式發展,使我們極為遺憾地錯過了一次培育中國讀者視覺文化的良機,也使平面媒體把"抓眼球"的重任和機遇拱手讓給了電視媒體,使其相對於電子媒體的弱勢和困境更加凸顯。

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專題攝影這一報道形式的本質、功能、價值、時代意義與現實意義,從市場的叢林中為專題攝影找到一條生存發展的出路。

一、專題攝影的本質特徵

專題攝影的本質特徵不是稿件的表現形式,而是拍攝手法、文化內涵和故事性。專題的拍攝手法尤其講究形象生動,對典型細節的捕捉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幾乎每幅畫面都具有情節性(故事性)。對於優秀的專題攝影作品而言,構成專題的各個畫面既具有內在結構性——需要置於整體的結構中加以理解,又具有相對獨立的鑑賞價值,每幅畫面均能夠傳遞較為豐富完整的信息。因此,從專題中抽出任何一張圖片都不會成為難以使用的“廢片”,每一張圖片都具有獨立使用並且反覆利用的價值,這就是優秀專題攝影的最高境界。

二、專題攝影的人文價值、傳播價值和市場價值

由於專題攝影具有文化內涵,文化在社會發展中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因而無論是其報道形式還是報道內容的生命力都是長久的,不會因時代的變遷而失去意義。

專題攝影採用講故事的手法進行報道,因而在傳播,特別是在跨文化傳播中具有明顯的易受性。它幫助讀者用一種生動而深刻的方式和共通的情感來理解生活、理解世界、理解其他文化。新聞圖片或消息報道滿足的是人類知道的慾望,是生存的基本需要,而專題攝影滿足的則是理解的慾望和關懷的慾望,是高質量精神生活的組成元素。

專題攝影既然具有廣泛的人文價值和傳播價值,那麼必然具有市場價值。從目前來看,專題攝影的市場主要在海外,主要在雜誌,雖然這一市場也度過了其最輝煌的時期,但這是一個成熟、穩定並且有著較高回報率的市場,市場需求是中長期的。即便是在高度商業化的西方社會,專題攝影仍然在圖片市場上佔據著一定份額,超過了新聞攝影。相比之下,中國的專題攝影市場現在並不景氣,這主要是由國內媒體的發展道路和特點決定的。大部分國內報紙取消或壓縮了攝影專版,報紙的“同質化”趨勢仍在加劇,有特色的報紙並不多。因而,專題攝影稿件的國內市場需求極為有限。

另外,由於國內圖片市場不成熟、不規範,這類稿件的市場價格與其實際價值產生了嚴重背離,往往難以體現攝影師的勞動價值和稿件的社會價值。因而,許多有一定實力的專題攝影師都選擇了“走出去”的策略,直接為海外的雜誌或圖片社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國內的專題攝影市場更加疲軟,展現在中國讀者眼前的優秀作品越來越少。這些攝影師確實拍攝了一批專題,但在國內的報刊上卻很難“露臉”,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商業社會對攝影的人文價值和傳播價值的侵蝕——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稱之為顛覆——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日益嚴重。從世界眼光來看,商業圖片佔據了圖片市場60%至70%的份額,一些並非從事廣告攝影的攝影師也從自己的作品中去發現商業價值,一些原本不是為了商業目的而拍攝的......

新聞攝影的攝影價值

新聞攝影有價值大的,有價值小的,也有沒價值的,但都是新聞。新聞攝影有多次出現的,有的僅僅一次,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出現有不同的價值和意義。有的事對大人物、名人來說是新聞,對一般人士講就不是。也有相反的,發生在小人物身上反而成了頭號新聞。有的新聞照片時間一過就沒有價值了,生命力很短,而有的新聞照片生命力很強,甚至成了很有價值的歷史。還有的照片時間越久、價值越高。新聞攝影有百年不遇的,有事先深知的,有突然發生的,也有人為製造的擺佈出來的,多種多樣。突發性新聞最精彩。突發性新聞是難拍,因為你事先沒準備,這就要看記者的素質,技術是否過硬。主要是思想意識,有沒有那種思想準備。新聞照片有很好的,也有不好的。但都是新聞攝影。這種新聞攝影是公式化的,完成任務型的。報紙上有不少這樣的照片。有的是沒有辦法,不登不行,是一種禮節。這種照片登多了影響新聞攝影記者的形象,也影響新聞界的形象。文字有時不可信,因它可以隨便寫。照片應是最真實的,最可信的。但有了電腦製作,弄得照片也不可信了,它可以胡亂拼接,頭、身子、胳膊和腿,人身上的各個部件隨意拼裝更換、挪位,而且弄得天衣無縫。搞新聞攝影要有一定的手段。首先有得心應手的相機,並且有一定的裝備,如交通工具,甚至飛機等。但思想最重要。搞新聞攝影的記者,要有信息,要有靈活的頭腦,要能吃苦,甚至要有犧牲精神,在西方每年都要死幾十個人。也要有創新精神、創新意識,不能老一套。攝影也要簡練,說明只能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新聞攝影主要表現人。各式各樣的人,在各種場合出現的人。人是最難照的,尤其是人的特寫鏡頭,照出每個人的心態更難。景比活的人物好照,景是死的,只要選好角度,用好光就行了。而活的人不斷地在動著,變化著。一個人的臉上就有喜、怒、哀、樂多種表情。攝影形式攝影有多種表現形式,一種是讓人一看就明白是怎麼會事,一種是讓人回味、去聯想。新聞攝影要抓住拍攝對象的典型瞬間,再現新聞事實的真情實景及新聞人物的神情相貌,增加人們對新聞的感性認識。新聞攝影的價值新聞攝影的價值,在於它是新聞事實的真實性與新聞形象的紀實性的統一。優秀的新聞攝影作品,能把新聞價值、歷史文獻價值與形象的審美價值結合於一體。新聞攝影原則新聞攝影堅持新聞真實性的原則,同時講究技巧和審美觀點。

相關問題答案
攝影的意義和價值?
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勞動的意義和價值?
選題的意義和價值?
運動的意義和價值?
論文選題的意義和價值?
健康的意義和價值?
美術教育的意義與價值?
品牌的意義與價值?
幼兒遊戲的意義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