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怎樣產生的?

General 更新 2025-01-22

地震如何產生?

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內力作用下脫然發生破裂,地球內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強烈釋放出來,從而引起一定範圍內地面震動的現象。

發生地震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1.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於地下巖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佈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4.誘發地震

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發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藥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地震發生時,最基本的現象是地面的連續振動,主要是明顯的晃動。在震區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這是因為地震波從地下向地面傳來,縱波首先到達的緣故。橫波接著產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動,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

地震對自然界景觀產生很大影響,最主要的後果是地面出現斷層和地裂縫。大地震的地表斷層常綿延幾十至幾百千米,往往具有較明顯的垂直錯距和水平錯距,能反映出震源處的構造變動特徵。但並不是所有的地表斷裂都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聯繫,它們也可能是由於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響。特別是地表沉積層較厚的地區,坡地邊緣、河岸和道路兩旁常出現地裂縫,這往往是由於地形因素,在一側沒有依託的條件下晃動使表土鬆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動使表土下沉,淺層的地下水受擠壓會沿地裂縫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沙冒水現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或沉降。使城鄉道路坼裂、鐵軌扭曲、橋樑折斷。在現代化城市中,由於地下管道破裂和電纜被切斷造成停水、停電和通訊受阻。煤氣、有毒氣體和放射性物質洩漏可導致火災和毒物、放射性汙染等次生災害。在山區,地震還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地震怎麼形成的?

地震是地殼在內、外營力作用下,集聚的構造應力突然釋弗,產生震動彈性波,從震源向四周傳播引起的地面顫動。地震(earthquake)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產生地震,如大隕石衝擊地面(隕石衝擊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1、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於地下巖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佈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4、誘發地震

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發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藥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成因新說:地震核變成因論

地震是地幔中核變的及時效應在地殼上的表象。

地幔的長期沉澱、析出、分層,在地球深處形成較純淨的核裂變(如鈾等)物質圈,同時由於地幔的長期析出或內部物質的生成析出或地幔對地表的液態、氣態物質(如海水、石油、空氣等)的吸入、熱解,在地幔的上層(地幔、地殼之間)聚集了較為純淨的核聚變物質(如氫等)。地幔的對流造成核裂變物質相遇,以超過臨界體積,發生核裂變,(如果此時附近存有核聚變物質)進而引發核聚變,產生瞬間極速膨脹,反彈地殼產生縱波,縱波拉伸地殼產生橫波。

地震是怎麼產生的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產生地震,如大隕石衝擊地面(隕石衝擊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1、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海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於地下巖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佈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4、誘發地震 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發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藥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地震是怎樣形成的

1、各民族先哲和思想家對地震成因都作出過各種解釋,中國在這個領域貢獻也是無與倫比的。遠在二千七百年前的西周時,伯陽父就認為“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這就是富含哲理的“陰陽說”。 2、自古以來,人類因科學落後、一直把地震災害歸結於上帝天神的起自然力量。許多民族相信、大地由一些動物支撐著、這些動物一動、一就會產生地震。例如印度一些部落認為,海龜上站著幾頭大象揹負著大地、大象一動地震就發生。日本廣泛傳說地震是由於地下大鯰魚翻身,鎮住鯰魚則天下太平。古希臘傳說海神生氣時拿三叉戟敲擊海底,,於是造成地震和海嘯。 3、本世紀六十年代起,科學家逐步提出板塊大地構造學說。地球表面岩石圈由幾塊巨大的板塊體構成。這些板塊或相互分離,或碰撞俯衝。板塊邊界往往是地震。火山活動特別活躍地帶。但板塊內部地震發生原理目前尚不清楚。 4、1996年美國舊金山發生8.3級強烈地震,破壞嚴重。震後發現:北美西海岸聖安德烈斯斷裂長達430公里一段兩側產生了錯動。通過研究,美國地震學家裡德提出了彈性回跳學說。此學說認為,由於地震運動使岩石發生形變,當變形超過一定程度時,岩石發生斷烈而錯動,以後變形的岩石回彈恢復原狀,這即為地震發生過程。圖為地震之巢聖費德烈斯斷裂。 現代科學對地震的成因作了以下解釋: 由於地球在不斷運動和變化,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岩層突然發生破裂,或者引發原有斷層的錯動,這就是地震。 地震絕大部分都發生在地殼中。

地震是怎樣形成的?

解釋地震這一複雜的地質現象,而板塊理論只牽強地認為岩層由於水平移造成相互擠壓,從而導致岩層的錯位、斷裂等突變形成了地震,而沒有切實深入到更深層次的地熱能量之間相互轉化和影響——水在地熱能轉化中的作用“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周朝史官伯陽文“大凡地震,皆由積氣所致。程子曰:凡地動只是氣動,蓋積士之氣不能純一,祕鬱已久,

汶川地震是怎樣產生的?

專家表示,全球7級以上地震每年18次,8級以上1-2次。我國受印度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推擠,地震活動比較頻繁。張國民說,從大的方面來說,汶川地震處於我國一個大地震帶--南北地震帶上,中部地區的中軸地震帶位於經度100度到105度之間,涉及地區包括從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雲南,屬於我國的地震密集帶。從小的方面說,汶川又在四川的龍門山地震帶上。因此,這裡發生地震的機率較高 據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民介紹,這次汶川發生地震是我國大陸內部地震,屬於淺源地震,其破壞力度較大。張國民說,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為淺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淺源地震大多發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範圍內,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達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淺源地震的發震頻率高,佔地震總數的70%以上,所釋放的地震能佔總釋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災害的主要製造者,對人類影響最大 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俯衝,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質向東緩慢流動,在高原東緣沿龍門山構造帶向東擠壓,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剛性地塊的頑強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累,最終在龍門山北川——映秀地區突然釋放。 逆衝、右旋、擠壓型斷層地震。發震構造是龍門山構造帶中央斷裂帶,在擠壓應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東逆衝運動;這次地震屬於單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東遷移,致使餘震向北東方向擴張;擠壓型逆衝斷層地震在主震之後,應力傳播和釋放過程比較緩慢,可能導致餘震強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 是淺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屬於深板塊邊界的效應,發生在地殼脆——韌性轉換帶,震源深度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壞性巨大。

希望採納

地震是怎麼形成的?

由於地球在不斷運動和變化,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岩層突然發生破裂,或者引發原有斷層的錯動,這就是地震。

地震絕大部分都發生在地殼中。

地震共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誘發地震四種。

構造地震是指在構造運動作用下,當地應力達到並超過岩層的強度極限時,岩層就會突然產生變形,乃至破裂,將能量一下子釋放出來,就引起大地震動,這類地震被稱為構造地震,佔地震總數90%以上。

火山地震是指在火山爆發後,由於大量岩漿損失,地下壓力減少或地下深處岩漿來不及補充,出現空洞,引起上覆岩層的斷裂或塌陷而產生地震。這類地震數量不多,只佔地震總數量7%左右。

陷落地震是由於地下溶洞或礦山採空區的陷落引起的局部地震。陷落地震都是重力作用的結果,規模小,次數更少,只佔地震總數的3%左右。

人工地震和誘發地震是由於人工爆破,礦山開採,軍事施工及地下核試驗等引起的地震。由於人類的生產活動觸發某些斷層活動,引起的地震稱誘發地震,主要有水庫地震,深井抽水和注水誘發地震,核試驗引發地震,採礦活動、灌溉等也能誘發地震。我國廣東新豐江水庫自1959年10月建成蓄水以來,截止到1987年,已記錄到337次地震,其中1962年發生了6.1級地震,使混凝土大壩產生82米長的裂縫。

相關問題答案
地震是怎樣產生的?
地震是怎麼產生的視頻?
極光是怎樣產生的?
升力是怎樣產生的?
浮力是怎樣產生的原因?
地震是怎麼發生的閱讀?
小數是怎樣產生的視頻?
一氧化碳是怎樣產生的?
貨幣是怎樣產生的圖片?
漢字是怎樣產生的?