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字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李世民字什麼

李世民受封秦王的時候,還不到20歲。之後,李世民奉命東征西討,忙於統一全國的戰爭,是否有空閒回家舉行“及冠”之禮就不得而知了,即使舉行了及冠之禮,取了“字”,但是,對於文武百官和下屬黎民來說,怕是沒有任何機會來稱呼他的名和“字”了,因為在當時,其地位的尊貴只有李淵、李建成在其上,可謂二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李淵、李建成可以稱呼其為“二郎”之外(《大唐創業起居注》原文有載),其他人只有稱其為“秦王殿下”的資格。所以,很可能秦王殿下沒有必要再取“字”,或者取了字沒有人能有資格用“字”來稱呼他,天長日久被人遺忘了。至於當了皇範之後,皇帝的名字更是萬萬不可隨意稱呼,而禮法還要避諱。不過李世民在這方面還是比較開通,不怎麼追求虛榮。即位後,下詔說只要“世民”兩個字不連起來用在文字中,就不需要避諱:“令曰:“依禮,二名不偏諱。近代已來,兩字兼避,廢闕已多,率意而行,有違經典。其官號、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兩字不連續者,並不須諱。”(舊唐書·本紀第二)。古代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最早為“吏、民、禮、兵、刑、工”六個機構,其中“民部”在唐太宗時並沒有為了避諱李世民的“民”字而改稱,倒是到了唐高宗李治即位後,為了表示其孝心和尊崇,下令把“民部”改為“戶部”而唐高祖李淵,在“及冠”取字的時候,還是一個普通地方官,被人稱呼了很多年,到他當皇帝的時候已經廣為人知,所以這個“叔德”這個字就流傳下來了。

李世民的名是什麼?

關於“李世民”這個鼎鼎大名的來歷,《舊唐書·本紀第二》記載:[[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諱世民,高祖第二子也 ……高祖之臨岐州,太宗時年四歲。有書生自言善相,謁高祖曰:“公貴人也,且有貴子。”見太宗,曰:“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高祖懼其言洩,將殺之,忽失所在,因採“濟世安民”之義以為名焉。]]

《新唐書·本紀第二》文字內容差不多:[[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諱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穆皇后竇氏。生而不驚。方四歲,有書生謁高祖曰:“公在相法,貴人也,然必有貴子。”及見太宗,曰:“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幾冠,必能濟世安民。”書生巳辭去,高祖懼其語洩,使人追殺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為神。乃採其語,名之曰世民。]]

史書上對於唐太宗之父唐高祖李淵的字是有記載的,《新唐書·本紀第一》文:“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諱淵,字叔德,姓李氏,隴西成紀人也”。但為什麼找不到關於李世民的字的記載呢?

個人猜想原因如下:

古人的“名”是由父母長輩給取的,自幼便有。而“字”,則是男子滿二十歲之後,舉行“及冠”之禮,表示已經是成年人了,可以取“字”。“字”,又稱“表字”,好像是根據幼時取名的原意,引申發揮,例如諸葛亮,字“孔明”;岳飛,字“鵬舉”;趙雲,字“子龍”(取“雲從龍”之意);杜甫,字“子美”(甫,即美男子)。名和字的使用場合不同:名,一般是供父母及尊長等叫喚的,而“字”,則是成年後供平輩朋友、同窗同學、同僚等稱呼的,被稱“字”者有被當作成年人來尊重之意(有點像從前日本人稱對方為某某君的意思)。

而唐太宗李世民,早在18歲(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便隨父太原興兵直取關中,一路上勢如破竹,短短几個月便佔領長安。李淵隨即立隋煬帝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恭帝。恭帝進封李淵為唐王,以李建成為唐王世子;李世民為京兆尹,改封秦國公;封李元吉為齊國公。義寧二年(618)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殺死。五月,李淵稱帝,改國號為唐,是為唐高祖,立李建成為皇太子,封李世民為秦王(兼尚書令),李元吉為齊王。李世民受封秦王的時候,還不到20歲。之後,李世民奉命東征西討,忙於統一全國的戰爭,是否有空閒回家舉行“及冠”之禮就不得而知了,即使舉行了及冠之禮,取了“字”,但是,對於文武百官和下屬黎民來說,怕是沒有任何機會來稱呼他的名和“字”了,因為在當時,其地位的尊貴只有李淵、李建成在其上,可謂二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李淵、李建成可以稱呼其為“二郎”之外(《大唐創業起居注》原文有載),其他人只有稱其為“秦王殿下”的資格。所以,很可能秦王殿下沒有必要再取“字”,或者取了字沒有人能有資格用“字”來稱呼他,天長日久被人遺忘了。至於當了皇帝之後,皇帝的名字更是萬萬不可隨意稱呼,而禮法還要避諱。不過李世民在這方面還是比較開通,不怎麼追求虛榮。即位後,下詔說只要“世民”兩個字不連起來用在文字中,就不需要避諱:“令曰:“依禮,二名不偏諱。近代已來,兩字兼避,廢闕已多,率意而行,有違經典。其官號、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兩字不連續者,並不須諱。”(舊唐書·本紀第二)。古代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最早為“吏、民、禮、兵、刑、工”六個機構,其中“民部”在唐太宗時並沒有為了避諱李世民的“民”字而改稱,倒是到了唐高宗李治即位後,為了表示其孝心和尊崇,下令把“民部”改為“戶部”

而唐高祖李淵,在“及冠”取字的時候,還是一個普通地方官,被人稱呼了很多年,到他當皇帝的時候已經廣為人知,所以這個“叔德”這個字就流傳下來了。

經查閱史籍,大略的感覺是很多開國的皇帝(包......

李世民當年寫的4個字是什麼

統一天下

李世民等那些皇帝都字什麼呀,是不是沒有字

首先,要明白字的概念。

“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個與本名有所關聯的名字。古時男子20歲時取字,女子許嫁時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馬遷字子長,李白字太白。

根據《禮記·檀弓》上的說法,在人成年後,需要受到社會的尊重,同輩人只呼其名顯得不恭,於是需要為自己取一個字,用來在社會上與別人交往時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後,名字只供長輩和自己稱呼,自稱其名錶示謙遜,而字才是用來供社會上的人來稱呼的。

而古代帝王都是天子,在臣民面前都是自稱朕,所以不需要字。

但也是需要看情況的,要知道字是在男的二十歲時長輩取的,也就是說,若是男的在二十歲前未在位,而且也不是皇族,就會有字。舉個例,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是二十歲以後才在位的,而且之前不是皇族,所以有字的,李世民是二十歲前就上位,所以沒有字。同樣,北宋的第二個皇帝,趙光義,不是開國皇帝,也是在二十歲後在位,二十歲前不是皇族,所以也有字的。

皇族裡面的各個成員都是有封號的,比如什麼公主、殿下、親王類的,都不會有字的。

李世民叫什麼?世民肯定是他的字吧,名是什麼?

“世民”就是他的名,史書未記載其表字

李世民4歲的時候,家裡來了一位自稱會相面的書生,對其父李淵說:“您是貴人,而且您有貴子。”當見到李世民時,書生竟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李淵便採“濟世安民”之義為兒子取名為“世民”。

李世民錢上刻的什麼字

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

到了高宗李治(就是李世民他兒子)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先鑄的是乾封泉寶,八個月後廢除 改鑄開元通寶

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

所以李世明時間用的還是隋五銖,但日常交易也可以以絹絲等布匹作為貨幣使用,以填補黃金和銅錢之間的差額(唐詩沒銀子的概念的)唐代收稅都可以以布匹代替,皇帝賞賜很多都是直接賞絲綢。

李世民小字是什麼?有誰知道?

以前有人開玩笑說李元吉叫三胡,李世民會不會是二胡。不過是玩笑話而已 李氏家族具有強烈的北方民族傳統,是佛教信徒;高祖的幾個兒子都有佛教的乳名

不過都失傳了

唐太宗擅長什麼書法 唐太宗李世民擅長什麼字體

唐太宗擅長行書,行書相較於楷書而言,不那麼正式,相較於草書而言,又不那麼潦草,但是方便實用,又不失美觀,是集楷書的藝術性和草書的快速書寫的特點於一身的書法字體,因此,行書也叫行楷,或者行草。

史料記載唐太宗李世民之書初師承於隋之書家史陵,又常常與當時的書法大家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切磋書藝,後來看到王羲之的《蘭亭序》,愛不釋手,唐太宗的書法字體也漸漸地向行書發展,而因為唐太宗更喜歡行書,所以大力的發展和推崇行書,使得當時的行書盛極一時,奠定了行書在今天書法史上的地位。唐太宗本人也是一位行書的大師,但是傳世的作品較少,至今流傳的僅有《溫泉銘》、《晉祠銘》等。更值得一提的事唐太宗將《溫泉銘》用來刻在碑文上,這是第一次將行書用於碑文刻字,為行書的使用方法開闢了新的領域,唐太宗為行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李世民有什麼故事我只要二十個字的故事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兵變,順利登上皇位,開創貞觀之治。

李世民的第三子叫李什麼的那個字怎麼讀

李恪 kè

李恪(619-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隴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與隋煬帝之女楊妃的兒子,排行第三 。

相關問題答案
李世民的字是什麼?
李世民的帝號什麼?
李清照的字是什麼含義?
李白的字是什麼顏色?
選民的選是什麼意思?
努力有含義的字是什麼?
漢語最難寫的字是什麼?
呂布的字是什麼?
有口偏旁的字是什麼?
上下相同的字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