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性質和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5-01-21

教學目的的性質作用

1. 教育的性質教學目的是教學領域裡為實現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種概括性的、總體的要求,制約著各個教育階段、各科教學發展趨勢和總方向,對整個教學活動起著統貫全局的作用。 2. 教育的作用教學目的發揮積極作用的前提條件是教學目的制定的合理性。教學目的要在教學計劃中恰當定位,與教學客體、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協調一致,指導教學主體行動並轉化為教學結果,從而實現自身的合理性。教育的主要作用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①導向作用 ②激勵作用 ③評價作用

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哪些 教育目的的功能

一、教育目的及其質的規定性

(一)教育目的的內涵: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達到的預期結果,反映對教育在人的培養規格標準、努力方向和社會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狹義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會(國家或地區)為所屬各級各類教育人才培養所確立的總體要求。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對教育活動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領域(也有人稱目標領域),含有不同層次預期實現的目標系列。其結構層次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為: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等,各位次名稱的含義及所產生作用的特點既有相同性,也有各自的獨特性。它不僅標示著一定社會(國家或地區)對教育培養人的要求,也標示著教育活動的方向和目標,是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二)教育目的與教育方針

1.教育方針:國家根據政治、經濟的要求,為實現教育目的所規定的教育總方向。它是教育政策的總概括。[比較:教育方針------方向;教育目的------質量要求]

2.培養目標(教育目標):根據教育目的制訂的各級各類學校各專業培養人才的具體要求。

3.課程目標:指某一門課程所要達到的目標。

4.單元目標:指一個單元所要達到的目標。

5.課時目標:指一節課所要達到的目標。

[比較:教育目的→教育方針→培養目標→課程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抽象層次越高,越具普遍性;抽象層次越低,越具操作性。前一個層次是後一個層次制定的依據和基礎,後一個層次是前一個層次的具體化。各層次提出的機構是不同的,教育目的→國家;培養目標→學校;課程目標→教師;單元、課時目標→教師與學生。]

(三)教育目的對教育活動質的規定性

教育目的對教育活動的社會傾向和人的培養具有質的規定性,主要表現在:一是對教育活動的質的規定性,即規定教育“為誰培養人”、“為誰(哪個社會、哪個階級)服務”。這種質的規定性在於明確教育進行人才培養的社會性質和根本方向,使其培養出與一定社會要求相一致的人。二是對教育對象的質的規定性,主要體現為兩方面:一方面規定了教育對象培養的社會傾向;另一方面規定了培養對象應有的基本素質,即要使教育對象在哪些方面得到發展,應養成哪些方面的素質等。總之,教育目的對教育活動所具有的質的規定性,說明教育目的作為培養人的總體要求,總是內在地決定著教育的社會性質和教育對象發展的素質,反映一定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類型

從其作用的特點看,有價值性和操作性之分;從其要求的特點看,有終極性和發展性之分;從被實際所重視的程度看,有正式決策和非正式決策之分。

(一) 價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

價值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價值判斷意義的教育目的,即含有一定價值觀實現要求的教育目的,表示人才培養所具有的某種價值取向,是指導教育活動最根本的價值內核。

操作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實踐操作意義的教育目的,即現實要達到的具體教育目標,表示實際教育工作努力爭取實現的某些具體目標,一般是由一系列短期、中期、長期的具體教育目標所組成。

(二) 終極性教育目的和發展性教育目的

終極性教育目的:也稱理想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終極結果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種教育及其活動在人的培養上最終要實現的結果,它蘊涵著人的發展要求具有“完人”的性質。

發展性教育目的:也稱現實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連續性的教育目的,表示教育及其活動在發展的不同階段所要實現的各種結果,表明對人培養的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前後具有銜接性的各種要求。

(三) 正式決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決策的教育目的......

請論述中國基礎教育的目的和意義什麼?

課程政策是教育政策的具體化,它集中地反映並支持著教育政策. 作為國家教育意志的體現,課程政策是在國家總的教育目的的指導下制定的,它規定著課程的性質,關係到課程的決策,制約著課程的設計和實施, 對整個課程的改革有著重大影響,是整個教育改革的核“芯”.正因為如此,自20世紀中期以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許多國家和地區為了適應課程改革的形勢要求,不論是中央集 權的或地方分權的國家,都在積極地調整或制定新的課程政策.我國在近二十多年來, 尤其是實行素質教育以來,課程政策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文的主要內容,就是要探討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政策的發展歷史、特點以及我國未來課程政策的發展趨勢.

一、基礎教育課程政策的發展歷史及特點

課程政策是不斷髮展變化的,它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的發展變化.基 礎教育的課程政策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和政治經濟體制的變化也在不斷地發展 變化.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此變化會形成不 同的歷史時期. 但不管如何劃分,它所經歷 的幾個大的歷史階段是不可跳過的,它在形成過程中幾個標誌性的政策文件是不容忽略 的.本文僅從課程權力主體這個角度來進行 審視,把我國墓礎教育課程政策的發展歷史 分為三個階段:“國家”模式階段、“ 國家十地 方”模式階段和“國家十地方十學校”模式階段.

(一)“國家”模式階段

此階段的大致時間是從1977年“文革” 結束到1985年,是恢復正常的教育秩序和初步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時 期,也可以說是我國實行素質教育的醞釀期 或準備期.十年動亂期間,全國的教育事業 遭到了嚴重破壞,幾乎處於癱瘓狀態,各地學制混亂,中小學教材被全盤否定,盲目上馬的 教材質量低劣且十分混亂.“文革”結束後, 我國教育就面臨著恢復和重建的問題.其主 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教育質量,提高學生的素質.在這種情況下,全國重新編寫和使 用通用的教材,採用統一的學制和教學大綱. 1977年,鄧小平主持召開全國科學教育工作 會議,幾次提出要編寫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並要求1978年秋季新生入學時能夠使用 新教材.根據會議精神,教育部採取了相應 的措施:一是成立“教材編寫領導小組”,領導 教材編寫工作;二是加強人民教育出版社,組織中小學教材編寫工作會議,編寫中小學教 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三是確定中小學 十年製為基本學制,制定統一的教學大綱.

1978年1月,教育部頒發了《全日制十 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統一規定全日制中小學學制為十年,同時教育部組織各 學科專家、學者和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共 200多人,組織中小學教材編寫工作會議,集 中編寫全國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學教材.這套教材從1977年9月開始編寫,1980年基本完成,這是建國以來國家委託人教社統一編寫 的第五套中小學教材.其顯著的特點是所有 課程均為必修課程,沒有選修課程.從歷史 發展的觀點看,這套教材對當時教育戰線完成撥亂反正,汲取歷史經驗教訓,以及進行教 學內容現代化改革,都起到了積極作用,做出 了突出貢獻.

因此,此時期的課程政策採取的是“國家”權力模式,課程權力高度集中於中央,課程幾乎完全由國家決定,地方和學校都沒有課程決策的權力,只能執行國家的決定.這 是由當時的歷史背景決定的,這種帶有過渡 性的課程政策對儘快結束課程教材的混亂局 面,恢復和重建教育,保證全國教育的基本水平,提高教育質量,提升學生素質,為建設新 時期的課程政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裡需 要補充說明的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一段時期 (包括這一時期),中小學教材實行國定製是歷史的必然,時代的選擇,也是同我國當......

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及其基本類型的含義?

在我自己這一段學習的過程中,我有許多許多的疑惑,也有過許多的思索。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精英教育是一種過多強調社會本位論,過分強調社會發展而忽略自身的發展。 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個人本位論,指出在制定教育目的以個人為出發點,強調發展自我;社會本位論,在制定教育目的時以社會為出發點;教育目的的辯證統一論,即先培養人,人從屬於社會時為社會服務。 人本論教育目的應該考慮人自身的發展和完善的需要,要培養自然人。個人本位論者反對用社會來制約人的發展,如果對個體的發展是好的,則該中教育目的是好的,而對社會發展的教育目的不一定是好的。教育的目的是使兒童得到自然而然的發展;社會本位論強調製定教育目的時以社會需求為出發點柏拉圖認為:國家是放大的個人,個人的發展要符合社會的需要,他提出要培養哲人王,只有哲人王才能來統治這個社會。個人的發展永遠依賴於社會,社會的目的才是真正的目的,個人就是為實現社會目標的工具。這過分強調社會作用,但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主要觀點:人的發展與人的活動是相一致的(從事什麼活動,你的發展會達到什麼程度);舊分工是造成人全面發展的根源(人的片面發展到一個極端就叫做異化,被自己單調的職業而定型了,沒得到全面的發展);腦力和體力應該得到全面的發展:社會化大生產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社會化大生產決定了人的職業必然要有變更,也決定了人必然要全面發展);自由時間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負擔過重必然導致膚淺);全面發展是一個歷史過程,要做到真正的全面發展,應該是把勞動作為一種分工,而不應該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生產勞動與教育相結合是造就全面發展人的“唯一”途徑。 人本位論與社會本位論對立的原因:沒有認識到社會與人之間的關係。當人們處於一個混沌無序的狀態下,大多數思想中推崇社會本位論,以個人來推翻社會;當社會很富足時,大多數思想家推崇社會本位論,強調社會的價值性,以社會對人進行改造,制約作用。 價值取向與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的論爭無非在於人的價值與社會需要孰重孰輕,何者更具有優先性的問題,但問題的本質並非在此。教育的目的――受教育者被期望的理想狀態,即人(類)之存在的最佳狀態,應以合乎自然規律的事實為標準。人(類)要與萬物生靈親和地共存,要探尋宇宙自然包括人自身之真理,這些我們存在之必要條件與追求,更是價值取向的終極所在。無論何種社會結構,無論何時代的人類首要關心的問題,並也應以此作為一切行為之最終目的,教育自然為此目的擔負著責無旁貸的責任。由此看來,人本位論之個人價值的實現,無非是對自然真理與藝術的探求,無非是為其他個體的成長與幸福作的主動努力;而社會本位論的目光也無須再停留於要求個體之被動服從之上,變之以從社會責任的角度去努力營造完成人類任務的良好環境。任何把個體與社會隔離開來的討論都是侷限的,都是對基本概念的曲解,社會僅是人之存在的一種結構,作為其主體的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乃是問題的兩個層面。事實上,上述簡單的觀念並非超乎人本位論與社會本位論之外或高於二者,僅僅是對問題討論的另一種思維方式,是對術語涵義的新的界定。 教育目的之價值取向並非直接意義上的價值取向。人本位論者與社會本位論者絕非愚蠢到忽視對方的程度,也絕非目光短淺而未見人類存在的終極任務與追求,而是他們已經在討論目的的實現形式。目的的實現與目的本身具有等同的地位併合於一體,正如理論與實踐之合為一體一樣淺顯。但此時我們對教育目的之價值取向或實現所作的討論之所以有意義,在於我們對之瞭解的還不夠。如果我們每一位先生、......

教育功能的含義是什麼

教育功能在系統內部表現為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和作用,在整個社會系統中表現為教育對社會發展和影響的作用。所以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動和教育錠統對個體發展和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各種影響和作用。

小學教育的根本性質是什麼

1.培養基礎的道德觀,價值觀,學習觀。

2.掌握學習方法。

教育對文化的作用有哪三個方面

第一、傳遞功能。

人類文化有一個極其重要的特徵,那就是它只能學而知之,而不能通過遺傳的方式獲得。這就決定了人類文化從它產生的那天起就與人類教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在人類早期先民那裡,與人類的社會生產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教育,通過口頭和行為傳授的形式,傳遞著原始的文化。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文化的豐富,特別是由於文字的出現,人類文化單純靠口頭和行為傳播的形式已不能勝任,人類社會有了專門傳授文化的機構的需要。這時,學校教育便產生了。教育傳遞著文化,使得新生一代能較為迅速、經濟、高效地佔有人類創造的文化財富。使一個人從毫無文化內容的“自然人”變成一個具有攝娶鑑賞、創造文化能力的“文化人”。如果人類文化不從上一代傳遞給下一代,那麼,人類文化的保存、積累與發展就將成為不可能。新的一代如果去重複他們的前輩所經歷的事,人類就不可能進化,就永遠只能停留在結繩記事、鑽木取火的矇昧時代。就世代交替的整個人類而言,人類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承繼者。就其每一代人而言,人們首先是文化的承繼者,然後才是文化的創造者。“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接下來的條件下創造。”〔1〕只有先佔有文化,然後才能創造文化。

第二、選擇功能。

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培養人的過程。這一過程離不開確定的教育內容。而確定教育內容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選擇文化的過程。教育內容之所以需要“確定”,一是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任何文化都包容著先進與落後、崇高與卑下、文雅與粗野的成份。而學校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文化價值的引導工作,它需要擷取文化的精華編成教材,提供給受教育者適應社會生活發展變化需要的觀念、態度、價值、行為方式以及知識與技能;二是因為,作為教育對象的青少年其身心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人們的認識能力、道德實踐能力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教育內容的確定必須考慮這一點;另外,人腦容量的有限性與人類文化知識的無限廣闊性構成了一對矛盾,教育不可能把人類的全部文化知識在一定的時間內都傳給受教育者,這也就需要確定教育內容。學校教育對文化的選擇還可以通過對教師的選擇得以實現。因為“學校的真正性質和方向並不是由地方組織和良好願望決定,不由學生委員會的決議決定。也不由‘教育大綱’等決定。而是由教學人員決定的”〔2〕。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學校長時,實行“學術自由”、“兼容幷包”的辦學方針。因而,在當時的北大,既有講授馬克思主義的,也有宣傳資產階級學說的,還有鼓吹中國傳統儒家學說的。這實質上就是教師在利用教育對文化進行選擇。教育對文化的選擇,在多種文化觀念相沖突的歷史時期表現得尤為明顯和重要。如在我們今天的社會文化觀念中,除了佔統治地位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文化觀念外,還有封建主義的文化觀念,西方的文化觀念,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觀念。資本主義的文化觀念。傳播、傳遞什麼樣的文化觀念,我們教育的選擇功能的意義就更加重要和突出。

第三、創新功能。

教育不僅僅是傳遞固有的文化,而且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在人類已有的舊文化中力求更新與創新。使之適應新的社會環境。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也必須不斷地創造與更新文化。而人類正是通過教育,把已有的文化財富內化為受教育者個體的精神財富,培養、造就他們與文化發展相關的個性和創造力,從而使文化得以發展和更新。新的一代,通過教育,迅捷而有效地分享、佔有人類文化的精華,然後即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進行新的創造。因此,教育作為傳遞人類文化的手段。不僅具有保存文化的功能。同時也具有“文化繁殖”、發展——更新文化的功能。換言之,教育傳遞......

相關問題答案
教育目的性質和意義?
維新變法的性質和意義?
小數的性質和意義視頻?
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意義?
教育目的的意義和作用?
教育目的的理論是什麼?
人文主義教育目的觀?
教學評價的功能和意義?
我國教育目的是什麼?
焉的用法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